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2023年5期摘要
✦
《清史研究》2023年5期摘要
✦
破解天地会起源之谜
秦宝琦
摘要:天地会是清代重要的秘密会党,多次进行反清斗争。以往学者大多通过对天地会内流传的一个悲情故事的解读,把天地会说成康熙十三年突然出现的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族革命团体”或“农民革命组织”。笔者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挖掘、梳理和对秘密会党产生社会根源及其演化轨迹的探索,发现康熙年间仅存在异姓结拜弟兄组织,雍正年间才开始“立有会名”,成为“结会树党”的秘密会党。天地会是雍正至乾隆前半期秘密会党大量涌现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一个秘密会党。
关键词:异姓结拜 结会树党 天地会
作者简介:秦宝琦,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权力的扩张及其分配: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再思考
倪玉平
摘要:晚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并有“内轻外重”“内外皆轻”等概念的提出。权力并非静止或者此消彼长的概念,而是极富弹性。晚清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均创设诸多新机构,形成新的权力格局。在权力分配方面,以财权的争夺最明显,双方利益此消彼长一目了然,最终达到动态均衡。这一时期,中央和地方虽然都或多或少失去部分权力,但又在很大程度上极力拓展各自的权力空间。由于地方权力的扩张速度快于中央,导致中央逐步失去对地方的绝对控制。这种权力格局一旦形成,需要很长时间或者外部条件的重大改变,才能走向另一种平衡。
关键词:央地关系 内轻外重 内外皆轻 权力博弈
作者简介:倪玉平,男,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忠义与正统:朝鲜王朝对文天祥的认知与崇祀
孙卫国
摘要:文天祥系中国历史上著名忠义人物,受到尊崇,也成为朝鲜王朝追捧的对象。朝鲜燕行使在北京时常瞻拜文丞相祠,《文山集》数度刊行,朝鲜君臣熟知文天祥生平事迹,成为朝鲜历史人物比附的对象。1750年,赵显命从北京购来文天祥画像,英祖君臣多番讨论,最终安置在永柔县卧龙祠中,与诸葛亮、岳飞一同崇祀,此庙变成朝鲜之“三忠祠”。卧龙祠建于宣祖年间,肃宗扩及岳飞,英祖再添入文天祥,使之成为朝鲜崇祀中华英烈的重要场所。这与大报坛崇祀明朝皇帝的意义一样,系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又一重要象征,宣示朝鲜王朝坚守中华正统。
关键词:文天祥 诸葛亮 卧龙祠 中华正统 清代中朝关系史
作者简介:孙卫国,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7世纪清朝与朝鲜的咨文往来与交涉
丁晨楠
摘要:皇太极提出的“毋违明国旧例”原则贯穿了17世纪清朝与朝鲜咨文往来与交涉的全过程。但清初并没有全盘照搬明制,并非由礼部而是由户部主导对朝咨文交涉。顺治帝亲政后,对朝咨文处理模式开始转换为明朝时旧例——由礼部主导。这说明清朝对明制的接受与继承过程是曲折的,是经过改造的。清朝展示出符合宗主国身份的姿态,在涉朝事务上采用“明国旧例”,而朝鲜亦在同样的原则下进行回应,这也是清鲜封贡关系得以稳定运行二百余年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清鲜关系 朝鲜王朝 咨文往来 明国旧例 盛京礼部
作者简介:丁晨楠,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乾隆朝接待中亚各部朝觐使团之礼仪及其效用
英卡尔·巴合朱力
摘要:清朝接待中亚各部朝觐使团的礼仪,对于清朝中亚政策和边疆治理兼具象征性与实效性作用。文章结合中央与地方双重视阈,呈现清乾隆朝对中亚各部朝觐使团接待礼仪的具体运作实态并延展了对礼仪的讨论维度。清朝在接待朝觐使团之筵宴、行围以及观阅等礼仪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仪式和符号,强化中亚各部对清朝权威的认知,这是礼仪的象征效用。就清朝边疆治理的实践层面而言,赏赐礼突破了“宣示恩赏”的象征性意义,转化为管控边境的有效途径,为清朝稳固边疆的统治乃至在中亚扩大自身政治影响力,均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清朝 中亚 使团 礼仪 权力
作者简介:英卡尔·巴合朱力,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
清朝对哈萨克诸部认知中的“知识断裂”
——以“北哈萨克”概念为中心
郭文忠
摘要:“北哈萨克”从满文公文中最初指代中玉兹,到《西域图志》中指代小玉兹即西部哈萨克,逐渐发展到《海国图志》中指代“左、右、西”三部之外的另一政治单元,何秋涛等人虽回到《西域图志》所指,但也脱离了乾隆时此词对小玉兹的指代意义。其间,甚至出现嘉庆《大清一统志》指称右部的严重错误和《朔方备乘》中的全新地图标注,但都没能辨明来龙去脉。在跨越不同群体、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北哈萨克”指称陷入混乱,这导致满文档案、官私汉文著述出现“知识断裂”的现象。考察清朝对哈萨克认知的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揭示清朝边疆观的变迁及其长远影响。
关键词:北哈萨克 知识断裂 满文档案 官私著述
作者简介:郭文忠,男,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康熙末年的“面谕”与第三次立储计划
