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办公条件由寒酸走向现代,40年工资涨了近2000倍 | 改革开放40年之学校变迁

教育时报 2019-06-24

小编的话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经历了40年,会是一个儿孙满堂的老人;一棵小树苗,经历了40年,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所学校,如果也经历了40年,会如何变迁?


中原崛起,教育为基;中原要崛起,首先教育要崛起。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原教育崛起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时报》从全省各地选取10所学校,搜集学校的老照片,探寻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关注学校新容新貌,感受教育沧桑巨变,见证改革开放给我省教育带来的深刻变革,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入新时代。

请随时报君一起来看看吧!


从红瓦房到公寓楼


作者 ▏王海良   


元宵节还未过,巩义市米河镇第二初级中学的老师们便早早结束寒假,提前回到学校,着手新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


在整理办公室的时候,一张老照片引起了年近六旬的老教师、原副校长杜相林的注意。也正是这张1994年在学校工字房办公室前和3位同事的合影照,让杜相林感慨良多,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年代。他向记者介绍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的情况——那时候,学校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建了5排红瓦房子,第二排是工字房,其中第一、二排主要是教师的办公用房,其余三排是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寝办合一,办公室唯一的电器就是白炽灯。红瓦房四下透风,透过瓦缝能看到天;顶棚是相通的,说话声音大了,几间屋子都听得到。


当时,四位年轻教师身后的红瓦房,四下透风


听杜相林在讲学校过去的事儿,许多老师也围拢过来。


“我上初中是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家远的学生住校、家近的学生走读。宿舍是红瓦房,里面是大通地铺。房子四处漏风,冬天特别冷,几个学生挤着住。当时的学校,地面没有硬化,食堂也很小。打好饭后,师生只能在外边蹲着吃或者端到教室里。遇到下雨就惨了,到处都是泥水……”副校长杜红霞是米河二中1993年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母校任教。说起学校的过去,她记忆深刻。


杜红霞告诉记者,学校解放前为崇仁中学,解放后变为巩县八中,1959年被命名为郑州市第三十三中,1964年又改为巩县八中,1969年改为米河高庙学校,1981年改为米河高庙初中,1991年更名为米河镇第二初级中学。


学校标准化、食堂达标、校舍维修、生活设施配套、“三通两平台”、“全面改薄”……2013年以来,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也使米河二中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记者看到,如今的米河二中,校园绿树成荫,地坪全部是硬化的,路灯全部是太阳能的,教室都安装有空调。教学楼整体批白,楼梯间粘贴瓷砖。


如今的米河二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全都是住宿生,全封闭管理。学生吃饭有大餐厅,食谱讲究营养搭配;住的是公寓楼,随时都有开水供应,洗脸洗脚有热水。


杜红霞告诉记者,下一步学校准备在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空调,更换教师办公室办公桌椅。两年内,学校报告厅要完工,配置现代化设施设备。


如今,学生餐厅宽敞明亮


没想到足球也能成为我们的特色


 作者 ▏刘晓伟   


2月7日,残雪点缀下的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的4栋教学楼,在周边村子里二层砖房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气派。


过去,学生的课间活动只能在教室前的空地上进行


“2011年9月,耗资2000多万建成这所四轨制的完全寄宿制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餐厅、环型跑道运动场……一应俱全。新学校让校园文化建设又上了一层楼,就连厕所里的标语都那么漂亮,真像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副校长周亚芹对笔者说,“从1949年建校到现在,变化太大了!你看,土操场变塑胶操场。以前是拿小黑板上课;现在是用‘班班通’上课,太方便了。”


“以前,孩子们在土操场上体育课,课上大部分时间是跑步和做体操,更多的时候是跳绳,然后就自由活动。女生丢沙包、跳皮筋,男生玩玻璃球、滚铁环。”校长李安民说,“孩子们学习踢足球后,变化太大了!”


