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我们从启德起飞

知书小知 知书HK 2022-01-08

启德机场服务香港七十多年,早已于1998年完成其使命,走进历史,但至今仍有很多香港人记挂着这位“老街坊”。飞机在闹市中升降的情景,曾经是香港人生活场景的一部分。

在启德机场里,大家接送过自己的亲友,目睹过不同的经典飞机,追踪过很多中外明星,经历过不同历史时刻。今天小知与大家分享一组启德老照片,带你回忆那个脑海中的旧机场~


脑海中的旧机场




1998年7月6日凌晨1时17分,前民航署署长施高理(Richard Siegel)与众政府官员在启德机场控制塔内,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主持机场告别仪式。在举世驰名的启德跑道关灯一刻,启德机场便结束了七十多年的任务,功成身退,走进历史,由位于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承接其神圣任务。两代机场,一脉相承,让香港在世界航空史上继续留下不灭的光芒。


启德回忆


曾拜访启德机场的你,不管是离境、入境、过境,或是送机、接机、转机,都一定不会忘记启德的客运大楼、航空交通控制塔、飞机停机坪及13/31跑道等。还有令旅客、接送机的朋友最印象深刻的黄边黑底自动翻牌式的“航班指示牌”,笔者至今仍会记起它转牌时发出“哒嘞、哒嘞”的独特声音。


离境及入境大堂经常上演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久别重逢的感人片段,至今仍像电影搜画,在我们脑海中不断重播。还有日夜与飞

机为伴的航空交通控制塔及货运站,不断为航机的升降量及货运量再创高峰而努力,为香港创造一个接一个的新纪录及“飞”凡故事。


“启”和“德”非创办人


“启德”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名字,是九龙城区一个著名地标,亦代表旧机场的所在地。这独特的名字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出现,至今仍深刻印在我们脑海之中,不会随时间过去而忘记,在数十年岁月里,启德就像一只不会倒下的凤凰,今天她不再服务空中霸王,转而招待海上皇后,延续其传奇。


自幼我们在学校听老师说起启德机场的命名,很自然会提起两位“创办人”——何启及区德。

▲左为区德 右为何启

其实大家对启德机场名字的由来,都存在很多美丽的误会,真相是至今并没有任何一份政府官方文件及文献证明机场的命名是纪念何启及区德的。


1914年7月21日,香港首位华人爵士何启在家中因心脏病发猝死,英年早逝,终年只有五十五岁。1916年中,区德承继何启遗愿,创办了“启德营业有限公司”(The Kai Tack Land Investment Co.,Ltd.),该公司于九龙湾进行大规模的填海建屋计划。1920年,第一期九龙湾填海工程完成,呈三角形的“启德滨”(Kai Tack Bund)新地域诞生,启德公司随即在该处兴建高尚花园洋房。


启德滨高尚住宅初建成时,香港发生了多宗反英浪潮及大型罢工事件,1925年更发生“省港大罢工”,令不少公司倒闭,工人失业,严重打击香港经济。在这情况下,启德滨高尚住宅的销售量自然下滑,启德公司最后亦因周转不灵而结束。


由于当时有一连串反英浪潮事件发生,英国政府要加强在香港的防卫能力,而一块临海又平坦的启德滨用地,正合乎空军机场的需要,于是启德机场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官方文件最初以“在启德的机场”(Aerodrome in Kai Tack)来称呼这个机场,往后曾在不同时期改名为“启德机场”、“香港启德国际机场”等,最后在八十年代中,香港政府以“香港国际机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为正式官方名称。



1927年9月9日


美国史丁逊(Stinson)飞机公司设计及制造的“底特律之光”(Pride of Detroit)双翼飞机,从美国出发作环球飞行试验,最后于1927年9月9日首次降落在启德滨半沙半草的空地上,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1935年


这是一帧由英国皇家空军驻港部队拍摄的启德机场黑白旧照。照片中两架鹗型(Osprey)双翼战机正在飞行区上滑行,照片的右面可看到自德停机坪上正进行土木工程,背景为狮子山。


这张照片长6.5厘米阔11厘米,由一个英国卖家于2017年3月放到eBay网站上拍卖,引起世界名地收藏家热烈竞投;截止投价前最后一秒,共有四位买家“晒冷”式落价,最后以超过底价260倍成交。



1959年


原设计作货运用途的临时客运大楼于1959年9月1日正式自用,这是启德第五代客运大楼,由香港著名建筑师甘(Eric Cumine)设计,新合建筑公司承建,服务直至1962年11月12日新的永久客运大楼开幕为止。


这张临时客运大楼的图片是由幻灯片冲印出来的,效果不错,基于它的发行量不多,而且取景随意,深受收藏家欢迎。旧有香港幻灯片的价钱不断上升,由最初数元港币升至现在平均数百元一张;若景物稀有,价格更可上升至数千元。




