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致远学院

其他

预告 |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致远荣誉计划招生线上咨询会

2022年致远荣誉计划/招生咨询会/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将召开2022年致远荣誉计划招生线上咨询会,学院领导、各方向项目主任将对致远学院以及各专业方向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解答,欢迎有意向申请致远学院的学生和家长参加。一、总会场时间:9:00-11:00腾讯会议室会议号:578504281会议密码:123789参会通道:二、分会场时间:9:30-11:001.
2022年7月26日
其他

校友动态 | “致远七期”毕业生游宇榕三篇论文分别被ICLR和CVPR 2022收录

自动驾驶汽车靠各种传感器「看到」这个世界,然后再借助人工神经网络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它们和人类不同,因为人类是有记忆的,一条路多走几次就熟了,但对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汽车来说,这条路每天都是新的。这在天气恶劣时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这种天气下,传感器往往没有那么可靠。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来自康奈尔大学
2022年7月25日
其他

“百川思源,崇本致远”青岛海陆科考调研圆满结束

7月3日~10日,6位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百川思源,崇本致远”青岛科考实践团的成员,克服了疫情的重重困难,赴山东青岛参加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中国海洋大学拔尖学生夏令营”,与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师生们,通过学术讲座、基地参观、地质勘察、海上考察、自由探寻等活动,亲身感受我国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海洋事业贡献力量。开营仪式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郝杰7月4日上午,五所高校的英才相聚于中国海洋大学树下空间,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拔尖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郝杰首先致辞,她强调,拔尖学生夏令营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本次夏令营表达了期待,让同学们更加明确了参加夏令营的目的,增强了信心。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处长方奇志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处长方奇志致欢迎辞,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的专业特色。她也强调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全体营员相互学习交流,祝愿此次夏令营圆满顺利召开。崇本学院学生代表毕圣逸发言。她以自己的学习过程为例,阐释了海洋科学学习的广泛性,并感谢此次夏令营提供的开拓视野、学习交流的平台。中国海洋大学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最后,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进行了院情介绍,并宣布夏令营正式开始。学术讲座中国海洋大学毕乃双教授讲座题目:从蛟龙号“看”南海北部峡谷毕乃双教授从“为什么选择南海北部峡谷”“为什么要搭乘蛟龙号”“深潜‘看’到了什么”三个问题出发,介绍了浊流沉积物的来源以及浊流过程发生的证据。毕教授还为同学们播放了“蛟龙号”下潜作业的录像,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最后,毕教授表示,海洋科考之路任重道远,期待同学们能发现更多的海洋奥秘。中国海洋大学李建平教授讲座题目:气候变化和海洋科学的前沿与趋势李建平教授主要讲述了当前全球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趋势和极端气候带来的灾害,诸多问题使全人类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应当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接着李教授讲述了我国目前海洋科考的发展趋势,明确当今青年应当如何担起海洋科考的重任。李教授慷慨热情的一席话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不怕困难的信念。曲金良教授讲座结束后的合影讲座题目:中国的海洋文化曲金良教授从中国古代的天朝体系和纳贡制度开始,介绍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发端和缘起。曲教授接着通过各代中国海洋国土面积的变迁,讲述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强调了我国发展如今大力发展海洋科技,重视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曲金良教授的讲解,同学们对海洋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海洋强国战略有了更深的体会。中国美术协会会员闫新生讲座题目:程式背后的性灵——从梅兰竹菊说起闫新生教授首先展示了中国历代名画,向大家讲解作品的特征,又从不同角度向大家讲述中西方绘画和书法的不同之处。接着闫教授着重向大家解释了“性灵”的含义,许多蕴含在其中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大家从中更加感受到我国传统绘画的底蕴和魅力。参观学习海洋科技大楼聆听介绍参观海洋科技大楼同学们参观了“蛟龙号”、东方红系列科考船、浮标潜标等比例模型,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了我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历程和相关学科的建设成果。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张嘉宁:致知格物,履践致远

人物白描张嘉宁,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物理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未来将前往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激光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本科阶段成绩排名专业第三,跟随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罗卫东教授、何峰教授进行科研实践,发表SCI论文一篇。张嘉宁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曾获致远荣誉奖学金、校级奖学金、致远杰出毕业生奖学金等多项荣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张嘉宁从小就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十分感兴趣,渴望探究宇宙真理。怀揣着这样质朴而美好的梦想,他坚定地加入了致远大家庭。回顾在致远的四年,张嘉宁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便是找到了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研究方向,一步步褪去高中时的稚嫩与青涩,成长为一个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志向远大的新时代青年。四载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刚进入致远时,张嘉宁有些自卑,在高中时他从未想过能来到致远学院这样优秀的平台读书。开学后不久他便意识到,无论是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还是英语能力,自己都与班级内优秀的同学有一定差距。但是,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决心用勤奋和汗水弥补这些差距。他喜欢与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时刻分享自己的想法;常常抓住课前、课间和课后这几分钟时间,向老师询问心中的疑惑。在没有课程时,他总是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在图书馆中一直学习到闭馆。张嘉宁仍记得他喜欢坐在新图书馆C200中间的位置,因为那里高挂着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画像;每当他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或是“开小差”时,抬头看见先哲的画像,想到他们一生孜孜不倦、克服万难取得的辉煌成就,便会充满无限的动力,告诫自己应戒骄戒躁,永不言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张嘉宁迅速弥补了差距,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他的核心课程学积分排名班级第三,《高等代数》、《纳米科技导论》均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在北京大学直升推免的复试中,他以综合成绩95分名列原子与分子专业的第一名,成功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胸怀科研梦,不负少年时张嘉宁还清楚地记得,在大一上学期的《专业讨论课》上,物理学方向项目主任郑杭老师要求每一位同学选取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进行调研,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汇报。在调研过程中,他认识到科研工作与高中时数理化课程的学习截然不同,虽然当时他并不能完全看懂繁多的文献,但还是对重大的物理发现感到心潮澎湃、兴奋不已;他非常渴望自己在未来也能研究这些前沿的物理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张嘉宁在致远科技节做报告在大一积累了基本的数学物理知识后,张嘉宁在大二时加入物理与天文学院罗卫东教授的课题组,学习与研究凝聚态物理理论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利用三个月时间自学了固体物理基本理论后,他便正式踏上了“科研之路”;先后研究了一维碳纳米带的拓扑性质、转角石墨烯的平带结构,碳纳米管的超胞结构等,参与发表Physical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张与冰:这里有我们的家,有我们爱的人,也有我们的梦想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你在我遥不可及的地方,坚定地说到。我呆呆地看着,停止了呼吸。从前你总说,你的信仰是英雄主义。你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的温柔和希望,都会有人来守护。你说,这是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是1.8万千米的海岸线,这是5.52万公里的边境线,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56个民族的聚集地,这是泱泱华夏的后继,这是14亿人的梦想,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先辈许下的期盼,这是写在卷首的目标,这是共产党人的责任,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温柔水乡之称的江南,这是巍峨屹立的长白,这是威严庄重的紫禁城,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这是空灵清澈的纳木措,这是久闻盛名的珠穆朗玛,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北京烤鸭,这是上海漫展,这是长沙茶颜,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这是绚丽的霓裳羽衣,这是七次下西洋的远航,这里是中国。你说,这是庄周的蝴蝶,这是落子无悔,这是张择端的汴京,这里是中国。你指着一条国道,跟我说着八横八纵的铁路,说着第二天到达乌鲁木齐的快递,说着山西矿产输出全国,说,这里是中国。你戏谑地指着竞赛题上的来源:西部,跟我说那是中国西部,说西部大开发战略,说先富带后富,说,这里是中国。你把电影院的爆米花撒了一地,笑着跟我说起,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水稻到土豆,说,这里是中国。一起看过70周年国庆,一起看过建党一百周年,说要一起跨过长江黄河,突然,你停下了,说,这里是中国。你站在我遥不可及的地方,说着你不曾说过的话。你说,你要去参军了。你没有回头看我,一个人跨过了黄河。故事里的老照片,年幼时合成的军装照,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站在那里,守护着中国。他填好志愿,戴起军帽,穿上军装,打开手机,没有来信。她填好志愿,收到了好友申请拒绝的消息。她在梦里跟他说,要去做科研。为了他说过的英雄梦。和父亲一样,他成为了一名军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英雄。他没有任何犹豫,对着天空许下了心愿。和众人一样,她成为了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成为了每天赶着早八的成年人。她没有任何遗憾,对着录取通知书许下了心愿。天空的每一寸岁月静好,都是他守护的地方。他跟朋友骄傲地说,他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每一个凌晨的学习记录,都是她努力奔跑的证明。她跟自己骄傲地说,她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张与冰致远学院2021级数学方向作者作品解读本首诗主要写了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一开始男女主相约北京,最后男主决定参军,报考了军校,而女主决定做科研,来到普通大学的故事。灵感来源是很久以前听过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本诗主体结构展现了中国的繁华,包括疆域辽阔,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历史悠久,在党的领导和建设下欣欣向荣的场景。同时也指出,美好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我们去保护的。我们要积极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自己的英雄。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才有机会看到如此繁盛的车水马龙之景;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才有可能有如此安逸闲适的心境;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才有可能看这大山大河,心潮澎湃。而也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必须承担起一份中国人的责任;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不能面对困难就逃回幕后;因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我必须挺身而出,不能有丝毫的畏惧和退让。对于一名边防军人来说,因为他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他有责任保护好祖国的这一寸疆土,守住祖国的大门。对于一名空军来说,因为他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他必须保证这一片天的安全,让每一个明天的太阳,都会准时为中国人升起。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有人愿意隐姓埋名在漫天黄沙里炸出原子弹;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有人愿意逆行作战,坚守在城市的医疗一线;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所以有人愿意为祖国的花朵造一所属于她们的学校,描绘出她们的未来。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里有我们的家,有我们爱的人,有我们要守护的人,也有我们的梦想。作者
2022年7月8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郝胤辰:始终如一,坚守最初的理想

