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

教育时报 2022-10-09





近日,最新一季《脱口秀大会》播出后,北大学霸李雪琴爆火。这个长相不算惊艳的姑娘身上的标签很多:北大才女、纽约大学留学生、新晋脱口秀黑马……她最开始的走红,是由于她那些被人吐槽很low的短视频。短视频中,她以“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作为开场白,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获得“爱豆”本尊特别录制的视频回复,被人称为“追星锦鲤”,一夜之间圈粉百万。





在本季的《脱口秀大会》上

李雪琴用丧丧的幽默感,征服了大众

她和她的段子,一次次地冲上热搜

对此,李诞说:

“李雪琴说脱口秀天赋异禀,每一句都是爆梗。”

这些能力的背后

是她才华横溢的体现



然而,就说这么优秀的姑娘

却自曝有过重度抑郁症的经历

她说,自从初三父母离婚后

她就再也没有哭过

小小年纪的她

便活成了“妈妈的妈妈”

她在舞台上

笑着将痛苦的经历,说成段子



她的抑郁,也给很多关系不和的父母提了个醒:无论父母离婚还是争吵,孩子不应该成为家庭战争的牺牲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一直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


 

李玫瑾教授从上千例罪案中总结出一个关键观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教授认为,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所以我们往往忽视家庭教育,认为只要是爸爸妈妈,肯定都爱自己的孩子。


可也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健全家庭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幼儿时期会与父母建立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电影《宝贝计划》


很多家长咨询:“我现在的工作特别好,收入也很稳定,但是我的孩子还很小,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我该怎么办?”工作挣钱,可能永远没有尽头,但孩子的关键期只有几年,错过就是一生,孰轻孰重,一定要衡量清楚。


还有一些家长疑问,家庭中是不是要有分工?很多孩子在幼年期都由妈妈集中照顾,那爸爸干什么呢?


李玫瑾教授认为: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全力以赴照顾孩子,做爸爸的也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好育儿支持。但是爸爸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给妻子足够的爱,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更要关心和照顾妻子。不要夫妻双方都集中面对孩子,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重点”,你们都要围着我转,形成自我中心。


妈妈照顾孩子,爸爸照顾妈妈,这样家庭就会形成圆满的链接关系,而不是双箭头的中心关系。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情感会发展——


他先是“瞄准”一个人寻求感情慰藉,当情感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一家人,产生以亲族为联结的亲情。产生亲情之后,又走出家门,跟小朋友融在一起,慢慢从小学到中学,建立起友情——这时候的友情往往是一生中最稳固的,他对朋友的情感依恋也达到了高峰。


当同伴发展好的时候,青春期性发育的时候,再继续长大,他恋爱了,这时又变成一对一的情感关系了,一对一的情感稳定,就要组建家庭,家庭一形成,他再有自己的孩子……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到了这个阶段,人的情感会到达什么程度呢?有上下关系,即“父母跟我”,有横向关系,即“朋友和爱人”,还有向下的关系,即“父母和孩子”,这个人的情感立体,就造就了我们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的“成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对人生的几种感受都有了。为人父母,才知道父母不容易,当有爱的关系,才会知道责任和约束。




停下来,或许孩子还有救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


李玫瑾教授记得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父亲开始管,但根本管不了。



这时候他听说有个专家可以“挽救”这些孩子,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


他的行为被报道出来,李玫瑾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博客上写道: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块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儿子没准还有救。但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概括三句话:


第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


要教孩子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要学会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要学洗菜、摘菜。


第三,找专家帮忙带孩子不如自己亲自带孩子。




不被尊重的孩子,也不会尊重别人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


李玫瑾教授讲过自己这样的一段经历,她说:我经常遇到很多咨询,问:孩子现在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说他应该读什么专业?


我说,我不是神仙,怎么能告诉你他该学什么专业?


他又问,你认为哪个专业更有发展?