——以《本朝题驳公案》新见史料为中心
毛亦可
摘要:《本朝题驳公案》是康熙末年根据邸报编辑的坊刻本书籍,其中收录了康熙五十六、五十七年之际的长篇“面谕”,以及与康熙朝第三次立储计划相关的上谕、题本等罕见史料。该书与《实录》《起居注》中的相关记载有着微妙的差别,提示《实录》《起居注》中的记载可能经过雍正朝的篡改。从该书的记载看来,康熙帝于五十六、五十七年之际一度重病不起,并长期不能理政,因而在五十六年底发布了长篇“面谕”,预备当做遗诏,并有第三次立储计划,且立储人选很可能仍是胤礽,但因康熙帝对胤礽及其周围小集团的不满而中止。
关键词:《本朝题驳公案》 康熙 面谕 立储
作者简介:毛亦可,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清代北京僧录司正、副印考述
曹刚华 安大伟
摘要:清初北京僧录司多沿袭明制,雍正帝继位后任命专门僧人掌北京僧录司印。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设置北京僧录司正、副印,执掌京师佛教及全国佛教的管理。人选主要来自宝通贤首宗,原因是该宗与清代官方、权贵士绅及民众百姓保持良好关系。这是清代君主专制下官僚政治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清代皇权加强佛教管理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清代 北京僧录司 正、副印 宝通贤首宗
作者简介:曹刚华,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安大伟,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
康熙中后期旗人官员捐修皇家工程研究
王敬雅
摘要:康熙中后期,官员捐银频繁发生,其中旗人官员对于皇家工程的捐银有着显著特点。这些工程的认捐者仅限旗人官员,认捐数额巨大,且收取时带有明显强制性。很多被称为“巴彦”的旗人官员被皇帝挑选出来,指名认捐皇家工程,并从中获得一定利益。旗下官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属于皇帝所主导的八旗系统,也是国家官僚系统中的一员。这种捐银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生计。他们借助职任便利偷梁换柱、中饱私囊,对吏治造成了负面影响。旗人官员的捐银虽然短期内部分解决了皇家财政短缺的问题,但所暴露的国家与皇家财政界限轇轕混乱的现象,揭示了清朝政治运行过程中的弊端。
关键词:旗人官员 捐银 内务府 热河行宫
作者简介:王敬雅,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本土有会馆:清代山西本土会馆研究
张霞
摘要:既有研究围绕会馆产生的“同乡”“客地”等概念共识并不能完全涵盖现有的会馆类型,以本文整理的17座山西本土会馆为例,可为探讨会馆的概念与类型提供新素材。本土会馆产生于清代,可视为一种以本地商民为主体,在本土本乡创建的具有商务与祭祀功能的社会组织,其有着丰富的内涵与种类,并在与异地会馆的互动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垣曲县同善商贾会馆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商业性、祭祀性、自治性色彩,其140年的兴衰历程为考察本土会馆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提供了案例支撑。本土会馆代表了一种重要的会馆类型,具有较大的发掘空间与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清代 本土会馆 概念 类型 山西
作者简介:张霞,女,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鸦片战争前后在华传教士的基督宗教认同与教名翻译
赵子豪
摘要:在华传教的实践,使马礼逊经历了从认同“天主教”即Christianity到压缩其范畴用以专指the Roman Catholic religion的转变。面对由此产生的建构新教自我身份的要求,米怜、麦都思、郭实猎使用“耶稣教”等概念加以标识,却未得到全体新教人士的赞同,导致概念之间的纠缠与混乱。鸦片战争后,加略利在明确排除Protestantism的前提下,为被压缩的“天主教”争取弛禁。新教传教士则利用此前的混乱局面及清政府对基督宗教的一知半解,通过灵活伸缩“天主教”,不仅扩大了清政府的弛禁范围,还借机塑造中国人的基督宗教认知。
关键词:天主教 新教 鸦片战争
作者简介:赵子豪,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吕留良后人再次发配与清代宁古塔流人管理
詹俊峰
摘要:受曾静案影响,吕留良后人被流放宁古塔,成为清代历史上影响很大且为后人所熟知的流人案例。通过查阅满汉文档案,并结合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其后人于乾隆三十年前后又从宁古塔被发配到齐齐哈尔,形成再次发配事件。该事件缘于其孙子吕懿兼和曾孙吕敷先违例捐监事发,经过严厉审查惩罚,将其再次发配。透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该案件对清代的流人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亦推动我们重新审视宁古塔流人的境况,一方面宁古塔可能并非学界所认定的那样苦寒不堪,另一方面宁古塔流人的生活相对容易,并非学界所描述的那样异常凄惨。
关键词:清代 宁古塔 吕留良后人 再次发配 流人管理
作者简介:詹俊峰,男,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讲师。
欢迎订阅《清史研究》杂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