人物白描郝胤辰,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物理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本科阶段师从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文涛教授、管丹丹特别副研究员,毕业后将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主持一项致远未来学者项目,赴以色列威兹曼科学研究所交流;荣获校级三好学生、本科生A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含英咀华奖学金。主动求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四年前,郝胤辰怀揣着清晰的目标,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物理学方向。大一入学后不久,班级内组织了“写给未来的自己”书信活动,邀请同学们展望大学生活,写下自己想做的事情。“学有余力”、“加入赛车队”、“古典音乐”、“提高实验能力”是他当时写下的关键词。当他再次打开信封,竟发现这些当时写下的目标大多数已经实现,不免惊叹。虽然没有像座右铭一样挂在墙上时时注视,但是他一直在心底记得这些目标,始终如一地坚守,并努力实现它们。在学习上,郝胤辰可以说是做到了“学有余力”。大学的学习生活比高中更加紧张,课程的难度陡然上升。他没有因为大学生活突然的自由而放纵自我,而是延续高中阶段努力学习的作风。但同时,他也很快了解到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的不同。他保持着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在每次阅读教材时习惯在旁边做出一些注释和思路整理,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课后经常向老师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难点问题。大二学年,课程难度显著增加,又恰逢2020年新冠疫情而被迫只能线上学习,郝胤辰克服种种困难,以出色的自学能力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的学习。核心课程之外,他也有目的性地选择了一些额外课程学习。比如“西方电影简史”满足了他的兴趣并提高了艺术修养;“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中他习得的基本编程原理,对他接下来的学习科研非常有帮助;“汽车动力底盘原型设计”是与他的社团活动有密切关联的课程。课程之外,他也会从图书馆借来感兴趣的书研读,并留下读书笔记。寒假居家时,受《19世纪音乐史》一书的引导,他用心欣赏钻研了“瓦格纳”的乐剧作品,开学后还积极与同学们分享。大三的课程数量减小,并开设多门选修课。他没有因课程变少而放松,而是选修了多门和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相关的课程,以及“生物物理”这门交叉学科课程为自己拓宽知识面。他在大四前提前修完了全部选修学分,并达到了91.69的核心学积分,专业排名第一。潜心学术,积累宝贵的科研经验大一时,郝胤辰就确定了未来走科研道路的目标,并为自己做好了长期规划。大一期间他参加了一些物理方面的讲座,并从中得以了解当今物理的发展趋势和各个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几次和老师学长的交流会也让他在此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对实验物理兴趣比较浓厚,应该尽早进入实验组学习实践。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在大一下学期选择加入张文涛老师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通过积极参加组会和有针对性的自学,郝胤辰对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有了初步的理解。原计划第二学期就可以在实验室学习仪器的操作方法,但由于疫情而不得不遗憾地推迟了。但是,他没有荒废在家的时间,学习了实验室需要用到的数据处理软件,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并阅读了大量论文,提升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在暑假中,他申请到了宝贵的进校许可,积极实验室工作,学习了实验仪器的构成和一些基本原理。大三时,郝胤辰作为组长与班级同学一同申请了致远未来学者研究计划。暑假里,他和同组同学们研读论文、和导师密切交流,确定了研究目的、方案和计划。郝胤辰花费大量精力学习仪器控制程序的编程,在和师兄的交流中完善自动控制程序的实现思路;克服多个困难、迭代多个版本,优化测量速度和功能。随后,他和小组同学共同搭建测量光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优化提升数据分辨率和对比度的方法,多次改进光路,调试过程也愈加熟练。虽然因为部分仪器的货运原因以及后续的疫情影响,没有全部完成预定的计划,但他还是在项目中学习了完整的科研流程,为将来的科研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寒假中,郝胤辰报名以色列威兹曼研究所的寒假学校,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新冠疫情打乱了他原本的研修计划,大三时他把握住了难得的机会,再次赴威兹曼研究所开展科研实习。郝胤辰很好地适应了国外的环境,积极参与实验室活动,完成安排的各项工作。在短短六个月中和一名博士后一起,将一台仪器搭建到几乎可以运行的程度。这段科研实习经历为他之后的深造申请和未来在科研道路上的前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遵从兴趣,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出于对赛车运动的兴趣,郝胤辰加入了学校SRT赛车队的动力组,他凭借满腔热情和出色的自学能力,迅速成长为了赛车队内有设计能力的队员。大二第一学期,郝胤辰随队前往湖北襄阳参加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在现场负责防火墙的修理安装,这段经历丰富了他的见闻,开拓了他的视野。接下来的一个赛季里,郝胤辰独立负责设计了传动系统,完成了从理论到设计的全部工作。此外,他还编撰了一些教程文档总结传动设计的方法和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指导新加入的队员学习知识,熟悉工作。他意外地发现从赛车队中学习到的部分工程技能和思想,也能在科研中发挥很大用处。从大二开始,郝胤辰作为班级学习委员,负责组织日常讲座、竞赛报名信息统计等相关工作。疫情期间,他还组织了线上自习室督促同学们学习并相互帮助、解答疑惑。他也拥有较强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四年中,郝胤辰献血共四次,参加致远学院组织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志愿者服务超过20小时,担任致远招生志愿者、迎新志愿者、“一个鸡蛋的暴走”志愿者等,为学校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参加助飞计划,并且在学院的“广州省社会实践”中提供传真、稿件,协助准备答辩。通过这些活动,他不仅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还增长了见闻。比如在助飞计划中,他原先一直疑惑上海地区为何会有贫困生,但这次走访使得他对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还参加了学院的“广州省科学装置调研”实践,参观了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了解到中国基础科研的发展和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郝胤辰明白仅仅拥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感性人文艺术的补充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因此他很重视充实自己的艺术修养,不仅通过了小提琴十级,正在学习钢琴,还频繁现身于艺术展、电影展、音乐会等。他时常在B站分享一些自己视频作品,播放数已超过八万。他明白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无论学习多忙,他都坚持进行校园夜跑,有时外出骑车锻炼数十公里,疫情期间也不停止居家锻炼。文稿整理
2022年7月7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张肃阳:有志者,四海皆为故土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志》“志”者,《说文解字》有语曰“从心之声”。“志”,即为心之所向,表示出人的意愿或决心。《说文解字》又言,“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做事始终如一,有担当的为士。心上之士,寄托着千载之中先民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国人的坚定与高洁。“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话,概括出古人对“志”的看重,也诉说着无数成功者的秘诀。国家、民族,无非是一群相似的人的集合体。人们抱着能够更好生活的目的处于这个集体之中,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同时也做着自己的奉献,久之,人们就会对这一集体产生认同感。这种心理的产生,也使得所谓的“怀大志之人”出现在了世界上。他们怀着对同胞进而对天下人的热爱,怀着对于强者的敬重和对弱者的怜悯,不断地前进,磨练着自己的意志,强化着自己的能力。成事之人便如此。有一种力量,叫做荣誉。无论是放到个人身上讲,还是放到国家民族的方面讲。这种力量都相当重要。有志者,可以为这种力量所驱使,机体更加强劲,目光更加闪烁,意志更加坚决。古今多少志士,愿为一世之清名,为家国之命轨,不计一时之成败荣辱,甚至粉骨碎身而志不休。文人可无关官场之位、牢狱之灾,为一国之政体、为一方之黎民;武将可无惧刀剑之利、远征之苦,为万川之永固、为万家之灯火;使节远居异邦,与外方礼让往来、舌战唇枪,为国结天下之友,数年难见故乡。他们深深相信,国之为大,志之为大。近现代以来,前赴后继、永怀救亡图存之心、在革命战场上挥洒热血的斗士,给被压迫百年的民族带来独立与解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科学文化事业在外求学、为回国颠沛流离的学者大家,让技术落后的民族走向富强。时至今天,在边防线上,战士举枪,国土寸步不让;疫情当下,医护昼夜劳作,包扎城市的创伤。他们的“志”,或大或小,或为百姓之生计,或为一家之团圆,均尤其美好。志成之时,一个个梦想彼此连结,结成千年的脉络,对流着这个民族的血的人来说,这些脉络叫做“中国”,也叫做“家”。离家的叫游子,回乡的叫归人,故土是归宿。家中的人搭建高楼,丰富内饰,为了更好地生活,也为在外的游子提供坚固的后盾;异乡的人交流学习,反哺家乡,为了更好地成长,也为家中的故人开辟前方的路。其实国家与国人一直都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国人用行动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荣誉,国家用力量来保护国人的安全与理想。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逐渐一体化,世界变成“地球村”,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在未来会被淡化,“全人类”的概念会取代“国家”的概念。但事实上,刚好相反,世界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其实是被强化了,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并没有变弱。世界变小了,人们的眼界变大了,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会再盲目自信,亦不会再盲目自卑。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人们看到自己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的相似和不同,优势与差距,这更有利于当代人的“立志”。当今世界的国家应该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国民也应该吸收新的知识,但同时不能忘了自己民族的传统。在百年全球化的浪潮中,“科学与艺术无国界,但科学家与艺术家有祖国”这一句话,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可以说是将每一个人之间的空隙压缩,将每一个国家之间的距离压缩,但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同胞之间也会变得更加紧密。“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句话,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至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应用。这句话,是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个概括,是对国人爱国精神的一个真实的写照。对于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需要维护国家荣誉、心系国家命运;同时,一个强大的祖国将始终保护身在世界各处的国民,国家是每一个国民的伟大力量来源。中国人的血脉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烙印将我们所联系。我们所在的地方,即为国家所在的地方。有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这一代人,既要承接老一辈人的志向与胆识,又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将眼界放宽,以人类的共同命运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书写中国的力量。担当之人,从心之声,成其二者,便为立大志之才。此人所在,即为国之所在,为人类之未来所在。有志者,四海皆为故土。张肃阳致远学院2020级生命科学方向作者作者
2022年7月4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陆嘉馨:去感受、去尝试、去超越!