“学踢足球,孩子们都是零基础,但他们学踢足球。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比赛的高度训练他们。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能力也大大提升。大部分孩子的身体协调性、爆发力等综合素质提高的幅度很大。在足球比赛中,孩子们的潜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整体来说,足球让全体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该市金星足球俱乐部的王辉老师如是说。


如今,学生人手一球,现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大课间训练足球操,组建校园足球队、班级足球队,并安排专门时间集中训练……近年来,该校将校园足球加以规划,把足球教学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列为体育必修课程,配备专职足球教师,使其课程化、系统化、专业化。


“足球让孩子们改变了很多:上课更专注了,更自信了,学习习惯也好了!”该校语文老师纪彦庆说,“平时阳光大课间活动时,有的孩子热情奔放地射门,有的孩子以各种方法颠球,有的孩子欢快地玩足球游戏,有的孩子开展小型足球对抗赛。”


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开发了一套校园足球操教材,并要求学生做到校园足球“十个一”: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一次足球大课间,每人一本足球课本,每期一次足球书画展,每期举行一次班级足球赛并评选最佳教练员、颠球手、小射手,每人一个足球,一支校级足球队,有一个恒大俱乐部的专业专职足球教练,每期一次足球征文,每年一次班级足球赛。“没想到足球也能成为我们的特色。我们这个乡镇学校2015年荣获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2016年荣获国家足球示范校。”周亚芹说。


足球,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拼凑的阅览室”办成了全县最大


作者 ▏庞珂   


寒假刚刚开始,记者到镇平县涅阳第一初中采访,本以为校园会空荡荡的,却不想人来人往。原来,学生在返校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阅读总结会。


“今天,我要在阅读总结会上分享这学期读《鲁滨逊漂流记》的一些感悟。”正在参加班级阅读总结会的初二学生王益阳说。


记者了解到,如今有着浓厚阅读氛围的涅阳一初中,建校初期办学条件差、图书资源匮乏,甚至出现了教师连教辅书都没有的状况。


1978年,涅阳一初中建成招生。但建校初期,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这张摄于1984年的照片,是记者在该校资料室找到的年代最早的照片。图为青年教师马松林(右一)和当时的政教主任李振武父子在校园里的合影


已经69岁的老教师柳国文是涅阳一初中40年发展的见证者。当记者问及学校创办初期有哪些活动时,他回忆说:“学校初期的条件很艰难,别说搞活动了,上课用的教具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困境,涅阳一初中的老一代教师探索出了一条“读书立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1990年,学校的各种设施基本都建起来了,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仍很匮乏。老师们手里除了课本,什么教辅资料都没有。”自1994年开始在涅阳一初中任教的老教师闫敬敏说,“当时的图书室的书都是上一辈老教师捐的。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带来一本书,放在阅览室,学期结束再带走。”


20多年后的今天,涅阳一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再也不用从家里带书了。“目前,我校的图书阅览室有140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成为全县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阅览室。”在涅阳一初中任教多年的校长马松林说,“除了安排每班每周一次的阅读,我们还给每个学生制作了借书证,课余时间也可以去借阅图书。”


图书阅览室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而《小荷报》的创办,则激发了学生“写”的热情。2007年,《小荷报》正式创办,每月两期,主要刊发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成为涅阳一初中一项极具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近年来,我们坚持‘读书立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大力开展校园活动。”马松林告诉记者,“如今学校的建设,是建校前20年难以想象的。尤其是近几年,学校每年针对校园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专项的预算,保证了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今,学生可以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阅览室自由借阅图书


始终走在幼儿艺术教育前沿


作者 ▏ 侯军锋   


2月26日,虽然还没开学,但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的领导班子已开始忙活了。上午,召开班子会,部署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午,园长崔梅亲自到排版公司,盯着排版人员修改园本教材《幼儿艺术》。


据崔梅介绍,《幼儿艺术》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三册,将幼儿园多年来形成的艺术教育特色进行梳理,使之课程化,更具推广价值。


“这套教材是我们园多年来探索幼儿艺术教育的成果,全园老师集体参与,可以说,教材编写的过程也是我们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提升的过程,从而让我们在更高起点探索幼儿艺术教育的前沿。”崔梅说。


1978年,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排练节目


河南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创建于1956年,最初叫河南省文化局托儿所,只有十几名职工、几十名孩子。创建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服务文化系统的艺术院团下乡演出的演员。从建园时的“为了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吃饱吃好长身体”到现在的“以艺术教育启迪幼儿心灵,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从最初的托儿所到后来的省文化局幼儿园、省文化厅幼儿园,再到1996年启用现名,并正式面向社会招生。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始终走在学前教育探索的前列。


崔梅说:“突出‘艺术’二字,一是文化系统有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艺术学习的需求也在提升。在当时,办艺术幼儿园还是很大胆的,没有先行先试的勇气肯定没戏!”


