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说老师不喜欢培训?只要真成长,老师就倾情!

国培十年 教育时报 2022-10-09

一提起培训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印象——

几十个、上百个人坐在报告厅

专家来了就上课

上完课就走

而实际的学习效果呢

很难保证


这些年

河南省有效组织和实施“国培计划”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

基于需求

勇于创新

做出了地域特色和实效

赢得了老师的喜欢——


模式创新,亮点频现

培育学习型豫师 

——河南省“国培计划”各地实施经验扫描




刘素萍是封丘县应举镇应举小学的校长,自从2019年9月24日开始,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河南师范大学“国培计(2019)”封丘县乡村教师工作坊的坊主。


原先对国培存在认识误区、对做坊主一头雾水的她,经过近一年的培训洗礼,完全更新了状态。她说:“国培是‘真刀真枪’的大比武,是团结共赢的成长实践,农村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底子薄,又太封闭,缺少学习机会。有很多年轻教师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都搞错了,虽然有一腔热血,却常常南辕北辙,国培犹如甘霖滋润了农村教育。”


作为一名寄宿制中学的班主任、语文教师,长期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平顶山市第27中学教师卫素丹感到生活无趣,然而河南省2019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班在湖南师范大学21天的集中培训,又让她焕发出活力,努力做研究型教师,享受教育的乐趣……


建乡村教师工作坊,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国培“雪中送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广大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师通过“国培计划”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了接触教育发达地区资源的机会,也为当地和教育发达地区搭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桥梁。


民权县在“国培计划”中开创了名师带徒的送教下乡新模式


在实施“国培计划”的过程中,河南各地针对乡村地区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需要,开设了音、体、美、心理健康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


南阳市通过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为全市1.5万余乡村教师提供了走出偏远地区走向大城市的机遇。


卢氏县地处山区,针对老师们“想学习但出不去,不用出去的学习没兴趣”的情况,该县通过教师工作坊线上学习、线下研磨“双线并行”的研修模式,大力开展网络支持下的线下课例研磨活动,很好地落实了国培项目培训目标。


地处豫西丘陵区的伊川县,紧紧抓住校长不放,靠住指导者不离,管住教师不松,握住考核不丢,有力推进了“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


2018年、2019年,虞城县承担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和学前教育的国培送教下乡任务,使乡村一线村小及教学点教师足不出户,就可聆听名师讲学、观摩名师示范课。


济源市承办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孔冬青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专家报告会


济源示范区以名师培养工程为中心,大力提升区域培训者团队“造血”功能,缓解教师进修学校资源严重不足,教师发展“萝卜炖萝卜”的同质化培训难题,也让农村教师有了“走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


长垣市、永城市、兰考县、滑县、新县……全省各地的国培如雪中送炭,惠及180多万教师,尤其是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博爱县积极开展“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


国培强引领,省培做示范,市培重辐射,县培保全员,校培促常态,五级联动机制形成区域特色师训模式





最理想的培训是唤醒教师的成长动力。“国培计划”的深入实施,促进了教师教育的改革,培训形式和内容更加贴近教师需求,参训教师由被动指派培训转为主动要求参训,学习积极性充分被激发,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许昌市借鉴“国培计划”的先进理念和培训模式,将“国培计划”纳入全市“强师”工程,积极开展适合当地教育生态的市培、县培和校培,覆盖面达100%,培训效果显著。


洛阳市各县依托“国培计划”,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依托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逐步建立了以省内外师范院校为主体、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为支撑、教师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为支持、立足校本的教师教育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县域教师队伍服务体系建设。


开封市开展幼儿园听课观摩活动


开封市也在国培基础上,充分开展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研修的差异化培训,让学习更精准,培养了一批省、市、县级名师和骨干教师,依托名师辐射带动周围教师的能力提升。


 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机制形成区域特色师训模式,让大批一线学科教师成功转换为实践与理论兼备、上课与讲座贯通的一线本土教育实践专家。


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关注参训教师的每一个反馈信息





为保证“国培计划”的有效、深入实施,河南省加强培训的过程监督,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持续实施项目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


