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中秋节特别策划:一封家书遥寄相思,跨越山海支教情长

广州教育 2023-01-31

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又是中秋佳节。有不少教师仍身在他乡,与亲人相隔千里,无法团圆。


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能力,一批又一批教师从广州出发,跨山越海,在教育帮扶、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贡献着广州教育的力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在路上的“追梦人”,记录他们的支教帮扶故事。这个佳节,老师们还将想对家人说却一直不曾说出口的心里话化成一封封家书,借此遥寄相思与祝福。





▼中山大学派驻云南省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 张良友



张良友为当地小学连线葫芦丝音乐课


村里娃有了英语课体育课

 

去年7月,张良友被中山大学派往凤庆县凤山镇红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何让村民们生活更加富裕,成了摆在张良友面前的艰巨任务。到当地后,他跟村干部们确定了构建“美丽红塘、共同缔造”的帮扶体系。


为了让当地孩子能上英语课,张良友对接了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招募了多名本科生为凤山镇的孩子启蒙英语。如今凤山镇13所小学的孩子每周都能上2节英语线上课。红塘村的孩子们之前也没有上体育课,张良友亲自担任体育老师。“我自幼酷爱乒乓球,在家时也教儿子打球。现在,只要我没外出,就会教红塘村的孩子们打乒乓球、跳绳。”


为了让红塘村村民富裕起来,张良友和同事们一起规划做大高原生态金丝皇菊产业。金丝皇菊开放时,他们吸引人来“打卡”,光是收门票,就挣了5万多元。他们还组织村民采摘金丝皇菊,并为其精心包装,卖出了五六万元。这样一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


凤庆出产滇红茶,以前,村民们的茶园只是普通茶园。经过中大的帮扶,打造成了有机生态茶园。村民们往年一公斤鲜叶只能卖20元,现在每公斤则能卖出30元。为了擦亮凤庆滇红茶的品牌,今年中山大学在给本科新生的录取通知书里都配了一饼来自凤庆的普洱,获得广泛赞誉。


▼华南理工大学派驻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小忙兔村驻村第一书记 范杰


范杰与农户交流红米紫米种植情况(右1)


小忙兔村有了“湾区级”村道


去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老师范杰接到去小忙兔村的帮扶任务。经过深入调研,范杰和同事们决定结合华工的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聚焦构建完善重教扶智、兴业扶产、振乡扶民“三扶一体”全方位振兴体系。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让村民出行更加便利,华工援助改建了村里的一条道路。“这条路采用了港珠澳大桥的一项国际领先技术,可以说让小忙兔村拥有了 ‘湾区级’的一条村道。”范杰说,“当地老百姓说,做梦都没想到在家门口会拥有这样一条路。”


在帮扶过程中,范杰深感人才的重要性。小忙兔村有一所小学,范杰发现,孩子们没有英语课、音乐课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们能全面发展,他打算联系与小忙兔村党建结对的华工食品学院,请学院派两名学生志愿者,为小学生开设线上英语课。同时,他又请村委中能歌善舞的年轻人为孩子们上音乐课,请工作队中的一位成员为孩子们上美术课。


节前十来天,范杰回了一趟广州。但此行目的不是探亲,而是推进帮扶工作。茶是小忙兔村的一项重要产业,为了打开销路,范杰和同事们准备采用消费帮扶的方式,用小忙兔村的茶叶做原料,在华工校园推出一款绿色有机健康奶茶。



▼广州天河中学体育老师、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五中学校长助理 周志宏



周志宏老师和支教老师们合影


跨越山海 圆帮扶梦


8月15日,广州市天河中学体育老师周志宏启程踏上帮扶之路。这个机会,周志宏是“抢”来的。早在好几年前,他就报名参加支教帮扶,但因为当时是年级长,学校工作脱不开身,最终未能如愿。这一次,他既积极报名又“毛遂自荐”,终于从天河中学10多个报名老师中争取到了唯一的名额。


周志宏所在的纳雍五中只有高中,200多名教师要面对5100多名学生。老师平均年龄比较大,学生又太多,教育方式难免流于粗放。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早晚自习,校运会、艺术节等活动基本没有,校园生活称得上枯燥。硬件方面,只有一个300米跑道和操场,活动场地极其有限,大课间只能分年级进行。