据崔梅回忆,当时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师资。幼儿园在外请专业人士的基础上,非常注重教师的艺术素养提升。她和许多老师按照园里的安排,学习古筝、扬琴、柳琴等专业,大家积极找名师学技巧,自己边学边教。


如今的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拥有18个班、100余名教职工、700余名在园幼儿,开设有舞蹈、美术、扬琴、柳琴、声乐、架子鼓等艺术专业,52个艺术教学小组,树立了艺术教育特色品牌。2017年,该园原创的舞蹈《多了一个你》参加第九届全国小荷风采展演获“小荷之星”金奖。


“几十年来,我们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省内外中青年艺术家的启蒙教育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解放思想,先行先试,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机遇,进行幼儿艺术教育这条路我们走对了。下一步,我们还要秉承改革开放的精神,继续探索幼儿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推动幼儿素质教育上台阶、出成果。”崔梅不无感慨地说。


2017年,幼儿园的舞蹈《多了一个你》获全国大奖


专业设置变更体现时代烙印


作者 ▏梁美玲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1949年12月,河南省工业学校的前身“工业成本会计训练班”应运而生,校址设在了当时河南省的省会开封市。


学校的办学之路几经波折,开设的专业却从原来单一的会计专业增加到了20多个。近些年来,河南省工业学校的专业发展如何快速扩充的?春节前夕,记者在河南省工业学校的校史馆里找到了答案。


建校初期筹备组成员在校门口前合影留念


河南省工业学校图文信息中心主任汪海平告诉记者,1958年,学校更名为河南郑州冶金工业学校。学校增设了钢铁冶炼、金属压力等冶金类专业,并把这些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发展。汪海平指着不远处正对着学校大门的老办公楼说:“在高处俯视老办公楼,它是一个‘Y’字,取‘冶’拼音的首字母。这对于学校的冶金专业来说,非常有意义。”


学校校史馆藏身于老办公楼的二楼,空间不算大,却收藏着上世纪40年代的教师资格证,50年代的学生录取通知书、学生就业证明、学生证……在这些记录着学校发展的图文资料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专业的设置也随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


校史馆墙上的一张学校发展历程图,清楚地展示了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1951年,工业成本会计训练班更名为河南省工业干部学校,开设会计、煤炭安全、棉纺织专业;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郑州市冶金工业学校,开设地质勘探、采矿、冶金建筑、会计等专业,以工科为主、文理兼收;1964年,更名为河南省冶金煤炭工业职业学校,开设会计、统计、企业管理专业;1979年,更名为河南省冶金工业学校,增开耐火材料、机修专业;1997年,更名为河南冶金建材工业学校,开设了15个专业;1999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业学校并沿用至今,开设数控应用技术等20多个专业。


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杨宏涛说:“从1949年开始,在校生规模从最初的120名发展到现今的5000多名。学校始终坚守着‘依靠行业,服务地方’这一办学宗旨,专业从以会计、采煤、机械为主转变为以冶金类专业为特色、数控等专业为重点、会计等专业为补充……正一步步突出办学特色。”


结合自己在2016年整理校史材料的经历,汪海平说:“这些年,学校的发展路程虽然几经周折。但在隶属省工业厅、省冶金厅、省教育厅的几段历程中,学校抓住了行业发展风向,在几度停办、几次迁徙、几易校名的过程中,发扬‘踔厉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越挫越勇。”


如今的河南省工业学校


老操场跑出“全省最美大课间”


作者 ▏孙菊梅   


2月3日,驻马店市第九中学召开“迎新春座谈会”。10多位退休老教师及校领导班子齐聚一堂,致问候、谈感情,共话学校发展。座谈会上,看着《特色教育助腾飞》的宣传片,听着校长于亚伟的学校发展情况介绍,老教师们感慨万千。

