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向奔赴 | 踮脚送一送、弯腰接一接

河南学前教育实践 教育时报 2023-06-27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是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落实“双减”工作

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


河南省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

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

坚持“零起点”教学

帮助幼儿实现

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的

全面适应


学前教育

是教育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

学前教育的发展

同样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

《教育时报》开设

《学前教育的河南实践》专栏

推介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改革动态和成效

展示学前教育的河南行动和力量

↓↓↓


让幼小衔接成为幸福的双向奔赴


“幼儿园大班的老师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会,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接到孩子发现什么都不会,巨大的反差背后是标准不同、衔接不够。”“很多家长总是焦虑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但事实证明没有哪一个孩子幼儿园不学拼音、算术就成绩不好。”……


近日,河南省幼小衔接巡回项目录制《幼小衔接名家面对面访谈》节目,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等幼小衔接专家和一年级学生家长共同解答幼小衔接中的困惑,为幼小科学衔接出谋划策、传授经验。访谈视频在“教育时报”微信视频号上一经发布便收获48.1万人次观看、3万次转发,引发家长和老师的热烈讨论。



幼小衔接,一头连着小学,一头连着幼儿园,该如何做?近年来,我省从政策引领、课程衔接、家园共育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学在河南”的幼小科学衔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策引领,明确幼小衔接路径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幼小衔接这一话题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幼小衔接工作多在幼儿园进行,由于缺少小学参与,两个本该紧密联系的学段出现阻隔,再加上家长的升学焦虑,倒逼幼儿园“小学化”,幼小衔接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为缓解这一矛盾,2021年7月,我省印发《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幼小双方在衔接中应承担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


在落实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中,我省遴选32个实验区、130所试点园和130所试点小学,组建由名园长、名校长、教研员、高校学者等73人组成的幼小衔接省级专家组,对试点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专业指导;设立幼小衔接项目专项资金,共投入资金520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推动联合教研,明确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幼教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幼小衔接教研工作;依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和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开展幼小衔接的课题立项研究和幼小衔接的课程教学评选。


专家团队引领方向、试点园(校)做好落实、联合教研实践修正、课题研究形成模式……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下,全省幼儿园和小学有效打破了“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家、园(校)、社主动优化衔接路径,共同打造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生态,各方对幼小衔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



课程突破,聚焦幼小衔接核心


“入学课程结束了,全校200多名新生没有哭闹,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开学第一周,整个一年级秩序井然,孩子们在听讲时都能保持专注,以往让老师最头痛的课堂纪律问题一去不复返。”今年秋季开学,一年级新生显而易见的变化让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校长丁倩忍不住感慨,“幼小衔接,就是有这样的神奇魔力!”


如今,和丁倩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我省近年来着力改变学校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全省各幼儿园和小学也纷纷设计形式多样的幼小衔接课程,让幼儿园踮脚送一送、小学弯腰接一接,真正实现双向奔赴。


比如,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教育往往有机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因此,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新闻播报员”“有趣的线路图”“破译密码”……在开封市金明幼儿园,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特色教学活动每天轮番上线,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学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相对独立,幼儿园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容易产生畏学情绪,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鼓励大班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发现新问题时主动发问、互相探讨、共同解决,让孩子养成敢问、敢说、喜欢说的学习习惯。”开封市金明幼儿园园长徐春茜说。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则注重每月一主题切实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按照幼儿学习与生活的轨迹,设置3月“探秘小学”、4月“快乐准备”、5月“我,棒棒哒”、6月“毕业告白”四个主题,通过向往小学、积极准备、充满信心、依依惜别、勇敢前行的课程脉络,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探寻更为科学适宜的幼小衔接准备活动。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一年级的入学适应教育主要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环境和生活,河南省实验小学格外注重幼小衔接课程建设。校长王献甫告诉记者,学校围绕了解环境、规则、交往等主题,精心设计幼小衔接校本课程。如“校园探秘”课程,让学生拿着地图去探秘教师办公室、经纬农场、少先队大队部等场所,尽快熟悉校园,爱上新“家”;“我想和你做朋友”课程,用图画和游戏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与身边的同学交往;“课间这样玩”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度过一个安全、有趣的课间10分钟……学生在一次次有趣的探究学习中顺利完成幼小过渡。



家园共育,形成幼小衔接合力


“家长在幼儿进入小学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怎样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前不久,林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原园长张利英在安阳市教育局开设的“家长夜校”中,为全市家长分享了幼小衔接中家长地位与责任的相关内容,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家园共育是实现幼小衔接工作的最佳路径,按下家园同步键,才能使家园共育得以实现。”张利英向记者介绍,他们在大班家长中实施“111工程”,即每周一次家长专题讲座、一次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一次幼小衔接家园共育专项内容。针对幼儿是否需要提前认字、写字和学习拼音、上“幼小衔接班”等问题,和家长进行深入探讨,达成教育共识,帮助幼儿和家长更好地渡过幼小衔接期。


幼小衔接贵在行动、重在联动、难在合力。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伙伴,要想让幼小衔接工作成效最大化,就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结为彼此信任、支持、合作的同盟军。


新乡市红旗区区直幼儿园和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联合,对家长进行科学心理指导和情绪疏导,科学助力育儿工作。开展菜单式主题讲座,根据广泛调研结果,列出“菜单”和主题,家长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报名参加,学习更有针对性;建立伙伴式学习共同体,组成高校教师、家长、幼儿园教师三方学习共同体,提出问题、伙伴支着、相互交流、专家提点、实践修正,实现互助式育儿,共同进步;制作家长指导手册,鼓励幼儿和家长每天用20~30分钟亲子时间进行阅读、游戏等,以实践性任务让孩子更好地适应角色转变。


面对家校共育难题,驻马店实验小学则以举办家长学校为突破口。“我们在开学前3天开展智慧父母课堂、每周五举办家长沙龙、常态化落实‘智慧爸妈有妙招’家长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将幼小衔接的范围延伸至家庭内部,让家长与学校不再为儿童超前学习而剑拔弩张,而是因孩子全面发展而携手同行。”学校校长常东亮说。


幼小科学衔接是一场幸福的双向奔赴,家、园(校)、社育人主体缺一不可。如今,强化家园校共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指导要点转化为行动方案,已成为全省广大教师、家长的共识。未来,我省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总结凝练出可供借鉴的河南经验,让更多孩子受益,让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南阳:“三个结合”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图了解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


双向奔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