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报编辑部 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2021-04-07

欢迎关注“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目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推介

邓绍根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环境法实施机制专论

吕忠梅,杨诗鸣

美国环境法实施机制之透视

——以环境公益损害救济为例


刘超

环境私人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与机制再造


张宝

我国环境公益保护机制的分化与整合


刘佳奇

论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意识形态治理

孔明安,谭勇

论当代意识形态的四重特征


张爱军

后政治传播时代政治认同的特征、趋势与建构困境


刘秉鑫,易小兵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辨析与演化



三农问题

范方志,曾冰

我国省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及其时空演化


胡新艳,郑沃林

气候变化、农业风险与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



文学

何家兴

秦简《隐书》的文本考察


莫小红

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中的“席勒元素”研究



传播学

喻国明,陈雪娇

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的交互与协同:媒介内容生产的新范式


刘德寰,及桐

从传播中介到情感对象:个体与手机的情感联结与形成机制



社会学研究方法

董海军,李希雨

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必要性、困境与出路



中国新闻史

徐新平,黄敬茹

论清末白话报兴盛的原因


李滨,王禹洁

晚清早期维新派对报刊参与国家治理的思想探索



本期论文速读


正本清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概念的生成与发展

邓绍根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的政治术语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词首先出现于1978年1月出版的《广播电视宣传概论》一书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该词不断被新闻界使用,概念初步兴起。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该词逐渐被推广,概念正式生成。1999年兴起的历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不仅推动该词在全国的普及,而且随着其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展开,其概念内涵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等层面深化发展,外延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一个从新名词到学术关键词再到政治术语的演变过程,现已成为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广播电视宣传概论》;概念史;正本清源



美国环境法实施机制之透视——以环境公益损害救济为例

吕忠梅,杨诗鸣

摘要

环境公益损害救济制度是观察美国环境法实施机制的一个理论与实践视角。通过对相关立法的法律关系配置、行政救济与诉讼救济的协调性安排,可以发现美国环境法实施机制的“硬核”:通过立法优化资源配置,为环境法实施提供体制依据;通过建立环境标准体系,为环境法实施提供科学判断基础;通过明确利益导向,提高环境法实施效率和效能。这些恰是中国环境法研究薄弱、立法考虑较少的部分,值得我们在更加深入研究不同国情、不同司法制度、不同执法条件的情况下,借鉴先进制度的“精髓”。

关键词

环境公益损害救济;环境法实施机制;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利益导向


环境私人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与机制再造

刘  超

摘要

在当前环境治理主要遵循政府单方命令控制模式的语境下,我国提出的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在于构建环境私人治理机制,其内涵包括私人主体属于环境多中心治理的一极、私人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制化和组织性。环境私人治理机制的核心要素在于角色定位上私人主体行使运作自主权、运行机制上遵循沟通与协同模式、约束机制上实现私人主体的可问责性。我国当前已经构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和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属于环境私人治理机制,但在私人主体的自主权和问责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亟待进行机制再造。

关键词

环境私人治理;沟通与协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问责性



我国环境公益保护机制的分化与整合

张 宝

摘要

我国在环境公益保护上已经形成了“公私并行、六诉并存”的架构。由于适用对象和建制功能的趋同,这一架构在织密环境公益保护之网的同时,也带来了法理与适用上的冲突。其症结在于,立法和司法实践在推进各项制度时秉承了还原主义的思维,过于强调问题导向而忽视了制度的定位与衔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在解释论层面,应基于如何有助于理顺行政与司法的关系以及如何有利于实现环境公益保护的目的,理顺各类公益保护机制的适用关系;在立法论层面,在平衡环境公益保护事理与法理的基础上,将行政规制限定于行为责任,生态环境损害的填补和修复则交由民事责任解决。同时,不宜在刑事案件中直接判决被告人承担修复责任。

关键词

环境公益保护;生态环境损害;行政规制;民事责任;公益诉讼



论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

刘佳奇

摘要

实施机制是将流域管理法律制度优势转化为流域治理效能的关键。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分部门、分级实施模式”,还是现行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实施模式”,均难以充分适应流域空间对实施机制的特殊需求。当前,以流域综合管理为内容、以强化流域层级管理和地方各级政府统筹为重点的“分级、分区域综合实施模式”,是对现行实施机制的“升级”,可作为未来流域管理法律制度实施机制的发展目标。其具体可通过重塑流域管理机构、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以部门间的整合式执法代替单一式执法加以实现。

