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深圳100个凡人“疫”事②:他们的守护,你我的心安

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 2020-08-25



一场疫情,链接了许多的人物和故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群来自深圳各区(新区、合作区)各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默默坚守在一线。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可是对居家医学观察的群众是忙前忙后,有求必应;他们放弃了家庭温馨,克服了自家的困难,奉献他人;他们不惧风险,迎风而立,就是这样的守护,一点点为市民构筑起防疫堡垒,保障着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守护着你我的平安。


此前回顾:

感动深圳100个凡人“疫”事①: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感动深圳100个凡人“疫”事系列之二为你讲述

10个基层一线抗疫人员的故事

这些故事并不轰轰烈烈

却在城市的角落里抚慰我们的心灵




1



“爸爸,您怎么老是挂我电话?


“爸爸,您怎么老是挂我电话呀?”7岁的鑫鑫搞不懂,为什么和蔼的爸爸最近一次又一次狠心地挂掉了自己的电话。“乖,爸爸现在在忙,晚一点再给你打电话。”有时候好不容易拨通,爸爸也说不了几句就匆匆挂断了。

 

这位“狠心”的爸爸是温云滔。大年初二那天,当一家子开开心心在家乡团圆过节时,接到紧急召回通知,温云滔二话没说,拿起车钥匙就“跑”了,把妻儿留在了普宁老家。 

 

▲温云滔(右二)在内”三位一体“成员上门了解居家观察人员情况。


一人驱车赶回深圳后,温云滔就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至今已“连轴转” 了19 天。“网格员温先生吗?我是石家某小区的居民方先生,能不能麻烦你协调物业给我买点菜回来?家里的菜吃完了。”2 月 12 日中午,温云滔刚拿到同事送来的盒饭,就接到辖区一位居家观察人员的电话。挂断电话后,温云滔立马放下手中的盒饭,当起了方先生的“送菜人”。

 

是的,他是一名基层网格干部,来自光明区马田街道石家社区。张贴海报宣传防疫知识、挨家挨户上门排查送问候、夜里挑灯整理数据……对于温云滔来说,送菜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儿。在抗疫一线,他一直默默守护辖区居民的平安,但来不及给家人送去呵护和关心,让向来乖巧懂事的鑫鑫也有了“小性子”。今天,他在电话那头给鑫鑫许下承诺:“等爸爸忙完这阵,疫情结束,就带你们出去玩。”



2



战疫场上的别样爱情


“我走了,有疫情发生地的居民回来,我去处理 一下。”2月9日0时许,陈亮下班刚回家打开门,妻子李丹正好接完电话,“放”下这句话就要走。俩人擦肩而过时,陈亮赶紧说了句“工作注意安全!”

 

▲陈亮和李丹“夫妻档”携手战疫


陈亮,宝安区松岗执法队队员。李丹,松岗街道居乐苑社康中心护士。他刚从抗疫一线回来,她又从家里去到抗疫一线。这样的“无缝衔接”被同事们称为战疫场上的别样爱情。当然,陈亮还是不放心妻子这么晚出去,便在大厅沙发坐下,拿起手机关注疫情的最新消息,等候她回来。直到凌晨3时,在沙发打盹的陈亮听到了开门声……

 

2月14日,这对结婚8年的“夫妻档”无暇顾及情人节,各自奔波战疫前行。“您的体温36.2,正常。” 轮值“三人小组”工作的李丹上门随访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爬上7楼的她防护服已经湿透。“您好!麻烦配合一下测量体温。”此时,陈亮值守在松涛社区东方花园片区检疫点,为往来车辆居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疫情当前,你最想对谁说一句什么话呢?”面对记者的采访,有点羞涩的陈亮却忍不住说“想对老婆说。”接着,他便对着镜头喊话李丹:“老婆,等疫情结束后,我们补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 



3



为村里5户困难老人送菜的星仔


“星仔别送了,你这样在外面我也不放心啊,上次的还没吃完……”隔着房门,麦秀云对又送菜上门的曾淦星唠叨着。已经50岁的曾淦星在看着他长大的麦秀云眼中还是那个“星仔”。疫情防控期间,他怕老人出门跑增加感染风险,自己却每天在外面跑……

 

▲曾淦星在爱心农场打理蔬菜


曾淦星是光明玉塘玉律义工队队长,在战疫中,他是社区联防联控队队员,做巡防工作之余,他坚持为村里5户困难老人送菜。5户中有一户就是80多岁的麦秀云。麦秀云唯一的女儿不在身边,疫情发生后,她便宅在家里没再出门。每每曾淦星来送菜,麦秀云都会隔着房门问他母亲“兰姑”的身体状况,还念叨让他听话,不要总在外面跑。

 

