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子为载体进行计算或者辅助运算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数量并不多。虽因为从研究到技术都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这个领域中公司获得的关注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我们从媒体关注度可以看到,在近五年,对光计算的关注折线上升。图 | 媒体推光电计算的报道频率(来源:CB Insights)在巨头纷纷加码量子计算、接纳拥抱光子计算的时候,初创公司备受资本青睐,并且在国外有不少初创企业走到中后期。图 | 历史融资总额最高的 10 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来源:CB Insights) 从现在来看,中国的光子计算、量子计算方面从技术成熟到商业化,虽然还需要一定时间验证,但总体来说是非常有机会走在世界前列的。本源量子成立于 2017 年,依托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量子计算机为中心,产品覆盖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以及量子云服务。其第二代硅基自旋二比特量子芯片“玄微”以硅基半导体器件单元为载体,每个单元是以电子自旋形式存在的量子比特。目前本源量子所研制的超导及半导体量子芯片体系的量子逻辑门控制,均依赖于向量子比特的载体输送电磁波等技术实现。截至目前,本源量子已完成两轮融资,过往资方包括科大控股、中科创星、磐谷创投、哈工大机器人、合肥高投等。从 19 世纪末爱迪生效应,到广播的诞生;从 1948 年半导体晶体管到梅曼的红宝石激光器,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光纤通信产业的成熟。从 LED 灯,到 LCD 电视屏,从 Kinect 、iPhone X,到地铁里的测温仪、车载激光雷达,再到 5G 建设......在诸多研究和海量消费产品的背后,是人类对光学信息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探索,充分体现了光电技术的进步发展。光学技术和电子学彼此渗透和结合,超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为人类有效地采集、处理和利用光学信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从资本关注度来看,根据 CB Insights 数据,2016 年后光电领域投融资有明显上升,并在 2018 年迎来融资金额和次数的新高;虽然 2019 年融资金额走低至 5 年来最低,但是交易次数却是 5 年来最高。2020 年已过半年有余,金额方面已经逼近 2018 年全年总额,同时数量也接近 2018 年全年水平。图 | 光电领域的融资金额及数量(2015 年 - 2020 年 7 月 14 日,来源:CB Insights)苹果 3D 面部识别使用到了 VCSEL,开启了 VCSEL 在消费领域的“新纪元”;微软发布 Hololens AR 眼镜,掀起了消费级 AR 眼镜的关注热潮;IBM、谷歌相继宣称各自取得量子霸权.......为降低供应链风险、实现国产替代,华为通过自研以及对外投资的方式积极在光电领域展开布局,比如在英国剑桥建立光电研发中心、旗下哈勃投资对外出手覆盖材料、光源、光通信、光显示等领域,涉及鲲游光电、纵慧芯光、新港海岸等初创企业。图 | 光电领域的融资数量地域分布,美国第一、中国第二(2015 年 - 2020 年 7 月 14 日,来源:CB Insights)站在 2020 年这个时间点——下一个十年的开端,为实现中国核心高端产品自主可控,光电技术值得重仓。作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榜单的延续,CB Insights 中国聚焦光电领域,扫描身处其中的创业公司,期望借此形成对中国光电领域创业公司分布和阶段的认知。CB Insights 中国团队依据 DPTC 体系(Depth、Popularity、Tendency、Collaboration),从四个维度全方位评估企业的自身实力、外界态度、发展趋势和合作表现。“深度”关注企业自身的核心光电技术竞争力、关键技术突破/地位、研发实力、产品定义能力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关注度”强调的是企业获得的外部支持,如资本、产业和媒体的支持;“趋势性”主要发掘企业在时间横轴的发展潜力和较为明确与清晰的商业化路径;“协同性”关注的是企业在上下游纵轴中所拥有的资源与实力,包括其对供应商的把控能力以及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关系、对外合作的能力。传统光学技术相对成熟,公司体量偏大,相较之下,现代光学领域可以看到更多活跃的新公司,它们在技术和产品侧进行与时俱进的突破,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较清晰的落地场景和商业化潜力。广义的光电系统包括两个分支——光电能量系统和光电信息系统。光电能量系统主要解决有关大功率光辐射能量的产生、控制、利用以及向其他能量形式的转换,比如太阳能发电、激光加工、激光医疗等。光电信息系统是指以光辐射和电子流为信息载体,通过光电或电光相互变换,综合利用光学或电子学方法进行信息的传输、采集、处理、存储和显示。
两者相较来看,光电信息系统受益于通信需求和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同时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因此,本文立足光电信息系统(下文也称信息光电),深入走进信息光电的不同分支,筛选其中活跃的头部优质创业公司,一窥中国信息光电的发展版图。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关注范围不包括现在上市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也不包括在本文范畴内)。华为、中兴是中国光电领域的主力军,鉴于体量较大、业务覆盖范围广,特此提及但不纳入榜单名列。根据上下游环节及应用,可以将信息光电分为以下八个类别:材料、光源、光通信、光传感、光显示、光计算、光存储和能源。光电技术在图文信息存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技术相对成熟并且使用场景日趋局限;能源偏发电、储能等方向,较多归属于光电能量系统。而本文围绕信息光电和非上市公司两个关键词展开,讨论范畴涵盖材料、光源、通信、传感、显示和计算六个类别,暂不包括存储和能源领域的公司。
- 光通信: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传递信息。光通信领域涉及光通信器件、通信系统设备和光纤光缆。后两者已经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公司集中度很高;光通信器件仍处在市场竞争时期,公司分散,初创公司创立多。同时,芯片构成组件/器件,再集成到光通信模块/系统中,对于光通信来说,核心光电芯片是关键。基于上述两点现实原因,本文主要关注设计/生产光通信用核心光电芯片的公司,其产品包括 PIN 芯片、APD 芯片、TIA 芯片、LA 芯片、CDR 芯片等种类,以及其相关的光通信用器件和模块。
上述六个主要的信息光电领域,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先进光电子技术、中高端光电产品、国产化。中国创业企业技术敢于突破追新、代次能够跟上变化、产品追求实现国产化。可以看到,中国光电企业能够意识到中高端核心光电芯片能力需要提升,不断在更先进、更有突破性的技术方向上尝试;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以北京、上海(张江)、武汉(光谷)、苏州、西安、厦门等为代表的城市,为光电子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科技进步沃土。受益于对光电理解的加深、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国产品牌的成熟,中国光电企业涌现探头。尽管出现不少市值百亿元的上市公司,但 CB Insights China 认为面对中国多元而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光电领域的中高端崛起之路饱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