《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2018级计算机方向的陆嘉馨,非常荣幸在此发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大学四年,转眼已至尾声。因为疫情,我们只能以这种形式与自己的本科作别。我们没有线下典礼,没能齐聚外滩霸屏,没有完整的毕业照。然而疫情也让我们能够更快地成长,更明白我们要为什么努力。致远的四年,教会了我们勇敢地去感受,感受每一种不同的经历;去尝试,尝试每一种不确定的可能;去超越,超越自己都不敢想象的高度。去感受,感受生活的精彩多样。我们在数学课上抓耳挠腮,奋战大作业,在ddl的前夜见到凌晨四点的交大,体悟学术思想的奥秘;我们在校园荧光夜跑,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三五成群吃顿夜宵,绽放青春的活力;我们在电院草坪上放风筝,在思源湖畔观赏樱花,被蚊子咬也要去蔷薇园溜一圈,享受校园的美丽……在致远,我们有丰富多彩的选择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感受痛苦,感受成功,感受失败,感受美好。哪怕疫情拉远了我们物理上的距离,但我们共同的经历是真实的。趁还可以的时候,敞开我们的情感,去感受生活。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李可逸:不移白首心,不坠青云志

人物白描李可逸,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生命科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温岭中学。本科阶段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课题组进行科研探索,毕业后将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任致远学生会学术中心副部长,参与组织致远传承、科研分享等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联劝公益“小小暴走”、上海马拉松、交大迎新和致远招生等多个场合担任志愿者。荣获上海市奖学金、含英咀华奖学金等荣誉。兴趣作舟,实学造桨带着对复杂生物现象的好奇,怀揣着了解生命原理、解决健康难题的理想,四年前,李可逸加入了致远学院生命科学方向,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目标明确,规划清晰,与时俱进”是李可逸的优点。大一时,她敏锐地从各类讲座和导论课中发现了学科交叉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随后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制定了Bio
2022年6月28日
其他

致远学院2022届毕业生远航大会顺利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典礼举行3.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第五期致远未来学者项目汇报大会成功举行

2022年6月23日,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成功在线举办第五期致远未来学者项目汇报大会。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教务处处长杨颉,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熊振华,ZIRC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车顺爱、陈鹏、过敏意、金石、李从明、王义斌、杨英姿,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ZIRC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章俊良,ZIRC常务副主任、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邵志峰,
2022年6月27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周晓臻:最是坚守动人心

《在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校友、同学、家长们:大家上午好!我是致远学院的周晓臻,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发言。谨向悉心养育我们的父母、辛勤教导我们的师长、以及并肩同行的伙伴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刚进入交大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还记得第一次化学小测,我考了72分;第一次上台presentation,我紧张的腿都在发抖。当时的我很焦虑,甚至还偷偷掉过几次眼泪,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多少个夜晚,我随着人潮离开图书馆,又到东中院找个通宵自习室坐下;还记得2019年,当元旦的钟声敲响时,我还在艰涩地啃着几千页的英文原版书籍。每种坚持都不会被辜负。那个第一次考试垫底的女孩也能名列前茅;那个上台会羞涩的女孩也能在全国拔尖学生会议上发出交大声音。四年里,我日积跬步,如今竟已行千里,在这个过程中,最是坚守动人心。所以今天
2022年6月24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典礼举行

GRADUATION2022年6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典礼在线上举行,通过教育部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同步直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致远学院院长徐学敏,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吴静怡,上海交通大学首届(85级)试点班校友代表杨振宇,“致远一期”(08级)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许志钦,致远学院授课教师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代表,以及致远学院全体班子成员、项目主任、行政人员、毕业生家长等共同见证了2022届致远荣誉计划310名毕业生的荣耀时刻,六千余人次在线观看直播。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分为“大道致远”“任重致远”“思源致远”与“逐梦致远”四个篇章。前两篇章由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章俊良主持。第一篇章
2022年6月2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王承:我们注定要成为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毕业生远航大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吴越:我们可以决定成为怎样的“零零后”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毕业生远航大会上的发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同志们:大家好!我是
2022年6月18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张天宇:你的每一次小小的向上生长,都是中国之参天大树崛起必不可少的瞬间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时代的大浪跌宕起伏,潮翻潮涌,你可能都会怀疑自己的逆流而上能否改变那浮沉之势;若苍穹暗默,你可能怀疑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能否照亮天空;若磐山当道,你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日日前行能否将你领向最后的终止之境。这个疑问自古有之,但我们回首过往:峥嵘岁月中,革命先驱未曾因自己一人之力渺小而踌躇,他们不忍山河受难,于暗淡世间振臂呐喊,闻一多在生命最后一刻吟诗“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们点点火光汇成灿阳,终照亮中国大地;血性儿女,或为守卫山河,喋血沙场;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筹谋交锋,甘做“隐形的守护者”。和平年代里,爱国者立志报国,坚守岗位、深耕钻研,为振兴民族挥洒青春、奉献一生,无数个默默无言的岗位,却汇成一激荡时代的高歌。一个人的力量固然微弱,同样,一个人的行为在中国掀不起大浪,但千千万万点星火聚集在一起,总会驱逐黑暗。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万,毫末之力也终能成劈山填海之势。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历经时间赋予的种种考验,于灾难中涅槃重生,正是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有那些有志青年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中国的未来。他们在当时黑暗的中国成为一点火光,渐渐的汇聚到一起,再燃起周围人的热血。再试看今朝之我辈,一举一行可能默默无名,但无不发一份光热,熔铸坚毅的民族之骨,锻造不屈的民族之魂。疫情之下,那些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90后医护人员自愿请战。小时候,他们被白衣天使保护;长大后,他们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不曾忘,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医者轩昂;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裳,剪短青丝,坚守战场,一袭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妆。越是一发千钧,存亡绝续之时,越能研读平凡之中的伟大,越可见布衣之下的炎炎赤血,越能感到“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的真切。口罩工厂复工加班,流水线传递的是质朴的关怀;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特殊的年夜饭,是无数工人在万家灯火里坚守着战场;全国各地的募捐浩浩汤汤,每一份物资都萦绕着执著的信仰。我们可能不能以一己之力逆转战局,但无数娟娟细流汇聚成河,必能滋润干枯荒芜的大地,使之诞生出生命与希望的郁郁绿色,你的每一次小小的向上生长,都是中国之参天大树崛起必不可少的瞬间。青年当有上青天、揽明月的逸志,当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气,也当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毅力,但更应该有肩负民族兴亡、家国崛起的责任的决心。扎根你所在之处,将中国精神贯彻到生活,远在乡村,“时代楷模”张玉滚如一轮明月,以大爱守望乡村教育,照亮了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遥在边疆,“排雷英雄”杜富国铁骨铮铮,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浇灌了边境民众安居乐业的希望。鲁迅曰:“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家国之魂在于人民,“中国”二字没有代表地,你所在的每一处,都是中国!
2022年6月15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李隆骐:勤学不辍青春致远,笃行攻坚生命科学