从2月9日开始,他主要在社区负责巡防一线工作,从早忙到晚,没时间再去打理自己的爱心农场。他盼着疫情早点结束,过上自己愉快自由的农夫生活。



4



等疫情结束想好好抱抱孩子


1岁半的女儿看到刚下班回到家的爸爸涂长辉,咿呀奶声奶气地叫着“爸爸,爸爸!”高兴地伸开双手想要抱抱。“别过来,快把她抱开!”这已经不是涂长辉第一次狠心叫妻子把女儿抱开了。

 

▲涂长辉在防疫卡口检查车辆和登记人员信息


涂长辉,来自平湖街道城管办,疫情期间被抽调到大水坑防疫检查站点。大年初一,接到返岗通知后,涂长辉立马从河南老家带着妻儿驱车返深。跨越1300 多公里,年初二凌晨,涂长辉到达深圳,在家休息了几个钟后便奔赴抗疫一线。“您好,请问您从哪里来?请扫码注册……”站在卡点通道,穿着“红马甲”的涂长辉每天不知道说了多少句这样的话。说完,便一丝不苟进行核查登记。有时检测到发热的人员,便迅速引导其到复检区再检,根据再检结果跟进系列工作。

 

一天忙完后他便匆匆往家赶,因为家中只有妻子一人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但每天面对孩子们热情的迎接,涂长辉的心头却忍不住难过。“孩子还小,我每天接触的都是不同的人群,不敢和孩子亲近啊。”沉默了会儿,他淡淡地说,等疫情结束后,想好好抱抱孩子。



5



防控阻击战中留下不一样的青春印记


“2003年‘非典’,我才4岁,是别人在保护我。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换我来守护你们,守护家园!”在战疫者中,大鹏新区一个年轻的脸庞格外惹人关注。他从宅男变身“话痨”,苦劝长辈戴口罩,走上街头,拿起体温枪,坚守卡点,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留下不一样的青春印记。

 

21岁的黄少彬是南澳办事处水头沙社区的防疫志愿者。每天早上8点,当同龄人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他已出现在水沙路口卡点。黄少彬的父亲黄建科是水头沙社区党委副书记。在疫情防控中,黄建科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先。作为长子的黄少彬看着爸爸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连轴转,心疼不已,自己主动请缨加入社区青年突击队,每天连续8小时驻守卡点。

 

▲黄少彬在卡点检测出入人员体温


有了一批像黄少彬这样的年轻力量加入,黄建科休息的时间终于稍微多了一点。“等这次疫情结束回到学校,我也要递交入党申请书!”正在读大三的黄少彬已立下了志向。


6



为武汉来的孕妈组建“孕妈爱护群”


孕妈李女士没想到,自己和深圳的缘分竟然是这样结下的。春节前,李女士一家老小,开始了早就计划好的自驾游。他们从武汉一路玩到江西,于1月24日抵达了深圳。原本计划在深圳度过欢乐假期,没想疫情越来越严重,到罗湖桂园街道老围社区的一家酒店后,才知道他们一家都要居家医学观察,每天只能呆在酒店房间。这可把这位孕妈郁闷坏了。

 

▲孕妈爱心餐


烦躁的她,每晚都睡不着觉。虽然她知道,这对胎儿并不好。正郁闷着,老围社区党委书记许少琼作为“三位一体”小组成员上门来了。在了解情况后,许少琼立即添加了李女士的微信,随后组建了“孕妈爱护群”。群里头,有社工、社康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等,一会儿陪聊天、一会进行孕期答疑,一会还发来孕期音乐的链接……李女士突然成为了“女主角”。考虑到李女士特别想走动一下,社区还协调酒店开辟了专门消毒的架空楼层。

 

从1月26日起,李女士享受到了独特的孕妇爱心餐。饭菜由老围社区食堂精心制作,还有广东特有的老火靓汤,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准时送到酒店。元宵节那天,李女士一家老小更是品尝到了甜甜蜜蜜的汤圆。从倍感郁闷,到被“拥护”着,李女士的心情也经历了“跌宕之旅”。她忍不住把爱心餐和汤圆都晒到了朋友圈,幸福地写下“萍水相逢,胜似亲人。让我感到家的温暖,中国一家亲!”



7



一袋跨越千里的救急药


2月11日上午11时许,梁少云拿着一袋“沉甸甸”的物品,亲手交给了快递员。这会儿,她心头的大山终于放下了,眉头也舒展开了……事情得从一则微信说起。

 



▲救急药已跨越千里,正送往万先生家中


“拜托您了,请帮助我们!”2月9日,深圳居民万先生向福田区南园街道南华社区发来求助。原来,万先生因疫情滞留湖北老家,而小孩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深圳市儿童医院开的药物。疫情当前,当地医院无法购买所需药品。南华社区党委书记梁少云马上就着急地动起来。

 

“孩子的药吃到18日就没了,一旦断药随时有发病的可能,耽误不得!”梁少云立即向街道报告,一边联系物流渠道,一边与深圳市儿童医院联系。几经周折,2月10日下午,梁少云终于在医院买到了这救急药。眼瞅着药拿到手了,但因疫情发生地物流管制,寄送不易。在街道党工委和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当晚8点,好消息传来:中国邮政应允将药品送达!

