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油时间:“加油”=“add oil”进牛津词典,盘点中式英语

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号,王之带您看异样的风景!侵权或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5392393与QQ同号,欢迎在结尾处点赞,多谢!

往期精彩:

“四万万人欠夏文运一句感谢?”夏文运何许人也?

十月革命比美国革命更民主为啥苏联不如美国命好

你知道日|本国歌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吗

精品都市小说:校花的超级保镖

又逢纸币贬值,五分钟读懂通货膨胀

热门小说汇总请复制下列链接浏览或收藏:

https://url.cn/5xx16bS



导读

小时候的你,有没有因为把“加油”翻译成“add oil”而被老师同学嘲笑过? 可如今,这个充斥着中国气息的词已经被正式定义为英语。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喊出“add oil”啦~


它,是中国人最常使用的短语之一,也是最难翻译成英文的短语之一。“Go”、“come on”、“cheer up”……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单词能完美涵盖它的所有意思。

它,就是“加油”。

不过从现在开始,大家再也不用为翻译问题担心了。10月13日,词典学专家、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在台媒上发表专栏文章,宣布了他的新发现:

“加油”的直译词“add oil”,竟然出现在了刚更新完的《牛津英语词典》中。换句话说,它已经和“lose face”(丢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等中国老乡一样,正式成为“合法”的中式英语。

曾泰元教授在文章中写道,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时,英文媒体就用过很多“jiayou”(加油)。当时一些人士就有预感,觉得这个中文词语很可能成为英文,许多吃瓜群众似乎也都兴致勃勃,屏息以待。

曾教授本人则密切关注着有“当代最全面、最权威的英语词典”之称的《牛津英语词典》。每次《牛津词典》做季度更新、发布新词新义之时,他都会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官网的新词表,看看“jiayou”收进去了没有,并检查一下有没有其他的中国元素。

等了这许多年,“jiayou”始终杳无音信。直到10月8日,曾教授如往常一样在搜索框里键入“jiayou”,页面也如往常一样显示“找不到条目”。然而,在页面的最后一行,数字“0”却变成了“1”,说在定义、词源、全文都各有一笔关于“jiayou”的记录。

曾教授点进去一看,奇迹发生了:

原来,“jiayou”的英语直译“add oil”悄无声息地溜进了词典之中。

这就是它的词条,还特意标注了后面的感叹号:

但《牛津词典》将称之为“港式英语”。根据词典的解释,“add oil!”直译自粤语的“ga you”及普通话的“jiayou”,用以表达鼓励、煽动、或支持之情,相当于英文的“go on!”或“go for it!”

词典收了4条“add oil!”的引证,时间最近的一条出现于2016年6月7日的《中国日报》香港版,作者是英国驻港的教育学者安德鲁‧米切尔(Andrew Mitchell):

“如果我们真的想成为亚洲的世界级城市,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各位,加油!”(If we really are serious about being Asia's World City, we still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So add oil, everyone!)

不过,曾教授一度有些疑惑,为何最新的引证在2年之前。但他认为应该是不知什么原因搞错了,词条一定是最近才发布的。因为这10年来,他时不时就会到《牛津词典》官网上看一眼“jiayou”的动态,直到今年10月8日才发现了这个变化。

他推测“add oil!”极有可能是2018年第3季加入词典的,这一季的更新本当于9月下旬公布,因故推迟到10月3日。3日当天,曾教授便发现了新词条“Chan”(禅),但并未留意到换汤不换药的“add oil”。

那么,《牛津词典》现在共收录了多少条目,又是怎么更新的?

词典官网消息显示,最新纸质版本为2009年出版的第二版《牛津英语词典》(全20卷),共有171476个在用条目,47156个废弃条目及9500个左右衍生词。由于词库实在太大,近年来不再印刷纸质版本,导致已无从得知现在到底收录了多少词

目前,词典每季度在线更新一次,具体日期不定,与时俱进地收录大批新词。最近一次更新确实在10月3日,共新增了1400余个条目,包括“fam”(family的缩写)、“prepper”(末日准备者,形容总觉得未来会有灾难发生,而热衷于囤积粮食弹药补给品的人)和“nothingburger”(没馅堡,引申义为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等。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还想知道,词典总共收录过多少“中式英语”?