人物白描李隆骐,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生命科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于山西省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未来将前往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开展开发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方面的研究。本科阶段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先后担任班级团支书与班长,带领班级在2019年班团集体建设奖评选中获评校级一等奖。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含英咀华奖学金、青马党校优秀学员等荣誉。四年前第一次迈入思源门时,李隆骐曾写下对自己的寄语:“愿你我致远学子能在这四年中,志存高远,心怀凌云之志;脚踏实地,扎实跬步之行;携手奋进,共创荣誉集体;锐意进取,勇攀学术高峰”。四年岁月飞逝,微微泛黄的纸张是时光留下的痕迹,但时光没有改变他对自己的期许,李隆骐从未放弃自己的初心,活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志存高远,心怀凌云之志李隆骐坚信,是对于最基本科学知识的探索铸成了国家兴盛的根本、人类文明的基石,因此他选择基础科学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在致远学院注重数理背景与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下,他打下了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所需的基础知识体系,取得了总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含英咀华奖学金、小米奖学金、致远荣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在致远学院的学习经历不仅使他具备了坚实的数理、专业知识,也赋予他学科交叉的潜力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宽广视野。年幼时,李隆骐就对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有着无限的向往,当了解到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希望将建设这样的社会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2019年,年满18岁的他庄重地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在入党的过程中,他读到了交大校友的事迹,他们如一颗颗明星,始终引领他前进的方向:钱学森校友放弃海外的优渥生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回国献身国防,成就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基;黄旭华学长“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30余年间默默无闻,潜心为国铸盾,成功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经过组织两年多的培养与考察,李隆骐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在过去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交大人没有缺席;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他也不会缺席。脚踏实地,扎实跬步之行李隆骐有肯钻研、深挖掘的精神;而致远赋予他讲批判,尚理性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新鲜的知识、陌生的理论,李隆骐总愿意思考这个问题背后所具有的内涵及其本质,尝试着去理解现象背后理论的和谐与美。另一方面,他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追求完美的习惯,只要认定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将这件事做到最好。大学四年他修习了物理学引论(98分)、有机化学(97分)等基础课程;也在生物化学(100分)、遗传学(96分)等专业课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两年排名专业第一。致远教给他的,还是一份勇于怀疑的批判意识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相信自己的天资和致远赋予他的能力,立志日后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远。2022年,李隆骐以分组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清华大学夏令营面试,未来他将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脚踏实地,完成每一项挑战。携手奋进,共创荣誉集体李隆骐曾先后担任班级的团支书与班长,期间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组织了编写《交大植物志》等多项优秀的班级活动,带领班级在2019年班团集体建设奖评选中获评校级一等奖。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就是不平凡,从班级素拓分评定,到协助老师线上教学,对待每件工作,李隆骐总会一丝不苟地去完成。班委的工作需要团结同学,组织各种活动,也需要为同学服务,完成许多事务性工作。当既有班团集体工作又有繁重的学业时,他时常放弃自己的休闲时间,在一次次历练与成长之后,他逐渐学会把握工作和学习的平衡点,每当收获老师与同学的肯定,他总感到欣慰而满足。锐意进取,勇攀学术高峰李隆骐的科研兴趣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交叉的领域。大三期间,他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瞿旭东课题组进行合成生物学领域,酶工程的研究。酶工程的探索一方面有助于回答基本的科学问题,一方面成果可以快速转化为实际的工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深刻指出合成生物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也为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实习期间,李隆骐主要进行甾体碳骨架特定位点化学修饰方面的研究,发现用一种真菌进行发酵可以高效、高立体专一性地催化甾体特定位点的化学修饰,其催化产物的立体专一性超出工业界现行工艺。他还通过半理性进化的方法,发现控制CYP酶催化甾体羟化的区域选择性的关键位点,同时,该发现在工业应用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拟申请专利。毕业设计阶段,李隆骐前往清华大学刘俊杰实验室开展研究,基于结构生物学的知识,理性设计改造CRISPR-Cas系统,以提高其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编辑活性。李隆骐构建了便于快速检测编辑效率的报告细胞系,并通过提高gRNA
2022年6月13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王若丞:以英雄先辈为榜样,书写新时代保家卫国篇章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英雄的民族,英雄的人民——评》《冬与狮》是由兰晓龙所著,以抗美援朝为背景题材的战争小说。小说的具体时间为1950年下半年,此时支援韩国军队的联合国军经仁川登陆取得压倒性优势,一路推进至鸭绿江边。面对美帝昭然若揭的野心,百万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远赴朝鲜作战。小说交替以伍千里、伍万里所在的志愿军第七穿插连和小杰登、布雷登所在的美军陆战一师为视角,叙述了极寒战场上的绝望搏杀。电影《长津湖》系列以此书为蓝本改编。伍万里作为主角之一,他的成长转变贯穿剧情始末,成为推动情节最重要的暗线。小说开头,他是个船民娃子,顽劣不化,总以恶作剧为乐。但二哥伍千里带着大哥的骨灰回乡探亲成为了他转变的契机。或许是羡慕帅气的军装和配枪,或许是触动于二哥的伤痕和大哥的牺牲,他的心中悄然埋下了从军的种子。进入七连,他依旧难改“社会青年”的不良习气,骤然接触战争的血腥残酷,他也萌生出胆怯和动摇。但七连雷公、梅生、余从戎、谈子为一众战友用他们的热情和勇气,促成了他蜕变为连队独当一面的“神投手”。伍万里的成长经历引起了我的深刻共鸣。这或许也是千千万万从军青年在火热军营成长的真实写照:因偶然而触动,为艰苦而动摇,又在自身努力和战友的帮助下担当成熟,成为奔涌着的钢铁洪流中的一滴。小说末尾,第七穿插连仅余他一人,伍万里携千里的骨灰坐于长江之畔,一如千里曾做过的那样,看着船来人往,场景凄惨悲壮,但之中却蕴藏着传承与生机:七连的根没有断;祖国无恙,人民还能安居乐业。这一寓意无疑升华了小说的主旨。作为小说浅浅划出的支线,毛岸英的情节恰如一抹淡笔,与伍千里的浓墨重彩相互照应,映照出属于那个时代年轻热烈的爱国情怀。对于现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作者选择浅描勾勒,而对虚构的人物,作者又以真实的战役为骨架加以文墨填充。这样的写法使得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不形象饱满、活灵活现。小杰登和布雷登是作为配角在小说中呈现的,但作为敌军的战士形象,作者对他们的刻画是有历史依据的。经过二战的人力物力消耗,他们本希望能休养生息,却因政府的帝国主义野心被推向朝鲜战场。凭借精良武器装备取得的陆海空优势放大了他们心中的骄傲自满,使得“圣诞节前回家”的口号在美军中广为流传。但很快志愿军凶猛顽强的战斗,让其无数装备和士兵埋葬在皑皑白雪下。小说中提到的“东方魔号”和对美军军车满载尸体撤退的描写都在军史上有所记录。因为形象最为复杂,我最后才提到伍千里这个角色。可以说,伍千里是由军人、兄长两个身份糅合而成的形象,同时又有军队指挥员、军人亲属、父母的儿子等多个具体身份的影子。他随大哥五百里参加解放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但大哥牺牲、自己遍体鳞伤以及旷久离家,使他衣锦还乡却愧对父母。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一去不回,再也未能履行报答父母的诺言。这些奠定了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基调。伍万里追随他的脚步毅然从军,既让他骄傲自豪,又使他怀着种种担忧。两种情感交织,使他的想法与行动充满了矛盾。他可以带领连队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但对于伍万里,他只希望他能活着回家;他可以袒护伍万里的冒失冲动,但又为了能让他不在战场上牺牲,狠心瞒着他用实弹练投掷。各种情感、想法如同曲绕的丝线,织成了一个跳脱出小说的立体生动的人物。在他身上,汇聚了属于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的美德。“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歌谣和陈祥榕母亲所问“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都是这种美德的体现。这些几近具体的人物,却毕竟不是个体的人,而是重叠了无数英雄的人民的身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用血书下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我清晰记得梅生所形容的心境“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王若丞致远学院2019级物理学方向作者作者
2022年6月10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郭哲汶:以梦为马,行远自迩

人物白描郭哲汶,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化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本科期间师从化学化工学院颜徐州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光金属配合物与超分子聚合物材料。在J.
2022年6月8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王玥涵:我站立的地方,是我要用毕生热忱浇灌的土地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站立的地方,是举世瞩目,充满力量,带领全世界爱好运动与和平的人们“一起向未来”的中国。立春当天,冬奥会在北京拉开帷幕,2月4日到20日,17天的时间,让世界见证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力量”——那是环保的力量,相比于2008年主火炬燃烧一个小时消耗5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冬奥火炬创造性地使用“微火”,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产生的碳排放只有之前的五千分之一;北京赛区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制冰技术节省能耗20%以上,制冰碳排放趋近于0;氢燃料客车、纯电动汽车成为承担此次冬奥会交通出行任务的最主要力量,成为交通节能减排的先锋;生物可降解餐具、生物可降解塑料袋、生物可降解包装袋有效地减少了白色污染,3D打印固废雪花以城市固废为原材料,在装饰冬奥村的同时也有助于城市垃圾的处理;此外,电子门票、rPET材质(饮料瓶再生材质)制作的工作服装等,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理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强大的“环保力量”。那是团队的力量,开幕式的精彩呈现、办赛流程的井然有序、运动员保障的全面贴心,都离不开冬奥设计、保障、工作团队高效的分工协作;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赛中国队不负众望力压意大利夺冠,振奋人心的金牌背后是短道速滑队整个团队中从队员到教练以及无数不知名的工作人员几年如一日的汗水与坚守。那是传承的力量,冬奥的赛场上,我们看到了武大靖在自己的第三届冬奥会续写传奇,徐梦桃在平昌冬奥会错失奖牌后负重前行,突破极限……一众老将在冬奥赛场上继续发光发热,用成熟稳健的心态,挑战年龄与体能的桎梏;我们也看到天才少女谷爱凌在决赛的最后一跳不甘于保守保银,挑战从未完成过的1620动作完美夺金,刚刚成年的苏翊鸣惊艳完成五周转体惊艳世界……00后小将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用青春与活力延续着中国队的神话。“带动三亿人上冰雪”不只是冬奥会的目标,更是中国喊出的热爱运动、终身运动的号召;“一起向未来”不只是本届冬奥会的嘹亮口号,更是中国发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呐喊。“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不仅代表奥林匹克精神,更代表中国对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和平共处美好愿景的无限期待。我站立的地方,是经历困难,又在困难中坚守,用爱与温暖在困难中涅槃的中国。疫情来势汹汹,身在风暴中心——上海,我亲身经历了疫情中的不易,也见证了人与人之间驱散寒冷的大爱,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校园内,我们有义无反顾逆行进入封控楼栋的思政,有细心提醒,尽最大努力解决同学问题的宿管阿姨,有克服自身困难坚持按时上课的老师,有跨越距离爱心捐赠的校友。校内的老师开着私家车为学生们送餐,学生们结合专业知识研究送餐的最优化模型,心理老师定期举行讲座疏解同学们的情绪问题,学生会组织特色线上活动丰富课余生活……身虽囿于宿舍的平米之间,我们仍能感受到生活的舒适,接触到前沿的知识,凡此种种,无一不让我感到由衷的庆幸。校园之外,确诊人数的每日播报牵动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心,我能够感受到校园外弥漫着的紧张与无力,也真切地见到了政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我们看到一座座方舱医院建设完成并迅速投入使用,我们看到照片中“大白”披星戴月的身影,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陆续抵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或许给了疫情蔓延可乘之机,但这座城市在与困难抗争的过程中已然更加强大。我站立的地方,是期待着年轻一代走入舞台中央,成为中流砥柱的中国。新时代的青年人,在荣耀的领奖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在环境恶劣的边防,在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在教书育人的讲台,在井然有序的病房,在无数微小却又伟大的岗位……我们曾经见证中国,曾经依靠中国,也必将代表中国,捍卫中国。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不只有外交官和新闻发言人,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千千万万的你我他。“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站立的地方,是养育我的温暖摇篮,是我蹒跚学步的小路,是教我知识的校园,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我要用毕生热忱浇灌的土地。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王玥涵致远学院2021级计算机科学方向(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班)作者作者
2022年6月6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田葳:永远热爱,永远攀登