1928年


这本由陈民编辑、省港兴亚书局于1928年2月首次发行的《日用华英增订英语全书》深受收藏市场欢迎。这本书发行量只有二三千,存世的估计只有数十册,品相好的更是难能可贵。


书中所见,“启德营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启德滨新填海区有十六条新路,是分别连接启德滨的一德路、二德道、三德里、四德路、五德路、六德路、七德路、八德路和九德路,而连接西贡道的则有后智道、自礼道、后信道、后德道、自仁道、后义道和长安街,可惜这些街道,在日占时期因日军扩建机场而被摧毁,今天只有“自德道”这个街道名称仍存在,但其位置亦已改变了。



1956年10月6日


后德机场于1956年10月6日举行“皇家空军空中飞行表演”,每位购票入场的人士都获赠这本印刷精美的节目程序表,这飞行表演筹得的所有善款,都捐赠给皇家空军协会及慈善基金,节目程序表上清楚列出各参与表演的机种,包括皇家空军第二十八支队的“毒液”式战机(Venom),第一皇家澳洲空军支队之“林肯”式战机(Lincoln)、香港空军辅助队的“柯斯达”式战机(Auster)及“虎蛾”式战机(Tiger Moth)等。



1950年代


1950年代的启德机场飞行区上,一年约举行两三次空军战机飞行表演·这张旧照中可见到四架皇家空军毒液式战机,正在半空中表演一些高难度的飞行动作。



1960年中


从这帧1960年中的黑白旧照中,可看到位于九龙马头角道与木厂街之间的“十三街楼群”,以及建于1908年的牲畜检疫站(或称“牛棚”,即现在的“牛棚艺术村”),照片的上方为启德机场北停机坪、客运大楼及13跑道。



1980年代


这张摄于1980年代的启德机场黑白照片,右面可看到闻名于世,以填海方式于1958年建成的13/31跑道,其位置即现在启德邮轮码头的所在地。照片的左面为1962年启用的启德机场客运大楼及北停机坪。



1960年代初


这是1960年代初的启德机场黑白旧照,右面为于1958年9月12日开幕的13/31跑道,而在照片的左下方,可见到启德机场旧有的跑道、飞行区及停机坪,这大片空地。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新蒲岗。



1960年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飞机机票昂贵,如要到外国工作或留学,大多数人会在彼岸逗留多年,或直至学成才会返港,所以其亲友非常重视送机的机会,会穿着得像参加饮宴般前往启德机场。


这张1960年代的照片,可看到送别亲友的人士带着小童,于启德客运大楼楼顶的瞭望台上拍摄三十多人的团体照片,可见男士西装笔挺,女士唐装衫裤整齐,小孩衣着也耀目。



1958年


从这张于1958年拍摄的黑白旧照中,可看到位于九龙城马头涌道与宋皇壹道的“宋王壹花园”及邻近的圣三一堂。从照片可见,上方的小山丘座落九龙仔公园内,俗称“格仔山”。由于它阻碍飞机航道,在13/31跑道兴建期间被削去大半。



1974年7月


这张以“维多利亚港启德机场”为题的地图,收于地人社(GEO Society)于1974年7月出版的香港地理图集。地图上印有飞机场、跑道及水机停留处等,还以不同颜色来显示不同年代的填海地区。



1955年12月


这张于1955年由皇家空军驻启德基地部队绘画的漫画,刊登于是年的圣诞联欢节目场刊上。在这有趣的漫画上,可看到当时的交叉跑道(13/31和07/25跑道),以及横跨清水湾道(即现今的彩虹道)的13跑道延伸处。


当年若有飞机要在13跑道延伸处降落,指挥亭便须响铃、落闸及封路,碰上飞机复飞及延续封路要求,更会导致彩虹道非常挤塞。图中央偏左的位置,可见到HAEC(即香港飞机工程公司)飞机维修库,它于1955年11月由渣甸航空保养公司(JAMCO)和太平飞机修理补给公司(PAMAS)合并而成。


正面


背面


本文选自《回到启德:从航空收藏品看香港航空史》

作者:吴邦谋 

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作者、著名收藏家吴邦谋,跟大家分享多年珍藏,包括旧照片、印刷品、航空公司旅行袋、广告宣传单张等,并如数家珍地深入导赏,犹如带我们回到当年的启德机场,发掘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勾起香港人对一代经典机场的种种情怀。增订版加插珍贵的首航封及航空首日封的收藏品,细细道来“飞”一般航封的故事,为大家带来有趣的阅读角度,了解香港早期航空的发展与历史之余,亦可一同回味这非一般的航空魅力。



参与知书漫漫航天路 悠悠航天梦 限时闪购

一起探索太空,逐梦航天!

长按扫码了解更多



往期精选 点击阅读

揭秘!知书7月热销榜出炉啦~

奥运冠军陈一冰 带你走入千奇百怪的奥运世界

激动!中国香港张家朗夺东奥男子花剑冠军

中华经典诗文问答比赛结果公布(内含考题)

胆小勿入!盘点十大香港都市传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