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深夜噩梦惊醒,一个生无可恋,这反应一定是职称闹的

张丽钧 王开东 教育时报 2022-10-09
点击标题下「教育时报」可快速关注


时报君说

众所周知,“职称”是广大教师朋友生涯中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每个人提起这个词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但是今天,时报君分享给大家的这篇文章不是教大家如何评职称,而是从职称评委的第一视角讲述一个关于职称评定的故事……


1


作者 | 张丽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骨干教师,著《畏惧美丽》等)


那一年,我应邀充任教师高级职称评委。


因是主要学科,我们的卷宗比其他非主要学科多出了近一倍。小山似的一百多份卷宗摞在那里,我知道,这里面有18个人是铁定淘汰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从这摞卷宗里面筛出那倒霉的18个人。


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一组人平分小山卷宗,将分到的那摞“宿命的卷宗”抱回房间去粗览;第二个环节是全组评委坐在一起共议那些拟淘汰人员被淘汰的理由;第三个环节即是上“终评会”了。


遭遇一对苦面人


我所分到的卷宗都是来自C市的。粗粗浏览一遍,就瞄准了两个目标。


但是,当我再埋头细审那二人的卷宗时,我毅然击毙掉了自己先前的念头。


两个女老师都是来自乡镇中学,照片显得比实际年龄至少老10岁!愣怔的工夫,两个“苦面人”仿佛从卷宗里立了起来,一身泥土气,双目闪泪光。


其中一个老师在卷宗里放了一封信——写给评委的信!信上说——


评委老师,这是我第4次参评高职了,这次如果评不上,那我这辈子就永远不可能评上了,因为,我很快就要退休了。


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我只有一篇论文。可是,我实在发表不起第二篇论文了(原话就是“发表不起”!)没有发表的论文,我把它打印出来附在这里了,请您仔细看看它是否达到了发表水平……


说实话,我看这篇没发表的论文的用心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看那篇发表了的论文的用心程度!看完之后,我立马在心里认定它发表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篇关于农村学生父母读书状况分析的论文,有数据、有实例、有忧虑、有情怀。我当即在心里跟自己说:这个人,绝不能下!



我于是把目光转向了第二个拟淘汰对象。


她发表了很多论文,也有不少获奖证书,但仔细审阅,发现那些获奖证书都是与本专业相关度较低的。


我认真阅读了她的事迹材料——原来,她患有顽固性贫血,多次晕倒在讲台上。因为身体特别虚弱,她未曾做过班主任,有一个学期,甚至去做了教辅工作。


看得出,这是一个心气儿极高但身体不给力的老师,这个不幸的老师如今落在了我手里,我怎忍心向这位弱者挥刀?


无论如何下一个
 

用餐的时候,我跟组长说:“不好意思,我的卷宗当中实在没有可淘汰的……”


组长听了,面有难色地说:“不行啊张老师,你必须得淘汰两个,否则我们完不成任务啊!”


我说:“要不你就再审一遍我分到的卷宗?真的是无可淘汰啊!”


他说:“如果真的无可淘汰,你就得亲自向主任陈述了。”


我马上说:“好的,我陈述!”


于是我陈述了。


于是我被恩准只淘汰一个!


我明白,我如果怜惜弱者,那就意味着牺牲强者,也就是说,我要是让这两个乡镇女教师都通过,那就得狠心拉下来一个业绩比她俩突出的参评者——这,我又如何做得到?!


揪出一个文抄公
 

我开始返工。


废寝忘食地把卷宗又整体审阅了一遍,竟喜出望外地发现有一个参评者的论文是抄袭的!


因为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删除了课文《风景谈》,可那篇发表于本年度的论文居然是写《风景谈》的教学体会的!


我很顺利地上网搜索到了发表于上个世纪某核心期刊上的这篇论文,无比震惊地发现,那文抄公竟连一处不当用词、两处不当标点都照抄不误!


