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小小少年的事迹,令人心生敬佩,泪奔!

教育时报 2019-06-24
点击标题下「教育时报」可快速关注



少年强则国强,

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

12月2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文联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教育广播承办的“出彩河南好少年 童声唱响新时代”——2018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广播大厦举办。


各省辖市文明办分管主任、未成年人工作科科长及青少年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现场发布活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张德广及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



本次活动对21名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进行了发布。其中第一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11人,第二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10人。张晓茹入选全国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孙东海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这21位同学都是今年河南各地开展的“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他们坚强、善良、乐观、向上的精神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这些少年儿童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风采,为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了学习榜样。


发布活动以一节公开课的形式,并通过视频短片、故事讲述、现场互动等方式,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此外,还特别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分别是信阳新县和安阳林州的两所学校,公开课还在部分中小学校同步视频直播,观看直播的同学们与好少年们进行现场互动。



2018年第一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

张晓茹   14岁    淅川县九重镇第一初中

陈宗阳    7 岁    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

赵晓晴   14岁    郑州市第54中学

赵翌扬   12岁    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

卢奕轩    9 岁    洛阳市实验小学

陈奕名   11岁    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小学

康佳馨   11岁    漯河市实验小学

冯文博   12岁    焦作市塔南路小学

刘宸宇   10岁    鹤壁市淇滨小学

张圣果   11岁    信阳市第三小学

李张玉   16岁    济源市济水一中


2018年第二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

孙东海   15岁    济源高级中学

李子昂   17岁    郑州中学

王佳晨   14岁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高  歌    11岁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孙千里   17岁    栾川县第一高中

张一民   10岁    平顶山市体育路小学

李婧源   13岁    临颍县杜曲镇第一初中

郭东强   12岁    沁阳市第二中学

袁  印    16岁    商丘市特殊教育学校

闫庚申   13岁    原阳县靳堂乡第二初中


颁奖现场


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看我们河南“新时代好少年”,用行动创造青春的色彩,担当起民族的重任,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好少年们用他们的事迹为我们树立榜样。



2018年第一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张晓茹

南水北调工程的“环保小卫士”


张晓茹,女,汉族,2004年5月生,淅川县九重镇第一初中学生。2011年,张晓茹住的村子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搬迁移民。她在学校听到移民政策宣传后,回家就给父母和村民讲“舍小家、为国家”的道理。张晓茹的家乡九重镇,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保水质、护运行责任重大。为了让京津人民喝上放心水,九重镇政府成立了“渠首护水队”,张晓茹积极报名参加。她组织同学成立了义务护河队,利用节假日宣传环保知识,清理南水北调干渠生活垃圾。她还从身边做起,节约用纸、节约用水,为邻居讲解用盐洗茶杯、用醋洗污垢的方法,减少使用洗衣粉、洗洁精,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贡献力量。


      

陈宗阳

用爱唤醒“植物人”妈妈


陈宗阳,男,汉族,2011年4月生,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陈宗阳是一个勤奋上进、阳光自信的孩子。2岁时,妈妈被重物砸中头部成了植物人。小宗阳每天都跟着爷爷到重症监护室看望妈妈,趴在妈妈身边一遍遍地呼唤。在小宗阳爱的呼唤下,昏迷两年的妈妈奇迹般苏醒了,连主治医生都惊叹:“真是个奇迹啊!”苏醒后的妈妈全身瘫痪,记忆力和言语功能丧失,吃喝拉撒全得有人照料。小宗阳每天除帮妈妈喂饭、翻身、按摩,陪妈妈聊天、做康复训练外,还当起了妈妈的小老师,教妈妈认字、算题。小宗阳坚信,只要他不放弃对妈妈的康复锻炼,妈妈早晚能叫出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深深地爱着她!