厘清思路后,大家定下了可以尽快推动的几件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开学第一课便是立志教育,激发学生们的内驱力和斗志;近期组织班际篮球赛、下学期组织校运会,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这里的工作强度比广州大得多,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巡堂,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半晚自修结束,周末还要走访学生们住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中秋佳节也无法一家团圆。我们一批又一批的帮扶教师正在接力,通过教育阻断代际贫困,助力乡村振兴,改变这里的现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就不需要跟父母分离了。”周志宏说。



▼广州市南武中学老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中学德育处主任 李盈



课堂上的李盈老师


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教好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广州市南武中学语文老师李盈今年刚带完一届高三班,恰好学校组团帮扶项目还缺一位语文老师。想到自己在广州当教师14年,带过多届高三,她想做出一些改变,见识不同的工作环境,尝试教不同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教好,这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8月中旬,她抵达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并挂职贵定中学德育处主任、高一班主任与语文老师,将在这儿待上至少一年的时间。


孩子们特别能吃苦,这是当地学生留给李盈最深刻的印象。但李盈也发现,同学们学习被动,效率不高,总等着老师灌输知识,知识面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贵定中学四面环山,环境相对封闭,同学们平时住校,一个月放两天假,手机交给班主任后,他们对外界最大的知识来源便是老师。


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开朗,愿意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讨论,学会自己消化吸收、整理思考知识,成了李盈来到这儿后的第一个小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困难不少,首先是物质条件上的限制。目前,李盈和其他来自南武中学的教师都自己出钱给学生印学案,尽量不给孩子们造成经济负担,精简内容节约版面,把最精华的东西给学生。李盈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愿:“希望能有一台打印机,让我们更方便地给学生打印学习资料。”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教师、贵州省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部副主任 沈洪涛



沈洪涛向支教学校教师了解教学情况


大学期间心里埋下的支教种子发芽了


9月3日,沈洪涛初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启为期大半年的对口帮扶。


“我以前也是被资助长大和受教育的,有比较乐观的心态。”沈洪涛在哈尔滨读大学时心里就埋下了支教的种子。2017年,他南下广州成为一名专任教师,此后一直在寻找机会将梦想付诸行动。今年,终于顺利成行。


儿子刚满7个月,沈洪涛还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就要离开家人大半年。他和太太商量好了,等到一切稳定,一家人可以在贵州团聚。而这个中秋,他们还得分隔两地。沈洪涛不时打开手机看看小孩的照片,就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5年,沈洪涛已迅速崭露头角:个人荣获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国赛三等奖。他深知,教师本身是平凡的职业,荣誉感源于学生的认可或取得的成绩,“圆梦走出了第一步,我想做出一点成绩,但要经历时间的考验,理想和现实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在当地,他看到了群山相连造成的地理阻隔、条件所限导致学生欠缺发展机会,“交校有很多平台让学生得到锻炼,这里会少一些,改变现状不能急,我先当好铺路人,多听多看多反馈。”沈洪涛在从广州到贵州的高铁上,就决定要把支教生活的点滴思考写成日记,为后来的同事提供参考。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副校长、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校长 宋文仲



宋文仲校长调研威宁民族中学新校区建设情况


盼两年后留下一座蒸蒸日上的学校


宋文仲是一位有29年教龄的中学政治高级教师。今年6月,他被调至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担任副校长。今年7月,宋文仲由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派往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参加教育帮扶工作,在当地担任民族中学校长。


威宁民族中学是一所有83年历史的学校。在威宁高中教育领域,威宁民族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突出,是威宁县高中教育的“头雁”。但学校基础设施等办学硬件相对滞后,也需要通过更新观念,激发活力和动力。


宋文仲聚焦于学校体制、机制,在年级运作、学生食住、身心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项沟通。他也多次前往新校区,了解校区规划、工程进度等方面的情况。接下来,他计划继续深度调研,摸清学校、教师最急迫、最真实的需求,进行全方位谋划,帮助学校在教师队伍发展、软硬件提升等各个方面取得预期成效。


