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先给大家看看2020年12月TIOBE指数:
C语言已经连续数月位居榜首,超越JAVA、Python了,说明物联网达到了很火的程度了。
我们说的IoT设备,通常指的是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我们将IoT设备视为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嵌入式系统。
尽管许多嵌入式系统使用较不复杂的软件即可很好地管理,但联网设备需要功能更强大的系统。
物联网设备的软件应该具备:
1.可扩展性
可扩展的RTOS可以帮助你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
尽管从历史上看,嵌入式系统完全是围绕8位和16位MCU构建的,但是32位MCU的价格却一直在迅速下降,销量在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MCU。
2.模块化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众多RTOS厂家都在不断完善自家RTOS的生态,各种中间件和组件越来越多,但有一个特点就是,模块化。
大家熟悉的µC/OS、RT-Thread、FreeRTOS等都围绕RTOS扩展了许多组件。
3.可连接
网络连接对于物联网非常重要,关键的一点就是“连接”,否则就只是“物”,而不能叫物联网了。
如果RTOS有配套的协议栈最好,这样就能节省开发时间,同时,如果芯片自带有所需的协议栈更好,这样就能节省设备上的内存并降低成本。
4.可靠性
可靠性这一点相信不用我说,做过开发的都能理解。产品运行一段时间出现bug是一件多么头疼的事情。。。
所以,不光是看得到的实物需要认证,“看不见”的软件也是需要认证。
Linux是一种强大的,对开发人员友好的操作系统,作为物联网设备的平台已受到关注,Linux已成熟成为许多应用程序的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
Linux在嵌入式设备中有很多用途,尤其是那些提供图形丰富的用户界面的设备。
然而,与实时操作系统(RTOS)相比,Linux有一个“缺点”:内存占用。即使可以通过删除嵌入式系统不需要的工具和系统服务来缩小Linux,但它仍然非常庞大(相对RTOS)。
它根本无法在8位或16位MCU上运行,甚至许多较新的32位MCU都没有足够的板载RAM用于Linux内核。
ARM Cortex-M系列就是非常适合IoT的MCU,有数百种基于流行的Cortex-M架构的MCU,通常只有几百KB的内存,Linux基本不能在这些芯片上运行。
所以,为什么不使用Linux呢?总结来说就是IoT设备的硬件(资源、性能)不适合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