人物白描田葳,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物理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毕业后将前往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田葳本科期间跟随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徐恒特别研究员,从事生物物理学方向的研究。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生源奖学金、致远荣誉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作为主力队员代表学院首夺体总杯羽毛球团体赛冠军。超越自我,攀登学业科研的高峰2018年的夏天,出于对交大的向往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田葳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交大、进入致远。当初入校园的新鲜感渐渐褪去,学业压力开始占据她的头脑。致远学院作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非常优秀的人才,有顶尖的师资团队倾囊相授。作为班内极少数完全没有高中竞赛基础的同学,加上家乡教育资源的相对贫乏,薄弱的基础让她在起点上就和专业内其他同学有了巨大的差距。挫折和打击令她一度感到十分迷茫,甚至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万幸的是,在低谷时期同学和朋友们给予她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老师向她提出许多衷心的建议,让她逐渐恢复了对自己的信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三年后,她的学期排名一跃来到专业第三,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本科期间,田葳获得了包括致远荣誉奖学金、校级奖学金B类、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并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宝贵的荣誉,更是对自己努力与能力的肯定。大一第二学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田葳聆听了一场香港浸会大学史珏老师关于生物物理学科研介绍的讲座,自此激起对生物物理的浓厚兴趣。大二第一学期,在学院的支持下,田葳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徐恒特别研究员的课题组,开始接触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科研工作。从大三起,她开始研究一种新型定量测量技术:smHCR-FISH,致力于定量研究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随机动力学问题。生命的神秘与物理学的严谨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无穷的魅力,这份热爱将指引她在科研路上积极探索,攻克难关。“努力一定会有收获,永远不要丢失对自己的信心”,当回首四年的学习经历时,田葳这样说到。“当你感到压力,说明你正身处在一个优秀的团体”,致远学院的培养模式让她拥有了坚实的数理基础、清晰的思维能力和开阔的视野,挫折和打击磨练了她在逆境中坚韧向上的意志。现在的她有勇气迎接未来的每一次挑战。传承互助,徜徉实践奉献的大海本科四年期间,田葳担任过班级团支书,曾组织两次社会实践立项,也曾多次参加校内志愿服务,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大一入校后,她在班主任的推荐下担任新班级第一任团支书,负责新生团关系转入的相关事务,并且组织了支部第一次团主题日活动。开学时任务多时间紧,此前缺乏相关经验的她处理起来有些力不从心。好在短暂的磨练之后,她开始得心应手。第一学年寒假田葳组织了回高中母校宣讲的活动,为学弟学妹们缓解高三备考的压力,分享自己的报考心得。“当时的我正是得到了帮助才得以进入致远,我希望能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这也是她热心于社会实践的原因。暑期社会实践,她和班内同学组织自主立项,前往华为上海研发中心、广东省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和大亚湾核电站进行行业调研,深入科研一线,了解物理学相关的各类行业现状及科研进展。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她觉得自己收获颇多。每次参与一项活动、负责一项任务,对她来说都是一次成长。“能够真正参与进一项活动,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对别人是有帮助的,这份快乐和满足令人难忘。”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挥洒汗水,绽放鲜活热烈的青春除了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之外,田葳的生活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羽毛球就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一入学后不久,她通过了校羽毛球队的选拔考核,成为交大阳光队的一员。四年来,不论学业压力有多繁重,她总能挤出时间,积极参加每周的队内训练。虽然身体会感到疲惫,但是在球场上的每一刻,生命是鲜活的,精神是雀跃的。田葳代表学院和学校参加过多次比赛,她的羽毛球水平让同学们称赞不已,曾获上海市运动会女子团体季军、“启动杯”羽毛球公开赛团体亚军、上海市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在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体总杯羽毛球团体赛中,她代表致远学院参赛,为学院赢得历史上第一个体总杯冠军。2021年体总杯致远-物理联队(一排右一)在打球的十几年中,田葳收获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还有珍贵的友谊。球队中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大家因为共同的热爱相聚在一起。训练时,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提高;赛场上,大家为彼此加油呐喊;球馆外,各有所长的队友们给予彼此生活和学业上的帮助和建议。这份友谊弥足珍贵,是她在交大的另一份宝贵收获。“永远热爱,永远攀登”。四年来经历的种种挫折和打击并没有击退田葳的进取心,相反,正是这些磨练让她明白,逆境中更需要坚持,低谷时要保有信心。经历了低谷又完成自我超越,未来的她已经做好了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的准备。作为致远学子,她愿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热爱生活的馈赠,攀登生命的高峰。文稿整理
2022年6月3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黄心悦: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

人物白描黄心悦,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物理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将前往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攻读物理学博士。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奖学金、上海市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本科期间积极投身科研,从事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两年内完成两个合作课题和一个独立课题,发表SCI论文两篇,主持一项致远未来学者项目,并在全国拔尖计划交流会上作学术报告。曾担任致远学生会文体中心干事、班级团支书,参与众多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直到如今,黄心悦依然会想起四年前的入学面试,当被问及将来想从事哪个领域的物理研究时,仅凭着教科书里的记忆,她给出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回答:“力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的大学四年,毫无疑问就是“成长”。从过去不知科研为何物、对前途充满迷茫,到如今褪去高中的稚嫩,找到了热爱的领域,收获了自己的成果。“蹄疾而步稳,勇毅而笃行”,她将迈着笃定的步伐,保持风雨无阻的坚毅,不断追逐自己的理想。情系物理,逐梦启航凭借着高中竞赛打下的基础,带着“学物理也不赖”的心态进入致远学院的黄心悦,从未想过自己和物理竟还有那么长的缘分。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她有过痛苦和迷茫的时候,会因为一门课计算量过于复杂而感到枯燥无味,也会因为做不出作业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那时候的她对所学的东西还谈不上热爱,但是始终抱着“把眼下的事情做好”的决心。她认真对待所有课程,仔细推导每一个定理,逐渐体会到了公式写满一张草稿纸的成就感;她从不放过每一个问题,而是克服胆怯、主动提问,并自学大量课外知识弥补短板。大学四年,她的成绩始终位居班级前列。大三的保研夏令营,她靠着一个月自学《固体物理》的成果,凭借坚实的物理基础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直博录取。而真正让她喜欢上物理的,是《计算物理导论》这门课的经历。在一次大作业中,她的任务是复现一篇《Nature
2022年6月1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李欣:你教我去爱,我所站立的中国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曾经向春天的大地开火因为笼中兽的恼怒我向春天的大地开火枪声涣散欢歌四合你裸现的泥中野草勃勃你!你听不见吗——那雨中柏油路的塌陷华北牲畜的千年沉默圈禁我的脚下的中国但,大地我漠然的春天的土地依然兴盛着她的颜色周而复生碾过凌乱破碎的尸身碾过死亡和我直到一个湿冷清晨我看见血丝渗出地平线你!你也会受伤吗?无论古老的荣光还是空气中新的胜利都不能慰藉的我的偏隘空乏的心此刻在悔恨中震颤——中国的大地掩起伤口你连呻吟都是内敛的我的疼痛的中国你是随风翻滚又停驻的竹海广场上祖母扬起的油腻围巾少年宫的下课铃我怀着隐秘的欣喜仰望的冷峻挺拔的塔吊你是麻木面孔上的怒火是怒火中温柔的沉默是沉默中拚却一切的生活是裸现的泥中的野草勃勃——我的春天的大地我所站立的中国你教我去爱——用悲伤,惶惑和质问用愤怒和你的伤口多遗憾,我曾经向你开火我所站立的中国李欣致远学院2020级物理学方向作者作品解读简单地说,我想描述的是“我”对“中国”以及“我与中国的关系”的认识的转变。第一段“我曾经向春天的大地开火/因为笼中兽的恼怒/我向春天的大地开火/枪声涣散/欢歌四合/你裸现的泥中野草勃勃/你!/你听不见吗——/那雨中柏油路的塌陷/华北牲畜的千年沉默/圈禁我的脚下的中国”用比较夸张的表达写了过去我对国家认识的一些矛盾。在飞速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一些隐蔽的封建痼疾也还顽强地存在于社会中,形成了生机勃勃但隐藏着伤痛的“春天的大地”的意象。加上“我”自身对于个人和社会未来的忧虑,整体表达了惶惑,伤感的情绪。第二段“但,大地/我漠然的春天的土地/依然兴盛着她的颜色/周而复生/碾过凌乱破碎的尸身/碾过死亡和我”借“春天”与“死亡”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和历史不可阻挡的磅礴进程,但也表达了个人在时代进程面前的渺小和对时代大潮下普通人的关切。在情绪上,第二段延续了第一段,表达“我”在时代与个人的矛盾前的惶惑纠结。第三段,“直到一个湿冷清晨/我看见血丝渗出地平线”用湿冷清晨的朦胧朝霞比喻“大地”的转瞬间露出的伤口,呼应第一段的“开火”。“你!/你也会受伤吗?”表现“我”剧烈的情绪变化:惊讶,震撼,反思和悔恨。“我”意识到,国家与“少数人”并不是对立的,那些不幸者,他们的伤痛并没有被压抑被遗忘,而是反映在了时代的创痛中。第四段,“无论古老的荣光/还是空气中新的胜利都不能慰藉的/我的偏隘空乏的心/此刻在悔恨中震颤——/中国的大地掩起伤口/你连呻吟都是内敛的/我的疼痛的中国”集中表达了“我”对爱国的新的理解:比起对文化热爱,对成就自豪,更加深沉的爱应当是对具体的人,和人的生活的爱。如苏联长诗《瓦西里·焦尔金》所说,“殊死的战斗不是为了荣耀,而是为了大地上的生活”,爱也应该是这样,不是为空虚的民族主义的荣光,不是出于群居动物维护自身社群的本能,而是出于对人的关切。第五段,“你是随风翻滚又停驻的竹海/广场上祖母扬起的油腻围巾/少年宫的下课铃/我怀着隐秘的欣喜仰望的/冷峻挺拔的塔吊”用一连串具有朴素时代气息的意向刻画了“我”眼中10年代真实的中国,与急促、勤奋、盲目却也努力生活着的普通人们,表达了“我”深沉的怀念与爱。第六段的情感达到了全诗高潮:“你是麻木面孔上的怒火/是怒火中温柔的沉默/是沉默中拚却一切的生活/是裸现的泥中的野草勃勃——/我的春天的大地/我所站立的中国”承接第五段,直抒胸臆,表达了朴实、勤奋的广大人民的赞美、热爱。“站立”点题强调了归属感和身为普通人的自豪,开头的愤怒纠结已然释怀,转化为为人们奋斗的志愿。结尾段“你教我去爱——/用悲伤,惶惑和质问/用愤怒和你的伤口/多遗憾,我曾经向你开火/我所站立的中国”呼应前段,回顾了“我”的转变,点明了祖国的大地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国家与爱人。作者
2022年5月30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陈佳琳: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

