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中心小学:一所有闽南乡土味道的学校!孩子在这学歌仔戏、打五组拳...
在厦门北站旁
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
以“苎溪乡土文化”为滋养
孕育着莘莘学子与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她是师生学习、工作的
生态乐园、成长学园、精神家园
这就是——
厦门市集美区后溪中心小学毗邻厦门北站,其前身为1921年由爱国华侨集资创建的“第七区公立第二国民学校”,至今已有97年历史。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652名学生,有专任教师89名。
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农村示范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厦门市“文明校园”、“厦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同时又是厦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点”、“集美区闽南戏曲示范点”。
苎溪是厦门第二大溪流
她穿越集美全境
哺育了后溪镇光辉灿烂的流域文化
让我们一起走近她,读懂她
一进入后溪中心小学南门,便可以看见镶刻在富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景墙上的方言俗语,这里展现了沿溪十一个主要姓氏家族流传已久的廉风廉训,如杨氏的“廉垂四知,清白传家”等,成为熏陶孩子的生动文化景观。
在学校悦美楼五楼,学校利用柱子、廊道等,紧扣“苎溪清流”主题,展现家乡清廉人物故事、俗语等,用心打造浸润教师的廉洁文化。
在学校风雨跑道上,学校创意建设“体育讲古角”,以 “苎溪乡土文化”为风格印记,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从闽南民间的体育童玩入手,深入浅出地展现中国历史体育故事,孩子们在追溯中华体育历史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在学校悦趣楼廊道和楼梯间,“春之韵”“夏之曲”“秋之律”“冬之歌”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闽南歌谣、谚语、民俗巧妙地呈现在墙壁上,随时随地给予路过的孩子潜移默化的渲染,传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后溪中心小学校长刘生辉:
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人,塑造人,但要将苎溪乡土文化深入孩子心中,还要让乡土文化进入课堂。
学校聘请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贤达为木偶戏、歌仔戏、武术、民族鼓乐队等社团的外聘辅导员,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载体,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传习闽南文化艺术。
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先后与周边的理工学院、东宅社区书院、城内五组拳传习中心、厦门市月娇木偶戏剧团等社会资源共同致力于少年宫课程开发。
经过几年的社团项目教学实践,学校不断完善提炼出版有后溪特色的乡土教材《苎溪乡土文化系列校本教材》之“闽南童谣”“后溪乡土文化”“体育讲古”和“二十四节气”等,并在各年段每周的校本课上传习,让传统文化教学在课程中落地生根。
▲学生创作釉下彩瓷器
学校研发美术特色课程釉下彩,让学生们利用画笔和瓷器,学习感受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系列具有闽南主题的釉下彩瓷器作品,如闽南建筑、闽南童谣、传统节气、闽南廉语等创作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民间工艺。
后溪中心小学校长刘生辉:
学校结合各种重要活动和节日,搭建七彩舞台,架设多元育人路径,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如:
❖ 在传统元宵、端午、中秋节等节日,开展具有闽南特色的包粽子、搓汤圆、做花灯、猜灯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通过“智慧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有才艺的家长在每周二的社团活动中为孩子开展花艺、陶艺、面塑、扎染、竹节人等课程,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 通过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让所有孩子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通过菜单式社团活动项目自主选择参加活动,提升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
每周一国旗下班级才艺展示活动、开学式、教学开放日、毕业典礼、校园四节等都是孩子们展示才艺的舞台,特别是每年“艺术节”学校都会举办社团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和艺术作品专场展,在校园中树立“德艺双馨”榜样,促动孩子尚学、乐学、学好、学善。
太棒了!
在这里学习、工作就是大写的幸福!
让我们一起为后溪中心小学点个zan~
集美区新媒体中心出品
集美报记者:冯立东
编辑:黄碧娟|编审:王德胜 刘意婷
天下集美原创,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xmtxj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