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董经胜主编:《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史视野下的考察》出版(附:荣新江总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伯重,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著有《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多视角看历史:南宋后期至清代中期的江南经济》、《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等。
董经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副会长。著有《拉丁美洲史》(与林被甸合著)、《土地与自由:墨西哥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动员研究》、《巴西现代化道路研究》等。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海上丝绸之路(即中国和中国以外各地区的海上联系)的研究,一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即中国以外,但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的研究。本书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集,时间和地域跨度较广,论题有关海外贸易、地缘政治等。展现了一种全球史的视角,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示范。
王 铿 六朝时期会稽郡的海外贸易——以古代中日之间的一条海上航道为中心 荣新江 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记贞元初年杨良瑶的聘使大食 党宝海 元朝与伊利汗国的海路联系 李伯重 多种类型,多重身份: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徐 健 普鲁士鹰旗在广州:18世纪中期埃姆登亚洲公司的广州贸易 昝 涛 商业文明、世界知识与海洋秩序——反思多维视野下的马嘎尔尼使华事件研究徐 勇 “巨龙入海”:中国海岸城市带与亚欧地缘政治再探讨
王元周 朝鲜的清钱通用与革罢——宗藩体制下市场的整体性及其局限 唐利国 “他者”与“自我”的双重建构:日本武士道论视野中的中国儒学 臧运祜 从“大陆政策”到“大东亚共荣圈”: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
包茂红 菲律宾有机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潘华琼 摩洛哥与马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中世纪的撒哈拉商路、非洲城市和伊斯兰文化 董经胜 墨西哥革命后“国家重建”时期的土地与农业政策
罗澜(Peter Nolan)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羽田正 作为海盗的东印度公司与亚洲的人们
编后记
中国是一个国土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也是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溯至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就已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秦汉以降,经由海路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更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汉武帝遣使西到黄支,孙武时有朱应、康泰前往南洋,唐朝时则有杨良瑶远赴大食,直到明初郑和七下西洋,官方主导的外交与外贸持续不断。而民间的交往虽然被史家忽略,但仍然有唐之张保皋、明之郑芝龙家族等,民间的向海而生,时时跃然纸上。特别是唐宋以降,海上“丝绸之路”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官民通过海路与沿线国家进行着频繁的政治、文化交往,海上贸易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东北亚、日本、南洋、波斯、阿拉伯世界,远到欧洲、东非,并以此为跳板,连接到世界更广阔的地域与国家,它不仅仅是东西方商业贸易的桥梁,也是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也同样是面向海洋的国度,它们各自的发展与壮大,也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民众,也曾积极参与海上贸易,特别是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逐步营建出“全球化”的新时代。
古为今用,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彰显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担当精神。
2019年初,北大历史学系受学校委托,承担大型专项课题“海上丝绸之路及其沿线国家和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并以此项目启动为契机,筹划了《北京大学海上丝路与区域历史研究丛书》,希望在课题研究深入的同时,有助于推动历史学系的学科建设,利用这套丛书,发表本系及其他参与人员的研究成果,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区域的历史研究。
让我们共同翻开史学研究的新篇章!
丛书编委会(荣新江执笔)
2020年6月6日
(感谢范以强先生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海上丝绸之路断代史研究丛书:章深《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史》出版孟昭锋、王元林《隋唐五代十国海上丝绸之路史》出版
周永卫、钟炜《秦汉魏晋南北朝海上丝绸之路史》出版
郑学檬《敦煌吐鲁番经济文书和海上丝路研究》出版(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