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热心肠奖学金获奖者精彩发声 | 24日临床医学专场
2022年5月24日17:00,“2022热心肠奖学金获奖者论坛”临床医学专场第一场在线论坛准时开播,本场直播共有8位获奖者进行了在线分享,我们将这8位获奖者及导师的分享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阅读。
如需观看5月22日、5月23日的直播回放,可进入热心肠研究院官网(https://www.mr-gut.cn/),点击首页上方菜单栏“GUT2022 ”-下拉页面至“会议日程”-点击对应场次“回看”按钮即可;直播回放陆续更新中。
/
1
/
侯慧勤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肌动蛋白结合蛋白(TAGLN),是结直肠癌的潜在预后因子和生物标志物,与恶性进展潜在关联,确切机制不清。
本研究通过临床标本采集、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COMP对肠道肿瘤恶性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①COPMP促进肠道肿瘤的恶性进展;②COMP促进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③COMP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④COMP促进肠癌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⑤COMP对肠道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促进作用可能与TAGLN有关,二者存在互作。
曹海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行政副主任
导师点评
在我们的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筛选了关于COMP和TAGLIN互作的一个小分子,我们将会申请专利实现临床转化,促进科研成果最大价值化。
我们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近年也在肠道微生态的基础、临床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围绕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变化、益生菌干预,也关注肠易激综合征、贲门失驰缓症等胃肠动力疾病。以炎症性肠病为代表的肠道免疫性疾病,以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肝肠退化为代表的消化系统病也是我们关注的热点。
/
2
/
胡敬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021级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我们实验发现,部分小鼠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非常敏感,部分能很好耐受。通过16S rRNA测序菌群分析、粪菌移植实验证明,肠I/R损伤易感性与肠I/R前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有关,耐受小鼠术前粪便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敏感小鼠。临床验证发现,体外循环患者术前粪便的鼠乳杆菌含量与术后肠损伤指标呈负相关。
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鼠乳杆菌的肠保护作用依赖巨噬细胞参与,通过TLR2促进巨噬细胞释放IL-10实现。
刘克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
导师点评
近五年,我们主要关注围术期缺血肠损伤的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我们筛选出一些代谢产物,如辣椒素酯通过增强GPX4活性抑制肠缺血再灌注诱导铁死亡;发现术前禁食可通过重塑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改善肠损伤;将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普伐他汀引入肠损伤研究;发现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脓毒症诱发的心肌功能障碍有关。
目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将肠道菌群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引入肠缺血模型做机制研究;二是建立不同类型手术的粪便库,探讨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术后肠缺血。
/
3
/
申鼎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科学
2020级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癌胚抗原(CEA)对多种肿瘤的疗效评价、病情监测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前期纵向队列研究显示,目前以CEA为基础的术后随访方案在基线CEA正常的直肠癌患者存在不足。
我们针对NCCN指南的直肠癌术后随访方案,提出“CEA分层监测方案”,即为不同CEA基线值患者推荐相应的随访监测方案。我还发现并定义了一种CEA转化肿瘤(CEA-turn tumor),主要特征包括治疗前基线CEA阴性、治疗后复发时CEA阳性。这些结果或可为直肠癌随访的指南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
禹汇川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研究员
导师点评
我们主要做的是肿瘤表观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关注到了一个非常小却很重要的细节,在NCCN指南里找到了一个bug,开展了一项带着基础研究特别是基因组学研究风格的纯临床研究。我们直接给NCCN指南编辑发文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很遗憾地告诉你,NCCN指南需要修订”。我们很开心,因为研究得到了编辑、审稿人的一致认可。
它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复发监测提供了一个框架,不管液体活检,还是经典的血清学指标,都要对治疗前的基线水平进行分层,再去考虑临床判定。
/
4
/
来建波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9级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近年,大脑与肠道微生物间信息的双向调控机制——“微生物-肠-脑”轴(MGB轴),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双相障碍与MGB轴功能障碍关系密切,而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为机制探讨开辟了新的研究模式。
我们的研究首次通过血液代谢组学、粪便宏基因组学、脑网络组学三组学联合分析,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双相障碍抑郁发病过程中的MGB轴机制,提示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血液代谢组学进而影响脑功能的内在联系。
胡少华
浙江大学精神病学教授,主任医师
导师点评
双相障碍常被误诊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因此高漏诊误诊成为最大的临床诊疗挑战。因此,亟需借助生物标志物辅助临床医生实现早期精准诊断。
近年有关肠-脑轴以及基于多组学工作,有可能为精神疾病提供更全面、多维度的阐述。我们做了一些长期队列研究,根据建波介绍的最新成果,双相障碍可能就是一个代谢性疾病。我们的工作既可能为某些精神疾病提供生物靶标,也可能为相关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我们未来还会深入研发肠-脑轴机制,开展基于益生菌、益生元辅助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转化。
