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才华:见字如面

彭才华 王崧舟 2021-10-25



 

有些人,总会遇见,或早或晚。


1


2001年,我从教第个5年头。一个晴朗的下午,在学校阅览室里某本杂志上,我第一次遇见王老师。


那是他执教《鸬鹚》的一个小片段。短短的文字里,透出满满的才情。没想到,教材可以这样解读;没想到,朗读可以这样引导。我把那个片段工工整整地抄录在笔记本上。


2003年,在汕头,一次教学研讨会上,我真正遇见王老师。他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没想到,这样一篇“干巴巴”的文章可以上得如此波澜起伏;没想到,语文课居然可以把感悟与质疑做得如此水乳交融。


课后,我捧着笔记本请王老师签名。王老师抬了抬眼镜,挥笔写下: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追求无止境。


笔力遒劲,又有张有弛,显出恢弘的气度。回校后,我特地把这页纸小心地裁下来过塑了。


我起初以为,这仅仅是王老师勉励像我这样的年轻后生用惯了的“套话”。


直到后来我读到他的《“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我的<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才明白那确实是王老师彼时最真实的自我感悟:


我的《只有一个地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它无法知道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也融融?但它的天性却是一直地向前流淌……


那天的《只有一个地球》,至少是王老师第三个版本了。要知道那时的王老师“从1998年出道以来,大大小小上过500多节公开课……”。


其实,即使是第一个版本,凭王老师的教学艺术,那一定也是叫好声一片啊!然而,王老师没有沉醉于这些,而是要它“一直向前流淌”,而是要“‘磨’你千遍也不厌倦”。


这样的事情又何止一桩?最近,志芳发来王老师最新一版的《湖心亭看雪》实录和课评。我一字一句拜读完,立刻给志芳发去信息:


这一版本,与咱们那一次听过的相比,改动好大,也改得相当圆润通透。盛名之下,王老师还能如此反躬自省,放弃旧我,孜孜以求,怎不令人感叹、钦佩?


是的,那时我们一起听过这一课的最初版本。课后,王老师让我们谈谈观感。当时,除了赞叹之外,我们确实表达过一些疑惑,但其实真是些没来得及细思的粗浅感受而已。没想到,王老师当真改了,并且改得那么真诚,那么彻底。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当我的课现在偶尔得到一些赞美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教学的问题又有些懈怠的时候,总要拿出它来,轻声地读给自己听: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追求无止境。




2


为了能常常“遇见”,2008年,我受莞城区教育办和学校委派,来到王老师的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研修学习。


半年时间,离家千里,我把自己完完全全浸在工作室里,每天在读书、听课、品茶、写字中度过——王老师在写给志芳的《用心如明月》中说我和林莘、丽玲是三个“活宝”,实在是“冤枉”啊!



林莘、丽玲两位姐姐那时都已颇有建树名震一方了,也确实是多年疯惯的好姐妹,工作室里也常因她们而变得热闹欢乐、活色生香,但她们一旦坐定下来,真的会把吃饭睡觉也忘掉的;而我呢,根本就没有疯的资本,光是为了准备那节汇报课,就不知头疼了多长时间。


那次,我准备的是《凡卡》一课。2000多字的长文,读了很多遍,愣是找不着突破口。


于是,我把契诃夫的小说全找来,把一切有关的评述找出来,一篇篇细读,一句句圈画……一个多星期后,总算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情到深处才“反复”。


课,是在浙江诸暨上的。至今仍记得,那间教室不大。王老师领着大家走进来,和每次听学员上课一样,坐到了听课席的最前面,摊开那本厚厚的听课本,抬了抬眼镜,侧着头写下课题就静静地等着我和孩子们。


课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如今早已淡忘,只记得听课过程中王老师似乎轻轻点过几次头,只记得他的点评并没有我期待的那么详细。看来,让老师失望了。


从诸暨回到杭州,大家就各自散了。第二天便是周末,我一个人在西湖边游荡。走着走着,终是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给王老师发了短信,想知道他究竟怎么看这节课。没承想,王老师很快就回信了:


总体上很好!你已摸到诗意语文的堂奥。这样的弟子,在我,凤毛麟角!作为第一课时,把“写信后”的部分去掉,就更好。具体细节,周一再说。辛苦了!


秋天的西湖,阳光那般明净,风儿那般柔和。


捧着这条短信,我来来回回不知读了多少遍,王老师听课时每一次的颔首和微笑,也一下子全都浮现在我眼前。


熙来攘往的游客,个个满面春风,他们哪里知道身旁有个人不知比他们幸福多少倍!


周一终于来临。我如约走进了王老师的办公室。


王老师招呼我坐下,随即翻开那厚厚的听课本就和我聊开了。他先是郑重地表扬了我一番,说文本研读角度新颖,说课堂节奏有收有放,甚至还说到我悟性很不错。嗨,我心里那个乐啊!