过去的老操场,一下雨到处是积水


“学校的发展太让人振奋了!”老书记卢满堂感慨道,“咱们学校建立于1974年。那时,学校只有一座能容纳12个班的红砖小楼,到上世纪90年代末也只有6个班百十来学生。如今学校发展到30多个班2000多学生。”


一位老教师在操场旁久久伫立,看着平坦的操场满含热泪:以前的操场是土操场,夏天一场泥,冬天一场土。每到暑假结束,师生要把操场上的草除干净才能上体育课。体育课时,晴天会扬起层层灰尘;赶上阴雨连绵,坑坑洼洼的操场上,到处是水坑。雨过天晴时,学生只能在一些没有水的地方做操。 


如今,坦荡如砥的红色塑胶跑道、绿草如茵的塑胶地毯、错落有致的乒乓球台,与四周花池内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孩子们在美丽的操场进行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驻马店市第九中学的一张名片。


“40多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操场面积几乎没发生变化。而现在学校有3000多名学生,学生课间操问题怎么解决?”一位老教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随着响亮的口号声,九中校园里一个个方队,整齐划一,连成一条长龙。学生们个个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学生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阳光十足;校园内豪气冲天,活力四射,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有参加观摩活动的老师给予热烈的掌声。在座谈会现场,大屏幕上的这个片断,让老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也用事实回答了这位老教师的疑问。


“我校是驿城区第一个响应上级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的学校。为了创编韵律操,我们领导班子拿着录像机、照相机到广场上搜集素材材料,把很受群众欢迎的广场舞、健美操、搏击操、武术等动作元素融入到了这套韵律操。我们又选取《少年中国说》《龙的传人》《最炫民族风》《大家一起来》等耳熟能详的音乐汇编在一起。由于我们学校场地小,那么多学生跑步根本跑不开。于是,我们又创造性地发明了花样跑操。每天孩子们在动感的音乐中锻炼身体、锤炼意志,身体状况不断改善,体育成绩也有所提高。”谈起大课间,学校党支部书记郏永华像说起自己心爱的孩子般骄傲。


据于亚伟介绍,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最美大课间”荣誉称号的阳光大课间,吸引了来自重庆、湖南、山东、贵州等省内外200多所学校、3000多名教育同人前来参观学习。


操场还是那么大,却跑出了“全省最美大课间”


汉字教改实验与改革开放同步


作者 ▏张利军  张红华    


4位教师、40名新生,低矮的平房、潮湿的教室……1960年,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开启了学校半世纪历程的第一篇。


1991年,许慎小学命名大会


目前教师127人、学生3060人,3栋教学楼、4栋综合楼设计古色古香、功能齐全……如今的许慎校园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哺育着新时代的许慎学子。 


“刚建校时,学校的名字叫漯河市实验小学,校址也不在这儿。后来几经更名与迁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变。”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校长赵文清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赵文清的介绍下,记者也逐渐梳理出了许慎小学的发展脉络:1960年,在租用的校舍里建校,始称漯河市实验小学。1963年,迁入南马路新建校舍后,确定校名为漯河市南马路小学。1966年10月,学校更名为漯河市人民路小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1986年,学校又更名为漯河市源汇区人民西路小学。1991年9月,为纪念“字学宗师”许慎,学校又更名为漯河市源汇区许慎小学,并沿用至今。2013年7月,学校又搬迁至湘江路中段,即现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校园。


“漯河是‘字学宗师’许慎故里,学校又以‘许慎’命名。多年来,学校以传承许慎文化为己任,通过教科研改革,大力挖掘汉字文化、课程文化的育人潜能,努力培养‘淳笃博学,向上向善’的阳光少年。”赵文清告诉记者。


在学校校史馆——叔重馆里,记者注意到,该校关于汉字的教改实验正好与改革开放同步。


1978年,学校选定俞景娥等4位教师,前往北京、辽宁等地学习,开始了“集中识字——提前阅读”的教改实验。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俞景娥老师,回忆起当年实验的艰辛感慨万千:当时,实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她花50多块钱买了一本《说文解字》,就用去了两个月的工资。同时,编写好的实验教材,需要自己刻蜡板油印。她和实验老师们编了两年教材,刻了两年蜡板,散发油墨清香的教材终于集结成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申报并获准立项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加强字理教学,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并成为课题组下属的实验学校。2012年,学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十届字理教学年会。