/
5
/
滕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7级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现已明确,肠道微生物与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为了明确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致病的关键菌群,以及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微生物-肠-脑”轴关键代谢通路,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现得出如下结论:①嘌呤和精氨酸合成代谢紊乱,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有的“微生物-肠-脑”轴潜在的关键代谢通路;②梭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等在儿童青少年中特有的菌群改变,与嘌呤代谢密切相关;③厚壁菌门、脂质代谢紊乱是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抑郁症共有的改变。
谢鹏
973首席科学家
国家卫健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导师点评
儿童、青少年是我国抑郁症高发人群,我国约有1500万儿童抑郁症患者,然而国内外的针对性研究严重不足。我们团队发表在《柳叶刀》《分子精神病学》上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和成年抑郁在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发病机制各方面显著不同。
滕腾博士汇报的研究是我们基于成年微生物肠道研究的延续。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比较肠道菌群功能、代谢特征的异同,发现青幼期食蟹猴模型特有的代谢通路和关键菌群。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独特发病机制、诊疗靶点提供中重要依据。
/
6
/
黄重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019级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我们有关酮体β-羟基丁酸(BHB)通过STAT6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型极化缓解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发现:①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中BHB水平减少;②外源性补充BHB可治疗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③BHB体内作用于M2型巨噬细胞改善小鼠肠炎;④BHB通过STAT6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
我们研究的创新点有三个,一是发现IBD患者肠黏膜酮体BHB水平降低,二是外源性补充BHB可有效缓解小鼠实验性肠炎,三是明确BHB通过STAT6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这一机制。
智发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
导师点评
我们比较关注临床问题,一切问题来自临床最终也要回到临床去解决问题。黄博士的工作发现,患者肠黏膜的BHB减少,而外源性补充对DSS诱导小鼠的实验性肠炎有效,可以改善症状,也可以改善组织病理学改变。现象背后的机制到底是怎样呢?我们发现就在于肠道菌群,主要关乎M2型巨噬细胞,关键通过STAT6信号通路调节。
这个工作正是来源于临床发现的问题,再结合比较先进的检查手段、实验技术,并借助转基因动物验证这个假说。工作还是比较出色的,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
7
/
翁敬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19级硕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目前共识,新冠患者的最常见死因是多器官衰竭。我们率先报道了新冠患者普遍存在胃肠症状。
我们后续研究进一步发现,新冠患者出院后3个月,45%的患者出现至少一次胃肠道后遗症。常见的胃肠道后遗症包括食欲减退(24%)、恶心(18%)、胃酸反流(18%)、腹泻(15%)。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是危险因素,而肠外营养是胃肠道后遗症的保护因素。对于个别胃肠道后遗症,血氧饱和度降低是危险因素,男性是出院后食欲减退的保护因素。
蔡嘉伟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
团队分享
邹一丰教授是翁敬容的导师,我是邹一丰教授团队的蔡嘉伟医生。翁敬容同学所做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新冠病毒患者出院后的胃肠道后遗症,对于当前治疗应用还是比较有创新性的。目前发现有高达45%的患者出院后存在相应并发症,而且找到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这对于后期患者诊治会有一定的指导帮助。研究文章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也说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
8
/
卢洪叶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2018级博士研究生
演讲精要
种植体周病由菌斑诱导,邻牙龈下菌斑、唾液是种植体周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我们的研究得出结论:
1. 同为健康状况下,牙周微生物与种植体周微生物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而且种植体周微生物多样性更高,致病菌比例更高,细菌间相互作用也更强。
2. 卟啉单胞菌属、坦氏菌属、密螺旋体属和普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在种植体周黏膜炎发生过程中显著增加,是黏膜炎发生的关键标志物;种植体周黏膜炎伴或不伴溢脓位点在种植修复后早期就存在显著的微生物差异,我们可以据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
企业分享
/
徐维铭
诺米代谢战略发展总监
演讲精要
诺米代谢于2013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代谢组学公司之一,致力于全球领先的代谢组学精准医学与营养全方案提供商。在华东、华南、华北和中部地区7个城市设有专业研发与服务实验室,已在海外设立了第八个分支机构。公司立足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开发、升级,希望通过我们的推动力将代谢组学技术真正应用到精准医学、精准营养和健康管理。公司从科研技术积累、临床产品开发,逐渐步入大数据平台延伸时代,希望成为每个人的代谢管家。
诺米代谢在多条创新研发管线里,重点布局肠道微生物组应用,尤其脑肠菌群方向,建立了多组学整合分析平台,寻找到了代谢物与各种疾病的联系,将具有标志性质的代谢物投入临床产品研发,用于辅助诊断或指导治疗。
作为应用新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再投入终端的一家企业,我们核心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7岁。欢迎同学们加入诺米代谢这个大家庭,作为梦想启航的地方,成就更杰出的你。
今日直播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