我说,哪个专业更有发展不见得适合他,你得问孩子自己想干什么。


还有很多家长问我,这个孩子现在状态不对,需要调整,我一问,你的孩子多大了?21岁了,大四了。


我说,你知道法律规定吗?18岁就是成人了,成人什么概念?他所有的权利都有了,爸爸妈妈只能给他建议,不能再限制和管束他了。很多家长从小也在被管制的环境中长大,不懂孩子也有权利,等到孩子长大叛逆,便又开始后悔,这种状况一定跟父母的失误有关。


一个从小没被尊重的,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没有被亲人善待过的人,怎么会去善待别人?


孩子不被尊重,他怎么会尊重自己?又怎么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呢?成年人给了他什么,他就回报给成人什么。




从小缺爱的人

一生都在治愈自我



时报君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地铁上一男孩因为不小心弄丢地铁票,妈妈一下子就着急上火了。


接着,她对孩子劈头盖脸的骂,期间还不停狂扇儿子耳光。后来才得知,这位妈妈是一位饱含辛酸的单亲妈妈。


妈妈,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最爱的人,她们的情绪不稳定,对于孩子而言,简直是毁灭性的灾难。


心理学家李子勋就说过:“很多人童年的创伤都来自于妈妈;因为妈妈的很多信息不是通过语言来传输的,而是通过孩子共处的生物场去影响孩子。”


李雪琴说:感受疼痛是她十几年来习惯的解压方式。她曾用水果刀反复划手腕,血马上淌了下来,似乎堆积如山的情绪,在那一刻如泄洪般爆发。


因为父母的离异,本来情绪就不稳定的妈妈,将她变成了唯一的发泄口。她为了照顾妈妈的情绪,变得敏感而又小心。因为担心妈妈情绪崩溃,她在考试时从来不敢考第二。在生活中,她与母亲的关系逆转,她需要用最大的极限去容忍和迁就妈妈。


不幸的原生家庭,让她过早地成熟、长大,虽然履历光鲜,却仍然治不了她的不快乐。



时报君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名女士,吐嘈她的前夫:在与前夫的婚姻中,她与同事喝茶40分钟,她前夫可以打20多个电话;她与朋友逛街、休闲,她前夫甚至跟踪她。这样的事情让她恐慌,以至于她的婚姻,最后以失败告终。



原来,这与她前夫的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他从小生活在硝烟弥漫的家庭;在他7岁那年,妈妈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那些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在成年后演变成控制欲,全部倾泄到了妻子身上。


这种从小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这样的孩子,从小的经验告诉他们:爱是失控的。因为长期目睹家长之间的不和谐,他们内心会滋生出不安全感带来的恐惧。


成年后的他们,这种恐惧也从未离开过,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时常有很强的被抛弃感。因此,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常常显得很焦虑,进而歇斯底里。



正如李雪琴,即便她现在已经红成这样,她还是很脆弱,很没有安全感。


她在微博上说:“你完全可以不喜欢我,别告诉我就行,我太脆弱了。”


“可能我有点小聪明,能轻易把一件事做到60分,但是我很懒,我没有办法通过努力把一件事做到90分。”



性格上的忧郁底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让李雪琴有些放不开。李雪琴还曾自曝:大学时期男友劈腿,他竟肆无忌惮刷着李雪琴的校园卡,去邀请自己的新女友看电影。


小时候缺爱的孩子,真的是一生都在寻求治愈自我!



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说:


“一个家庭和睦,父母相爱,孩子能在有爱和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童年。他的人生就有温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


让孩子在满满爱意的家庭中,快乐地长大,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样的孩子,内心宁静且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世界的美好。所以,他们通常对生活都满怀希望,对未来也充满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一书中说:


“我能一眼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宁静、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务能敏锐感受。”


而孩子的这种底气和性格,会让孩子在未来更加从容、坚强,自我发展得更好。


愿每位父母

都能在美好的婚姻里

以稳定的情绪,构筑幸福的家庭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

愿我们的孩子

都能在父母爱的环抱下

健康地成长!


来源:人民教育、光明社教育家、英语教学等



推荐阅读


◆ 生日快乐!和十位河南教育新闻人物一起庆祝祖国71岁生日


◆ 这是我的第245声问候,但并非最后一声!


◆ “不逃课的大学不完整”,谁说的?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