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传播| 朱婧雯:网络舆情演化:基于意向性语言认知的传播逻辑阐释
欢迎关注“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作者简介
朱婧雯
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研究员、新闻传播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在站博士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史学专委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史论,影视传播与认知。
网络舆情演化:基于意向性语言认知的传播逻辑阐释
核心提示
媒介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进一步推动网络舆论成为公共言说空间的重要补充。但网络虚拟性、匿名性也催生网络舆情极端甚至暴力演化的泛在危机。近年来随着舆情认知研究的推进,出现了从语义、语用、修辞等语言学微观视角展开的归因分析。自然科学进路的数据统计和量化实证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对语言潜意识表达以及交际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意向性动态判断分析不足而容易陷入机械数据处理并忽视语言本质的交往和语境功能。基于塞尔“意向性”言语理论,借助舆情个案言说文本地“深描”,从如何言说(语料库收集)、言说者有何预设集体意向(意向性判断)、受话人反馈效果与言说者预设效果之间的匹配程度(语义共现网络分析)三个方面提供基于意向性语言认知的舆情传播演化的阐释框架。
内容精选
一、研究缘起:舆情极化归因中“语力”认知缺失
网络舆情研究与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介入程度密切相关。如何认知并解释舆情演化现象,即“归因”逻辑的达成,决定了后续针对舆情演化判断及管理、决策思路的重要前提。对于舆情演化的现象而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斯通纳(Stoner J)最早发现了群体讨论中决策达成过程存在的“冒险性偏移”(risky shift)现象[],经莫斯科维奇 (Moscovici)和扎瓦洛尼(Zavalloni)等进一步明确“极化”、“极化效果”。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于2003年出版的《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将群体极化现象解释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无论是带有前认知共鸣的群体在网络言说交互下达成的观点合谋和强化,还是群体心理机制导致互动言说中被激发或被裹挟的认知极端化,都无意间回避了形成群体心理或群体认知的前提要素,即“元事件”本身,以及在网络探讨中“元事件”延伸出的系列言说议题链。而在网络空间下,元事件或者议题的施效最终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叙事等语言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舆情事件被表述和描述的语言,成为激发群体心理机制、调动前社会认知并投射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关键要素。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具有显著的认知传播体认功能[]。因此,要进一步认知舆情极化现象,有必要进一步聚焦舆情事件被描述、被评价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被定义的言语框架。
二、重释生成逻辑:“意向性”言语认知视域下的舆情传播
说话人言说的话语……行使着激活受话人认知语境的作用。[]个体在网络空间尤其是针对网络舆情事件的话语参与与评论实践更多是通过语言方式达成,舆论实质上可视为多主体通过言语编码交互建构的多层级语篇系统,以及作为接受端主体在共享语境中进行语篇认知解码两大系统相互作用而成的“语境系统”,而从舆论到舆情则意味着两大“语境系统”凭借特定的语言“意向”达成“语境激活”效果并促成编码和解码主体的“联觉意识”。基于言语编码的意向性和解码的语境联觉意识是导致网络舆情演化的根源。
以2018年在社交网络掀起舆论高潮,进而引发国家慈善制度改革的“小凤雅”事件为例,以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微博发布的博文和评论作为对象文本,借助塞尔“言语行为四分说”的言说意向性理论框架,分析舆情文本中言说结构、潜在意向性表达、达成效果即“语力”,以开拓社交媒体空间下舆情生成演化基于语言认知与传播的阐释路径。
1.舆情中“发话行为”的嵌套表意
“发话行为”在网络舆情中主要表现为对原事件信息的提供,围绕事件真相所进行的叙事与表述。在持续近两年的舆情演化过程中,其“发话行为”主要是以不同主流媒体为中介,提供作者陈岚与小凤雅母亲和爷爷双方各自对该事件的陈述,作为一种相对直接的“发话”行为,其发话行为本身主要是为了迫近事实的真相(表1);