于是我复印了“罪证”,上交了组长,坦然上报了拟淘汰者的姓名……


夜半梦魇惊魂散
 

当夜做梦,梦见文抄公几乎脸贴脸站在我面前嚎哭,边哭边拖着长腔儿数落:“我买个版面——发篇文章——容易吗——你凭什么——坏了我的好事啊——”我刚要说“你实不该抄袭”云云,岂料那厮竟狂笑起来:“你以为你不想让我通过我就当真通不过?实话告诉你吧,我早就把路买好了!哈哈哈哈哈……”


惊醒后,一身冷汗,睡意全无,遂披衣起床,提笔拟写对联一副——


上联:争分夺秒干不堪事。

下联:夜以继日做无用功。

横批:愁煞人!


时报君说

职称评委评审过程中的难以取舍,一方面说明能够参评高级职称的老师们都实力强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职称的有限性。人人都想着如何评到更高职称的时候,下文中的这位老师却一直抱有"珍爱生命,远离职称"的态度,乍一听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但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2


作者 | 王开东(全国知名高中语文老师,著《非常语文课堂》等)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一提评职称,很多老师就生无可恋。无论是职评顺风顺水的老师,还是遭遇滑铁卢的老师,大家无不对职评深恶痛绝。


如果一个东西,被既得利益者和失去利益者同时怀疑和反对,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至少算是一个奇葩,职评就是这么一个怪东西。


我有一个朋友,教学水平一流,教学业绩出众,但她早就决定不评职称了。按照她的观点,叫做——珍爱生命,远离职称。


她决定就在中学一级教师岗位上退休,说不定还能早退几年。因为高级教师还要顺延一两年。她下定决心,好好教书,天天锻炼,把身体弄好。只要多活几年,堤外损失堤内补,就能把职称的损失赚回来。


很多人认为她洒脱,我却了解到她内心的苍凉。既然得不到,或者要付出很多代价,那么不如趁早割舍,眼不见心不烦。古语说,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


之所以老师不愿提职称,一提就上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谁都想把职称评下来


一是职业尊严。学生都已经三好了,我们还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老师是教育工作者,当然自己也要不断奋进,给学生做一个榜样,至少不能拖学生的后腿。这属于一个老师的职业尊严。


二是发展基石。体制内的老师,要想获得体制承认,活得有头有脸,有了职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职称却是万万不能的。


三是利益需要。我主张谈师德,但这必须是教师内心自发萌生的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历史积淀出来的师道尊严,而不是洗脑和灌输。


教师是人,是社会的人,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人,就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老师不是孙猴子,从石头缝里出来的,搞不清自己是男是女,是神是怪。老师就是一个普通人,有家庭生活,上有老下有小。


老师当然要赡养老人。老师不赡养老人,那还了得,要被社会吐沫活活淹死还不带赔偿的。


老师要抚养孩子,老师的孩子没有抚养好,也要被全社会的人嘲笑,连自己孩子都没弄好,怎么教育别人的孩子?有一位校长曾和我表达一个观点,凡是子女教育不好的老师,在他眼里都不可能是称职老师。我当时听了虎躯一震,不知道他所谓的“好”究竟是指什么。如果仅仅专指名校,按照他的标准,我不算是一名称职的老师。


老师也要建设家庭。如果有女人愿意做天使,一时糊涂,嫁给了一个男老师。男老师本身陪伴妻子的时间就少,还要让人家跟着你过穷日子,就算人家女孩子死心塌地,作为一个大男人又于心何忍?所以男人想着评职称,多挣一点钱,理所当然。


所以,教师评职称,除了职业尊严,获得更好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多一点收入。承认这一点很正常,一点也不可耻。



谁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圆满?谁不希望评上高级职称,再也不顾外在的一切喧嚣,一门心思的教书呢?所以老师应该理直气壮地去评职称,评上之后,很多杂七杂八无意义的事,你就可以不做了,很多荣誉你就可以大大方方舍弃了。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这时候,大家都会喜欢你,你的人际关系将会获得巨大的提升,你将会获得完整的自己,并且回到初心。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用在孩子身上,你将会获得最充实的快乐。


你会发现,你只是做一样的工作,工作量不变,但因为是高级教师,你的身份变了,你的工资增加了千元以上。很快你又发现,什么住房公积金、补贴、医疗金也有差别,全都变化了。


更荒唐的是,绩效工资是比照工资提升的,结果年终,你又获得了第二波次的提升。你会发现,所有的好处都被你占尽了。


所以该评的职称还是要评的。但问题是,你爱职称,职称却未必爱你,你能怎么办?