关键词

流域管理法律制度;实施机制;流域管理机构;分级、分区域综合实施模式



论当代意识形态的四重特征

孔明安,谭勇

摘要

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时代的重要性愈发突显。那么,当代意识形态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意识形态的特征给予界定:首先,意识形态源于观念学,具有固执性或坚执性的特征;其次,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它既可能真,也可能虚假或谬误,因而它更多地呈现为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的特征,因为它总是遮蔽或颠倒社会现实的真实情况。再次,意识形态因其具有现实性或物质性的基础、能够作用于现实的主体以及能够通过意识形态幻象结构社会现实而具有现实性特征。最后,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它与无意识都是永恒的,是一种结构性的要素;二是它与无意识相互作用、相互构成;三是它可以在主体无意识的情况下作用于主体,并呈现为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本文认为,搞清楚意识形态的这四重特性,对于深化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意识形态;观念学;坚执性;虚假性;现实性;无意识性;崇高对象



后政治传播时代政治认同的特征、趋势与建构困境

张爱军

摘要

以身份政治为表现形态的后政治在网络媒介技术逻辑加持下构建了政治认同的后政治传播环境。后政治传播时代政治认同具有多元化认同、流动性认同、离散性认同、碎片化认同、重叠性认同与失衡性认同等特征,其认同变化的基础逻辑在于认同主体意识的提升,认同主体身份意识提升、“他者”意义制造与权威意义消解三个维度在差异化、冲突化和表演化的行为逻辑下,表现出国家认同模糊性、民族认同离散性和价值认同冲突性等三种动态趋势。认同主体的层次化与趋利化、虚拟性与流动性、隐匿性和社会化等身份行为特性分别从政治认同对象、建制与形塑等方面引致后政治传播时代认同建构的三种困境:利益缺场下的政治认同越级化;差异身份认同对契约政治的消解;主体性沦丧下的政治认同宰制化。

关键词

后政治传播;政治认同;技术逻辑;主体性;建构困境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辨析与演化

刘秉鑫、易小兵

摘要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是实现权力意志的两个交叉维度,两者有各自存在的理论基础,并在各自理论实践领域发挥各自独特功能。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领导权侧重于意识形态话语在社会群体中的引领力,而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质上是对物质关系、阶级关系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产物的确认和再塑。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旨向,两者彼此交融,相互演化,存在正相关性。本文从演化载体、演化体系、演化基石、演化动力四个方面阐释了意识形态权向意识形态话语权演化的逻辑机理。

关键词

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演化



我国省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及其时空演化

范方志,曾冰

摘要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对实现乡村振兴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测度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采取超效率DEA方法对2008 -2017年中国省际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其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每个省域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类型的地方化特征,反映出每个省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动态演进复杂性;各省域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形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由东至西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始终存在显著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由强相关向弱相关演变特征。局域空间格局以不显著为主,以H-H与L-L类型为辅,形成了“东热西冷”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省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时空



气候变化、农业风险与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

胡新艳,郑沃林

摘要

理解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助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文章构建了“气候变化、农业风险与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地级市气候数据和农户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气候变化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生产目的农户存在异质性影响。仅当经营目标从满足自家消费转向为追求市场利润时,才诱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强烈需求。(2)中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因气候变化产生的两类农业风险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中介作用存在差异性。其中,气候变化形成的土壤退化风险具有渐进性。农户在农业生产之前,能够结合土壤板结等物理性质来调整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从而降低风险损失。这使得农户低估风险的严重性,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即中介效应不显著。而气候变化形成的病虫害风险属于突发性风险,农户难以通过事前风险防控来分散风险,由此强化了农户的损失厌恶感,并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即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业风险;农业保险;风险管理



秦简《隐书》的文本考察

何家兴

摘要

北大秦简公布了一些重要佚籍,包括很多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其中,《隐书》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从出土地点、文本用字来看,《隐书》具有楚文化因素。底本可能为战国时代的楚地文本。对待简帛类文学史料,应树立动态的视角,重视文本的底本来源和文学因素的代际传承。《隐书》具有特定的文本形态,有助于考察荀赋的地域特征;并无讽谏和教化,显示文学表达与政治教化的疏离。自题“此隐书也”,反映时人的文体认知,有助于考察早期的文体观念及其历时演变。《隐书》写物手法与秦汉相术存在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