2019年下半年,杞县高阳镇孙寨小学教师周香香参加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的培训。“过去我是一个被茧包裹的蚕,封锁在乡村的学校里,用自己以为很好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授课任务,日复一日……‘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对数学教学的认知。”周香香说。回到学校后,校长组织国培学习分享交流会,让周香香把所学专业的教学知识,分享给同事,做到了一人学习,全校受益。教师们还制订了每月的听课评课计划,互相督促。


新乡市参培教师2017年在郑州做国培经验分享,扎实做好“三个一”


杞县教师进修学校2019年首次承担小学语文、数学两个学科送教下乡项目,通过送教下乡使每一位参培教师都实现“四个一”:写一篇研修心得、参加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并形成一篇高质量教学设计、上一堂校内汇报课,实现培训的资源和成果利用率最大化。


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建立了培训反馈机制,关注参训教师的信息反馈,引导培训成果的转化,达到学以致用。


南阳市的“国培计划”实施以来,累计为全市培训教师15.1万人次,每位教师培训60学时以上。“国培计划”的实施,大幅提升了全市培训者队伍整体能力,锻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过硬培训者队伍,成长起来了一批知名培训专家,建设了一大批培训课程资源,探索了适合地方教师特色的培训模式。


10年来,河南省持续加大教师教育资源投入和整合力度,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培育爱学习、善学习的学习型河南教师,以师资水平的提升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卢氏县:突破困局,铺平教师成长之路




卢氏县朱阳关镇小学教师张静没有想到,去年自己能在华东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8)”河南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总结大会上,面向全省教师做优课展示。


这位2015年以特岗教师身份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感慨地告诉记者,真的很感谢工作坊研修,否则自己根本不可能成长这样快。“在工作坊系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参加磨课实践,而且能跟洛阳名师同课异构,这让自己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学生立场。”


这种看得见的成长这些年在卢氏县可不止张静一个个例,而是一大群。发自内心感谢教师工作坊,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的共同感受。


线下小组研讨,让培训更加有效


据卢氏县教体局教师教育股股长骆焕学介绍,全县教职工3724人中有1/3教师为近10年来招录的特岗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师范类毕业生,年轻人有热情,有干劲,但专业知识不足。由于工学矛盾突出,老师们外出学习的机会非常少,虽然有网络培训、校本培训,但仅有不足20%的老师认为这些培训有点帮助。


“老师们更喜欢有针对性的以课堂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具备直观示范性、能更多与他人交流的培训,而国培的工作坊研修活动刚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骆焕学说。


从2018年工作坊项目研修开始,卢氏县一体化统筹,打破城乡学校界限,将全县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各学段教师以学科为类别分成了32个学科工作坊,全县同学科教师同坊研修,同坊交流成长。


卢氏县开展工作坊培训会


卢氏县还在全市率先实施骨干名师“评聘分离”改革,对全县930名各级骨干名师实施聘任制,集中资源着力培养愿引领、能引领、能发挥作用的骨干名师。


通过“国培计划”团队研修、省培和市县培训项目,先后培养了58名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引领者,以及100名中小学教师培训引领人才担任工作坊坊主和研修组长。


工作坊混合研修推进会


每逢开展线下集中研修及送教下乡等大型活动,示范课、点评课等均从这些人中遴选讲师。活动的历练又进一步促进了骨干名师的成长,更多的学科引领人才在活动中开始崭露头角。


范里镇中心小学刘琼老师两年时间里就从普通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中层领导,而且兼任范里镇中心校教科研主任。2018 年 4 月,她被推荐为“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入选了“河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像刘琼老师这样成长自己、引领同伴的事例在卢氏县还有很多,如张聚、宋新波、麻丽娟、李芬、赵阳等一大批老师不仅在县内赢得了教师们认可,在省内也小有了名气。


卢氏研修成果受到关注


“这批本土化、草根式名师的持续引领,稳住了研修活动的方向,丰富了研修的含金量,提升了研修活动的吸引力。”因为突破了困局,铺平了教师成长之路,卢氏县的教师研修模式备受省内外众多培训机构团体关注。在频频受邀走上省内外教师培训工作交流舞台时,骆焕学及卢氏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文锋都强调本土名师培养的重要性。