根据仇立影(2015)的研究,言说主体人称代词在出现的情况下,意向性语言成分越多,越说明言说主体的语篇介入程度越高。[]那么这里的主流媒体作为言说者省略或潜藏其言说主体身份的言说行为,构成在舆情事件中主流媒体作为嵌套发话主体的潜在言说“意向性”。
2. 舆情中的“命题行为”与意向性言说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中提到了语言的“命题”作用,并以真假值为判断标准,后来遭受“形而上”批判质疑。霍尔指出“命题行为”是一种“指称和断定”[]。“命题行为”在舆情的言语系统中可视为将事件信息抽象整合并以概念加以指称的言说结构,一般由主流媒体的社交账号来完成,并且“命题行为”作为通过对复杂舆情信息加以概括式地定论,从而达成对事件的认知定性(表2)。
3.舆情中的“以言行事”与认知-行为隐喻
“以言行事”中所使用语言具有明确的“行动性”,不同于“发话”或“命题”行为,带有动词的言说构式还在言说对象之外表明了态度、情感。“小凤雅”舆情中,“以言行事”的发话人往往分为了两大阵营——一是主流媒体构成的“理性”言论体系,另一个则是以意见领袖构成的“感性”言论体系(表3):
三、研究缘起:舆情极化归因中“语力”认知缺失
分析舆情演化现象,除了聚焦于极化现象作为结果的本身,还需要回溯到导致舆情演化(包括群体极端情绪、态度)的源动力即“谈论事物的话语”方面,探讨在舆情发展过程中言说主体如何借助言说达成“集体意向性的语言转述”[]——如“心智模态词”的选择、“集体意向方式”的确定等。
(一)集体意向性的编码:极化舆情事件中的预设性“意向”言说
“小凤雅”事件网络舆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具有重要煽动作用的,是2018年5月24日某公众号平台发表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这篇文章的作者“有槽”在发布该文后,迅速得到150万+的社交媒体转发关注,在2018年5月24至2020年5月31日掀起了巨大的舆论高潮,期间微博的发文数量高达1035条,评论数不少于10万条,转发数量也超过10万。根据塞尔“集体意向性”的理论框架,言说主体的“意向性”预设与接受主体“共享语境”的解码是达成“集体意向”从言说向行为转换的双向前提。
从语篇的意向内容分析来看,作者开始采用了“生命至上”的道德框架来叙事,将“可救而不救”归因于“重男轻女”,再进一步用“筹款挪作他用”的“利用同情心骗钱”的形象施加于风雅家人。从而提供了“消极治疗”、“诈捐”、“重男轻女”以及“网络捐款监管”、“儿童保护立法”和“公益组织身份合法”共6个意向性言说框架(表4):
(二)集体意向性的解码:言语意向基于社会语境的共享认知图式
自2018年5月24日《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文章发表始,5月25至5月31日成为该事件在社交媒体掀起的舆论最高峰。对微博数据进行人工筛选梳理,共获得有效性语篇共158条、共有评论数10967条,首先运用Python软件对此10967条评论数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梳理,机器+人工摘选得到有效性关键词103个(表5),再运用Citespace软件将高频关键词与10967条评论文本进行语义分析,并绘制共现语义网络图(图1):
结语
从语言本质回归的角度阐释并认知网络舆情,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剖析舆情本身的生成逻辑、言语构成规则和结构体系,对群体“无意识化”的语义认知—社会认知过程进行“意识化”(意向性)还原[];也能够从微观视角进一步了解网络事件在转化为“舆情”,甚至更进一步向极化或暴力舆情演化中的源动力——言说者意向性向集体意向性的共意达成。因此,如何言说、言说者有何预设集体意向性风险、受话人反馈效果与言说者预设效果之间的匹配程度三个方面,成为深度预知舆情发展趋势、针对性提供舆情演化施控对策的重要环节。社交媒体舆情中公众的评论文本,如果从集体意向性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正是体现了网民借助言说而内含的“社会认知”。公众对特定舆情事件的网络言说,能够将一种集体意向性的“社会认知”转化为潜在的社会建构预期,与霍尔“心智-语言-世界”的阐释逻辑高度一致。
文献引用格式
朱静雯.网络舆情演化:基于意向性语言认知的传播逻辑阐释[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85-94.
本文刊发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3期“认知传播”专题栏目。此为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
欢迎投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http://hnss.cbpt.cnki.net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l)来源期刊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主编:李培超
编辑部主任:尹金凤
本文责编:尹金凤
编辑部电话:0731-88872471
微信公众号编辑:张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