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足魏晋,回溯秦汉:稀见稀缺史学专著书目(一)

百无一用 中古史研究 2020-04-06

摭拾凡例


一、书目断限年代以1980年为界,收录包括1980年及以后的历史学研究专著、论文集等。
二、著作研究对象为秦汉以降,讫于隋唐之前的历史时期,暂不涉及隋唐部分,有旁及者除外,如《汉唐封爵制度》。

三、至今仍具有一定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者,且现已稀见、稀缺,不易寻得或价格较为昂贵者。

四、符合上述三项,而新近有再版、重印者,不予收录,如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商务印书馆,2017年)。

五、时局所制,港台版、日文版、海外英文版,暂不收录。

六、辑录次序,为随机编排。遴选之书目,挂一漏万,欢迎赐教,以便增补。


书目
  1. 马非百:《秦集史》(上、下),中华书局,1983年。
  2. 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4.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 祝总斌:《材不材斋文集:祝总斌学术研究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6. 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2004年。
  7.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8.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张鹤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10. 张鹤泉:《汉明帝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11.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年。
  12. 贠安志编:《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13.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4. 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
  15. 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6.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 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8. 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 孔庆明:《秦汉法律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 周天游编:《秦汉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21.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2. 米文平:《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3.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5.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26.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
  27. 梁允麟:《三国地理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28.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9. 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0. 余鹏飞:《三国经济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31.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2. 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
  33.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4.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2007年再版。
  35. 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
  36. 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37.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2005年再版。
  38. 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39. 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
  40. 柳春藩:《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41.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
  42. 张孟伦:《汉魏饮食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43. 王彦辉:《汉代豪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4. 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
  45. 张军:《汉魏晋军府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46. 陈玉屏:《魏晋南北朝兵户制度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
  47.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48. 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49. 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人民出版社,1987年。
  50.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51. 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2005年。
  52.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3. 高敏主编:《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54. 杨耀坤:《魏晋南北朝史论稿》,成都出版社,1993年。
  55.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56. 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57. 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
  58. 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59.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60.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61. 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62. 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63. 黄今言:《秦汉经济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4. 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外三篇),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
  65. 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
  66.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67. 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68. 陈长琦:《两晋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69.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0.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1999年。
  71.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2. 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2003年。
  73. 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
  74. 张兆凯:《汉——唐门荫制度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
  75.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76. 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77.  [韩]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民族出版社,2004年。
  78. [日]曾布川宽著、傅江译:《六朝帝陵:以石兽和砖画为中心》,南京出版社,2004年。
  79. [日]堀 毅:《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
  80. [日]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译:《二十等爵制》,国际文化出版社,1992年;中华书局以《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为名于2004年再版。
  81. [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杨晓芬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82. [日]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国可亡,而史不可灭”:论中国传统史家之精神气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