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堂课,影响了2600万学子!

河南教育铁军 教育时报 2022-10-09



8月27日,教育部宣布

全国30个省份确定秋季开学时间

这意味着

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

孩子们将与阔别已久的课堂再次相逢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

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们

更易受到疫情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

思政课的优势

凸显出来

↓↓↓


思政引领

打造疫情下的生动课堂


一场疫情,暴风雨般摔打着国人的心情。起初人们更多的是恐慌、不安,紧接而来的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经历不安的同时,我们也在共同抗击疫魔,共同感受疫情防控下全社会的力量与温情。


因为疫情,全国学校延期开学,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长期待在家中,生活空间局促,活动方式单一,仅能借助网络平台与外界联系,容易滋生焦虑、迷茫、紧张情绪。如何保障疫情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稳定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思想状况?如何在复课后上好学生的思想政治课?自疫情暴发,全省教育人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新冠疫情

一本具有深远意义的特殊教材


3月9日,全国高校学生观看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节目。节目中4名教授的倾情讲述,给全国大学生在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打了一剂强心针。“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感人案例,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在节目中的这句话,恰是全国教育人正在关注的重点。



2月21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郑州市高新区外国语小学调研指导时指出,灾难让人成长,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抓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


“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这是王国生重点强调的内容。4月7日,全省高三复学第一天,王国生来到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4)班的课堂上,为学生们上了一节特殊的思政课。在这节课上,王国生再次强调了把疫情当教材的重要性。王国生说,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前一段时间大家亲身经历了这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人民战争,更加深切、更加具体地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既是接受信念教育、实践教育、生命教育的鲜活教材,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宝贵人生财富。


疫情下,如何在思想上引领学生?除了省委书记的关注,河南教育人也始终在探索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教育。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9场发布会上


早在2月14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9场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在回答完最后一名记者提问后,突然动情地说:“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同学都必须真正地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郑邦山的这段肺腑之言迅速刷屏,引发了热烈的社会讨论……




化疫为机

一堂贯穿全年的思政大课


3月4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由此,一场全省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我省2800多万教育人口中全面铺展开来,2600万学子受益。


巩义二中高三开学第一天,学习优秀人物战疫故事


防控是最好的课堂,疫情是最好的教科书。我省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努力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引导学校师生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与人民共命运、和时代同步伐。


郑州大学号召广大教师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将课堂与思政相结合,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河南大学精心组织开学思政第一课,推出《祖国强、人民安:新时代经典战疫纪实》等网课、《长江长江,我是黄河》等战疫微视频,强化师生的家国责任感;信阳师范学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系列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奋战在一线的科学家、医生、教师、军人和学校校友、青年志愿者等的战疫故事……


4月12日,郑州市初三复学前一天,郑邦山深入郑州部分学校,在调研指导学校疫情防控和九年级复学准备情况时再次强调,学校要特别重视上好开学第一课,要能够化危为机,把灾难当教材,利用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


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仔细查看学校班级防疫记录本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级中小学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课堂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既开展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又注重对学生思想的长远引领,力争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新冠病毒别猖狂,中华辈出好儿郎,耄耋之年再出征,南山爷爷好榜样。”郏县新城小学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化身小战士,以响亮、清澈的童音向疫情“宣战”;开封市第七中学艺术班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美术作品,表达出青少年学生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鹤壁市淇滨小学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全校学生开设在线德育课堂,推出了《抗击疫情,有你有我》《给白衣天使写封信》等栏目;济源市沁园中学创新育人途径,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精心举办“云端”道德讲堂,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


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学生参加“致敬,强国一代”线上升旗仪式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让我们警醒: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友好相处,和大自然友好相处。疫情期间,我们了解了垃圾如何分类,特别要注意家庭废弃的防疫用品的处理。”这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开封市县街小学教师朱志林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发的《九爱课程》之一——《爱自然》的部分内容。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分布在全省各地的近百位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开通班级电台、举办心理健康线上沙龙、开设“家庭实验课”、开展《九爱课程》假期实践活动……带动全省班主任把战疫变成课堂,为学生上好生命课、信念课、爱国课,搭建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呵护学生身心健康。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充分抓住教育契机,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鲜活素材,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精神塑造,充分体现出河南教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破茧成蝶

一群与祖国共成长的时代新人


“有人说这届高三学生虽‘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但苦难孕育着辉煌,我觉得这恰恰是一场难得的人生考验。”上完一节信念主题班会课后,省实验中学高三航空(6)班学生贾昆峰说。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生宋格格在书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必将深刻磨炼战斗意志,获得成长成熟的蜕变。我们都应以青春的名义宣誓:我们不惧、不退,勇于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书写灾难中自己的传奇!


一颗颗向真向善的种子深深扎根、一朵朵理想信念的蓓蕾悄然绽放,伴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正在逆风成长,他们青春的肩膀,正在撑起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中学生周安旎向学校捐赠酒精消毒液


“疫情在传播,爱也在传播。我也要做一个能够温暖别人的人。”这是济源市济水一中学生周安旎的抗疫誓言。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周安旎拿出压岁钱购买了20箱酒精消毒液,并将这批抗疫物资送到母校老师的手中。


周安旎只是全省1000多万中小学生疫情期间勇于奉献的代表,随着“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在郑州、鹤壁、南阳……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儿童涌现出来。


大学生任麒桦在消毒液桶上写下“加油”


在这场大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河南高校学子也显示出令人欣喜的表现,河南科技大学学生魏永峰多方筹措善款购买医疗物资,并联系基金会将医用物资送至武汉医院;郑州大学2017级新闻系学生任麒桦,用自己比赛的奖金和勤工俭学的工资为郑州市公安局捐赠500公斤消毒液;还有郝莺歌、朱顺超、陈浩、宋法宇等一大批疫情期间活跃于黄河两岸的大学生们……这些优秀学子的经历,给全省高校的“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活”教材,他们的精神也激励着河南广大高校学子奋勇争先,主动扛起青春的责任。



从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身影

到摄像头前坚守特殊讲台的面孔

从大山深处送教到户的足迹

再到绽放在黄河两岸的青春力量……

持续5天的系列报道

分别聚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校援鄂医疗队伍

“停课不停学”中的师生

全方位展现了

战疫中的“河南教育铁军”形象

报道至此告一段落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

“河南教育铁军”一直在路上

教育时报将继续关注!


来源:《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实习记者  杨智斌



推荐阅读


◆ 与2800万人共患难,他们选择冲锋在前!


◆  逆风驰援,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 “停课不停学”,他们冲锋在前!


◆ 河南大学生,好样的!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