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时下最流行的VR/AR教室,开启未来课堂新模式

小未 未来学校建设 2022-03-28

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缓。但是随着新冠疫苗研发的进展,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在这新冠大流行的一年里,世界各地学校都经历了停课闭校阶段,也从而产生大面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现象。


纵使2021年疫情会逐渐被控制,但学校教育跟以往将有所不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将会越来越常态化,并通过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新技术的赋能,为现实课堂丰富教学场景,也为线上的虚拟课堂增加沉浸感、互动感与体验感。



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融合将会成为未来学校的课堂新模式,今天小未想就时下最热门的VR/AR教室做一些分享。


全沉浸式的VR教室




1

黑晶【VR超级教室】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使用的黑晶“VR超级教室”采用All in One 一体式设计,以定制化的VR学习一体机搭配相应数量符合班级教学需求的VR头盔,进行全沉浸式的VR教学。


黑晶的VR学习一体机最多可支持52台VR头盔,高度集成,简单操作,可进行0-800°近视调节,无蓝光伤害,外接手势捕捉,扩展性强。同时还配备专门的消毒充电柜,设备使用完毕后进行充电和消毒,保障学生的安全。


在VR教室里的触摸屏教师端中控,以讲台式设计嵌入教室场景。VR一体机自带无线AP,不依赖学校现有网络,局域网通讯稳定性高。还可实现无线投屏功能,老师端显示影像可即时连接教室内的投影或显示大屏。拥有多接口扩展,无缝对接其他教学设备扩展,电源插口、HDMI、USB接口。



在黑晶的VR教学系统里,有丰富的功能体验。还有匹配教学大纲的大量全沉浸课程。


VR超级授课系统

VR超级授课系统属于教师端中控系统,让课堂教学更便捷。


课程资源云平台

它的课程资源云平台,包含大量云端课程、优质VR教育内容分发。便捷查找,一键下载更新,打造VR教育超级内容资源平台。


云端大数据统计

VR教学使用率、使用效果、人机交互习惯、交互反应等更高维大数据采集和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改进认知体验。


教师端PGC课程编辑器

大量VR素材资源编辑器,老师可自行登陆,利用VR全景图和全景视频等,进行VR课程的新建、组合、编辑和上传,并一键分享展示,打造自己的个性化VR创新课堂。


VR课程资源

匹配教学大纲,小/初/高/K12全年级覆盖。适用于全国教材知识点梳理,形成知识树,与一线教师联合策划VR教案。220节课、300课时,文理科全体系课程,更多差异化特色课程,优秀的VR教育精品内容。


手势捕捉课程,自然式交互

手势捕捉,解放双手,无需真正触碰,使用手势即可完成互动;多人手势交互,在同一场景中多人协作完成课题,增强学生协作能力。



AI人工智能语音交互识别

采用 AI 人工智能、语音交互识别的VR教育产品,前沿科技融合创新,带来智慧交互学习感受。


Inside-out多人大空间课程

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带上头盔即可跃入虚拟世界,移步换景,伸出双手进行更丰富多样的交互操作。




2

格如灵【VR未来课堂】


格如灵的“VR未来课堂”由学生VR学习终端、教师移动播控终端、VR播控服务器、外围设备(无线路由器、无线同屏器)组成。它的系统可与学校原有投影仪、大屏幕电视等显示设备无缝兼容,服务器可与我们云端相连,进行产品更新。


教师移动播控终端采用平板电脑搭载VR教学系统软件的方式帮助教师完成VR教学的备课、授课。但是,为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教师对学生终端的管控等需求,还需配备无线路由器、无线同屏器。



小学VR未来课堂共拥有虚拟现实课件80个:包括30个小学课件,适用于科学、语文和英语学科;适用于小学科普教育的虚拟现实课件50个。




3

威尔文教【VR超感教室】


在威尔文教打造的VR超感教室里,主要采用VR头盔+中控系统+充电车的方式,进行VR教学。而且,与以往独立的课桌不同,VR超感教室主要配备八角桌,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近距离地讨论和交流。


威尔文教的VR超感教室系统是一整套“虚拟实验仿真”体系。通过内置独立内容和程序、结合特定输入传感器,让学生能够利用VR超感教室系统,模拟难以在课堂实现的实验和创造过程。更为深刻的感知“知识如何成为工程应用”,创造性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达到发散性教学,提升学生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素养。



在威尔文教的资源平台里设有数学、语文、地理、生物、化学科学等紧扣国家教学大纲的课程,以及与多家权威机构合作的校园安全、红色教育、航天科普等内容。



增强现实感的AR教学




1

极倍【zSpace创新教室】


美国硅谷公司推出的虚拟仿真教学产品Zspace,它包含专属显示屏、追踪眼镜、触笔、键盘、鼠标等硬件与多学科教育应用软件,打造智慧VR/AR课堂。


在zSpace STEM创新实验室里,运用桌面式VR一体机和STEAM软件应用,以三维、触摸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技术创造了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现实感。



Zspace在2019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拓展现实笔记本电脑,结合追踪眼镜与触笔,让学习者在更灵活,更身临其境的环境中通过使用触控笔自如操作虚拟内容。






2

北京师范大学

【"VR/AR+教育"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VR/AR+教育”实验室研究的增强现实教育应用,可以说是目前设备配置最简洁,操作最简单,但虚拟教学效果特别好的AR教学配置案例。


在“VR/AR+教育”实验课堂上,只需要准备一台平板电脑,一些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小卡片,就能实现互动感与体验感双优的AR教学。同时还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AR+跨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既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又能满足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需求。


基于“VR/AR+教育”实验室研究的AR技术,可以在传统的教室、普通的课桌上轻松做出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学科里条件要求比较高的实验。


比如说,化学学科里经常出现的分子、原子,这是我们用显微镜都看不着的。但是现在运用AR技术,我们可以在课桌上能够看到这些分子、原子,还能把这些分子、原子拿在手上,这种学习体验感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了。



上面这个视频就是化学学科里认识水的构成元素的讲解。原来的课堂上,可能老师只能够一字一句地去解释氢原子核、氧原子核、电子等物质。但是现在通过AR技术,可以让学生形象清晰地看到1个电子是如何围绕着氢原子核做不规则的运动。还有氧原子核周围的8个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当2个氢原子核1个氧原子放在一起时,它们就组合起来变成了水分子。


小未有话说


近几年来,与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VR/AR“名词已在教育界火过一把,VR教室、AR教学在未来将会出现在更多的学校里面,如何让VR教室落地校园,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也许将是学校面临的一大困惑。


蒲公英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一直基于“未来学校建设”进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从智慧校园的整体建设方案到学校创新空间的装备配置,从量身定制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到国内外信息化示范校的研学观摩,力求为所有正在教育信息化变革道路上的学校提供服务。


你可能会感兴趣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如何成为教育智能体
久等了!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U盘预售开启

来源丨 本文根据网络内容综合整理编辑丨 雅欣


点击原文即可一键购买

如需大量订购,请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177724443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