卢氏县教师研修的特点体现在实施“双线并行”研修策略上,即依托国培的工作坊研修项目,通过教师工作坊线上学习、线下研磨“双线并行”的研修模式,大力开展网络支持下的线下课例研磨活动。


为进一步激发教师投入研修、学校和工作坊有效组织研修的动力,卢氏县还从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比如,以系列文件形式确定工作坊研修的主线地位,把工作坊研修成果作为教师省市县级优质课赛讲、一师一优课评选推荐、骨干名师梯级培养的先决条件;以参训学员磨课活动承担率、参与协同备课率、有效观课议课率三个指标考核学校,考核结果纳入教体局对学校的年度综合评估,活动参与度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评估结果……


以前往往“滞销”的研修指标,现在“供不应求”,更可喜的是研修不再流于形式,真正改变了教师生命状态、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


“研修活动研磨的是课,其实修炼的是人,不仅磨出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还修出教师的敬业态度、炼出教师的工匠精神。”李文锋说。


伊川县:好机制培育高能教师





9月13日,周日,晚上8:00,伊川县江左镇初级中学教师薛颖颖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的“睿师讲堂”准时开讲直播课《热爱生活,用心教育》。


伊川县教体局师训股股长段武亭介绍说,薛颖颖是2018年才走上讲台的特岗教师,而且是非师范专业毕业,让人想不到的是短短两年时间,她就成为了学生喜爱、家长信赖、教学成绩突出的九年级化学教师和班主任。


接受记者采访时,薛颖颖说自己确实很喜欢当老师,国培研修平台上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线下扎实的研修对自己的快速成长帮助非常大。


工作坊研修,让学习真正发生


段武亭告诉记者,“睿师讲堂”直播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采取的研修措施,没想到很受老师们欢迎,所以坚持下来已经大半年了,周日晚上是推介县里的优秀老师,请他们分享经验,周三晚上邀请专家名师讲课。


国培10年给伊川教育明显带来五个大变化:一是教师师德修养提升;二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能力提升;三是教师普遍具备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四是教师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五是学校有了研训生态,实现了校本研修常态化。


在河南省2019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项目实施中,伊川县思源学校和县直中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试点校,共计120名教师参加研修。


伊川县鸦岭镇一中教师杨惠超,作为初中体育工作坊坊主,分享经验


为做好能力提升工程试点工作,伊川县将“基于互联网+校本研修专业平台的听评课活动”与“国培计划”2019年中小学乡村教师工作坊混合研修项目相融合,同步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项目,达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10年国培的实践中,伊川县形成了层级领导统一推进机制、“三人行”(教师工作坊坊主、项目学校校长和教研员)捆绑管理机制、教研部门跟踪推进机制、项目实施激励机制和过程督导考核通报机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细致落实、有效到位。



作为伊川县思源学校校长,焦艳利被教体局视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项目实施中的“灵魂人物”、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参加专题学习,必须反馈分享,必须认真规划,必须真抓落实和必须定期交流。虽然很累很忙碌,但收获巨大,焦艳利告诉记者,自己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整体规划能力、领导力水平和对信息化标杆校建设的组织实施能力确实增强了,对学校发展更有信心了。


同样,作为县直中学的电教专干,马全举和冯丽艳老师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工作,工作量也大增。今年上半年基于疫情防控的形势,他们制作微课,方便老师们随时学习,而且随时解决老师们网络授课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顺利实施,而且参与国培中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线上公开课听评课活动。


伊川县“国培计划”2019教师工作坊混合研修项目动员会


县直中学的魏珍珍老师说,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让自己教学如虎添翼,疫情期间的网络课上派上用场,自己游刃有余。县直中学的李珂老师也高兴地说,原先很多技术运用自己是一知半解,现在灵活运用,课堂上素材、资源及知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而且自己的教学组织观念也更新了,探索式、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段武亭说,抓住校长不放,靠住指导者不离,管住教师不松,握住考核不丢,就能很好地推进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培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高能教师。“我们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对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全面培训。今年的目标就是培育一批种子教师,锻造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团队。”


