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说名师 | 张大鹏教授专访--双博士到双院士,人生能有几回搏?

CUHK-SZ SDS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 2022-06-27





#数说名师|导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SDS)以师资见长,学院拥有一支由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国际化学术人才组成的高水平教授队伍。 


全球千强科学家中五位教授任职于SDS(点击查看Guide2Research“全球千强科学家”榜单),其中还有跻身全球百强的教授。教授队伍中有曾在世界顶尖高校任教的终身教授,有培养出四位院士的名师,也有《人民日报》报道过的高端人才,他们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有着显著的国际影响力。


SDS在成立一年内,汇聚了众多拥有辉煌履历的国内外名师。我们将推出系列教授访谈,带您探索SDS教授们的学术实力、育人理念以及他们对学术的坚持。相信在访谈中,你们会找到适合追随的人生导师,也会更加了解SDS。


数据科学学院

校长讲座教授






张大鹏

David Zhang


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

全球前100位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

国际图像和图形学报、Springer国际生物识别丛书创始人/主编

曾获中韩发明金奖及特殊金奖、日内瓦发明展银奖

裘槎优秀科研者

连续7年获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研究领域:

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


简介:

张大鹏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计算机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张教授作为中国首批博士后师从清华大学著名导师常桐院士;1994年,他又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8年, 他在香港理工大学计算学系任讲座教授(智能计算),并创建主持了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生物识别研究中心(UGC/CRC)。他还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以及哈工大、北大、上海交大、国防科大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兼职教授。


张教授是掌纹识别、中医四诊量化及人脸美学等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张教授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四十多年,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如中韩发明金奖及特殊金奖、日内瓦发明展银奖,以及香港特区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裘槎(Chroucher Foundation)优秀科研者”等。张教授目前已出版20多部专著、400余篇国际期刊论文,取得40多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专利,并连续七年(2014至2020年)被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列为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scientist)。在2020年Guide2Research发布的全球前1000名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榜单中,张教授以113的h-index位列全球第85位。


访谈


Q:您之前有提到您的学习经历比较丰富,从本科到取得第二个博士学位共经历了25年时间,能分享一下您的学习经历吗?

确实,我分别攻读了国内外两个不同领域的博士学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张教授在Clarivate Analytics“高被引科学家”颁奖活动上

人生能有几回搏

我在1970年进入北大攻读计算机专业,这是我第一次闯入计算机的世界。可以说,我的理想之帆是在北大起航的,也是在北大,我决心要献身于计算机事业。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小路可走,知识靠积累,做学术研究更是积累的过程,所以当时我想,既然来到北大这样一流的高等学府,就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学到真本事,为社会做贡献。鲁迅先生书中有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如果想在学术上有所造就,就要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拼命学习。我曾经吃住都在实验室,大家叫我“拼命三郎”。我当时的感悟是,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张教授在哈工大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场景

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博士

1980年我作为学位法颁布后的第一批硕士进入哈工大研究指纹识别,我是全国最早做指纹识别的研究人员。1982年我选择在哈工大深造读博,自然也成了中国第一批博士生。我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这些“第一”也让我的学习生涯充满着使命感,和中国的科技事业同步向前。我师从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成为中国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第一个博士生。之前雷锋网(科技媒体)采访我时曾评价我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博士。其实当时谁都不知道博士的最高水平是什么,因为没有培养过博士,但作为哈工大计算机的第一个博士,我希望能够去充实它的内涵,所以我一直在拼搏。博士期间我发表了31篇国内顶刊、5篇国际顶会论文,完成了3个获奖的课题(如硕士期间指纹识别的国防科工委三等奖,及博士期间卫星实时遥感图像识别的航天部一等奖等)。


张教授在加拿大留学时工作照

跟随名师,放眼世界

1985年我博士毕业,当时有很多选择:加入物理学家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的人才培养计划,赴美深造;哈工大留校任副教授;加入航天部和公安部组建的指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读博士后。当时我的研究成果受到清华大学常桐院士的肯定与欣赏。常先生作为信息领域的奠基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的认可让我倍受鼓舞,最终我选择了清华大学作为他的第一个博士后。跟着名师我开拓了视野,更放眼世界。博士后期间我发表了10篇论文1个专著,1988年博士后出站,我被聘为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受常桐教授影响,短暂工作后我决定去加拿大留学。当时国家比较重视科技发展,特别是在芯片领域还有差距,因此常先生建议我去国外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虽然我已经有清华大学的博士后经历,但当时国外并不认可,所以我在滑铁卢大学又攻读了第二个不同领域的博士学位。在国外的工作学习让我增长了阅历,我坚信实力是最好的证明,最终我又拿到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博士学位。


Q:您从硕士开始从事指纹识别相关的研究至今,并开辟了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您能分享一下您的职业生涯吗?以及在学术研究的开拓和创新上的心得?