职评很难评


谁都想职称,谁都知道职称很难评。职称之所以难评,是因为稀缺。因为稀缺,所以条件不断抬高,层层加码,到了苛刻的地步。这就导致,一些地方的高级教师评审条件比内地某些地方特级教师评审条件还要严苛。引进内地人才,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特级教师的条件,在长三角可能连高级教师都评不上。


一般来说,一所相对正规的学校,高级教师评审有以下常规条件,都可以折算成分数。


一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绝对要求高尚,体罚学生、补课、收受家长礼金肯定一票否决。


二是教学实绩。任现职以来,在学校同类班级统考中名列前茅。


三是工作量。何为规定的工作量?一般比照中高考科目、语数外和2个班科目,并且向上述教师倾斜。同情一下所谓的小学科,评职称更难了。


三是出勤率。要求全年出满勤,不少学校请病假满10天,或者有产假者,职称评审都不予考虑。


四是一师一优课。这是目前新增项目,县级优秀是刚需。其中县优课加1分,市优课加2分,省优课加3分,部优课加5分。不累加。


五是学科素养竞赛。何谓学科素养?事实上就是老师解题比赛,而且60%题目是近五年的中高考原题。老师必须参加比赛,并且一定要获奖,这又是刚需。县级获奖加1分,大市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


六是公开课。三节以上区级公开课、一节大市级公开课是刚需。校级每三节公开课加1分,县级加1分,大市级加2分,省级加5分。



七是论文发表、获奖。三篇论文鉴定合格以上(市高评委负责鉴定),其中至少一篇为良好,这是刚需。获奖文章大市级加1分,省级加2分,国家级3分,核心期刊加5分。


八是课题研究。刚需是有县级以上课题且为主持人。县级加1分,大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国家级加5分。


九是综合荣誉表彰。任职期内,年终考核均为合格以上,至少要有一次县级以上荣誉,这是刚需。校级加1分,县级加2分,大市级加3分,省级加5分,国家级加8分。


十是辅导学生获奖。辅导学生获得过大市级以上奖项是刚需。县级加1分,大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国家级加5分。


其中任何一项都是机关重重,黑幕重重,谍影重重,杀气重重。


最后,就算九九八十一难你都挺过来了,面对十大项条件,你十全十美,但人家是十全十大美,公平公正,你还是上不了。就算你十全十大美,但没有高级职称的名额,你还是上不了……


爱恨交加,弃之可惜



一方面想评,一方面又评不到。所以职称成为很多老师的心头病。关键是每年还都病发一次。


因为每年都有人成功申报,眉开眼笑,名利双收。而你,空荡荡,只有满袖的秋风,还有无法叫出口的疼痛。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但人家偏偏让你贫富不均,多寡不一,又不遵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而和一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职称相关。这个贫富和多寡又不能掌控在自己手中,并非你用力就可以,事实上与你的教育教学关系不大。


对于职称,你恨得咬牙切齿,爱却爱煞。每一个从职称之中走过的人,无不在佛前求了500年,而当他们被一次次无视,那飘零一地的,不是花瓣,是一颗颗凋零的心……



来源 :“丽钧作文”“王开东”微信公众号 


 

往期精彩推荐


◆新鲜出炉 | “百城千园·家园共育工程”试点幼儿园公布,快来看看有没有你们的名字


◆被文化滋养的学生究竟什么样?没来这里你可能不敢相信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