关键词

《隐书》;文本来源;文本形态;文学价值  



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中的“席勒元素”研究

莫小红

摘要

席勒文学、美学思想是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从席勒的“游戏说”出发,朱光潜以游戏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并将艺术扩大至整个人生,主张“人生艺术化”,形成了中国形态的游戏理论;以席勒的讽刺诗学为参照,朱光潜将谐趣区分为“悲剧的诙谐”和“喜剧的诙谐”,主张以“至性深情”评价文学作品;以席勒悲剧理论为背景,朱光潜批判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误读尼采悲剧学说,强调悲剧冲突,让悲剧与崇高紧密相连。朱光潜接受席勒是自我的学术选择,也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

朱光潜;席勒;文艺思想;“游戏说”;悲剧观



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的交互与协同:媒介内容生产的新范式

喻国明  陈雪娇

摘要

传统内容生产重视专业与理性,提倡超脱主观情感之外的客观表达,但是在数字空间中,用户赋权下的社交媒体透明化了公众情绪的可见性,放大了微粒个体的原始本能,多元主体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对感性表达的渴求。在理性逻辑与感性逻辑的交互下,媒介内容生态在触达、接受、解码以及认知这四个环节迎来了新的生产范式。其中场景化的内容生产成为建构群体情感动员的重要机制,“新感性” 力量促进颠覆传统的突破实践,视频语言将理性、逻辑性的内容以感性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内容价值从资讯属性拓展到基于关系认同的社群整合。未来发展,媒介生产还需以凝聚社会共识为目标,扩容与维系社群用户的无组织化参与;在人机协同的趋势下,调试与优化内容生产的价值理性。

关键词

理性逻辑;感性逻辑;内容生产



从传播中介到情感对象:个体与手机的情感联结与形成机制

刘德寰,及桐

摘要

随着手机依赖现象愈发普遍,常见的手机成瘾框架无法全面阐释人与手机的密切关系,需要纳入多元视角。基于计算机作为社会行动者范式和人际情感依恋理论,聚焦于个体对作为互动对象的手机产生的情感联结及形成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提出手机作为亲密关系对象代理的机制,即依靠手机维系亲密关系会促使个体将手机拟人化,视手机为亲密关系对象的实体代理,进而引发对手机的情感依恋。研究指出,个体在享受手机维系亲密关系的从容与便捷时,也面临着人机交往走向现实而人际交往走向虚拟的危险。

关键词

社会行动者范式;人机传播;手机;情感依恋;亲密关系;手机社交



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必要性、困境与出路

董海军,李希雨

摘要

作为现代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问卷调查的标准化是问卷调查行业成熟发展的重要要求、学术交流和发展的基础工程、规范实务工作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的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工作在专业组织机构的工作进度、研究的自觉性和整体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过度追求标准化可能会侵蚀研究自主性,冲击本土化诉求。结合调查实践,我们从操作出路入手,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实务流程及推进举措,并展望了专业技术化与人工智能化两种标准化发展趋向,以期建立中国特色的标准化问卷调查规范。

关键词

问卷调查;标准化;专业技术化;人工智能化



论清末白话报兴盛的原因

徐新平,黄敬茹

摘要

清末10余年间涌现了270多种白话报刊,相对于资历老、影响大的文言报刊来,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为什么白话报会在清末大量涌现、形成了繁花竞逐、蔚为壮观的景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言文分离”为“言文合一”的大势所趋;二是晚清报人为了让普通民众也能分享报刊传播的信息和知识;三是时局变化和社会危机催生了白话报的产生;四是以“先知先觉”自居的知识分子为了更有效地向民众进行思想启蒙。

关键词

清末白话报;言文合一;开启民智;思想启蒙


晚清早期维新派对报刊参与国家治理的思想探索

  李滨,王禹洁

摘要

从政治革新主张出发,早期维新派视报刊为国家治理和改良的重要辅助设施,赋予报刊以类似于中国传统政情沟通管道的显著地位。但他们追求制度性改革的政治诉求,以及他们的西学西报知识,决定了他们的论报内容也必然具有新的特质。早期维新派的报刊论述开辟了一种从国家治理层面来考察和利用报刊的视角,也对报刊的政治潜能予以了较早的发掘和阐述。

关键词

早期维新派;国家治理;报刊思想文化




欢迎投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http://hnss.cbpt.cnki.net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l)来源期刊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主编:李培超

编辑部主任:尹金凤

本期执行编辑:肖爱

编辑部电话:0731-88872471


微信公众号编辑:刘昌良

【往期目录】

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20年第6期目录及2020年总目录
2020年第5期目录
2020年第4期目录
2020年第3期目录
2020年第2期目录
2020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