张教授与中医脉像研究的学生讨论问题

香港科研最高奖

在滑铁卢大学工作一年后,受聘于香港的大学,在香港理工大学从副教授、教授,到讲座教授、系主任,开启了在香港23年的教学与学术生涯。在此期间我组建团队、寻找课题、明确研究领域,成功开辟了全新的学术研究方向。1998年我在香港特区政府资助下成立了香港唯一一个生物特征识别研究中心,也获得了香港最高科研奖“裘槎优秀科研者”的荣誉。在2018年我离职时,香港理工大学授予我为建校70多年以来仅有十几位教授获得过的殊荣--“荣誉教授”。


张教授关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专著

“顶天立地”做研究

我们研究的理念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做国际高水准的研究;“立地”就是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在香港期间我明确了研究方向,开创了三个研究领域--掌纹身份鉴别、中医四诊量化和人脸美学客观化。


我从读硕时开始研究指纹识别。尽管人体生物特征如指纹、人脸、虹膜、语态、步态等已有多人长期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我思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研究特色,除了改进现有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性能,还要独辟蹊径,开创新的研究方向。当时香港的手相学很热门,我受到启发,觉得掌纹识别是值得探讨的方向,掌纹的高精度和高防伪能力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且这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途径。我们是国际上第一个做掌纹身份鉴别研究的团队,1998年我们首次在国际上发表了掌纹识别的文章,还出过相关总结性书籍。路透社曾在科研报告中列举了国际上13篇重要生物特征识别论文,其中我们的2篇掌纹识别入选。在评审我们的论文时,审稿人评价我们为“掌纹识别之父”。


对中医的研究探索来自于中国人的使命感。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关于中医的英文研究文献,我希望把中医推向国际,变成国际认可的研究领域。韩国在把韩医(传统中医发展而来)变成世界文化遗产上做了很多努力,我觉得中国人也要肩负这样的历史使命,所以我决定加大力度挖掘我们的中医。中医曾被认为是神秘的伪科学、巫术,我希望用客观化与科学化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让中医走向世界。二十多年磨一剑,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医感知数据库,研发了全方位体表医学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获取设备,发表了近十本相关专著,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科研机构及研究人员的认可。


以前美学的研究都是基于主观或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希望通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来建立客观评价人脸美学体系,即大量收集具有先验知识的国内外人脸美学数据,探索其中关联性能、提取具有表述美学代表性的特征向量,希望让人们对美的公共评价变成一种客观化、可描述的系统。


Q:您曾经负责过多所顶尖高校相关研究组的组建工作,在香港工作了二十几年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来到港中大(深圳)呢?

张教授与港中大(深圳)徐扬生校长合影

科研氛围条件好

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推动我的研究工作继续往前走。这里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氛围和条件。我所做的研究极需要应用基础,徐校长和我有着相同的理念--做的研究要能实实在在用起来,这里为我的研究成果做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能。深圳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大湾区是先进技术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深圳工业发达,像我之前在香港时用的研发设备,很多都是在深圳采买的。


张教授与学生们

甘为人梯

我非常喜欢这里的学术氛围,可以更好地潜心做我喜欢的科研工作。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贡献。我是属牛的,从北大算起学习和工作已经51年,就像牛一样默默勤奋的耕耘。我也愿甘为人梯,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目前国内外都有我的学生,他们活跃在不同的研究岗位,其中已有多位高端科技领军人(包括院士,长江学者和杰青等)。我为他们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也愿意把我的经验与能力奉献给SDS,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到港中大(深圳)后,我建立了“人工智能之基本原理”和“多媒体系统导论”两门新课程,希望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用demo实景展示我们的技术成果。同时我也希望为学校的科研事业争取到更多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Q:您拥有丰富的学习和科研经历,也提出过独有的学术观点,比如“顶天立地”,您还有其他学术上的感悟分享给学生们的吗?

做学术研究,我有五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 机遇和实力的并列关系

厚积薄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积攒实力,有了实力才能抓住机遇,才能成功。没有实力,即使给你机会你也抓不住,也不可能成功。要克服浮躁心理,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对我自己和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


2. 兴趣和坚持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但只有少数人有自己的事业。兴趣是事业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兴趣,我肯定不会有今天所从事的事业,但不是有兴趣就能做好事业,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真正事业有成的人,我今天的成绩也是我从无数个失败和教训中得来的,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点非常重要。


3. 选题和成功的关系

搞科研选对方向非常重要,甚至是事半功倍。我对我的学生负责任就是帮他们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让他们知道该领域的前沿是什么,目前存在什么不足,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去做和怎样去做创新。因为无创新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没有意义。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


4. 苦干、实干和巧干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天道酬勤,努力和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刻苦是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博士生。刻苦的同时也要避免思想僵化。要善于不断总结和学习,灵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巧干就是发现规律并不断改进,举一反三。博士生们要有自主的研究精神,手里做的、脑袋想的和长远计划相结合,一旦发现不能短时间解决问题时,可以暂时放一放,换个思路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言和行的辩证关系

言就是承诺,行就是行动,而言必行,行必果。学生要有信誉,不要言过其实好高骛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是最响亮的语言,语言却永远无法代替行动。作为学生要更加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只有全力以赴工作才能做出成绩。人生短暂,机会不多,希望他们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当年老回忆过去时会感到一生无悔,终身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