去年5月,在第11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核心素养与生本课程”观摩研讨会上,许慎小学被授予“河南教育名片”称号。同时,赵文清关于《传承许慎文化,培育博雅少年》的主题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赞赏。


春华秋实一甲子,薪火相传六十年,许慎精神,半世情深。 


新校园里一年级学生经典诵读


办公条件由寒酸走向现代


 作者 ▏靳建辉 


创建于1946年的安阳市第一中学校史馆里有这样一块区域,它还原了改革开放之前老师办公室的场景——一床、一桌、一椅,条件十分简陋。这些,对于1972年入职、现已退休的老教师王德胜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教师教研活动场所简陋而窄小


“记得刚到一中的时候,办公和住所是一体的,一间小平房、两个板凳、一块铺板、一个学校自己加工的简易书架,办公桌没有,就到学校实验室里找了一个。这就是那个时候一个老师的全部办公设备了。”2月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这些王德胜感慨不已,“不说其他的了,就说我以前上课要写板书,去后勤找保管员领粉笔,都是论个拿,还不给整个的。现在呢,粉笔都是成箱放在教务处,各种颜色都有,随用随取。”


王德胜形容自己当初的办公条件为寒酸,而1992年入职的陈朝阳在描绘自己初到学校的情景时则有了很大的进步:“桌椅就不说了,有书柜、木盆架、暖瓶、吊灯、煤球炉,整体来说条件有所改善,但变化不大。”


据陈朝阳介绍,安阳一中教师办公条件的真正改变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1998年,老师的办公室由平房搬到了学校实验楼的附楼。2012年又搬到了现在电教楼的一层、二层。


这个转变到底有多大,记者随陈朝阳专门走进了如今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给了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干净,明亮,井井有条,办公用具配套齐全。


“我们学校老师的办公室都是按教研组划分的。”陈朝阳指了指老师的办公桌椅,都是高档的办公桌椅,椅子都是软座的,相比之前的木凳子不知舒服了多少,而且每个教研组的办公室还都配备有各种储物柜、更衣柜。


除了这些,安阳一中老师办公室里的灯具都是LED的,老师们不光配备了电脑,办公室里还配备有投影设备。而且,学校在办公室还开设了休闲区,配备有沙发、茶几,老师们办公累了可以休憩一下,喝喝茶、看看书。冬季取暖,煤球炉早已淘汰,学校早已实现全校区供暖;夏季纳凉,各种降温设施一应俱全。


“说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吧!以前的办公室墙壁刷个大白就行了,现在你看看我们的墙壁和吊顶都是精装修过的,而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光是吸音板就采用有冲孔木丝吸音板和生态木吸音板。”陈朝阳很是自豪。


王德胜激动地说:“我2005年退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安阳一中教师办公条件的很多变化。特别是今天,看到老师们的办公条件这么好,心里真是羡慕。以前一床、一桌、一椅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历史。如今老师们的办公环境正朝着更人性化、更现代化、更精细化的方向转变。这是老师们得到的切切实实的红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怎么能不幸福呢!”


如今的教师教研活动场所,现代而宽敞


昔日双面楼变身新型综合楼


作者 ▏程世超   


“学校东北角的那栋4层红砖楼房,是1977年建校时落成的教学楼,也是学校仅存的一栋老楼。”2月6日,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副校长沙军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楼现在已经成为学校40多年发展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环保志愿者在老教学楼前植树、种草


记者顺着沙军华手指的方向看到,一栋带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楼房矗立在校园的角落。老楼外围的墙壁露着黏土砖原始的红色,旧式“日”字形铁框窗户锈迹斑斑,让老楼更显岁月感。


“1981年,我刚到学校任教的时候,当时的主教学楼就是现存的这栋老楼和老楼西侧已经拆掉的两层小楼,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室很小,只能容纳三四十人,而且采光条件不足。黑板也很简陋,就是在教室墙壁上铺一层水泥,再刷上黑油漆。一节课下来,老师们都‘粉尘满面’。”油田四小老教师姚广印说,老楼是双面楼,教室不隔音,上课期间各个班级的声音相互影响。


