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饮食营养怎样影响抗肿瘤免疫?18.4分综述详解机制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3-08-21

今天是第2591期日报。

饮食与营养如何影响肿瘤免疫反应?(综述)

Trends in Cancer[IF:18.4]

① 膳食营养(饮食和肠菌代谢物)以及肿瘤组织的代谢过程共同塑造了肿瘤微环境(TME)的代谢物组成,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既具有不同营养偏好,也竞争TME中的营养物质;② 高脂饮食可能抑制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卡路里限制、模拟禁食等)、低蛋白饮食和高纤维饮食则或可增强抗肿瘤免疫;③ 对肿瘤患者进行针对特定肿瘤类型的饮食调整或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作为辅助手段增强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的效果。

Diet, nutrient supply, and tumor immune responses
07-01, doi: 10.1016/j.trecan.2023.06.003

【主编评语】营养物质是细胞生存的基础。肿瘤微环境(TME)含有复杂而独特的营养成分,对其中的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近日,Trends in Cancer发表综述文章,阐述了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对TME中营养物质的竞争关系,讨论了饮食如何通过影响TME中的营养物质而调节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对饮食干预作为肿瘤治疗辅助手段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芥末)

11万人随访结果,乳制品蛋白摄入如何影响癌症风险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IF:8.8]

① 纳入英国生物银行队列114217名参与者,中位随访9.4年,共发生1193例结直肠癌、2024例乳腺癌和2422例前列腺癌;② 总乳制品蛋白、牛奶蛋白和膳食钙摄入量与结直肠癌发病率负相关,最高摄入组相比最低摄入组分别降低风险20%、21%及29%;③ 牛奶蛋白和膳食钙与前列腺癌风险正相关,最高摄入组对比最低摄入组分别上升风险12%及16%;④ 乳制品蛋白摄入与乳腺癌风险间无显著关联;⑤ 调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变量后,与癌症风险相关性基本不变。

Associations of intakes of total protein, protein from dairy sources, and dietary calcium with risks of colorectal,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a prospective analysis in UK Biobank
07-05, doi: 10.1038/s41416-023-02339-2

【主编评语】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约占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的28%。有研究认为,乳制品摄入量与三者的发病率有关。然而相关研究没有考虑乳制品中蛋白质摄入情况与三者发病率的关系。近日,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发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英国生物银行队列中11万余人随访9.4年后,发现乳制品蛋白摄入量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与前列腺癌风险呈正相关、与乳腺癌风险无关,其机制可能与乳制品中的蛋白及钙的摄入以及对IGF-1途径的影响有关。(@芥末)

PURE评分或是评估饮食健康的新标准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9.3]

① 纳入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研究中21个国家的近15万名参与者,随访9.3年,对其饮食状况进行PURE饮食评分,与得分不超过1分相比,得分超过5分可使的死亡、心血管病(CVD)、心梗、卒中风险分别降低30%、18%、14%和19%;② 另纳入涉及70个国家的5项大型独立队列研究的近10万名参与者,较高PURE评分与较低的死亡、CVD、心梗和卒中风险降低有关;③ 与地中海饮食评分、DASH评分和HEI评分相比,PURE评分与死亡或CVD风险的相关性略强。

Die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80 countries
07-06, doi: 10.1093/eurheartj/ehad269

【主编评语】不健康饮食已被认为是全球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因素,多种饮食模式评分被用于评估饮食状况与死亡和CVD风险间的关系。然而,不论是地中海饮食评分、抗高血压饮食评分(DASH)还是健康模式评分(HEI),都同时考虑的有益食物和有害食物的摄入情况;目前还没有饮食评分专门关注具有保护作用的食物。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研究文章,提出了基于水果、蔬菜、坚果、豆类、鱼类和乳制品(主要是全脂乳品)摄入情况的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PURE)饮食评分,并在PURE队列和另外5个独立队列中验证了较高PURE得分与较低死亡、CVD、心梗和卒中风险间的相关性,并对PURE评分与其他饮食评分进行了比较。(@芥末)

