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关于量子霸权的质疑声即刻爆发。2019年10月21日,《自然》杂志公开发文前,负责开发Summit的IBM公司表示[2],他们认为经典系统可以用2.5天以更高保真度,理想地模拟同样的任务。(参阅:IBM质疑谷歌“量子优势”,谷歌Nature发文明确“优势“属实)而且这是一个最差且最为保守的估计,IBM甚至期望通过进一步的改进,降低模拟的经典成本,达到更快的速度,可能根本不需要2.5天。当然IBM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仅仅是说可能。虽然这仍不能印证Summit计算机比Sycamore量子计算机更快,但在John Preskill对量子霸权的最初定义中,他的确说过量子计算机必须做一些经典计算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才算达到这个里程碑,而目前并没有达到该阈值。图2|“ Google Sycamore线路”经典计算运行时与线路深度的期望值分析(来源:IBM)上图中,底线(蓝色)估计53量子比特处理器的经典运行时(电路深度20为2.5天) ,上线(橙色)估计54量子比特处理器的经典运行耗时。Summit超级计算机,其峰值计算能力高达200 petaflops,比太湖之光的93 petaflops要高出两倍以上。2020年5月14日,中国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团队在arxiv更新一篇论文《Classical Simulation of Quantum Supremacy Circuits》[3],否定了谷歌2019年10月Nature上发文声称的量子霸权优势(也称为量子优越性)需要10000年的计算时间。阿里巴巴团队提出了一种张量网络的经典模拟方法,通过与Sumimit相较的集群方式,可将10000年的时间降低到20天之内。(参阅:阿里发文否定谷歌量子霸权10000年优势,20天即可)2021年3月4日,两位中国科学家利用经典器件就实现了对谷歌量子优越性的超越[4]。中国科学院的张潘及潘峰使用60个英伟达GPU组成的小型计算集群,在5天的时间内完成了谷歌的量子霸权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仅用了轻量级的计算系统,并非超级计算机作为对比。
4. “量子霸权”取名的质疑
早在2012年,量子物理学家John Preskill写道[5],“We hope to hasten the day when well controlled quantum systems can perform tasks surpassing what can be done in the classical world.(我们希望加快实现这一进程,让实现良好控制的量子系统能够执行超越经典世界所能完成的任务)。Preskill在描述当时看似遥远的这一目标时,在他的博客里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 “Quantum Supremacy(量子霸权)”[6]。(注:这里,也有个别地方延续谷歌直译为“量子至上”,中文最初阅读,易产生歧义误解)。而后《科学美国人》杂志抨击了这个命名,他们也不太喜欢“Quantum Supremacy”这样的取名。并提出想法,认为物理学界出于社会和科学的原因考虑,应该谨慎小心地使用语言表述,即使在物质和能量这些深奥远离大众的领域。Supremacy,英文有“more power, authority or status than anyone else(直译为:比任何人都更多的权力、权威或地位)”的意思。在中文的所有公开发文里,Quantum Supremacy多数被译为“量子霸权”或“量子至上(究其原因,这是谷歌翻译并未得到中国的专家验证统一的结果)”。图3|谷歌“量子霸权”(来源:hearstapps)Preskill教授总结了社区对这个词提出的两个主要反对意见,并解释说:“这个词加剧了对量子科技进展已经被过分夸大的报道,”且”通过与白人至上主义的联系,唤起了令人反感的政治立场”。因此,在更多的语境下,人们用“量子优越性”来代替“量子霸权”。(参阅:“量子霸权”道路上的是与非,物理学家如何做到“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