“国家的‘校安工程’正在深入开展,这给我们学校的校舍改造带来了福音。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进行了全新修建。”油田四小校长刘慎国说。


“那时候,学校通知全体教职工准备拆掉旧楼时,我们心里既高兴又有许多不舍,毕竟老楼里有太多的记忆。”姚广印说,为了学生和学校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大家经过商讨后表示支持学校的决议。最终,学校的那栋4层教学楼被保存了下来,令人欣慰。


“我们学校先后改名为东濮石油职工子弟学校、中原油田运输小学。随着校名的几经更迭,校门校牌也是多次更换。值得高兴的是,建校初的校牌被学校保存了下来,现在成为了师生们凝聚校史精神的纽带之一。”姚广印说,去年学校举行建校40周年大会时,这块刻着“东濮石油职工子弟学校”的校牌还被展示了出来。许多师生都感慨颇深,回忆着和学校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并纷纷合影留念。


记者在油田四小看到,旭日楼、新柳楼两栋教学楼错落有致,垂柳、白墙、红瓦,让整个校园显得灵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十六字箴言刻在旭日楼的外墙上,时刻警醒着学生们求知上进,立德求贤。走进教学楼内,各班级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安心学习。


“40年了,老楼旁边种植的小树已经长成了大树,毕业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永远不变的,就是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沙军华说。


如今的校园,教学楼错落有致、现代大气


四十年工资涨了近两千倍


作者 ▏张红梅  


“我们在石板桌上写字,尽管教室一角烧的有火,但顺着墙缝吹进来的北风,把我们的手、脚、耳朵都冻肿了……瞧瞧如今的教室,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看到母校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现在的校舍,回家过年的张洪喜回想起了40年前自己上学的情景。


杂草掩映中40年前的教室,如今已被废弃


教室只是三间低矮的平房,四面透风。课桌椅是石桌石凳;把黄泥糊到墙上,用锅底灰抹黑后就成了黑板。“土房子,土胚子,里面坐着群土孩子。”这便是1978年母校的光景。


今天的学校,有一座四层的教学楼、一座三层的学生宿舍,还有一个标准化的餐厅。7年前,记者来学校采访时还没有餐厅。学生们都是蹲在校园或走廊里吃饭。


40年前,拍石头乡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农民只能靠天吃饭。这里到处都是石头,交通不便,人们称其为“鬼拍石头”。至今, 拍石头乡还是省级贫困乡。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面貌悄悄发生着变化。


1988年,石板课桌换成了水泥板课桌,教室内墙粉刷,教室地面硬化,学校有了学校的样子。1998年,学校实行“六配套工程”,即有教室、课桌、宿舍、围墙、厕所、大门等,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03年,为了优化教育资源,辉县市进行合点并校。拍石头乡17个行政村、200多个自然村、24个教学点全部集中到了拍石头乡中心小学。


如今,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每个班都安装配备了电子白板,建起了多媒体教室、音乐室 、舞蹈室、绘画室、科技室、图书室、阅览室等。


“我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这40年,学校变化太大了。”首届河南最美教师、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校长张锦文感慨地说。


记者在张锦文那里看到一张工资存折的复印件,上面记录的是2009年时的工资。“这是当时要换工资本时,我复印的。”张锦文说。


1978年刚开始工作时,张锦文每个月的工资是4元;10年后的月工资是15.7元,还经常是几个月都发不了;20年后的月工资大约是80元,还一直迟了好多年才补发;30年后,每月工资大约是1560元,每月工资从不拖延。


“2018年工资本上是5396.99元,加上绩效和山区补贴、住房公积金,每月工资将近8000元,这是1978年1999倍,1988年的508倍,1998年的99倍,2008年的4倍多。”张锦文给记者算了一笔40年他工资变化的账。


无论是教学条件的改善,还是教师工资的提升,拍石头乡中心小学这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巨变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美术教室现代气派



来源:《教育时报▪新闻周刊》

图片:学校提供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教育时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