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史研究》2024年1期摘要

清史研究编辑部 清史研究杂志
2024-09-04


《清史研究》2024年1期摘要


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表达与实践
——以《清代国家统一史》为中心的探讨

朱 浒 孙浩然

摘要:清代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统一的重要时期。清代实现、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程,是中国数千年政治、经济和文化演化的必然结果,展现了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特定表达与实践逻辑。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双重维度下观察清代国家统一,才能充分理解清代在中国认同驱动下对“大一统”观的继承、改造与实践,才能全面把握清代政治文明在中西政治大分流过程中的世界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桎梏,形成对中国历史疆域形成及现代转型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大一统    中国认同    政治大分流    国家形态

作者简介:朱浒,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孙浩然,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新世界观的形成:东、西、南、北洋的概念流变

郭卫东

摘要:东洋、西洋、南洋、北洋,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外域地理的指向统称,此等概念不乏演变,反映出中国人视野在不断望远,留痕了中国人全球观的历史进路。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对新世界的看法既是接引域外之学的结果,也是国人与时俱进开放意识的标示。中国传统的“西洋”被解构,原来的“西洋”变成了“南洋”,新的“西洋”重构为更远方的“泰西”;“东洋”“北洋”部分超脱原有地理指称的意涵,而多了些政治文化的内容。凡此种种名同实异,在新陈代谢中国人东西南北洋概念的同时,也形塑着中国人放眼全球的新世界观。从长时段来看,中国从来就不是封闭的国度,愈益开放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基调。
关键词:东西南北洋   转义    开放    世界观

作者简介:郭卫东,男,安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近代中国“海权”话语构建的源起
江伟涛
摘要:中文“海权”一词最初指的是“水师”这一国人熟知而不需特别关注的事物,所对应的是maritime power。1895年因在华西人的使用,“海权”一词进入维新知识分子的视野,并在维新报刊中多次使用。1899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接触到马汉《海权论》的日译本,并将《海权论》的提出者及核心观点通过《清议报》明确介绍给国人,同时在“以马鸿之说规中国形势”时赋予“海权”以全新的主权内涵,“海权”从此成为晚清以降中国报刊的一大热词。
关键词:海权   李凤苞    严复    梁启超

作者简介:江伟涛,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裁冗“运动”与清代国家治理

——以道光中期各省裁撤冗官为例
张振国
摘要:为调整政区建制,提高行政效率,或节省财政开支,清代曾发起十数次全国性的裁冗行动,形成较具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其中道光中期的裁冗行动,开始于十一年十一月,截至十三年十一月,遍布十八行省、二河区、三盐区,囊括知府以下正印、佐贰、首领、杂职、教官等178缺。这次行动突然发动,自上而下,打破了自下而上、因势调整行政建制的治理模式,又立足常规程序,逐级下达,层层转详,可谓“运动型”和“常规型”治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呈现中国君主集权体制下行政运作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道光中期   官缺    裁冗    运动型治理

作者简介:张振国,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盛京大会的遗珠:清朝对蒙古喀喇车里克部的安置

玉 海

摘要:后金天聪年间蒙古各部纷纷来归后,在崇德元年的盛京大会上,漠南蒙古16部49名贵族与满汉贵族臣僚共同推举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臣汗”,正式确立君臣关系。在漠南蒙古地区设旗编佐的过程中,唯独喀喇车里克部未能独立建旗,随之失去原有的相对独立性,其部名也逐渐被世人淡忘。自天聪四年噶尔玛台吉率众来归至康熙四年的索诺木兄弟南下归附清朝,喀喇车里克部归清之举历时三十余年,被编入翁牛特右翼旗、克什克腾旗和满蒙八旗等不同管理体制,成为清朝管理蒙古各部的特殊案例。
关键词:喀喇车里克部    哈赤温后裔    翁牛特右翼旗    八旗    清代

作者简介:玉海,男,内蒙古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教授。


“南关封王”:清代广西边境朝廷差役的初步考察

黄粲茗

摘要:“南关封王”夫役是清代广西边境社会的特殊差役形式,泛指镇南关启闭的仪卫、差遣等一系列的力役、军役。其最初征召范围仅限于沿边诸土州,在改土归流后又由新设的流州继承。按例,应役方式属于亲身应役,但随后又发展出征收实物、纳钱雇役等形式。该项朝廷差役在清朝与阮朝解除宗藩关系之后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转变为地方陋规继续存在。“南关封王”夫役对于维持清代中越宗藩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加重了边境民众的生计负担。