人物白描陈佳琳,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数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萧山中学。她潜心科研,深耕几何深度学习,取得卓越成果;她乐于奉献,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在公益志愿活动中发光发热。未来,她将前往耶鲁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致力于从数学角度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夯实学科基础,严格要求自我四年前,陈佳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于对数学的好奇与热情,她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本科专业。大学四年的学术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她严谨缜密的数学逻辑,并进一步坚定她继续科研的决心和意志。在致远学院,她非常适应这种自我探索、对知识孜孜渴求的学习状态,紧迫感与好奇心促使她始终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周末的图书馆、深夜的教学楼、课前课后,总能看见她勤奋苦学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并在大三大四两年的数学专业课学习中,取得学积分92.4,专业排名第三的成绩,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M奖、致远含英咀华奖学金等奖项。大三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她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去向,国内直博还是申请海外博士;留在数学领域还是尝试其他感兴趣的方向。从四大分析到代数、几何等更接近现代数学的领域,她发现她仍为这些精彩绝伦的陈述与推导而感到兴奋激动,但她意识到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维度等待去挖掘。在那段迷茫的时期,她频繁参加自然科学研究院开展的seminar和talk,积极聆听学术界各位卓越学者的汇报与工作展示。从神经科学、流体力学到机器学习、数据科学,那段时间她不仅收获了知识广度和深度上的飞跃,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了未来想从事与挑战的领域——将数学工具和思想带入机器学习,开发高效、实用、理论上可靠的机器学习模型与算法,致力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踏足未知领域,迎接全新挑战敢做敢想,勇于挑战是陈佳琳一直恪守的行事原则。在分析完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现状之后,她果断选择申请海外计算机博士这一道路。尽管这条道路看上去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她始终认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之后便应该勇往直前,坚守自我。除了荣誉计划要求的数学基础课程外,她还自学了高级计算机课程,以追求卓越的编程技能。计算机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且未知的领域,无数个与代码度过的夜晚见证了她的成长。庆幸的是,数学的体系化培养训练了她分析问题,从艰涩的难题中抽丝剥茧、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在电院的赵海老师指导下,她完成了图神经网络建模和自然语言逻辑推理的任务,并撰写一篇论文。在数学科学学院王宇光老师的指导下,她进一步尝试将数学理论与几何深度学习相结合,开发了更高效的球面张量信号的小波系统,以及基于小波系统的旋转等变神经网络,撰写并投稿两篇论文至机器学习顶会。当前机器学习的发展受制于分析与理论工具的欠缺,纯粹数据驱动的模型常常会导致强先验与弱可解释性,这一方向亟需着数学专业人士的努力。积极投身社会,创造多维价值仅低头专注于学习的状态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利于学术上的创新和发展,除了学业科研以外,她在多个维度上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大二时期,强烈的归属感与责任感驱使她加入致远学生会,担任组织部部长以更好地为学院大家庭服务。她带领组织部的小伙伴们自主设计并举办了带有交大特色的定向越野活动,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每逢传统节日,组织部都会积极开展各类手工体验活动。2019年夏天,她与致远攀登计划的小伙伴们一起组织“思源明志·城市生存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同学们前往山东大学,学习精品人文课程,体悟中华红色文化……她对社会公益也有着强烈的热情,多次成为大型活动志愿者:在上海城市定向越野赛中担任赛事组长,协调组员顺利完成志愿服务工作;担任上海马拉松志愿者,为活动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担任学院招新工作的志愿者,为学弟学妹解疑答惑。当意识到自己所在的科学和工程领域正在经历严峻的女性力量流失,也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世俗的刻板印象和自我否定而选择离开STEM领域时,她借女生节的时机,走上学子沙龙的舞台,与同学们分享关于“STEM学科女性人才缺失现象”的探讨与报告。她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个维度的,而来自这些维度的额外价值赋予我更完整的社会人格。”社会、组织、公益,在这些多维的挑战和经历中,她逐渐找到了更加清晰和坚定的自我意识和成熟心态。过去4年,所有的低谷和高峰都让这个从前稚嫩的少女蜕变成一个执着顽强、独立自信的女性。从小对学术科研的向往促使她毕业后选择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深耕,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申请季中,经历了语言考试、联系教授、递交材料、面试考核等流程后,她最终斩获了六个全奖博士offer。未来,她将前往耶鲁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博士,致力于挖掘机器学习领域的数学潜力,尝试从数学与理论的角度革新人工智能,提出更扎实、更可靠的机器学习范式。文稿整理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致远杰出校友 | 李介夫:我只是一直在做一件事情

生物学霸、科研狂人不受热门潮流左右始终专注于“古老”的科研领域三十岁之前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矢志不移、心系后辈他将成长路上获到的科学精神和知遇之恩传承呼吁关注本科生科研训练李介夫是致远学院众多学霸之一,在毕业申请季中拿到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洛克菲勒大学等诸多名校offer;他是科研狂人,先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交大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与实习;他也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国家奖学金、凯原励志奖学金、致远杰出学生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大“三好学生标兵”等。面对如此多的优秀标签,“致远三期”(2010级)生命科学方向毕业生李介夫说:“我一直以来只是在做科研这一件事情罢了”。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李介夫最终选择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于2020年取得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运用创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大脑环路的构建。读博期间,他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ell,
2022年5月26日
其他

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回顾 | 第二期活动总结

2022年5月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第二期活动于线上如期举行。致远学院生命科学方向项目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郭熙志,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梁晓峣受邀担任汇报评委。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老师出席,会议由致远学院团委青年素质拓展中心郑歆瑶主持。项目展示环节,五位来自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方向的致远学子结合自身承担的科研项目工作和科研结果,分享学术经验,逐一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汇报。抗疫形势下,本次活动以“空中讲座”的形式为师生交流学术,分享经验提供平台,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在项目展示和释疑解惑中交流互鉴,以期为致远学子提供指导和建议。01项目展示—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方向周晓臻作《肾细胞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体外扩增》报告。她指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回顾 | 第二期学长学姐面对面活动总结

作为科技节的第四场活动,本场活动历时2个小时20分钟,现场气氛热烈,校友、老师和同学们积极交流互鉴个人感悟,共同探讨切磋科学问题。大家纷纷表示从讲座学到很多,并期待接下来的活动。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回顾 | 第一期学长学姐面对面暨第三期项目汇报总结

2022第一期“学长学姐面对面”&第三期项目汇报总结2022年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分为上下两场,上午的活动为第一期学长学姐面对面,下午的活动是第三期项目汇报。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工科方向的项冲,物理学方向的王子健,化学方向的郝茜倩的优秀校友参与分享,活动由致远学院团委青年素质拓展中心王一丞主持。下午活动的评委专家团有来自致远学院物理学方向项目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郑杭,数学科学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王海涛。物理学方向的张嘉宁、黄心悦、赵希竹、李欣,数学方向的毛松涛、陈嘉恒分别作主旨报告。会议由致远学院团委青年素质拓展中心张小凡主持。抗疫形势下,本次活动以“空中讲座”的形式为师生交流学术,分享经验提供平台,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在项目展示和释疑解惑中交流互鉴,以期为致远学子提供指导和建议。学长学姐面对面01校友项冲作报告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回顾 | 开幕式暨第一期活动总结

2022年4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首届科技节暨第一期活动于线上如期举行。致远学院化学方向项目主任、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钱雪峰,致远学院生命科学方向项目主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郭熙志,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莲芸受邀担任汇报评委。此外,出席开幕式的还有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梁、致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玲,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周莲、李敏、单雪晴、学生工作办公室石楠、张晓璐、彭磊、周国帆,60余名相关专业方向的同学们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开幕式由学工办主任石楠主持,第一期(生医、化学)专场汇报由团委青年素质拓展中心王一丞主持。生物医学科学方向的高荷、张雨涵、施予欣、刘可欣、王妍雯,化学方向的吴越、郭哲汶、董博和邓博丹同学分别作主旨报告。抗疫形势下,本次活动以“空中讲座”的形式为师生交流学术,分享经验提供平台,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在项目展示和释疑解惑中交流互鉴,以期为致远学子提供指导和建议。01开幕式首先,致远学院党支部书记吴晓玲先向大家介绍了整体活动安排和奖项评选规则,并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活动领悟学院“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宗旨。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梁致开幕辞,期待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发挥想象力,在学术交流中提升自我。02项目展示—生物医学科学高荷作《伴随移动RNA聚合酶II的共转录表观调控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报告。她指出,为了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共转录表观调控因子结合RNA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张亦驰:用热爱攀登知识高峰,用梦想书写青春传奇

