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咋回事?出钱捐图书捐文具却反被受捐学生“嘲讽式”感谢……

教育时报 2022-10-0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

受资助的贫困学子

努力学习取得成绩后

写信感激好心捐助人的正能量新闻

但是近日来自天津的一位市民

却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两封

受捐学生手写的感谢信

称自己感到十分气愤

这是怎么回事?



据悉,去年天津市宁河区一学校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周前学校形成“手拉手”结对帮扶,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具和图书。受捐赠学校收到物资后随即下发给学生,并让学生们写感谢信。


周前学校的两名学生在信中写道:“请无知的你们注意思维”“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我们并不需要”“我很自责,自责我们认识了你们”“我们很穷是没错,穷得住楼房,穷得只能和朋友去吃龙虾”“你们信上说我们是用砖头当板凳,没错,这周给你们寄两块”……这让很多网友不解:“现在孩子的心态怎么这样啊?”


捐赠者更表示,对援助自己的“恩人”写出这样的文案,教育实属失败。



对此当地教育局回应称,事发于去年,两所学校的学生之间私下交流中存在误会,个别孩子因此“恶作剧”。目前写信学生已找到,与其沟通后认识到自身错误,学校已对其批评教育。


这一幕乍看似曾相识:前几年,山东济南某中学学生给四川成都石室中学写信,本是友好举动,可因为本地网站通稿中将石室中学说成“贫困山区学校”,引发了这所全国知名高中的校友大反弹,他们纷纷用自嘲方式讲述母校的光辉校史。


这次情况并不一样,但是所谓“交流中起误会”,结合信中字里行间的内容看,跟受助学校学生对当地被描述为“穷地方”的不适心理有一定关系。


捐助方很委屈:他们确实在做事


对于“嘲讽式”感恩,有人认为“感谢信”本就是形式主义,既过时又老套。此事被曝光后,有言论将矛头对准了施助者:认为有关方面在帮扶过程中,并不理解受助方的真实需求,一提到“手拉手”“结对帮扶”就窄化为“送文具、捐书”;在此过程中,言语间还流露出些许优越感,这让人不舒服。


不可否认,这类现象也确实存在。但如果站在事件全貌看,类似的言论对此次事件中的施助者天津市宁河区一方来说,并不公平。


从公开信息来看,2017年,天津市宁河区与甘肃省榆中县正式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援助、产业合作等多个方式帮助榆中县脱贫。兰州晚报今年5月披露数据称,宁河区累计向榆中县投入的产业帮扶资金2600余万元。



此外,用于改善榆中县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帮扶资金投入也超过735万元。


2019年,宁河区与榆中县实现了东西部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全覆盖。


2020年,榆中县和宁河区的学校,还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和“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促进两地的教育资源共享。


也就是说,天津方面对榆中实施的,是系统性、机制化的帮扶活动,而非部分人认为的“一说到帮扶,只知道捐书、捐文具”。


受助方很委屈:他们需要理解与尊重


邮寄文具当然是爱心和善意的表现,但帮扶者的大意,确实有可能刺痛被帮扶者的心,帮扶行为也被视作流露出优越感——现在即便是西部地区的乡镇中学,学生一般也都买得起文具。说某个地方穷跟送文具的行为联系在一块,也容易被误会。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双方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姿态沟通,我给你讲讲城市的霓虹与大厦,你给我说说山间的溪流与晚风”。相互尊重,对等交流,“误会”自然也就能少些。


无论如何,这都是少年之间的“故事”,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并不是说,话中带“刺”就值得提倡,但确实没必要将其上升为有的网友担忧的“忘恩负义”。我们或许可以更倾向于将这理解成有些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特别的交流方式。



如果换作成年人,这两封“感谢信”当然会被认为是不得体的。但写信的中学生也就十来岁的年纪,他们的嘲讽意味,其实并没有成年人想象得那么浓。某种程度上,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向“外部世界”展示自己的自尊心呢?我们没有必要用“太成年”的眼光来看待未成年的他们。


说到底,这件事折射出的是贫困地区孩子在结对帮扶中对理解与尊重的渴求。我们需要用一种爱的目光,来看待孩子们的“嘲讽”或“自嘲”,尝试理解和引导他们。



各位老师、家长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欢迎下方留言!


:新京报、凤凰教师




推荐阅读


◆ 招生季,抢人大战原来还可以这样干……


◆ 解说员调侃河南建业球员“感谢新冠”!这家电视台道歉了


◆ 8名学生被抓,2人刚刚结束高考!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