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最适合学生一一这里有最生动的诠释!

新闻周刊 教育时报 2019-06-24

点击标题下「教育时报」可快速关注


9月3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迎来了入学的新生。校园里,这些孩子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丝毫没有面对新环境的紧张,因为他们正在五六年级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在校园里参观、做游戏。到了晚上,这些新同学们还会在高年级学生的陪伴下一起来到宿舍洗漱、整理床铺,迎接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夜晚。


“这是学校为了迎接新生特别安排的活动。我们愿意放慢脚步,陪他们适应新生活,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该校德育处主任孙杨说。


2008年,许昌实验小学依托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了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许昌一外)。学校延续了许昌实验小学“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从校园环境创设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到后勤服务,学校的点点滴滴都体现着以生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凝结着许昌一外教师传承至今的“爱生如子”信念。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孩子们排演了精彩节目


建校10年来,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许昌一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小班化教学、良好习惯培养、英语教学改革、个性特长发展、优质生活服务五大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了学生的“学园、乐园、花园、果园、家园”,成为许昌基础教育的一颗新星。


经过10年风雨磨砺,这所年轻的学校关于“适合教育”有着怎样的探索和实践呢?近日,教育时报记者走进了许昌一外。


稼禾园的红薯收获了,孩子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打造快乐学园


在许昌一外,每个班定员40人,即便如今面临着“一位难求”的招生压力,学校也没有打破这样的传统。“小班教学有利于学校管理,也便于因材施教,便于让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一点也与我们延续的总校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相契合。”许昌一外校长白中兴说。


许昌一外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姚东安说:“我们是外国语实验小学,一定要名副其实。学校在搞好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探索。”


快乐的英语课


在许昌一外,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程,每天一节,教学时间能够得到很好保证。除常规教材外,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英语校本教材进行辅助教学。“这套校本教材是根据学校英语特长班的教学内容编写的,形式上用歌曲、诗歌等串起知识点,更为活泼,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普通教材的扩展。”一年级英语教师吴朝玉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走进许昌一外的英语课堂,教育时报记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活泼的课堂氛围: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老师设计的课堂小游戏孩子们积极配合完成,气氛活跃却又井然有序。


阅览室里大家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育时报记者还发现课堂上没有枯燥的背诵和抄写,教室里充满了轻松、快乐的气息,就单词学习这一项内容,就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个单词变成了一首首有节奏、律动强的小诗,孩子们的热情都被调动了起来,教育时报记者不禁也跟着读出声来。吴朝玉告诉教育时报记者,这种英语教学形式叫作“Chant”,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来宝,短小有趣,朗朗上口的节奏让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教学内容。这种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单词放到句子中,让孩子们不仅记得住,而且还会用。


在课堂之外,学校积极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有“每周一句大家学”环节,学校定期举办英语角会话活动……行走在校园,凉亭、石凳、长廊,随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阅读书籍、排练短剧的身影。课堂内外,浓浓的学习氛围无处不在。


如今,这种氛围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上,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文化,融入到了许昌一外师生的血液中。姚东安说:“强迫孩子学习不如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找到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喜欢上学习,在校园里,浓厚的求知乐学氛围已经形成。”


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道锦标赛


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学园也是乐园


许昌一外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这意味着孩子每天的全部生活都在学校度过。教育时报记者不禁有这样的疑问: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呢?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许昌一外开设了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爱好和特长的课外活动及特长班。 


手绢脏了自己洗


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明说:“学生在学校除了要让他们学好,还要让他们玩好。”根据学校的时间安排,每天下午下课后是4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课外活动之后是40至50分钟的特长班时间。学校开设有英语、足球、篮球、跆拳道、书法、绘画、舞蹈、魔方等十几个特长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


为了让孩子们玩好,学校配备了专业的活动场地。教育时报记者看到,在学校操场的旁边,专门为跆拳道特色课程建设了场馆,脚靶、沙衣、地垫等训练器材一应俱全。在教练的指导下,几名学生正在训练。


学生在专业的场馆接受跆拳道训练


学校跆拳道教练王殷钊曾是四川省跆拳道专业队的一名队员。为了更好地在学生中普及这项运动,他带领老师创编了一套跆拳操,目前已在全校推广。在许昌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许昌一外学生的跆拳道表演荣获许昌市中小学运动会最佳表演奖。如今,这项运动得到了越来越多孩子的喜爱,在大课间,也常常能够看到孩子们气势磅礴的跆拳操。