不知道。曾教授曾在文末承诺,会抽空好好梳理一下《牛津词典》,把里面含有中国元素的词统统整理出来。但显然近期是看不到了。据早年不完全统计,“中式英语”条目大概在250个左右。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词。“jiaozi”(饺子):由薄面皮做成的新月形饺子,馅料通常是猪肉、卷心菜、韭菜等切成的细末,然后将其煎、炸、烤或煮。

“hongbao”(红包):一种把钱放进红信封里的传统中式礼物。

“guanxi”(关系):社交网络系统及有影响力的人际关系系统,有助于商业活动和其他交易。

“wuxia”(武侠):一种专门描写中国古代流动勇士的中国小说或电影类型,角色通常具有超人的武功。

“hukou”(户口):中国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证明持有人是特定地区的合法居民。

著名网红“goji Berry”(枸杞):一种鲜红色的可食用浆果,在中国广泛种植,某些维生素的含量很高。

以及“feng shui”(风水)、“kowtow”(叩头)、“hutong”(胡同)等等等等……

词组方面,自然少不了耳熟能详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lose face”(丢脸):

和一个大家未必很熟悉,但也确确实实来自洋泾浜英语的“no can do”(做不到):

对,就是这个“做不到”……

当然,还有很多“dim sum”(点心)、“kaifong”(街坊)、“dai pai dong”(大排档)、“siu mei”(烧味)、“yum cha”(饮茶)等从粤语照搬过来的“中式英语”。

另外,早在4年前就放出传闻,词典团队考虑把“tuhao”(土豪)、“dama”(大妈)等词也一并收了。虽然后来消息石沉大海,但这些词会不会出现在未来的版本中,也犹未可知。

待到今年第4季度更新之时,大家还期待见到哪些“中式英语”呢?


阅读更多敏感或被屏蔽的文章,请关注扫描微博“大道之行逆亡顺昌”

网页版:http://weibo.com/wlf866

手机版:http://weibo.cn/wlf866



中式英语的源头

作为一名勤勤恳恳地地道道的梦想学好英语的中国土著,多少次战战兢兢地开口,就怕被别人说成是Chinglish(中式英语)。

但是且慢,其实中式英语大有来头,它不仅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经产生,而且在英语里还有一个学名叫作Chinese Pidgin English,对应到中文里就是“洋泾(jing)浜(bang)英语”。

中式英语的源头

Chinese pidgin English最早起源于广州。鸦片战争以前,广州是清朝唯一开放通商的港口,为和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做生意,一种英语、汉语和葡语的混合语便应运而生。

起初,中国人把它叫做“鬼话”或者“咸水外国语”,外国人对它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比如“slang of Canton”、“jargon”、“broken English”,或者稍微好听一点的“Canton English”(“广东英语”),直到后来它才逐渐得名“pidgin English”,实际上,一般认为“pidgin” 这个词也源于洋泾浜英语,是“business”一词讹音,现在在词典中搜索“pidgin”还有“商业”的意思。

Chinese pidgin English的真正发展和繁荣是在一百年后的上海,从那时起它也才正式得“洋泾浜英语”。“洋泾浜”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即现在上海的延安东路),上海开埠后成为英法租界的界河,这一地区由于外贸繁荣,常常有人操一口蹩脚的英语充当中外商人的贸易中介,因而人们便将这这一语言称为“洋泾浜英语”。

英语中国化

英语这个“洋媳妇”嫁进天朝之后也有了一股浓浓的中国味。洋泾浜英语的词汇虽然大部分来自英语,但是语音基本上依照方言,确切来说是粤语、沪、宁波话等,语法结构也遵循汉语表达方式,姚松鹤在《上海闲话》中便称“洋泾浜话者,用英文之音,而以中国文法出之也。”这个总结是十分恰当的。具体来说,洋泾浜英语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词汇量小。美国语言学教授Robert Hill曾总结洋泾浜英语有700多个英文单词,但实际情况可能要少得多。因此,每个单词都可谓是做到了物尽其用。比如“chop”便是一个用途极广的词,它可以是通行证、许可证,也可能来自葡萄牙语“chapa”,是标签、票据的意思;它还组成了很多复合词:chophouse(海关),chopboat(快艇),chow-chow(食物),chop-chop(快点),还有我们最熟悉的chopstick(筷子)。