      

赵晓晴

稚嫩肩膀勇挑生活重担


赵晓晴,女,汉族,2004年2月生,郑州市第54中学学生。她独立坚强、热心善良,用满满的正能量迎接生活的厄运。赵晓晴刚出生不久,家庭就遭遇了变故:爷爷不幸离世,妈妈因全身瘫痪而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以补贴家用。自打她懂事起,照顾妈妈和弟弟的重任便落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小学一年级时,她已经学会独立自主,不仅照顾妈妈,还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为了给妈妈做康复锻炼,她还自创了一套“晓晴按摩法”。每晚放学回家按摩、做饭、收拾家务,忙至深夜,日复一日,她无怨无悔。在学校,赵晓晴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组织领导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和学生会干部,多次被评为班级学习标兵。


      

赵翌扬

喜欢创新的“小才女”


赵翌扬,女,汉族,2006年11月生,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学生。赵翌扬是一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小才女”。她喜欢创新、大胆探索,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公倍数的运用与探索》在河南省中小学生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全校T台秀活动中,她把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制作的“七彩裙”受到好评。在学校,她身为班长,尽职尽责,对待同学宽容热情;在家里,她主动分担家务,吃苦耐劳;在社会上,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赵翌扬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为实现这个梦想,她坚持阅读和练笔,在《小学生作文》《安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多篇作品,还编印了自己的诗集和长篇童话小说,并通过喜马拉雅平台和听友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及喜爱的诗词。


      

卢奕轩、陈奕名

传递孝心撒播爱


卢奕轩,女,汉族,2009年2月生,洛阳市实验小学学生。陈奕名,男,汉族,2007年11月生,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小学学生。


卢奕轩和陈奕名都生长在军人家庭。同为军人出身的父辈们把孩子的品德教育当作人生的第一课。听到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张俊的故事后,卢奕轩和陈奕名深受感动,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张俊家里慰问学习,并将根据张俊事迹创作的诗朗诵《屋檐上的光》在多个舞台上演出,积极传播正能量。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组建了洛阳市首支以少儿为主体的七彩阳光志愿服务队,用向上向善的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


      

康佳馨

用歌声向祖国献礼


康佳馨,女,汉族,2007年12月生,漯河市实验小学学生。她小小年纪就有家国情怀。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康佳馨决定用歌声向祖国献礼。2017年7月起,她每天早起坚持练唱,就算生病也从不间断,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练习和精心筹备,终于顺利完成《歌唱祖国》MV的录制。她的作品推出后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2017年,她领诵的古装版《弟子规》,代表学校参加了教育部微电影评选。她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贫困儿童募捐,主动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患白血病的同学,和同学们一起为社区做好事,坚持做“小小交通指挥员”,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冯文博

山阳大地上的小“雷锋”


冯文博,男,汉族,2006年4月生,焦作市塔南路小学学生。冯文博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与贫困山区学生卢通顺结成对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父母的带领下,冯文博经常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2014年,他为温县赵堡镇东平滩小学捐赠课外书;2015年,他参加爱心助学会活动,为贫困学生表演节目、捐赠图书。几年来,他共捐出图书169本,捐款2786元,捐赠衣服96件。他助人为乐的行为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社区居民的好评。冯文博用自己善良的举动,书写着一个阳光少年的成长历程。


      

刘宸宇

志向高远的“创客达人”


刘宸宇,男,汉族,2008年1月生,鹤壁市淇滨小学学生。刘宸宇喜欢科技创新,心中有一个科技强国梦,有志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做出成绩和贡献。刘宸宇喜欢做3D设计和编程设计,他设计的3D模型多次被3DOne官网评为“优秀模型”和“精选模型”。2017年5月,3DOne官网推出《创客在行动》栏目,在全国一共收录了11个视频,其中就有刘宸宇的3DOne作品解说视频。他创作的Scratch作品经典益智游戏《超级玛丽奥》《水果忍者》和用云变量创作的《天空聊天室》等入选为网易卡搭编程“精选作品”。2017年5月,刘宸宇获得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小学组综合技能比赛(B类)一等奖。


      

张圣果

多才多艺的公益少年


张圣果,女,汉族,2007年6月生,信阳市第三小学学生。真诚善良、助人为乐是张圣果快乐的源泉。她热心公益,听说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缺少图书、衣物,便把自己没穿的衣服、珍藏的图书拿出来捐赠,并号召同学们将义卖活动所挣的钱全部捐献给贫困学生。很多个周末,她为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精心挑选的课外书,陪他们玩耍;到敬老院里打扫卫生,给奶奶们梳头,给爷爷们背诗。学习上,她勤奋刻苦,一丝不苟;课堂上,敢于提问,思路清晰。生活中的她,热爱读书、多才多艺、勇于尝试。2017年在央视《看我七十二变》栏目中取得佳绩并赢得鞠萍姐姐的夸赞。