人物白描张亦驰,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数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于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本科毕业后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本科期间,他两次参与大创项目,并参加“管道中粘性跨音速流的适定性”研究。此外,他还获得过校三好学生、华为奖学金等荣誉。学业:四年磨一剑在经历了高考、自主招生、学院选拔三个关卡后,张亦驰得以加入致远学院大家庭。致远给张亦驰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手云集,他很快意识到,无论是数学基础还是领悟能力,他都很难企及班级中最拔尖的同学,于是他决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逐渐弥补这些方面的差距。在那些平凡的日子中,他常常在图书馆中待到闭馆,常常主动找老师问问题,常常找资料和书籍学习课堂之外的数学知识。幸运的是,他逐渐赶上了身边的同学们,在四年中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也找寻到了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并且从学院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科研:从迷茫到坚定在致远,同学们可以选择任何感兴趣的方向,匹配到该领域最优秀的导师进行指导。但往往因为选择太多、范围太广,同学们常会遇到“幸福的烦恼”。从一年级开始,张亦驰就不断在寻找探索他真正的兴趣所在。在那段迷茫的时光中,他参加过几何方面的课程,和做计算的老师聊过天,甚至还参加过代数数论的讨论班。最后,他跟随自己的兴趣,在计算和方程两个方向做了更深入的探索。在计算方面,张亦驰前后参加了两次“大创”项目。在数学科学学院徐振礼教授的指导下,张亦驰与他的伙伴们一起设计了核独立快速高斯和算法和高维粒子系统能量快速计算的一个模式选择办法,并且从理论和数值实验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两个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张亦驰也偏微分方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相比于设计算法,做理论偏微分方程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基础知识和方法。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张亦驰就跟随自然科学研究院谢春景教授读一些偏微分方程的书籍。之后,他参与了师兄师姐组织的椭圆方程的讨论班,并且系统阅读了一些二维不可压Navier-Stokes方程在外区域的论文。在学习过程中,张亦驰逐渐喜欢上了方程中巧妙的方法及优雅的结论,并打算以此为他的研究方向。自大三下学期开始,在谢老师和致远学院数学方向2019届学长张正鑫的指导下,张亦驰开始研究粘性管道流的适定性问题。幸运的是,他们已经在定常粘性管道流的存在性和粘性消失极限问题上得到了一些结果。当前张亦驰还在做这个问题的一个后续问题,即非定常粘性管道流的适定性与定常粘性管道流的动态稳定性。张亦驰做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谢老师的肯定,在谢老师的推荐下,张亦驰决定前往香港中文大学继续学习研究流体方程,争取获得更多原创性的成果。生活:在参与中收获价值科研学习之外,张亦弛的大学生活也丰富多彩。本科四年中,张亦驰一直担任班级班委。大一时,他担任班级的副团支书,在他策划的所有活动中,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数学人的成长”主题微电影拍摄。在那次活动中,张亦驰和他的伙伴们一起组织全班同学共同采访了学长学姐、老师教授,并将采访得到的故事改编成了他们的微电影。这个活动不仅促进了班级内部的交流,也让同学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数学学科的各个分支,进一步思考自己的学业和科研规划。自大二年级至今,张亦驰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大二的寒假,他在项目主任兼数分任课教师王维克教授的指导下,将大家的课程论文按照相同的格式整理成了近200页的小论文集,这本册子也成为了全班同学学术生涯中最初始的印记。张亦驰从大一下学期起参加了致远学院学生会秘书处的相关工作,组织策划“课程式培训”、撰写学代会新闻稿、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术分享。在疫情期间,张亦驰责无旁贷地担任起了宿舍楼栋的层长,负责分派物资、组织核酸、收理垃圾、站岗执勤等工作,为守护宿舍、守护交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这些经历中,他不仅学到了知识,结识了朋友,更在这些经历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对张亦驰来说,来到交大,来到致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他现在仍然记得在开学第一天写下的誓言:“用热爱攀登知识高峰,用梦想书写青春传奇”。在未来人生路上,他会继续努力!文稿整理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夏文洲:体悟青春色彩下的艰苦和奋斗、底线与上限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矗立在喀喇昆仑中印加勒万河谷边境,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这的山脊高过云头,鹅毛大雪淹没山头,暗把思念藏在心头,我的深情没有尽头。磅礴的雪花尽情肆虐,呼啸的风恣意妄为,我用我的青春热血浸染这里的每座山峰,每条长河。大好河山,寸土不让,面对印军挑衅,我们像钉子般驻扎在我的战地,即使倒下,我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我要用行动诠释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毅力与决心。我伫立在黑龙江北部中俄边境的北疆黑河,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望着巍峨雪山,守着万家灯火。我们的身旁没有家人陪伴,但我们的头顶有红旗飘扬,我们的脚底是祖国胸膛。凛冽寒风拦不住我们执守江面,冰雪严寒挡不住我们在中俄界江上筑起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身披冰铠甲,笑傲风雪寒,我们用忠诚坚守汇聚成股股暖流,守护着山河无恙、人民幸福。我挺立在新疆中哈边境群山深处的阿拉马力边防连,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们是阿拉马力的“开路者”,别人不愿接手的路我们自己修,我们是祖国边疆的“守路者”,用生命捍卫庄严的国门。部队从来都不是享受的地方,坚守与艰辛才是日常;军装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它象征着军人的精神和灵魂,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手掌上挖土敲石的老茧是我们荣誉的勋章,肩膀上拉车挑土的水泡是我们奉献的印记。移山开路的不只是我们坚持劳作的身体,更是我们一代代边防将士赓久传承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我们血脉流淌的爱国情怀。我鼎立在南海国门南沙群岛东门礁,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祖国很大,大不过一颗守卫祖国的心;东门礁很小,小不过一寸土必争的心。三十余载,我们身在南沙心向党,沧海孤礁何迷茫,在万里海疆书写着忠诚的赤子情怀。高温可以晒化砂砾礁石,但晒不坏我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海峰可以吹坏我们通红的面庞,但是吹不走我们无悔奉献的壮志。牢记使命,筚路蓝缕,南海为家,守礁为业,不危险阻,扎根边关,尽管政治斗争形势日益严重,我们仍将坚守祖国每一片寸土!我站立在上海闵行东川路800号,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新冠疫情悄悄重返上海,整个上海,整个交大都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课程转为线上,各个楼栋按照各自情况制定封控政策。在我们所有交大人的努力下,交大的战疫斗争形势逐步好转,整个校园渐渐有序地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身处交大校园,身为交大学子,
2022年5月23日
其他

致远青年说 | 高登:江山胜迹我辈复登临,舍我青年谁敢当旗兵

致远青年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致远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不断思考、用心创作,将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融入到字里行间。《旗》动的
2022年5月20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陆嘉馨:坚持探索,记录传承,创作美好

人物白描陆嘉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计算机科学方向(ACM班),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曾获上海市奖学金、致远荣誉奖学金、致远阳光领袖奖学金等奖项。大三学年获得专业GPA排名第一。一作、共同一作论文投稿至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工作,多次担任课程助教,长期担任ACM班公众号主编,参与组织ACM班学术节、体育节等活动。毕业后,她将前往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领域继续开展研究。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做学习科研的探索者四年前,陆嘉馨出于高中的竞赛经历和对计算机科学的巨大兴趣进入ACM班。本科前两年,她努力学习基础课程,为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虽跌跌撞撞,她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逐渐进步,进入大学的第三年,面对课程向专业知识的转型和科研任务的增加,她积累的极强的研究和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她完成了对抗攻击与防御、手部姿势识别和解释、结合图神经网络的多智能体、组合优化问题等多个课程研究,并且得到了多位任课老师的好评。特别在学术前沿课程中,她的报告提出的对VR系统的看法获得老师的高度评价,得到A+的成绩。这些优异的成果,让她在强手如林的ACM班取得了第三学年GPA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2022年5月19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赖睿航:睿智成就不凡,自信逐梦远航

人物白描赖睿航,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计算机科学方向(ACM班),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本科期间加入卡内基梅隆大学陈天奇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研究新一代深度学习编译器中算子和计算图的表示与优化,毕业后将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2018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吴越:致远路上散播科学与艺术的芬芳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致远人奋勇争先,勇担历史使命,在各自的领域里追求卓越,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干。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他们犹如初升的朝阳,将光和热洒满大地,他们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人物白描吴越,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化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于浙江省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本科阶段师从张万斌教授,毕业后将前往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参与发表Science新版125个科学问题,在Chem.
2022年5月13日
其他

交大“佳和”优秀教学奖 | 何峰老师

2022届优秀毕业生周晓臻:科学济人道,人文济医道2、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运动中的致远青年3、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致远青年的五四青年节4、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致远青年用笔墨描绘百年青春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周晓臻:科学济人道,人文济医道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实现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致远人奋勇争先,担当历史使命,在各自的领域里追求卓越,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干。他们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他们犹如初升的朝阳,将光和热洒满大地,他们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人物白描周晓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生命科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本科阶段师从董晨院士,毕业后将前往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临床博士学位。曾主持自噬相关红色荧光蛋白体系的构建研究,并入选国家级大创项目。现于仁济医院主攻肾细胞癌肿瘤浸润细胞体外扩增研究。本科期间,两年位居专业综合排名第一,荣获含英咀华奖学金、泽远奖学金、阳光领袖奖学金及两次校A级奖学金。积极组织参与志愿活动,长期在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担任门急诊导医志愿者。疫情期间,主动为抗疫一线人员子女辅导功课,并加入“向日葵儿童”计划,为患癌儿童协调医疗资源。四年前,周晓臻怀着对生命真挚的热爱来到交大、来到致远。四年中,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瑞金医院、五院、六院担任门急诊导医志愿者,参与低保调查、“向日葵儿童”等多项志愿服务,始终关注弱势群体。躬行实践中,她许下“科学济人道,人文济医道”的诺言,立志投身于生物医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挽救生命、减少伤痛奋斗终身。“勤奋刻苦,追求卓越”是她的坚持刚进入致远时,她并不是一个表现突出的学生。课程的压力、朋辈的优秀、成绩的失意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但芦苇有芦苇的韧性。她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自习室、图书馆,汗水见证着她的坚持。第二学期,她一跃成为班级第一,此后两年一直保持着排名第一的综合成绩,也保持着追求卓越的初心。在老师和同学一致认可下,她获评含英咀华、阳光领袖、泽远等多项奖学金,并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的课堂上,她均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并作为小班长带领同学组织知识竞赛、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多次代表学院上台分享感悟。回望四年,致远学院的培养模式,让她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开阔的视野;小班多教师共同授课的经历让她接触了海内外不同领域的大牛,学习到他们对自己领域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前沿的研究;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影响了她的人生方向。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下,她变得更加有理想、有责任,也变得更加成熟,既能在掌声中保持自省,也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是她的理想大学期间,周晓臻参加了低保调查、医院门急诊导医、山区支教、抗疫一线人员子女辅导等十多项志愿活动,曾获评瑞金医院“彩虹家园优秀志愿者”及向日葵儿童“闪闪发光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2019年的冬天,她辗转三个小时来到浦东大团镇,进行低保居民生活情况调查。当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竟是理想萌生的起点。在调查的过程中,她遇到一位患有慢性肾衰的单亲妈妈。这位母亲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需要长期支付医疗费用。女人对她说:“我做梦都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想赚钱让我的儿子每天都能喝牛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辅导班。我想陪着我儿子长大。”女人脸上满溢的爱是她见过最美的表情。这种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对健康体魄的迫切需求深深地打动了她。有段时间,每当她闭上眼,就会想到这位母亲的心愿,就会因为不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运动中的致远青年

