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变化真和做梦一样!”

豫教新气象 教育时报 2023-06-27


从薄弱到均衡

再到创建优质均衡

河南省义务教育

步入发展快车道


干好回应群众期盼的实事

推进教师梯队攀升工程

打造一支

豫派实践型教育名家队伍

…………

“十四五”期间

我省将评估认定

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300所

特色校1000所左右

辐射带动更多义务教育学校

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

↓↓↓




着眼高质量
义务教育发展迈向优质均衡


2020年12月,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和特色校评审结果公布,济源示范区梨林镇梨林小学(以下简称“梨林小学”)——这所学生不足百人的乡村小学校从全省众多强校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排在济源示范区入选特色校的第一位,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小学校特色发展的无限可能。

5月18日,梨林小学校长段济宁正和学生一起拿着箩筐、扁担、镰刀来到校园旁的麦田,给学生讲解小满节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手把手教学生割麦子。大家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落实全省首个劳动教育周相关指导要求,梨林小学将5月确定为“劳动教育月”,先后开展家庭劳动周、校园劳动周、田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从1994年中师毕业开始,就一直从事乡村教育工作,如今已经过去28年了。2014年,我到梨林小学担任校长的第3年,正逢学校由成建制小学改为教学点,学校只剩下一、二年级,师生从300人减少到30多人。暑假开学,操场上的草比学生还高。”回想起几年前学校面临的发展困境,段济宁还历历在目。


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8年时间,段济宁就带着3位老师、几十名学生建成“六区两馆一廊” 田园劳动基地,吸引省内外800余人到校参观。由段济宁牵头组建的田园劳动教育联盟,辐射河南、四川、甘肃、贵州四省的17所学校、6000余名学生。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其创新探索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媒体报道超600次。



一所不起眼的乡村小学,摇身一变成为叫响全国的劳动教育典型学校,少不了政策的支持。“为了支持我们搞好劳动教育,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没少给我们帮助。我们评上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后,省教育厅给我们一次性奖补50万元,让咱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老师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现在,乡亲们都想把孩子送来我们学校!”段济宁高兴地说。


梨林小学的发展变化正是我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孩子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



均衡发展“启新篇”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22万,1491.06万。


今年3月,省教育厅公布的《2021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22万所,在校生1491.06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比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学校最差的时候只有百十个学生。现在条件好了,师资强了,在校生人数比以前翻了几倍,教学楼、宿舍楼、功能室、实验室、图书角应有尽有,这变化真和做梦一样!”新安县白墙小学副校长张军伟每次走在校园里都忍不住感慨。时间往前推10年,他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在这么漂亮的学校教书。


如今在我省,像新安县白墙小学这样“改变命运”的学校不在少数。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并且着力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加快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在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介绍多年来我省义务教育发展成绩单时说,“近年来,我省新建改扩建城镇学校406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503所,新增城镇学校学位260多万个,成果惠及学生643.09万名。中小学超大班额基本消除,大班额持续下降,现有大班5702个,比2012年减少90398个;超大班39个,比2012年减少44161个。”



教育公平迈入新阶段,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成效更加显著,158个县(市、区)全部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87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6.94亿元,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控辍保学历史性地实现了动态清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个省级试点县,受益学生310.7万人。


如今,我省在满足群众“能上学、有学上”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群众“上好学”的迫切愿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全省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由78%提升至100%,让身处农村的学生一样上好课、上优课,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一系列措施促使我省义务教育从薄弱到均衡,再到创建优质均衡,全省义务教育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教师培养“添燃料”
切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02.22万,95.65万。


据统计,我省现有义务教育教职工102.22万人,比2012年增加20.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95.65万人,比2012年增加19.16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1%。义务教育教师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数量和质量实现双突破。


如何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我省不断探索和落实的方向。


2021年4月26日,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濮阳召开,教育部和省内外180余人一起见证河南乡村教师的高光时刻。


“为构建我省乡村教育智力高地,培育乡村教育带头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按照乡镇全覆盖的目标,力争每个乡镇都设立1—2个首席教师岗位,全省共遴选3000名左右乡村首席教师,建立3000个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立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毛杰介绍说。



2021年4月7日,2020—2022 年度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对象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师范大学开班,400余位河南教师奔赴千里,北上取经。


为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2020年4月,我省制订《河南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方案》,按照“建标准、育名家、强体系、抓引领、促全员”的发展思路,健全以中原名师为引领,从县级骨干、县级名师到市级骨干、市级名师,再到省级骨干、省级名师的新时代教师梯队攀升体系,推动我省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原“千人计划”教学名师等教师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今年,我省将干好回应群众期盼的实事,持续推进教师梯队攀升工程,培育认定中原名师50名、省级名师1200名、省级骨干教师7000名,强化教师人才动态管理,努力打造一支豫派实践型教育名家队伍。”省教育厅教师教育处处长李松原说。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我省将一如既往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资金优先向教师投入,政策优先向教师倾斜,高度重视教师人才的培养。”毛杰说。


内涵建设“加速度”
助力新时代中原教育更出彩



300+1000所,1.25亿。


2021年5月,首届中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郑州举办,会议明确我省将从2021年开始,每年安排1.25亿元支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对上一年认定的示范校、特色校所在的县(市、区)按照示范校每所100万元、特色校每所50万元进行一次性奖补。“十四五”期间,将在全省评估认定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300所、特色校1000所左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管理能力提升作为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一直备受关注。“这项工作是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拓展空间。”毛杰表示,“标准化管理,不是一刀切,也不是千校一面,一定是以贯彻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保证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基础的一校一策。”


示范校、特色校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同时,更承担着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更多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内涵发展。为了最大程度将好学校的好经验传播出去,2020年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评估认定之初,就依托教育时报进行系列宣传,“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在示范校、特色校中选取优秀代表,以图文和视频的形式持续分享各个学校的典型经验,至今已展播两批共50余所学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名单,我省6地入选,5月,省教育厅又公布了37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力争到2025年所有先行创建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为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加速度”。


“我们将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说。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优质均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