宋文仲同时是番禺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威宁工作小组的组长,也要负责番禺和威宁两地帮扶工作的联络和协调。“我带走的是灿烂的威宁阳光、浪漫的草海风光,是和并肩战斗的威中人结下的深情厚谊。我留下的是依依不舍的威宁情,是系统思维、流程管理,还有融入我心血的威中文化。”宋文仲期待,在将来他离开这所学校时能看到一所蒸蒸日上的现代威中,一所荣光无限、活力四射的威中。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教师、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挂职副校长 陈永鸿



陈永鸿向当地村民了解他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快退休却两度踏上支教征程


陈永鸿始终觉得,教师职业生涯中不能缺少支教帮扶的经历。快退休的他毅然申请到贵州支教:第一次是去荔波,这次是去毕节。大约一个月前,作为学校首位奔赴贵州大方县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支教的老师,他再度踏上支教征程。


当电子技术专业老师34年,陈永鸿“闭着眼睛都能上课”,到了接手新课——计算机网络基础时,他一边教学一边摸索,主动设计软件、搭建教学资源库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一键点击链接。“虽然很辛苦,但这些都是基础工作,能方便自己及新老师使用,避免了翻找资源的烦恼。”陈永鸿说。


“力争上游”的精神在支教中得到了延续。在荔波县中等职业学校,他将一个快要废弃的电子实训室成功改造,保障了该校的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并参与指导学校技能大赛参赛队获国赛三等奖等佳绩。


在新的支教学校,陈永鸿需要转变角色,处理更复杂的问题。“希望通过努力,我能在两所学校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同心职校能快速步入内涵发展和提升的渠道。”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豪山庄小学体育老师、湛江市第五小学副校长 陈王光


开学了,陈王光老师迎接学生到来


从教12年后回到家乡支教


陈王光是一名体育老师,从教12年,他担任过体育科组组长,曾获得番禺区优秀工作者、广州市体育基本功技能大赛个人和团体一等奖等荣誉。


今年8月,他离开广州,前往湛江市霞山区,参与教育帮扶工作。湛江,也是他的家乡。他想借此机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湛江市第五小学,陈王光主要负责体育课教学,同时担任湛江市第五小学副校长,协助校园安全、少先队建设、教研培训、学校管理等工作。他也是本次霞山支教团的团长。


陈王光老师帮扶的学校是湛江市第五小学。该校有26个教学班,建校已有70年。陈老师介绍,该校占地面积较小,功能场室紧缺,运动场地也比较小。在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他既要做好一名体育教师的本职工作,带动学校开展体育教研,配合该校校长做好相关工作,又要积极主动与霞山区教育局沟通协商,开展结对学校帮扶,以及校长、骨干教师培养培训等,并组织开展教研指导和讲学活动,落实经费投入使用等事宜。



▼广州市第三中学工会主席、体育老师,广州市赴安顺市支教队队长 吴维娜



吴维娜老师带领同学们练健美操


那些温暖和渴望助她克服一切困难


今年是广州市第三中学工会主席、体育老师吴维娜到贵州帮扶的第二年。去年4月,她已作为广州市越秀区粤黔协作教育组组长,通过“组团式”人才支援,到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挂职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长以及镇宁民族中学副校长。


吴维娜说,刚开始老师们蹲点调研,在发现当地教学都是“满堂灌”后,他们立即组织各个学科组进行教研,培训老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每个老师都要像专家一样思考,去启发学生的思维。


他们发现,当地体育课是“放羊式”自由活动,就依据国家课标帮学校构建体育课模块,让学生真正达到运动强度。吴维娜的特长是健美操。她在镇宁民中开课时,当地学生没有接触过健美舞蹈,刚开始做动作十分腼腆。跟着吴维娜学了一年后,他们变得自信开朗,愿意大胆展现自己。


上一学年,他们帮助镇宁民中成功通过省级三类示范性高中初评,教师优课率达90%,高考贡献率从几乎垫底升到全市第二。今年他们也带着“硬指标”来到安顺平坝,计划推进东西部协作示范校创建。


今年53岁的吴维娜说:“当地老师们传递的温暖、学生对教育进步的迫切渴望,让我感觉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家书传情

飞越万水千山的爱‍












源:广州教育、广州日报

微信改版后

很多人说找不到“广州教育”了

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把“广州教育”设为星标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