国内团队:超加工食品或增加痴呆风险

Alzheimer's and Dementia[IF:14]

① 共纳入2909位志愿者(均龄52.4岁),评估超加工食品(UPF)摄入与全因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相关性;② 在平均14.4年随访中共识别到306例痴呆,其中184例为AD;③ 相比低四分位数,高UPF摄入(每天>7.5份)个体患全因痴呆和AD痴呆风险分别增加61%和75%,且与年龄、性别、人口学无关;④ 多变量校正后,UPF摄入量每增加1个标准差分别与痴呆症和AD痴呆风险增加11%和14%,当UPF摄入量大于1份/天后痴呆症及AD发病风险增加也更显著。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Long-term results from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
07-03, doi: 10.1002/alz.13351

【主编评语】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约4700万人,其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AD)。近年来,研究也发现超加工食品已被证实与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相关,但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与痴呆症或/和AD的相关关系。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看然及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最新研究,发现与摄入较少超加工食品的受试者相比,摄入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受试者痴呆症及AD风险显著升高,且每日摄入超加工食品高于1份即可导致痴呆症及AD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值得关注。(@九卿臣)

iMeta:国内团队揭示高盐饮食诱导突触丧失和记忆损伤

iMeta[IF:N/A]

① HSD影响了产生丁酸细菌(Butyricimonasvirosa)的相对丰度和丁酸盐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突触蛋白(SYP和SYN1)的表达,损害了短期和长期记忆,而补充丁酸盐抑制了突触基因的表达和记忆障碍;② 从喂食HSD (rHSD)的小鼠中接受粪便菌群移植的小鼠也表现出丁酸盐产生减少、突触蛋白(SYP和SYN1)表达减少和记忆缺陷;③ 这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丁酸盐的产生参与了HSD对突触和记忆的影响,而PI3K-Akt通路的调控异常可能介导了这些影响。

A high-salt diet induces synaptic loss and memory impairment via gut microbiota and butyrate in mice
03-21, doi: 10.1002/imt2.97

【主编评语】过量的盐摄入会损害小鼠记忆功能,但其对肠道菌群的意义仍在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在本研究中,作者探讨了肠道菌群、高盐饮食(HSD)、突触和记忆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估了用HSD和正常盐饮食(NSD)喂养的小鼠的记忆功能、突触蛋白表达、肠道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产生。本研究发现,HSD可影响肠道菌群和丁酸盐的产生,并通过PI3K-Akt通路,通过突触蛋白SYN1影响突触和记忆。(@刘永鑫-农科院-宏基因组)

Cell子刊:膳食限制或可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Cell Reports[IF:8.8]

① 对5、16、20和24个月的雌性小鼠的脾脏和回肠中B细胞受体进行测序,发现膳食限制(DR)能保持B细胞受体重组多样性,降低老化过程中克隆扩增;② DR具有急性效应,从16个月开始DR的小鼠,脾脏B细胞受体多样性和克隆扩增率与长期DR的小鼠无法区分;③ DR提高抗原结合能力,老年鼠的回肠中,年轻时开始的DR增加体细胞高突变频率,增加BCR库对抗原的亲和力成熟,确保库多样性;④ 个体内B细胞重组多样性和克隆扩增与个体小鼠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Dietary restriction mitigates the age-associated decline in mouse B cell receptor repertoire diversity
06-29, doi: 10.1016/j.celrep.2023.112722

【主编评语】衰老会削弱机体对新抗原的反应能力,降低对病原体的免疫保护和疫苗效力。饮食限制(DR)延长了多种动物的寿命和健康时长。那么,DR是否改善衰老相关的免疫功能下降?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即使是从中年开始,DR可维持B细胞的多样性并减少衰老过程中克隆扩增,这表明DR是提高老年免疫力的潜在治疗方法。(@章台柳)

国内团队:牛肝菌的益处(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10.2]

