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洋界上,红军炮兵一发迫击炮弹,决定了井冈山守卫战的胜利。

陈 辉 晨晖点兵 2022-07-19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可阅全部文章


人民解放军炮兵发展壮大纪实(二)

作者:陈辉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形象地歌颂了我军红军时期的炮兵。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选中了井冈山作为落脚点,并且在山上站住了脚。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来到井冈山,两支部队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参谋长王尔琢,下辖3个师共辖6个团、一个教导大队。在第28团中编有一个迫击炮连,共有8门迫击炮。 

1928年6月底,红四军收到湖南省委的一封密信,信中要求主力部队立即向湘南发展,井冈山只留袁文才一个营驻守就可以了,信中要求毛泽东必须随军出发。

  于是,毛泽东客观分析了敌情,说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军向湘西发展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并向省委陈述了没有执行省委决议的原因。然而,红军29团官兵大都是湖南人,他们私自决定离开了井冈山,临走时又鼓动28团和他们一起下了山,向湘南进发了。毛泽东立刻派人下山去追,但他们拒不执行。

结局不出毛泽东所料,湘南第一战便惨遭失利,29团几乎全军覆灭,仅剩团长、党代表等百余人。28团下山后,原先就想叛敌的2营营长袁崇全率部投敌,红4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单枪匹马去追,结果被叛徒杀害。

  为了挽回败局,接回残余部队,毛泽东率31团3营前往营救。至此,井冈山上守山的只剩31团两个营。  敌军得知红军湘南大败,便趁山上空虚之机,向根据地猛扑,永新、莲花、宁岗三县相继落入敌手,井冈山到了生死关头。

国民党军得知红军已经大部离山的消息后,立刻调集4个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黄洋界扑来,企图乘红军主力末归之机,一举攻占井冈山。

  守山的红3l团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根据敌军的态势,让2营分守四个哨口,将1营开到黄洋界修筑工事,准备击退敌人的进攻。  当时,红军的装备非常低劣,每人只有两三发子弹。  1928年7月30日清晨,大雾刚刚散尽,敌人便沿着陡峭的山路摸了上来。由于山路狭窄,左盘右绕,敌人也无法进行火力准备,只能一个一个地挨着往上爬。虽然敌人数十倍于红军,可是由于地形原因,他们投入战斗的只能是一个营,其他的大部队只好在山下等候。  敌人终于逼近了,50米、30米、20米......直到这时,朱团长才一声令下:“打!”

红军的火力开始还击了,由于距离相当近,加之敌人又是成单线从小路上爬上来的,动作迟缓,所以枪声一响,敌人就倒下一大片,剩下的敌人赶紧趴在山坡上不动了。

  这时,山坡上,林丛中,漫山遍野响起了密集的机枪声、激昂的军号声和冲锋的呐喊声,似有千军万马在丛林中作战一般。  时间不长,敌人再次发起进攻,又遭到红军的迎头痛击,屁滚尿流地缩了回去。  一次、二次、三次......,随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山坡上堆满了尸体,可是山上有限的子弹已经快用光了,红军官兵就把堆掩体用的石头当武器,等敌人靠近时,就用石头砸。  敌人发现红军的弹药快用光了,便更加猖狂起来,后面督战的军官大喊着:“红军的子弹已经打光了,他们只能用石头,不要怕,快往上冲啊!”。  敌人的攻势更猛了,激战到下午4时,攻上山口的敌人一次比一次增多。  眼看井冈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时刻了。

正在这时,有几位战士把山下茨坪机械厂刚刚修理好的一门迫击炮抬上了山。由于敌人从黄洋界进攻,封锁了山口,这几位红军战士是从别的小路绕道上山的。

  朱团长一看关键时刻多了一门炮,十分高兴,可是当他发现只有3发炮弹,又担心起来。但也只能拼死一搏了。  朱团长命令把迫击炮安放在团指挥所门口。炮手安好支架,竖好炮筒,向着攻山敌人最密集的地方瞄准,调好方位距离后,朱团长果断地挥了下手臂:“放!”  炮手把一枚迫击炮弹塞进炮筒,紧紧捂起耳朵。停了一会儿,一点动静都没有,原来这是一发臭弹。  炮手小心翼翼地将炮弹退出膛,又装上一发。谁知这一发又是臭弹。  还剩最后一发炮弹了,朱团长说:“不能打登山的敌人了,要打山下的指挥所,反正成不成就这最后一发炮弹了。”  按照朱团长的命令,最后一发炮弹瞄准了山下的敌人指挥所。  “放!”随着朱团长一声命令,炮手将炮弹装进炮筒。  “轰”地一声,这最后一发炮弹不但响了,而且准确命中了敌指挥所。  这一来敌人害怕了。这种迫击炮只有红军的主力28团才有,莫非到湖南去的主力部队都回山了?敌人吓破了胆!

第二天清晨,大雾散尽,山下静悄悄地,没有一丝声响,只有顽皮的猴子在树丛间蹦来荡去。

  敌人在玩什么花招?朱团长派了几个战士摸下山去探听情况。不一会儿,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回来,原来敌人连夜悄悄地逃窜了。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部队回到了井冈山,当听完朱团长守山的汇报后,十分开心地笑了。后来,他有感而发,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冈山》。

井冈山根据地在毛泽东和朱德的正确领导下,一天天壮大起来,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活捉了剿共前敌总指挥张辉瓒,全歼了蒋军18师,还缴获了大批火炮。从这以后,红军各个师基本都编配了迫击炮连。  

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又缴获了两门山炮和许多迫击炮。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红军炮兵已经发展到15个连的兵力。1931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在江西陂头,以红3军团山炮连为基础,成立了军委炮兵团。这是我军第一个独立炮兵团建制,团辖三个山炮连,一个炮兵教导队,一个运输连,一个步兵警卫连。夏中兴为代理团长,政治委员为张平凯。

  64年后,我见到了山西省军区副政委、我军第一个炮兵团政委张平凯,老人为我谈起红军时期的炮兵部队有一种自豪感。的确,那是当年我军的高科技兵种,是红军的宝贝疙瘩,怎能不令人自豪呢?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历次大阅兵见证: 共和国军队历史腾飞


走过天安门的十四次辉煌


共和国透明度最高的大阅兵


今天是祖国的生日,也是他的生日,马湘生将军与共和国同飞翔


细说共和国“战神”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审稿:陈辉

编辑:冬凌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