然而,这只是药丸外面的一层糖衣。接下来,王老师从文本细读的取舍到教学目标的定位,从教学重点的确定到教学流程的设计,乃至板书的顺序、语调的拿捏,全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从王老师办公室出来,抬眼一望挂钟,原来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时,我才感觉肚子有些饿了。


食堂里只剩下两三个老师在轻轻聊些事情。我打了饭菜在角落里坐下,也不知吃的是啥,脑海里全是王老师细致的点评与建议,还有那条曾经让我幸福得不能自已的短信。


我总算明白,以王老师在语文教学上的境界和修为,我那堂课哪入得了他的法眼?他一定是猜到了一个普通学员内心的忐忑和惶惑,于是,发来了那样一条短信。那几行字里,更多的是鼓励,是召唤,是希冀,是鞭策。


这便是一个先生的风范,仁厚,温暖,平和,让你不狂妄也不气馁,不焦躁也不迷惘。


所以,后来面对王老师短信、微信或是课评,不管是表扬抑或是批评,我都能安静的细读、聆听,即使是王老师偶尔的浮夸:


最让我感动的则是才华的《刷子李》,两度设计、两度施教,目标变了、流程变了、方法变了、效果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风格,那样淡定,那样灵动,那样敏锐,他由我眼中的青年才俊一跃成为笑傲江湖的一方大侠(《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


那是一次由《福建教育》组织的活动,我需要根据现场评课意见次日二度设计、二度执教,确实有些压力。课只是比较顺利地上完了,哪里有多少淡定、灵动和敏锐?王老师只是以他一贯的风格给予一个后生言过其实的鼓励罢了。


然而,哪个人的成长不需要鼓励!



3


再后来,与王老师常有这样的不期而遇。


2009年的春天,莞城区教育办为我们几位脱岗培训的老师举办了一次学习分享会。那次活动,时任教育办教研员的尹凤葵老师亲自担任主持,全区800多位老师,不分学科,济济一堂,坐在“文化周末”报告厅里听我们的课,听我们分享学习的历程和收获。


那天,我把经过王老师指点的《凡卡》呈现在老师们面前,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掌声。时至今日,偶尔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区里的老师遇到我,还会提起那堂课来,甚至说那堂课让他们感到“语文的美好”。


那天,我也把自已在杭州在王老师身边的半年时光100多个日夜的所学、所思、所获,以《我的诗意之旅》为题作了汇报。


我平静地细数那些点点滴滴,细说那些“庭前明月庭前雨”(志芳语),整个会场出奇的安静。


临了,我正要谢幕下台,不想尹老师突然叫住了我:“才华,请留步!你知道吗?今天,你的恩师王老师给你来信了!”


消息突然降临,短暂的骚动之后,偌大的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有我一人,呆立在舞台上,不知所措——尹老师用心良苦地瞒过了所有人!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尹老师念信的声音:


“佛家偈语:一切水印一月,一月印一切水。诗意语文以其蓬勃的生命情怀、空灵的完美气韵、浪漫的彼岸憧憬吸引着一切与其有缘的语文教师,它不是某个人的,它属于一切有缘之人。才华的性情和抱负,足以跟诗意语文结下不易之缘。”


“诗意是精神的一种极致状态,因此,一个追求诗意语文的老师,一定是以追求一种幸福、优雅的精神生活为其人生的终极关怀。精神生活是诗意语文的源头活水,而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即‘自己成为自己的理由,自己主宰自己的一切’。衷心希望才华的心灵是诗意蓝天那扶摇直上、自由翱翔的鲲鹏。”


尹老师圆润的声音流泻在报告厅的每个角落。恍惚中,我仿佛回到了杭州,回到了拱小,仿佛又置身在工作室里大家团坐在茶台周围听王老师议课、说书,仿佛又听到了我们“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学员共七女一男)的欢笑……


“精神生活的实现路径有千万条,但其中一条是人所必经的,那就是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生活,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读书为我们开启了更多的精神生活之门。读书的目的有千万个,但根本的根本却只有一个,让自己的精神生命更强大。”


“没有强大的精神生命力,就无法设想美妙的诗意语文。”


“才华在我的工作室静修半年,半年的所得所习,其实你都可以忘却,但唯一不能也不会忘却的,就是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这就是我对才华满师之后的唯一要求。”


唯一要求。唯一要求!


是的,每一次评课议课,王老师大概都会郑重地说起“教的是底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是的,很多次经过王老师办公室,我都瞥见他端坐桌旁,手抚书卷,那样专注,那样宁静。


那一刻,站在空旷的舞台上,我又一次清晰地听到王老师在千里之外的谆谆告诫!

 

从2001到2018,十八年了!


十八年里,我与王老师在文字里相遇,在那些仁厚、温暖、平和的文字里相遇,何其有幸!


哦,见字如面,水流花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