民国人汪仲贤曾记载了当时学习洋泾浜英语的有名口诀,短短几句话就概括而来英语的常用词汇,其中第一句至今家喻户晓:

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

廿四洋钿吞的福(twenty-four)。

是叫也司(yes)勿叫诺(no),

如此如此沙咸沙(so and so)。

真崭实货佛立谷(very good),

靴叫蒲脱(boot)鞋叫靴(shoe)。

洋行买办江摆渡(comprador),

小火轮叫司汀巴(steamer)。

......

民国时期曾撰写英语学习手册《英字指南》的杨勋也曾写过一本诗集叫《别琴竹枝词》(“别琴”也是“pidgin”的音译),并且还在《申报》上连续刊载:

清晨相见谷猫迎(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阔情。

若不从中肆鬼肆(squeeze),

如何密四(mister)叫先生。

语音、语法简化。洋泾浜英语里,不但原本单词的发音被简化,而且所有单词基本上只有一种形态,各句子的基本成分也都是按照汉语的词序排列的。美国人亨特在《旧中国杂记》(《Bits of Old China》)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句子“My tinkee you country no get so fashion pa-lo-pa!”其中“th”变成“t”,“k”延长为”kee”,“r”念成“l”,“pro”变成“po-lo”,“per”变成了“pa”。语义混乱,没有性数格之分,而且“that”也给省略了。

对中文词汇的影响

虽然洋泾浜英语听上去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但可千万别小瞧了它,认为它不过是个历史的玩笑。在当时,洋泾浜英语的流行并不被人鄙视,和世界语(Esperanto)一样,洋泾浜英语也一度是世界通用语的热门人选。1933年,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学家林语堂就曾用英语写过一篇有名的文章《In Defence of Pidgin English》(《为洋泾浜英语辩护》),在文中林语堂引用萧伯纳的一段采访,认为洋泾浜英语比一般英语更富有表现力,

......[George Bernard] Shaw is quoted as saying that the pidgin “no can” is a more expressive and more forceful expression than the “unable” of standard English. When a lady says she is “unable” to come, you have a suspicion she may change her mind and perhaps come after all, but when she replies to your request with an abrupt, clear-cut “no can,” you know you have to reckon without her company.

萧伯纳在采访中说,皮钦语(pidgin的音译)中的“no can”是一个比标准英语中“unable”更传神、更有力的措辞。当一个女士在表达她无法赴约时用了“unable”一词,你会怀疑她或许会改变主意,最终还是会来的;相反,如果她用简单干脆的“no can”回答你时,此时你便可以确信自己一定得不到她的陪伴了。

林语堂乐观地估计道:

In fact, the who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s us that it has been steadily advancing toward the Chinese type...all the historical factors will make pidgin the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five hundred years hence...you will have in the year 2400A.D., five hundred fifty million Chinese, and all of them with a proletarian temper that dislikes anything as luxurious as English grammar, and you cannot help accepting pidgin English as the only respect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the future.

其实,纵观整个英文发展的潮流,我们便可以看到英文正在逐渐朝中文的方向发展。所有历史的因素都将使得皮钦语在五百年之后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不二之选。到了2400年,中国将有五亿中国人,你会看到他们都带有无产阶级的特质:他们不喜欢那些和英语语法一样堂皇又繁琐的东西,到那时,你就不得不接受皮钦语是未来唯一体面的国际语言。

不仅如此,洋泾浜英语还影响了美国的新诗发展,诗人们尝试用洋泾浜英语作诗,并且载入了史册。其中最早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幽默作家Charles Godfrey Leland的《Pidgin English Sing-Song》(《洋泾浜英语小调》)。这本书自称要为给美国商人和旅行者提供语言学的方便,书后附有详尽的洋泾浜辞典,实际上是用幽默的语调写成的远东风俗指南。

