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稳以“致”,任重向“远”,培养新时代科学家!@海洋学院,请接力!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致远学院从建院伊始,

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致远逐梦路,扬帆再启航,

一代代致远人始终牢记使命。

面向未来,

关注全人类的发展和福祉;

心怀祖国,

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学的发展指引着技术的创新,照亮着人类社会进步的道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创新型领袖人才和未来科学家是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其培养关系到国家战略布局和前途命运

秉承上海交通大学储才强国的办学使命和培养“第一等人才”的育人目标,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致远学院始终坚持党对各项工作的最高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抢抓国家发展机遇,对接学校战略布局,激发学生成长活力,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思源致远、逐梦不止

传承基因  培养一等人才

从南洋公学时期的“特班”到改革开放后的“试点班”“教改试验班”“ACM班”,上海交通大学始终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目标,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

学校复办“数理班”,并以此为基础正式成立致远学院,专注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探索形成了“好奇心驱动”的拔尖人才培养“致远模式”,培养激发学生“从0到1”的创新能力。从拔尖计划1.0的“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到拔尖计划2.0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致远学院始终走在改革探索的前列


“聚集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老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内外不断发生碰撞,从而让学生形成可以受益终身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致远学院名誉院长张杰


学院坚持深耕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0年,学院牵头申报的六个学科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全部入选国家首批拔尖计划2.0学科基地。同年,致远书院正式奠基,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树牢旗帜  引领改革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条没有现成答案的探索之路,致远学院党总支始终深入参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学院培养了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有干劲的行政支撑团队。近年来,以党员为主体的学院机关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八红旗集体”等奖项。团队成员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积极贡献,获“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管理服务奖”等一系列荣誉。

学院成为上海交大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引领着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英语课程改革(2012年)、思政课程改革(2013年)、招生模式改革(2014年)、通识课程改革(2018年)、书院建设改革(2018年)、学科融通改革(2019年)、线上课程教学(2020年)等。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教书育人  厚植家国情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院内部营造了“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大德育局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致远人。通过“书记第一课”“院长第一课”“启航”“导航”“远航”教育等活动,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共行计划”项目、井冈山红色之旅主题教育等活动凝聚学生的思想认同与组织认同,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

挖掘优秀学生党员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学院涌现出一批批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术志趣坚定,将自己未来发展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生党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立足中国  绽放国际舞台

致远模式获得了海内外高等教育界的高度认可。“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致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拔尖计划”五年阶段性评价和十年总结中,均获得全国第一的成绩。

学生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290余篇,获国家级以上奖项570余人次。斩获ACM全球总决赛3金1银1铜,首次捧回“高教社杯”并实现上海交大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2017年、2018年两度代表学校刷新我校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历史最佳成绩,首获U21世界大学生联盟创意挑战赛最高奖,多次获iGEM国际基因机器人设计大赛金牌。

目前,致远学院共培养出九届1067名毕业生,其中91%选择继续深造56%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已有25位校友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在全球一流高校担任教职。其中,18人毅然回国选择将论文在祖国大地上继续书写下去。2008级“致远一期”的毕业生中86%依然在从事科学研究



★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未来★

★未来的钱学森将从他们中间走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