① 牛肝菌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酚类、寡糖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的良好来源;② 牛肝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和降血压等活性作用,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来服用;③ 牛肝菌的加工烹饪方式会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感官特性和生物活性,更适合在水介质中烹饪从而提高其蛋白质消化、微量元素吸收和降血糖活性。④ 需进一步研究其人体消化吸收特性,以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和生物活性。

Chemical composition, health benefits, food processing effects and applications of Boletus: a review
07-03, doi: 10.1080/10408398.2023.2229426

【主编评语】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除了少数品种有毒以外,大多数都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来自昆明理工大学庄永亮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一项综述,就牛肝菌的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在国内外的应用作了系统回顾,表明牛肝菌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并建议进一步进行其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机制、新型鲜味肽挖掘和牛肝菌的消化吸收特性等研究。(@EADGBE)

预防IBD或从选择食用油做起

Gut Microbes[IF:12.2]

① 富含大豆油(SO)的高脂饮食(含有约55%亚油酸(LA))增加了IL10敲除小鼠IBD易感性,而低LA高脂饮食无此现象;② SO引起免疫功能障碍,肠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IBD易感基因HNF4α同型异构体平衡破坏;③ SO引起肠道生态失调,增加粘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丰度,降低乳杆菌等益生菌丰度;④ SO增加宿主细胞和细菌细胞中促炎的LA衍生脂氧化物和其他LA代谢物(花生四烯酸和前列腺素),降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中EPA和抗炎代谢物的水平。

Diet high in linoleic acid dysregulates the intestinal endocannabinoid system and increases susceptibility to colitis in Mice
07-03, doi: 10.1080/19490976.2023.2229945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受饮食在内的环境因素影响。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必须从饮食中获得的亚油酸(LA)可能会促进IBD的发展。此外,LA及其下游代谢物花生四烯酸是脂氧化物和内源性大麻素等生物活性脂质的前体,与IBD息息相关。目前,LA作为IBD的致病因素尚未确定,并且氧磷脂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组合失调对结肠炎的影响也还未明确。Gut Microbes上近期发表的研究,使用三种不同的结肠炎模型确定基于大豆油的高脂饮食对IBD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含LA的大豆油通过肠道菌群和宿主细胞的多种机制引起IBD,并通过增加促炎和减少抗炎分子来创造IBD的典型免疫活性环境。(@RZN)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和膳食成分摄入与新冠间有何关联?

Clinical Nutrition[IF:6.3]

① 开展了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使用遗传变异作为肠道菌群、饮食成分摄入量和COVID-19的工具变量;② 扭链瘤胃球菌和Ruminococcus1可能会降低新冠感染风险,而Ruminococcaceae UCG013会增加感染风险;③ 放线菌纲、双歧杆菌目、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群和Tyzzerella3属等与重症新冠间存在潜在关联;④ 加工肉类摄入可增加新冠感染风险,新鲜水果摄入可能会降低疾病严重程度,而在食物中添加盐会增加严重的新冠感染风险。

Associ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Dietary component intake with COVID-19: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06-22, doi: 10.1016/j.clnu.2023.06.017

【主编评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和膳食摄入营养质量的改变与COVID-19有关。这些关联是否反映了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近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Hanyu Zhang及团队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肠道菌群和膳食成分摄入与新冠间有潜在关联,值得关注。(@九卿臣)

维生素B2可以调节空腹葡萄糖供应

eLife[IF:7.7]

① 在维生素B2缺乏饮食(B2D)的小鼠中,耗尽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池导致与有机酸血症和其他先天性代谢错误(IEMs)相关的表型,包括体重减轻、低血糖和脂肪肝疾病;② B2D减弱了禁食时核受体PPARα靶基因的激活,包括糖异生所需的靶基因;③ 肝脏中PPARα敲除重现了B2D对小鼠血糖波动和脂肪肝疾病的影响;④ 用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治疗激活了综合应激反应,并补充了氨基酸底物以恢复空腹葡萄糖的可用性,从而改善B2D表型。