许昌是三国文化发源地,这里三国古迹众多。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许昌一外在餐厅正前方建造了一个三国文化长廊。步入长廊,各种与三国文化有关的内容依次展现在记者眼前,三国三大战役、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历代咏叹三国诗词、建安文学等。长廊的尽头,还有一个“三国知识填空”板块,供学生检验知识之用。学校还经常举办三国知识竞赛、三国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耳濡目染中,许昌一外的学生对家乡的历史了如指掌,人人都成了“三国专家”。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学校这所乐园里玩出了健康、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多途径育人  小园子藏着大智慧


步入许昌一外,教育时报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优美。校园被花卉、树木包围,正对着教学楼是一个郁郁葱葱的长廊,一到夏季,盛开的鲜花、低垂的藤萝将长廊装点得多姿多彩。


在学校中心,有个漂亮的亭子,四周分布着4个大小一致的园子,被命名为花卉园、时蔬园、桃李园和稼禾园,分别对应种植着花草、蔬菜、果树和庄稼。


把课堂搬到花卉园


李明告诉教育时报记者,这些园子的作用可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春天,孩子们在各个园中撒下种子,观察它们的发芽、生长,园子成了天然的科学实验室。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在这里摘果子、挖红薯,分享丰收的喜悦。课余时间,孩子们在这里劳动,浇水、施肥,帮助老师管理园子,这里又成了劳动实践基地。4个小小的园子,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李明说:“孩子天性好奇、爱动,我们顺应其天性,充分利用资源打造这些园子,初衷就是想让孩子们有机会多接触自然,认识各种庄稼、蔬菜和花草树木,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在实践中锻炼各项能力。”在许昌一外,校园中还隐藏着花园和果园,不仅是进行书本知识学习的场所,还有条件在实践和劳动中积累常识与经验。这正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观科技馆


在采访中,教育时报记者遇到了许昌一外毕业生路坤宁,她约着同学回母校看望老师。如今,路坤宁已经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


“我非常想念我的老师们,也很怀念在母校生活学习的日子,记得当时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学校的4个园子,我们在里面摘果子、赏花,非常快乐。多亏了母校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很强,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路坤宁深情地说。



“大后勤”服务学生建设温馨家园


对一所寄宿制小学来说,孩子们能否在学校住好、吃好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许昌一外加大后勤服务的投入力度,配足生活老师,从学生起居到心理疏导全方位关心学生,营造温馨的住宿环境。


许昌一外有教职工147人,其中生活老师50多人、炊事人员20多人,后勤职工数量加在一起比任课教师还要多。平均下来每位生活老师只负责管理20多个学生。师生有了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家人和朋友。白中兴称之为“大后勤”模式。


温馨的宿舍,家一般的感觉


走进学生宿舍,干净整洁的床铺和墙壁上漂亮温馨的装饰给教育时报记者一种舒适的感觉。事实上,温暖的故事在这里时时都在发生。


孟红是许昌一外的生活老师,从周一到周五,她每天早上6:20起床,忙到晚上8:30熄灯。“我们每人负责20多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睡了我们才能休息,孩子醒之前就得起床。刚开学遇到不适应寄宿生活的孩子,晚上就搂着他们睡。”孟红笑着说她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她喜欢孩子,每一个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学雷锋已成常态


李红丽老师带的是一年级的女生。刚入学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晚上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尿床的情况。为了不让孩子们睡湿被窝,李红丽每晚定时喊起这些孩子,带他们上卫生间。天冷的时候李红丽就挨个把孩子裹在大棉袄里抱去卫生间。就这样,直到他们能够完全自理。“这些学生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做这些不算啥。”李红丽说。


彭金玉是六(3)班男生的生活老师。为了照顾手臂骨折的学生,彭金玉不仅每天帮学生穿衣、洗漱、整理床铺,还一勺一勺喂学生,直至康复。


自己动手做实验


作为生活老师的他们,承担的其实是非寄宿制学校学生放学后母亲的工作,只是他们躲在舞台的灯光之后,平凡而不起眼。然而,20多个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都要照顾到,其中的琐碎与繁重可想而知。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生活老师的付出他们都看在眼里,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与敬意。“孩子们会做一些小手工、小制作,有时会问我累不累,给老师们捶捶背、捏捏腿什么的,乖着呢。”说起这些,许昌一外生活老师吴玉珍一脸幸福。


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如今在许昌一外,生活老师往往是收到家长感谢信最多的。白中兴说:“这里也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在学校吃好、住好,这样才能玩好、学好,在小学这一人生关键阶段打好根基。”


来源:《教育时报·新闻周刊》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璟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教育时报”。

 

往期精彩推荐



这里是“字圣”许慎故里,这里是“乡村教育家”王拱璧教育救国实验地,今天,这里为何再次成为焦点?


开讲!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巡回宣讲,为数万大一新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