      

李张玉

愚公故里的“雷锋之花”


李张玉,女,汉族,2002年10月生,济源市济水一中学生。做一次好事容易,做一些好事也不难,难的是永不言弃的坚持。李张玉尽管只有15岁,却用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展现出一个少年的大爱美德。初中三年,不论寒暑,她每天都在学校开门前10分钟到达班级车区,将每辆自行车摆放整齐。每隔一周,她都会带着几名同学到福利院,和那里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从2016年1月至今,她坚持到爱心粥铺做义工。不管冬天多么寒冷,每到周末,她早早地起床,带领她和同学们组建的“爱心粥志愿服务小组”,用坚持和爱心,让前来吃粥的环卫工人感到无限的温暖。



2018年第二批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孙东海

运用所学知识带领全家成功摘掉

“贫困户”帽子的脱贫好少年


孙东海,男,15岁,济源高级中学学生。他出生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父亲右手残疾,母亲神智不好。在这样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孙东海边上学边养家,学习上努力上进,酷爱读书,成绩优异,还带动全家种菜养猪,辛勤劳作。他从6岁开始就承担起大部分家务,上了初中后学会干各种农活,驾驶拖拉机耕种,利用周末种菜、卖菜。初一时,他和父亲商量借钱养猪。当第一窝15个猪崽陆续夭折全家人陷入绝望时,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认真学习猪圈消毒和防疫技术,2016年全家成功脱贫。他常说:“人穷不能志短,在我最困难时,老师、同学、社会给了我无私的关怀,将来我也一定要帮助别人、报效社会。”


      李子昂

热心公益,持之以恒地关爱

困境中的人们的爱心好少年


李子昂,男,17岁,郑州中学学生。他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在他7岁那年,父母带他去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福利院之行,使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改变。从那以后每年的节假日,他都会去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在他的学校附近,有一家石佛敬老院,他也是那里的常客。在父母的帮助下,去给敬老院送棉衣棉被,手套帽子等,用爱心温暖每一位老人。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创立了“郑州中学慈善社”,带领更多的同学走上公益之路。郑州中学慈善社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帮助2015感动中国人物王宽家庭成员、渐冻症患者王海龙,并积极开展“一起解冻,为爱破冰,关爱DMD儿童大型公益活动”。汶川地震、玉树救灾、援助藏区的小朋友,他毫不犹豫,尽他所能。他以自己的行动不断为胸前的团徽增光添彩,以爱心散发着向上、向善的光芒。


      王佳晨

为梦想而拼、为责任而战,努力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好少年


王佳晨,男,14岁,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学生。他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培养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汲取和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喜爱围棋,从7岁起坚持学习;他热爱书法,从9岁开始练习写字;他爱读史书,喜欢写作,2017年参加“河南省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演讲比赛,荣获“十佳”选手称号;关心他人、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他是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的主持人之一。2017年,他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



高 歌

勇敢战胜病魔,给病友们传递

信心和正能量的乐观好少年


高歌,女,11岁,许昌市健康路小学学生。5岁时,她被确诊为“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成了生存的唯一希望。移植和化疗过程十分痛苦,年幼的她却总是用笑脸回报泪流满面的妈妈,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没有叫过一声痛。在病重期间,高歌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她也从小就懂得了感恩。她喜欢帮助其他病友,她帮小琪琪的妈妈给孩子喂药,她劝化疗无食欲的王爷爷、陈阿姨吃饭,她逗乐的“火鸡舞”成为病友减轻痛苦的“良药”。为了激励更多的病友和家属,她建议妈妈做义务咨询员,把妈妈的手机号和QQ号都交给了医院护士长。她的乐观、坚强和勇敢,让医生和病友们交口称赞。凭借坚强的毅力和艰苦的努力,她在学校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孙千里

关心生态环境,希望用所学知识为

家乡的青山绿水再添光彩的环保好少年


孙千里,男,17岁,现为栾川县第一高中学生。他热心环保,把环保实践当成学习的一部分,利用假期组织开展南水北调地清河环境保护的公益宣传,利用暑假参加中山大学在栾川举办的生态旅游可发展监测点抽样调查工作等,先后撰写了《伊河水系现状调查》《关于栾川县环境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他组织成立了栾川一高生态环境学社,号召环保爱好者共同学习交流实践。“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孙千里这样说。他同时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绩优异;自初一起担任班干部,任劳任怨,组织同学们“一帮一”结对子共同提高。


