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志国《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2021-02-2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0-4定价:98.00元页数:320装帧:平装ISBN:9787567599673




作者简介





何志国,四川绵阳人,南开大学文博专业毕业。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从事佛教美术与考古、汉代美术和美术考古研究29年。著有《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美术考古文存》(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早期佛像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汉晋佛像综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等7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课题多项。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晋佛像考古学研究”(2009-2014)、“七世纪前中国金铜佛像考古学研究”(2017-2022);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东方文化遗址保护联盟资助,主持斯里兰卡佛教遗产的调查与研究课题(2014-201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子课题(2014-2019)。





内容简介





《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乃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梳理出印中文化交流、考辨东汉外来杂技幻术在中土的流布,通过对重庆丰都东汉“延光四年”纪年无需引号,全书同(125年)纪年墓葬出土的佛像的研究,指出西南早期佛像经过西南丝绸之路(即古代蜀身毒道)从印度直接传入,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佛像创作产生了影响。

《西南丝绸之路早期佛像研究》对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摇钱树佛像、崖墓石雕刻佛像、陶座佛像及海内外公私收藏的摇钱树佛像,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论著把摇钱树佛像分为东汉中期、晚期、末期和蜀汉前期。不仅指出西南地区早期佛像糅合了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风格,摇钱树佛像是中印两种文化契合的产物。而且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梳理中印文化交流,考辨东汉外来杂技幻术在中土的流布,指出西南早期佛像经过西南丝绸之路(即古代蜀身毒道)从印度直接传入,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佛像产生了部分影响。






目次





序言 
第一篇    西南地区早期佛像发现与研究综述 
    第一章    “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成都、南京学术会议述评 
    第二章    “早期佛教初传中国南方之路”日本京都学术会议综述 
    第三章    西南地区发现的早期佛像 
第二篇    摇钱树佛像研究 
    第四章    四川绵阳出土摇钱树佛像及其相关问题 
    第五章    陕西城固与四川安县摇钱树佛像比较研究 
    第六章    摇钱树佛像二议 
    第七章    安大略博物馆藏东汉摇钱树佛像考略 
    第八章    摇钱树佛像不是道教造像 
    第九章    摇钱树佛像综合研究 
第三篇    西南早期佛像综合研究 
    第十章    初论四川早期佛教造像 
    第十一章    西南地区东汉陶灯座佛像比较研究 
    第十二章    四川乐山麻浩一号崖墓佛像年代考 
    第十三章    四川绵阳东汉铭文神兽镜内涵探析 
    第十四章    论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传播 
    第十五章    初论中国南方早期佛像的性质 
第四篇    西南早期佛像来源研究 
    第十六章    试论四川早期佛像从西南丝绸之路传入 
    第十七章    驳西南地区早期佛像源于中原说 
    第十八章    西南早期佛像传人路径再探讨 
    第十九章    西南丝绸之路上的东汉外来杂技幻术与佛像关系 
参考文献 
后    记 

介永强《隋唐佛教文化史论》出版

王显勇《唐代佛典文献<续高僧传>字词研究》出版

张玉皎《藏传佛教女性观研究》出版

陈志远《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