 

现在,这袋救急药已跨越千里,正送往万先生家中,梁少云也安心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就是要把居民每一件‘小事’做好,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8



病倒了仍“坐不住”的社区大管家


搬挡板、打地桩、钉钉子……这不是木工,而是一位社区书记在社区围合点亲自“操刀”。张冠灵来自龙华区大浪街道同胜社区,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他像极了一位“大管家”。从大年初一开始,张冠灵便启动了马不停蹄的工作模式,辗转于各个测温点检查督导,挨家挨户上门登记排查。从天刚蒙蒙亮,一直忙碌到凌晨。

 

“感觉头好晕……”话音未落,张冠灵已经感觉天旋地转。2月10日,在连轴转17天后,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第二天,这位“大忙人”终于放下工作,去了趟社康做检查。即使在家休养,他也“坐不住”,一会儿打打电话,一会儿发发微信,问的都是抗疫一线的事儿。 

 

2月12日一大早,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张冠灵又出现在社区检疫点。“我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因为我分心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打赢这场防疫战。”并未痊愈的张冠灵,说话声音还略显疲惫。


▲社区进行围合工作,张冠灵亲自“操刀”


天色渐晚,这位“大管家”又出现了,原来是为夜班值岗人员送姜茶、米粉来了。“我们社区现在有300多个一线防疫者,大家都很辛苦,可是从没有人退缩! 凭着这股子劲,相信很快就能战胜疫情!” 张冠灵坚定地说。



9



夜里执勤犯困,他有“提神”妙招


“拿起一瓶水,往脸上喷几下,然后来回拍打几遍,这样就不会犯困了。” 叶晓驹笑着对记者说。曾经当过兵的他,示范起了犯困的“提神”妙招。

 

原来,叶晓驹是怕自己半夜执勤犯困呢。作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城管局执法队的一名队员,叶晓驹走向了抗疫一线,坚守在鲘门高速路口执勤点。年轻的他已在这个执勤点上了六个夜班了。这几天,他白天休息,晚上回来换岗,一上就是一宿。他主要负责对货车上的货物进行上车检查,并登记车辆及人员信息。

 

▲叶晓驹连续六晚忙碌在一线


2月8日元宵节这天,叶晓驹依然坚守抗疫一线,没能和家人团圆吃饭。当晚临近12时,本已繁忙的鲘门高速路口车流量不断加大,叶晓驹配合着疏导一辆又一辆的车,做好一次又一次的车辆、人员信息登记。虽然夜里连续执勤很辛苦,他依然为能在一线参与这场抗疫战斗而感到自豪。



10



一次防疫巡查帮一位河南的父亲

找到了失散11年的女儿


几天前,盐田公安分局梅沙派出所民警刘伏虎在巡逻时,发现大梅沙湖心岛旁一位女子有些异常。她的衣服破烂不堪,身上围着一圈塑料袋。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漏掉一人,刘伏虎立即上前了解情况,检测后该女子体温正常。随后,她拿出一张破烂不堪的身份证复印件想证明身份。经核查,身份证号码并不是她的。

 

“不用管我,我能自己生活,不要靠近我!”她情绪有些激动,抗拒民警的询问。刘伏虎只好想其他办法,多方尝试却没任何头绪。迷茫之时,他想起破旧复印件上显示的地址是焦作市山阳区艺新派出所。兴奋的刘伏虎立刻联系对方,却得知此人身份早已注销。

 

▲一次防疫巡查,帮一位父亲找到了失散11年的女儿


虽然多条线索断了,但刘伏虎始终没有放弃。经过多次联系和反复确认,当地警方终于联系上这名女子的父亲林某,通过照片证实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这一天,刚好是阖家团圆的元宵节。原来她是家中独生女,2009年生病后独自出走再无音讯。终于找到女儿了,电话的那头,林某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连声道谢。


深晚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深圳首位外籍疑似病例已出院!头像改为“中国加油”

男子解除隔离10天后发病,妻儿3人为无症状感染者

确诊小伙密切接触40多人,全未被感染,他是如何做到的?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石丹  彭彩萍  刘云惠里  郑燕妹  朱冀  易芬  温银妮  王雅萍  高向荣  叶洋特

本篇统筹|李其聪

系列总策划统筹|汪仕林

编辑 | 郝露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