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致远《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2021-01-26


中古史研究



出版社:博扬文化
出版年:2020-2-14
页数:372
定价:NT$500
装帧: 平装
ISBN:9789867127655
作者简介

陈志远,1983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取得博士学位,曾到日本京都大学、台湾法鼓佛教学院短期访学。目前从事六朝佛教史、中古佛教文献、儒佛交涉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佛教末法思想的源流,佛教与孝道等问题。

内容简介

佛教史关心佛教的教理、实践与现实社会发生接触的过程,关心二者的相互作用。佛教作为思想、信仰,在历史中传播,作用于历史;反过来,佛教自身也被外部世界形塑,历史地展现出阶段性的面貌。佛教在六朝江南的展开,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连贯的时空单元。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研究六朝佛教史的结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书物移动与佛教的时空展开:将佛教的传播过程还原为书籍载体的翻译和接受史;(2)聚书•抄撰•叙事:探析佛教史传的衍生机理;(3)南朝教诤记:围绕礼仪与戒律,观察南朝的僧俗论争。希望由各章节单篇考证,支撑起开放跃动的中古精神史画面。

目次

却顾所来径(代前言)…1
引文凡例…13
图表目录…15
第一编 书物移动与佛教的地域展开…17
1-1 《般若经》早期传播史实辨证…19
一、《道行经》在汉魏间的流传…19
二、《放光经》的取得与流通…25
三、建康与会稽:东晋般若学的中心…29
四、道安掀起的般若新学风…33
五、般若学影响下的汉地撰述…39
六、结语…42
1-2 六朝前期荆襄地域的佛教…45
一、道安在荆襄地域之立教方略…46
1. 道安教团进入荆襄地域的契机…47
2. 襄阳、江陵两地佛教寺院的建立…52
二、晋宋两朝荆州佛教之繁荣…61
1. 慧远教团在荆襄地域的经营…61
2. 江陵佛教学术中心的崛起…63
3. 佛教新说与荆楚岁时…67
三、宋齐之际荆州佛教之衰落…72
1. 荆扬政争对荆州僧界的扰动…72
2. 建康监视下的荆州佛教管窥…79
四、余论…81
1-3 梁武帝与《般若经》―从韩国传存《小庄严寺道度禅师碑》谈起…83
一、梁武帝注《大品》的年代…83
二、梁武帝讲《大品》的影响…86
三、“五部”与“八部”…88
四、梁武帝“改小从大”事…92
五、余论…93
1-4 干戈之际的真谛三藏…95
一、真谛传记史料的构成…95
二、本意不申:从禁苑到地方…99
1. 来华前的翻译计划…99
2. 侯景之乱中的行迹…100
三、栖遑靡托:在地方供养者间的周旋…103
1. 豫章―新吴―始兴―南康…103
2. 豫章―临川―晋安…104
3. 梁安―广州…107
四、结语…110
第二编 聚书•抄撰•叙事…111
2-1 “合本子注”再检讨―早期佛典翻译史的独特方法…113
一、“合本”不始于支谦…113
二、东晋时期的“合本”…116
1. 支敏度,合《维摩诘经》…117
2. 支敏度,合《首楞严经》…118
3. 昙无兰,合比丘戒本…119
4. 昙无兰,合三十七品经…124
三、附论“子注”…130
四、出现原因蠡测…132
2-2 定林上寺经藏考…143
一、定林上寺的崛起…143
二、定林上寺经藏的建立…150
三、定林上寺经藏与僧佑撰述…153
四、结 语…156
2-3 宝唱著作杂考―齐梁佛书编纂的一个断面…159
一、宝唱撰述的目录学考察…159
二、南朝内府佛教典籍之搜聚…164
三、宝唱撰述辑考与研究新进展…171
1. 《名僧传抄》文本校订及评价…171
2. 《比丘尼传》的撰者归属…176
3. 《翻梵语》和《出要律仪》的撰者和相互关系…178
四、《经律异相》与南朝佛教学术…181
1. 《经律异相》成书过程…182
2. 《经律异相》引书范围…183
3. 《经律异相》引书体例…186
4. 《经律异相》引《法灭尽经》…188
五、《宝唱录》的辑佚与复原…189
1. 现有复原结果的检讨…189
2. 费长房从《宝唱录》转引南方诸录…193
3. 道宣、明佺新增《宝唱录》引文分析…197
4. 《宝唱录》之收录范围…199
5. 《宝唱录》之著录体例…203
六、余论…207
2-4 六朝的转经与梵呗…219
一、齐梁僧史之创例…220
1. 《高僧传》分科之起源…221
2. 《高僧传•经师门》之史源…223
3.《高僧传•经师门》取材之局限…227
二、《荀氏灵鬼志》所见武昌梵呗…228
1. 汉晋间武昌地方之佛教…228
2. 周子长转读佛经考证…231
3. 六朝古梵呗复原…233
三、《慧云墓志》与竟陵新声之流衍…234
1. 惠云家世略考…238
2. 梁武帝弘扬竟陵新声事发微…239
3. 南朝转经、梵呗之北传…241
4. 《续高僧传》史源再检讨…242
四、结语…243
2-5 地方史志与净土教―谢灵运《庐山法师碑》的“杜撰”与“浮现”…245
一、碑文的发现经过…245
二、碑文中的疑点…247
三、碑文与类书的衍生关系…250
四、碑文“浮现”:地方史志与净土教…254
附注…262
第三编 礼仪与戒律:南朝教诤记…265
3-1 晋宋之际的王权与僧权…267
一、研究史和原始文献…267
二、从“高士”到僧团…270
1. 慧远与桓氏的早期交往…270
2. 沙汰沙门政策的延续性…275
3. 对佛教僧团认识的分歧…277
三、沙门不敬王者之争分析…279
1. 论争发动的时间点…279
2. 桓玄立说之要旨…281
3. 慧远抗辩之思想来源…284
4. 论争的结局与历史记述…286
四、余论…289
3-2 宋初祇洹寺踞食论争考…291
一、祇洹寺兴建与法显西行的关系…291
二、方、偏二法与偏食八议…297
三、礼制还是风俗?…306
3-3 内律与俗法―读《续高僧传•智藏传》书后…311
一、论辩发生的时间…311
二、内律与俗法的双重裁定…313
1. 天监年间的两个判例…313
2. 南朝关于内律与俗法的议论…318
3. 略论北朝隋唐僧俗法分界的变化…322
三、南朝律学谈辩与《涅盘经》…324
四、余论…330
初出一览…333
书物移动与佛教的地域展开…333
聚书•抄撰•叙事…333
礼仪与戒律:南朝教诤记…334
参考文献…335
基本史料…335
近人论著…343
中文•日文…343
西文…360

权家玉:《魏晋政治与皇权传递》出版
《六朝遗韵——沿着朱偰先生的足迹》出版
胡阿祥《“胡”说六朝》出版
魏斌《“山中”的六朝史》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