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回顾丨看见技术的力量,智慧校园如何真实地服务学习

未来学校建设 未来学校建设 2024-03-19

重构一所面向未来的学校是这个时代向教育者们提出的迫切需求,但如何建设未来学校呢?


也许我们心目中的未来学校会有这样的教学场景:


每个校园都有智慧化的数据中心,它就像大脑一样收集信息、发出指令;整个校园也是开放性、全方位性的学习空间,无论是实体教室,还是虚拟线上教室,都能随时随地展开教学;


每门课程都有大数据支持个性化教学,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知识点,并与学生进行最适合的教与学;


每个老师都有一个智能教学助手,帮助老师从繁杂琐碎的教务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更多地从情感层面发挥育人功能;


每个学生的学习动作都会被记录,作答的对错、表情、思考时间等,并基于此生成更具差异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来学校离我们并不遥远,已有不少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道路上,摸索到许多经验,将技术与教学逐渐融合。


2019年4月18、19日,蒲公英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带领7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们深入南京市三所信息化示范校: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南京市龙江小学,深度交流学习,了解智能装备如何在学校落地,如何与课程相融合提升学习效果、如何与德育相结合促成全方位育人目标……


我们在此次为期两天的深度研学活动中,一起走访三所学校,了解两家教育装备企业,在见证智慧校园如何真实地服务学习的过程中,看见了技术的力量。


电子班牌

一块小屏改变的校园信息传递方式


电子班牌作为班级文化展示交流窗口,及时传递校园通知、学生表现等信息,可以让更多人一览班级风采。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班牌看到学校近期重要事件发布,参与回复,及时把握校园和班级动态。电子班牌同时也发布当前课程信息、班级活动信息以及学校的通知信息,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多媒体内容,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新颖的师生交流及校园服务平台。



在此次我们参访的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师大附属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南京市龙江小学,都采用了电子班牌的形式,完成校园信息的无缝传递。


STEAM教室

未来学校当之无愧的多功能教室


以跨学科知识整合为特色的STEAM教室,可以说是未来学校里的标配。它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包含机器人、编程、木工、3D打印、激光雕刻、电子电路、无人机等不同功能侧重点的空间。



但每所学校的STEAM教室会根据学校需求与实际情况,在STEAM教室的空间设计、学具配置、课程设置等方面有所区别。



在三所学校的研学中我们看到,小学里的STEAM教室更加偏向趣味性与启发性,而中学里的STEAM教室则更具有深度性和专业性。


数据中心

未来学校的大脑所在


人类的大脑是收集信息与发号指令的所在,学校里的数据中心就像人类的大脑一样,会负责学校里人事物信息的收集与指挥。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就有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心,汇集学校里面所有老师、学生教育教学数据和办公数据,为教育教学做好服务。


小微教室

拉萨路小学的信息化秘密武器


小微教室顾名思义,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拉萨路小学的小微教室只是个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但在这个空间里,既有孩子们上智慧课堂所需要的电脑、模型、平板柜等,也有展示智慧课堂、互动交流的小空间。让一间教室发挥出多功能厅的作用。



此次研学活动中, 拉萨路小学的老师和孩子门就为我们带来一堂五年级的人工智能课程。通过利用平板和功能APP认识花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操中对于人工智能的作用有个初步印象,并了解人工智能的逻辑是如何实现效果的。



植物走廊

物联网开启校园植物养护新时代


南师大附属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的教学楼走廊上,随处可见漂亮的花草植物。但是走近一看却会发现,有的植物是无土栽培,而有的植物里面会插着土壤水分传感器。



学校只需要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喜好,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感器设置好监测参数,利用自动浇水器根据参数的波动,对植物进行养护。



这些简单的物联网技术,不仅为学校提供一个漂亮的花草环境,还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联网的应用知识。


智慧物理课堂

实时投屏增强实验互动性


中学的物理学科知识不仅需要了解基础的学科知识点,更重要的在于利用各种实验来帮助学生观察、发现、寻找书本上无法具象的物理现象。



南师大附属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的智慧物理课堂,以分组形式进行物理实验,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平板电脑,将学生的实验立即投屏到大屏上,改变以往全班聚合围观的场景,避免学生在实验室走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还让所有学生在观察别人实验的同时比对自己的实验过程,激发对学科知识的探讨与思考。



编程课程

适应未来学习的标配课程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这不仅给学校的编程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是开展编程教育最好的政策保障。



龙江小学的编程教育,将编程、无人机、3D打印等方式有效融合,不仅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也提升了他们的信息素养,给接下来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铺好了路。


下面是一位参与编程学习的小朋友,介绍无人机编程及其应用。



苹果教室

每个孩子都是音乐家


在龙江小学的苹果教室,一首极附新疆味道的歌曲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它是一位高年级学生的得意作品。这位同学不仅用丰富的词汇量表达了自己新疆旅游的震惊,还将这种情感在转换到乐曲里。



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组成了小乐队,钢琴、鼓、扬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根据节奏弹奏起来,就组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可以说,是技术简化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路径,促进了他们对音乐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成就感。


VR体验

看见那个隐藏的世界


在第一天研学活动时,考察团老师们还亲自过了一把虚拟现实的“瘾”。


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特别邀请极倍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VR培训师现场演示Zspace 系列的VR/AR设备,让老师们现场体验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VR课程。



当VR与AR结合在教育产品中,不仅为沉浸式教学、实操类课程提供新的学习方式,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日常不容易接触到的环境与空间。


大德科教设备

一场微型教育装备展


位于溧水工业园区的南京大德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科创基地,让老师们好像是看了一场微型的教育装备展。



大德公司邀请合作伙伴苏威尔、美科、盛思、陶艺家等企业来到现场,一起为老师们展示了多功能实验室、实验室传感器、创客设备、陶艺工坊等,不仅帮助老师们建立对各领域产品的了解,也对学校改造功能室提出了许多建议。



结  语


在这一次未来学校主题深度研学中,老师们听的最多的,就是“技术要服务于人”,智慧校园不是推倒重建,而是传承与开创;也不是用设备堆砌,虚有其表。



真正的智慧校园一定是为教育提供支持与支撑,为老师的教学带来便捷与提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引导……


短短两天的研学,不仅让校长老师们零距离了解智慧校园建设的实操路径,也提供了路径背后的设备支撑,还更深入地看到技术赋能教学时的优势与弱势。校长老师们纷纷发表感叹:


“此次研学,无论是校长讲话还是学校参观、数学示范课,都非常的扎实实用,收获颇多。”


“智慧课堂,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很热心和自信,这种底气我想也源于学校的培养方式。”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龙江小学的未来教育顶层设计与扎实推进,以智慧教育助力全人培养,大数据分析服务智、德学校发展目标”

……



可以说,建设一所未来的学校,我们每个人都在探索、在实践、在映证,培养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设备的匹配,更是要专注于信息素养的提升,这才是迈向未来学校的行动方向。


如果还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未来学校,从顶层设计到学习空间,从课程样态到学习关系……欢迎在7月参加蒲公英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



“未来学校装备”投稿邮箱:yashin@dett.cn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如果您的学校有教育装备需求,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需求调查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