Vitamin B2 enables regulation of fasting glucose availability
07-07, doi: 10.7554/eLife.84077

【主编评语】近期发表于eLife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B2为小鼠禁食期间的葡萄糖供应提供了关键的底物,对此研究编辑评价:“本文提供了关于维生素B2在肝脏中的代谢作用的重要发现,这将引起广泛的兴趣。令人信服的数据证实了维生素B2缺乏对身体成分、能量消耗和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富含酚类化合物的橄榄油可改善肥胖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炎症和氧化状态

Clinical Nutrition[IF:6.3]

① 本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在40-65岁肥胖合并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进行,富含刺激醛和橄榄油酸的特级初榨橄榄油(EVOO)或普通橄榄油(OO)用作食物用油,共有91名患者入组并完成了试验;② EVOO干预后,干扰素γ水平下降,两干预组间差异显著;③ 与OO干预相比,EVOO干预后总抗氧化水平升高,脂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含量降低;④ EVOO干预前后体重、BMI和血糖下降, 但OO干预前后这些指标无明显下降。

Rich oleocanthal and oleacei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and 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status in people with obesity and prediabetes. The APRIL stud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rossover study
06-27, doi: 10.1016/j.clnu.2023.06.027

【主编评语】刺激醛(Oleocanthal)和橄榄油酸(Oleacein)是橄榄油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然而,主要证据是由动物实验研究提供的,很少有在人群中研究富含这些生物酚的橄榄油(EVOO)对健康的益处。近期发表于Clinical Nutrition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食用富含刺激醛和橄榄油酸的橄榄油,可显著改善肥胖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氧化和炎症状态,并有助减重。(@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饮食限制或可减少肥胖风险基因的影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IF:7.7]

① 基于两个英国队列共3780名成年人,通过身高、体重和血液DNA以评估肥胖遗传的风险程度;② 两个列队中遗传风险通过习惯性、情绪化和情境下抑制解除分别影响BMI约4%、3%与3%;③ GATE列队中遗传风险通过外部和内部饥饿感分别影响BMI约2%和1%,ALSPAC列队中情绪性过多、进食过少与饥饿感分别影响BMI约2%、1%和1%;④ 高灵活饮食限制和高严格饮食限制分别会降低遗传影响的抑制解除5%-11%和4%-11%,降低GATE列队中遗传影响的外部饥饿5%和3%。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of genetic risk of obesity through eating behaviours in two UK cohorts
07-06, doi: 10.1093/ije/dyad092

【主编评语】肥胖风险基因会让人感觉更饿,失去对饮食的控制,但练习饮食控制可以抵消这一点。近日,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基于两个英国队列共3780名成年人,通过身高、体重和血液DNA以评估肥胖遗传的风险程度,发现抑制解除和饥饿可以部分解释高BMI的遗传易感性,灵活/刚性饮食约束可能在调节高BMI易感性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关注。(@九卿臣)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DM,阿当,芥末,Rustypotatis,刘永鑫-农科院-宏基因组,RZN,WK红叶,注册营养师陈彬林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15 | 腹泻停不住?胃肠病学顶刊报道治疗新靶点
0714 | 袁慧娟/张晨虹/张发明/赵立平Cell子刊:靶向肠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0713 | Cell领衔,多文聚焦不可小觑的致病菌
0712 | 樊赛军等新成果:改造胞外囊泡,预防放射性肠炎
0711 | 100.3分综述:一文读懂肠道中的调节性T细胞
0710 | 《自然·医学》:用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助力癌症免疫治疗
0709 | Nature重磅:低蛋白饮食或助力战胜癌症
0708 | Nature子刊:新技术助力解析肠-脑互作机制
0707 | 菌群如何影响肠屏障?20.8分Nature子刊揭示分子机制
0706 | 如何改造肠菌和菌群?多篇重磅综述细致解析
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