的诗写一个西方商人给一个中国人一把放大镜,是他能在指甲上写小字夹带作弊,此人中举之后做官给此西方人大笔承包合同;另一首写一中国人来到伦敦,伪装成中国官员,用中国戏单顶替官方文书,伦敦社交界为之倾倒。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

my flin, supposey you hab leed he book of kung fou tsze,

you larn t hat allo gleatest man he most polite man be,

an on polite pidgin chinese beat allo, up on down,

this is he molal pidgin of he song of captan Blown. (《Captan Blown》)

我的朋友,假如你读过孔夫子的书,

你就明白他是伟人中最有礼貌的人,

用文雅的洋泾浜中文诗,抑扬顿挫,

他给布朗船长唱出洋泾浜道理。(《布朗船长》)

One tim belongey China-side one student-man Wang-ti,

He wantchee be one mandalin, he wantchee gettee high.

In folest of he Pencils he hopee name to see,

He wantchee go in Gate of Hung an’takee first deglee. (《Wang-ti》)

在中国有一个秀才叫王题(音译),

他想做官,他想要高贵的地位,

在许多中举者中,他希望看见自己的名字,

他想要金榜题名,成为状元。(《王题》)

唯一一句被录入牛津词典的中式英语句子“no can do”便是出自这本诗集,(可能也是因为沾了萧伯纳的光),词典的解释是“it is not possible, it cannot be done; I can’t do it”。被收入词典的洋泾浜单词更是不计其数,比如chin-chin(干杯),brainwashing(洗脑),bok choy(粤语“白菜”的音译),ketchup(番茄酱)等等。

洋泾浜英语影响可想而知,许多洋泾浜英语早已经进入英文系统成为常见的俚语,比如我们最熟悉的“long time no see”便是一句洋泾浜英语,而今则已成为了地道的英语习语,而“Shanghai” 在英文俚语中则有“为(用酒或者麻醉剂)使某人失去知觉然后拐带至出航的船上做水手”的意思。

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王之风景线以普世价值、科技前沿和社会时尚为主打内容,兼容并蓄,纵贯东西,启迪智慧,引领潮流!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关注、投稿和合作!联系微信1036793618(与QQ同号)




除了对丰富英语的表达,洋泾浜英语中文词汇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除了常见的来复枪(rifle)、俱乐部(club)、引擎(engine)之外,比如“瘪三”便来自于“beg say”,“邋遢”来自于“litter”,发嗲来自于“dear”,“赤佬”来自于“cheat”。

说到这儿,是不是突然对自己的英语信心倍增呢?洋泾浜英语虽然有趣,但大家还是能避免就避免呀。

注:严格从语言学角度来讲,“中式英语”和“洋泾浜英语”并不能等同。后者是一种正式的语言,而前者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阶段或现象,其存在与否仍有很大的争议。

尽管如此,中式英语并不值得提倡,你中招了没?

随着英语的普及,身边会使用英文的人越来越多,而Chinglish这个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我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有中国味道的中式英语,那么酒精什么样的英语是Chinglish呢?

琼·平卡姆在《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对中式英语有这样的定义:

"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简单来说,中式英语指的是中国人因为受到汉语的影响,在写作或者口头表达的时候产生的主观编造、生搬硬套的一种英语。因为这种语言的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与英语国家不一样,所以在使用中式英语交流的时候会形成障碍或者是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误会。

  那么下面南京环球教育卞金老师就来列举一些我们常见或者自己也会犯但是意识不到的错误吧。

  1.这个用英语怎么说:How to say it in English?

如果你发现了这句话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你的英语已经很优秀了。

但是如果你没有发现这句话不妥的地方,可能就要好好看这篇文章了。这句话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how to相当于the way to,所以一整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the way to say it in English?" 在短语的后面加了个标点符号,所以才叫摸不着头脑。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在哪里出现才叫人觉得印象这么深刻呢?其实我们常常会在报纸或者书籍的标题中看到,为了醒目和简明扼要,文章的标题会经常用缩略的方式表达。

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How do you say it in English?",这样才是完整的说法。

  2.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I don't know what's the problem

有的同学会说,我是顺着一个字一个字去翻译的呀,每个词都对,我也注意了问句的顺序了呀!