濮阳县:指导到现场、支持到校本




濮阳县实施的“国培计划”,为什么会让专家大为推崇、让参与教师着魔似的追随?9月16日,教育时报记者来到濮阳县,探索“国培计划”在此开花结果的秘诀。


2018年省教育厅启动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濮阳县作为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其中的一个承办县,将这股东风送到了每一所农村学校。


教师工作坊送教下乡


2018年3月,濮阳县教育局深入全县农村中小学,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各学科在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5月,教育局组织力量集中研究“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指南,结合之前的调研情况,成立了“五人行”教师工作坊坊主团队:一线骨干教师、县教研员、专职教师培训者、送教下乡培训基地乡镇和项目学校校长共同组成,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国培引领县培的格局。


“‘五人行’前三者更多是承担教学指导、专业引领的作用,而后两个角色,则是保障送教下乡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比如研修人员召集、研修地点、食宿等棘手问题。”濮阳县教育局教师教育股副股长雷艳伟说道。


遴选、成立了“五人行”教师工作坊坊主团队之后,濮阳县教育局又对坊主团队进行多次集中培训。“时任濮阳县教育局副局长申建民带着刚遴选的50位‘五人行’教师工作坊坊主到商丘师范学院进行了专题研修。


一周时间,大家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研讨各工作坊的送培计划。”作为濮阳县初中语文工作一坊的其中一位坊主、濮阳县文留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淑珍对这次培训记忆深刻。正是在这次培训上,大家达成了共识——送培下乡与网络研修、校本教研深度融合,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方式。


磨课、研课,携手成长


其实,早在2015年濮阳县就启动了送教下乡活动,那时和现在进行的有什么差别?“那时更多是送什么听什么:名师讲完课就走,教师听完课就散。现在是专家指导到现场、支持到校本,留下了永不离开的国培。”濮阳县初中语文工作一坊坊主、濮阳县实验中学教师张林江说,目前正在实施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已是之前的升级版。


基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各工作坊确立研修主题,一学年围绕一个主题,工作坊每月会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一到两次线下研讨、交流。工作坊学员回到学校后,带动本校教师继续教研,以此推动农村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常态化机制。


示范教学


同时,工作坊每周还会有一次网络研讨,围绕大主题下的小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同读一本专业书活动,天天读书、日日分享,一年不间断,包括春节。


为了激励农村教师参与研修,濮阳县教育局实施了“研训赛”一体化工程,全面对接“国培计划”。“工作坊成员,每人每学年都会磨出一节优质课,这样工作坊年度成果与濮阳县的优质课评选、优秀教师表彰等完美对接。”濮阳县教育局局长魏荣华说。


濮阳县依托“五人行”教师工作坊实施的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精准把握住农村教师成长的“命门”,两年来,托举、成就了大量教师。


濮阳县文留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吴晓莉,从一节公开课讲不成快速成长为县骨干教师,去年还被评为濮阳县最美教师。她的成长让濮阳县文留镇中心校校长侯新让印象深刻:“她努力的劲头、成长的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把晓莉老师推出来大家一点意见都没有。”


送教下乡培训之研课磨课


濮阳县小学数学工作一坊成员、习城乡东街小学教师宋艳华去年评上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她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在职称评审面试环节抽到的面试题就是那天在医院,与我讨论到深夜的‘结合实例,谈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个问题。”谈起坊员的成长,坊主、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马晓辉老师泪水浸湿了眼角。机遇往往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得益于对成长的渴求,以及孜孜不倦的专业探索精神,才会有如此“奇遇”。


工作坊不仅成就了农村教师,坊主也在被激励,也在成长。马晓辉,以及濮阳县小学数学三坊坊主、文留镇中心校副校长袁轩今年都被评为了特级教师。“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一路感动。”马晓辉这样总结两年来的路程。


“国培计划”实施10年来

河南省站在

全面深化新时代

教师队伍改革

的战略高度

有效组织和实施“国培计划”

促进了培训管理体制的完善

全省各地勇于创新

为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贡献着力量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吴松超 王磊 刘艳霞


推荐阅读


上课前,不知道课堂上会发生什么,这才是最好玩的!


◆ 新手教师如何快速站稳讲台?武凤霞给出4条忠告6个关键词!


◆ 豫派实践型教育名家如何炼成?这篇文章说得很透!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