      

张一民

拥有“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多功能

智能拐杖”等多项发明创造的科技好少年


张一民,男,10岁,平顶山市体育路小学学生。他热爱科技创新,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智能垃圾分拣机器人”,和同学合作完成的“老年人防摔及自主寻家智能鞋”“多功能智能拐杖”等,分别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十八届河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奖。他热心公益,是平顶山博物馆和市图书馆志愿者,连续两年被评为平顶山博物馆优秀志愿者、平顶山市图书馆志愿活动先进个人。他勤奋努力,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他勤俭朴素,从不攀比,主动将压岁钱拿出来捐助贫困大学生。


      

李婧源

悉心照顾植物人父亲,入选

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好少年


李婧源,女,13岁,临颍县杜曲镇第一初中学生。她6岁那年,在外打工的爸爸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给爸爸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妈妈离开了家去南方打工,家里留下了70多岁的奶奶、年幼的婧源和弟弟。生活的艰辛让婧源快速长大,小小年纪的她学会了做家务和照顾躺在床上的爸爸。每天婧源都是跑着上学、去食堂、回家,就连同学们用来午休的时间,她也不愿意浪费,这样可以挤出时间来学习。凭借着对梦想的坚定和一刻不松懈的努力,婧源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她的乐观和阳光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18年,她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中被选评为“最美孝心少年”。


      

郭东强

热心太极文化传承,有“太极

小使者”美称的武术好少年


郭东强,男,13岁,沁阳市第二中学学生。他自幼喜欢太极拳,从5岁起,他每天坚持练习,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9岁时,他得到陈氏太极拳传承人王西安的亲自指点,学习陈氏太极枪。天道酬勤,几年来,郭东强先后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夺得金牌44枚,银牌13枚,武德风尚奖5次。他积极传播太极文化,在学校成立“东强太极拳社团”,担任小教头,悉心指导同学们练习太极拳。2018年9月,东强升入初中,但仍心系喜欢太极的学弟学妹,每周五下午抽时间回到小学继续担任“小教头”。武术练习非常辛苦,但东强对文化课学习丝毫没有放松,他热爱阅读,喜欢书法,努力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连年获得“沁阳市三好学生”等荣誉。


      

袁 印

双目失明,热爱唱歌,

身残志坚的阳光好少年


袁印,男,16岁,商丘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这是一个先天性双目失明的孩子,也是一名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小歌星。小袁印8岁那年,他的父母才终于为他找到了学校上学。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学好盲文,反复练习,右手掌磨出血泡,手背上冻疮化脓,他都不肯请假,从不叫苦,坚持学业。他很喜欢唱歌,老师发现他有一副好嗓子,就联系专业人员利用双休日教他唱歌、弹琴。无论刮风下雨、感冒发烧,他从未耽误一节课,总是主动找老师问不懂的地方,课余时间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反复练习。他的事迹被公益爱心企业知道后,为他量身订做谱写了一首歌曲《因为有你在身边》,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虽然,他眼前一片黑暗,内心却充满阳光。他不想拖累社会、学校和家庭,他只想成为有用的人。


      

闫庚申

留守家乡,同时担任爷爷的眼睛

和拐杖、弟弟的主心骨的自强好少年


闫庚申,男,13岁,原阳县靳堂乡第二初中学学生。闫庚申是一名留守儿童,他孝顺懂事、坚强乐观,小小年纪就撑起了一个家。在五年前,闫庚申的父母外出打工,从此他在上学读书的同时,还要照顾61岁眼睛失明的爷爷和只有6岁的弟弟。在家里,他就是爷爷的眼睛和拐杖,也是弟弟的主心骨。他每天早早起床做饭,叫醒弟弟,再帮爷爷起床,照顾爷爷和弟弟吃饭,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学校,闫庚申学习认真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担任班干部,经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2017年,闫庚申获评“新乡市三好学生”。


来源:教育时报


 


往期精彩推荐


七上央视舞台,最美的她用舞蹈叩开无声世界的大门——


公示 | 全省遴选100位“李芳式的好老师”,看有你身边的老师没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教育时报”。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教育时报系列公众号

↓↓↓↓

觉得不错,请点个“好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