问题恰恰就出现在顺序上。

首先这是一个陈述句,而后面跟的那个问句其实是what引导的从句,所以疑问句应该要改成陈述句的语序才对。

正确的句子:I don't know what the problem is.

  3.你喜欢这里吗?Do you like here?

很多人带外国友人去餐厅或者景点的时候,总是问对方这样的话。一个词一个词查看觉得没错啊。但你忘记了here是个副词,放在动词的后面的话,是修饰动词的,"这里"能修饰"喜欢"嘛?所以我们在之中加上指代这里的代词"it"就会自然很多。

正确的句子:Do you like it here?


阅读更多敏感或被屏蔽的文章,请关注扫描微博“大道之行逆亡顺昌”

网页版:http://weibo.com/wlf866

手机版:http://weibo.cn/wlf866



  4.星期五行吗?Is Friday okay for you?

这个问题稍稍有些不明显,但是如果你对be okay for sb. 这个短语的意思有明确的认知,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be okay for you = be good for you,意思是对你有好处。介词使用错误导致了意思表达的不准确。

正确的句子:Is Friday okay with you?

  5.你昨天没有来上班吗?是的(没来)。Didn't you come to work yesterday? Yes.

否定疑问句和反问句这两个疑问句是英语学习里的大杀器,很多同学会因为这两个家伙而晚饭头疼。我们中文中回答反义疑问句和否定疑问句的时候,习惯性地是对于别人的问句进行回答。

-你昨天没有来上吗?你昨天没有来上班,对嘛?

-是的,你说的没错。

而英文中的思路是对于实施情况的回应。

-Didn't you come to work yesterday? You didn't come to work yesterday, did you?

-No, I didn't come to work yesterday.

所以,其实你忽略掉反义疑问和否定疑问中的反义和否定就可以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了。

-Did you come to work yesterday. You came to work yesterday, didn't you?

-No, I didn't come to work yesterday.

  6.这是我的照片(本人照片)。This is my picture.

咳咳,这个只是其实是中小学的时候学习过的呀,my picture表示的是所有权,你拥有的照片,你手机里的风景照、美食照、照别人的照片都是你的照片。但当你要表示画面中的人是你,得说 a picture of me才对哟。

正确的句子:This is a picture of me.

  7.应该没什么问题。There should have no problem.

又是套用中文的思维"有" 的表达,其实there is 已经表示了"有"(存在)的概念了,不要因为中间的情态动词而忘记了正确的there be句型结构哦。

正确的句子:There should be no problem.

  8.他只在这里待了两天。He only stayed here for two days.

Only的误用也非常普遍,在英文中,only必须紧挨着需要修饰的词,而中文的"只"通常和动词连在一起,这时要看情况到底"只"修饰哪个部分。所以在这句里面only修饰的应该是短短的two days,而不是stay这个动作。

正确的句子:He stayed here for only two days.

  9.彼得今天很早就来了。Peter was arrived at(in) the office early today morning.

在这一句当中,拿被动语态当过去式用了。经常发生的错误还有,大多数学生在英文自我介绍的时候都说:I was graduated from XXX university。这样说的人自觉站起来蹲墙角去。在主动态的情况下,过去式的变形只需要发生在动词本身身上就好了,不需要添加be动词呀。还有

另外一个吐槽点是 "今天早上"不应该用today morning表达,难道不是this morning才正确嘛?同理,昨天早上,也不是yesterday morning,而是last morning(上一个早上)才对呀!

正确的句子:Peter arrived at(in) the office early this morning.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的错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做一个说正确英文的人吧!


更多热门小说请复制下列链接浏览或收藏:

https://url.cn/59Q077E

阅读更多敏感或被屏蔽的文章,请关注微博

http://weibo.cn/off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