关键词:清代   中越边境    朝廷差役

作者简介:黄粲茗,男,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光绪时期吉林东部的垦局与地域社会
江 震
摘要:光绪一朝,面对边疆危机,清廷在边省推行屯垦以巩固边防,这在吉林集中体现在设于其东部的一系列垦局。在制度定位上,垦局作为八旗驻防的延伸,是临时性的农垦机构,在实际经营中,垦局承担招垦、理民、边事交涉等多项职能。在空间分布上,垦局呈链状分布于紧邻国界的河谷平原处。垦局解决了有效的边疆经营机构的有无问题,这也是其存续的关键原因,是否带来财政上的效益则为次要。垦局发展壮大了沿边地带的垦区,进而成为清廷与外国进行边疆经略角力的桥头堡。它们在缓解了特定的边疆治理困局的同时,也为沿边政区的设立和边疆经略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垦局    边疆危机    移民    地域社会    八旗驻防

作者简介:江震,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清代贵州苗疆屯政革废与内地化
吴晓芳
摘要:雍乾时期,清朝在贵州新辟苗疆实施军事戍防与屯田政策,起到了统一苗疆、镇慑地方的作用。因屯、民田土相争,屯政弊端显现,间接导致咸同时期贵州苗疆爆发民变。其间,地方官员试图借用湖南苗疆设屯经验进行改革,却未从根本上消除贵州苗疆的隐患。战事平定后,地方官员在战后重建中再次通过设屯解决安置民众田产及军户裁撤的问题。随着军、民与土著族群的融合,贵州苗疆屯政形同虚设,至清末并入地方州、县管理。贵州苗疆屯政制度变革的过程,反映了清廷在边疆地区制度设计、调适与转变等一系列内地化进程问题。
关键词:贵州苗疆    屯政    内地化进程

作者简介:吴晓芳,女,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继绝学而成圣:理学思维与错简论的形成和发展
张田生
摘要:宋元以来《伤寒论》文本诠释的兴盛和疑经思想的萌芽,以及明后期泰州学派的平民化思潮,是错简论出现的历史背景。方有执参照建道统、继绝学、疑经改经、反异端和成圣等理学思维,创建了错简论的体系。在此体系中,方有执拔高张仲景的圣人地位,主张张仲景之后医道中断而成绝学,通过编次《伤寒论》,恢复其原貌,自己继承了绝学,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统,将成无己等医家视为异端,最后认为自己成圣。清初的喻昌以更加理学化的思维,发展了错简论的体系。错简论将医家的人生理想寓于医学理论创新之中,这是它能对清代医学产生巨大影响的观念因素。
关键词:理学思维   错简论    方有执    喻昌    建构

作者简介:张田生,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朔方备乘》与晚清知识界的价值取向
于白昆
摘要:《朔方备乘》为清代学者何秋涛于咸丰年间所撰关于清代北疆史地的集大成之作,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该书的大量印行,在作者辞世二十余年后的光绪时期才得以实现。除去何氏故友黄彭年等人的直接推动外,边疆地区局势的变动、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西学”的盛行,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该书学术史地位的形成。这一事例也折射出晚清学术风向同社会局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西北史地学   《朔方备乘》    何秋涛    阅读史

作者简介:于白昆,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字改革与中国近代速记术的确立

林 翔

摘要:中国近代速记术的雏形是一种文字改革方案。它仿照西方的速记样式,融合汉语音韵创造而成,最初主要传播于民间。预备立宪时,清政府意识到速记术的重要性,拟聘请熊崎健一郎来华教授《支那速记术》,却遭到拒绝。其时,蔡锡勇的《传音快字》受到清政府的发掘和重视,被改造成更具中国语言特色的速记术,此即速记学堂的教学蓝本。这标志着“速记术”正式由传授于民的文字改革方案转变成一项服务于民的专业技能。“速记术”性质的转变也体现出清末拼音化文字改革式微,中国的文字改革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文字改革    速记术    《传音快字》    《支那速记术》    速记学堂

作者简介:林翔,女,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外人回心向之”?
——庄士敦与溥仪“出洋之议”
贾 盼
摘要:1919年经旧官僚李经迈推荐,英国人庄士敦成为逊帝溥仪的英文师傅。该教育计划牵涉一项过去罕为学界注意的溥仪“出洋之议”,庄士敦本质上是替李经迈等帝制派争取英国援助,转行君主宪政的中间人。然而,英国当局虽积极占据英文师傅职位,借谋维持在华威望,却并不接受溥仪戴皇帝头衔出洋游历,以免引起外交争端。庄士敦与英方立场一致,并试图促成清室整顿宫廷,主动放弃优待,缓和帝制存于共和的矛盾。这些主张不仅为竭力维持优待、阻挠溥仪离宫的清室王公大臣所不容,也令遥控他的实际雇主李经迈束手无策,“出洋之议”的走向最终面目全非。
关键词: 庄士敦    溥仪    李经迈    “出洋之议”

作者简介:贾盼,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欢迎订阅《清史研究》杂志

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史研究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