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回应: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教育时报 2022-12-05


12月10日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针对“家长作业”作出回应

健全作业布置机制

学校家长各归其位

↓↓↓



会上,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教育部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老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俞伟跃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辽宁、山西等地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作业管理的一些意见。教育部下一步将主要采取三方面举措,指导地方落实好作业管理工作——


一是要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讲解、学生反馈和评估等方面机制。


二是提升作业质量,主要是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强化实践性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俞伟跃指出,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却无形间成为“压力群”

前不久

江苏一位家长发布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家长在视频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从视频内容来看

这位家长认为

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

使得自己承担了

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



视频结尾处

这位家长问道: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

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

到底谁辛苦?



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

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有人说

压垮成年人

只需一个家长群

↓↓↓


今年国庆前夕,一个孩子的爸爸在开家长会时,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在被老师点名提醒后,情绪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对于这位爸爸的情绪失控,家长纷纷表示:特别理解。本来上班的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如何还原家长群“本来模样”    

杭州市滨江区

这里的学校

多了一份《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

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白岩松

为这份《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点赞

↓↓↓




近日,为加强学校班级微信群管理工作,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经反复调研、多方征询,推出了《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试行稿)》,用“家长篇”和“教师篇”两部分,对家长和老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的言行分别作出规范性约定。


央视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栏目,对《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这一做法点赞。


时报君注意到,这份《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的一些倡议颇有特色,例如,请家长以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的成长,学会欣赏其他孩子的优点;把控交流时间,若非十万火急,在当晚9:30到次日7:00的休息时间,尽量不打扰老师。


再例如,教师要有强烈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意识,不得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分数)、优劣对比、表扬少数等信息;不建议在群内要求家长打印资料,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并在群内上传



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分工呢

那么对于学生作业

看专家怎么说

↓↓↓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表示,家庭和学校在课后作业方面的职责,应该厘清边界。必须要明确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布置作业、组织孩子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等,是学校的职责。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家庭作业创造好的环境,支持孩子自觉地完成作业。家庭和学校应该各归其位,共同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其实家长群只是

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

但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教育永远离不开两者的紧密配合

老师和家长的相互合作

才能给孩子创造出

健康美好的学习环境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 滨江教育发布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推荐阅读↑↑↑

告诉我,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