青年,是时代的青春青年,当筑时代荣光五四之际,我辈青年已整装待发征途漫漫,只待扬帆起航
2022年5月5日
其他

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致远青年的五四青年节

062020级生物医学科学方向召开团日活动主题班会2020级生物医学科学方向的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科,各抒己见探讨了对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看法;同时,同学们分享了各自创作的五四文艺作品。
2022年5月4日
其他

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致远青年用笔墨描绘百年青春

★序言书案前,以结字造型之倚正,展现青年风采;以笔画巡行之轻重,致敬峥嵘百年。战场上,以抗疫前线之身姿,展现青年气魄;以逆向而行之背影,护我华夏安邦。用创作为五四献礼,用笔墨书青年担当。疫情汹涌,但在众志成城下终将退散,让我们一同期待解封后的明媚春光!在学院近期举办的“百年风华,青年担当;抗击疫情,你我同行”主题创作征集活动中,致远青年们围绕【百年团史】与【抗疫有我】两个主题积极投稿,贡献出许多高质量的作品。丹青风采,挥斥方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投稿作品中那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吧!★优秀作品展示《壬寅清明封校感怀》作者:秦帼芊、陈子钏、吴越秦帼芊在清明节前夕创作的《壬寅清明封校感怀》在第三届致远学院传统文化艺术节上受到诸位评委的高度肯定,她将疫情期间对春景的渴望刻画得淋漓尽致,也充分抒发了师生情感和家国情怀。陈子钏以此创作了这幅宏大的水墨山水画,吴越为之题字。附原文:(其一)两岸空城千户闭,江南望眼自芊芊。杏花柳色闲人主,且盼东风放纸鸢。(其二)北牖棂前桃李恼,秋千索上细苔眠。急催四海清明气,早与人间洗瘴烟。《百年风华》作者:李宣仪、吴越共青团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百岁却是风华正茂,李宣仪设计了这枚篆书印章,吴越将其雕刻出来。《青春》作者:唐晴雪李大钊同志27岁时,正是“青春”的年纪,他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生命中的春天和政治上的春天,渴望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国家的春天,于是提笔写下《青春》一文。“青春”从来不只属于青年人,“青春”属于每一个奋斗在各自岗位上的中国人。《与妻书》作者:吴越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前夕创作了这篇千古绝唱,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牺牲时,他年仅24岁,那份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精神永远值得中华儿女铭记。《百年风华
2022年5月3日
其他

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疫情中的致远青年

“致远五期”毕业生袁家兴发表PRL一作论文并入选编辑推荐3、致远人战“疫”纪实
2022年5月2日
其他

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 | 致远青年在劳动

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五一纪念歌》1920年5月1日,李大钊同志在《新青年》上发表《“五一”运动史》,号召中国工人把这一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为防御细菌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人民群众称之为“爱国卫生运动”。今年,我们迎来“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3周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为了使青年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激发劳动情感、锤炼劳动意志、培养劳动能力,“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前夕,致远学院组织号召校内外致远学子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活动,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中的一员,交大致远人以各种行动践行着“劳动创造幸福”的信念。1寝室大扫除劳动节前夕,致远学子们积极响应号召,在寝室开展大扫除活动。疫情期间,寝室成为同学们长时间居住的“家”,大扫除后寝室面貌焕然一新,除去了随意丢弃的杂物,更驱散了疫情带来的阴霾,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滋润着每个致远人的心。2清洁光荣榜图|D12-306标兵寝室图|D24-212优秀寝室近期,生活园区鼓励同学们开展大扫除活动,并在寝室楼栋内组织评比工作,致远学子在大扫除活动中表现突出,数十个寝室获评“标兵寝室”和“优秀寝室”称号,特此表彰:标兵寝室D12-306
2022年5月1日
其他

校友动态 | “致远五期”毕业生袁家兴发表PRL一作论文并入选编辑推荐

文章链接:DOI:10.1103/PhysRevLett.128.158001近日,来自东京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的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两性纳米粒子的自组织。他们将带电胶体粒子的表面基团的解离状态根据粒子周围环境的变化纳入模拟,通过控制pH可以实现该种纳米粒子聚集结构和开放结构的转变,这一结果对于设计具有pH
2022年4月23日
其他

致远人战“疫”纪实 | 红色的青春力量

使命担当,党旗飘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经历了疫情的考验被按下暂停键的交大终于能在春天来临之际张开双臂拥抱春日的暖阳然而这场战疫还远没有结束严峻的防控形势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麻痹大意而这时我们又重新看到餐厅里、楼栋中出现了熟悉的身影他们挺身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共产党人的使命与信仰1疫情反复、责任不减学生党员秦依凡、叶玄子、王一封校以来,D27宿舍楼的风险等级一直在A、B之间不断反复,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压力很高。好在由楼层长、寝室长、志愿者组成了将近百人的工作群,为宿管阿姨、驻楼思政等辛苦操劳的工作者分担了不少。所有在楼里的致远学院18级女生党员都参与进来奉献了一份力量。作为分餐和发放物资的志愿者,虽然轮班次数不多却已经体会到不易,物资清点和运送、精确到每间寝室每餐饭需要几份、是否清真、速度慢了担心饭菜凉掉……更不用说需要每天七点多起床取餐分餐、领物资随叫随到、日常整层消杀、晚饭后全副武装提着巨大垃圾袋站半个多小时等所有人丢完再处理出去、还有其他各种通知传达信息统计和特殊需求照应等等。更加体会到了“负重前行”者的伟大,也多了一些理解和感恩,多了一份作为党员的热情和使命感。很高兴看到大家都融洽而团结,形势也在稳中向好。2“高峰已过,准备收队”学生党员严昕睿(后排左二)3月9日起,闵行校区开启闭环管理,学校许多老师为保障我们的学习生活纷纷身兼数职,临危逆行。3月22日,学校疫情防控进入全面向好的阶段,校青志总队发布了学生志愿者的招募通知,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第一时间完成了报名,并在23日中午解除封楼后第一时间加入到二餐餐饮管理工作。我负责的工作是餐厅入口的引导和分流,最初几天的人流量不算太大,工作难度相对较低,也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随着各个楼栋逐步解封,再加上食堂各窗口推出“特色餐”的吸引力,食堂人流量日益增大,甚至出现了食堂开门前队伍排到东中院的盛况,但几名志愿者里外协作,加上同学们积极配合,每天总能比较好地应对刚开门时的大流量;每当看到志愿者群里通知“高峰已过,准备收队”时,都会有强烈的成就感。愿疫情早日散去,愿我们能早日在灿烂阳光下的再次相聚!3我们的宿舍我们自己守护学生党员张亦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平静的校园生活,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遵守隔离政策。疫情初期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物资不充沛、核酸检测时大家的迷茫与困惑、阿姨每天从早忙到晚的辛苦疲惫……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越是在这种关头,越是需要我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主动站出来为同学们服务。秉持着“我们的宿舍我们自己守护”的信念,我很荣幸地担任了我们楼层的层长,帮助大家分发防疫物资、三餐以及回收垃圾等等。虽然我们做的工作都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疫情终将过去!4累,但值得优秀志愿者石秉占3月22日解封前一天,我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当晚就被拉进了负责人群,负责七餐的志愿者工作。第一天在七餐整理了所有志愿者物资,包括防护服、隔离面罩、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由于七餐就餐人数较少,在下午的会议中,我提议调配七餐志愿者支援志愿者紧张的二餐和四餐。得到大家的同意后,我个人也考虑到自己的民族情况和实际安排,调往了清真餐厅。第二天早上需要5点就起床,前往清真餐厅帮忙分装早餐。刚进清真餐厅的时候,一眼看到往日清真餐厅的凳子被排列在墙角,成为餐厅工作人员休息的床铺的时候,让我们非常感触。餐厅的工作人员在这次疫情封校中,牺牲了太多:每天睡在坚硬的凳子上,还要很早爬起来准备早餐,保证在6点前将同学们的早饭准备好并且用袋子分装好,非常不容易。7点左右送餐的老师将早餐搬上送餐车运走后,早上的工作就算结束了。9点半我们再回到餐厅,帮助工作人员准备午餐。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需要帮助盖盖子和打包,本身是很简单的工作,但是,当数量变成400份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我们持续打包了一个小时,当把所有饭打包好后,手被盖子压得很疼,而且因为一直弯腰,腰也很累很疼。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歇息,因为马上就要到食堂向解封楼栋开放的时间,需要我们维持秩序。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因为来打饭的同学很多,远远超出了清真餐厅准备的饭菜。甚至很多像我一样回族的同学会吃不到清真餐。因此,需要尽量将很多非必须吃清真的同学分流到其他餐厅,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会产生很多的困惑和误解。清真餐厅志愿者比较少,需要我们每一餐都参加,整天的工作很累,工作量也非常大。完成每一餐工作后,浑身也都会被汗浸湿,鼻梁被口罩压得很疼,而且在寝室休息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准备下一餐。然而,这就是餐厅工作人员的常态,甚至在没有我们这些志愿者的时候,工作量更大。因此,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也愿意坚持下去,虽然累,但很值得!学生党员们肩负使命、挺身在前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疫情终将被战胜我们也能在暖阳里再相遇!编辑
2022年4月11日
其他

欢迎回家,致远人!

4月8日起,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首批结束校外健康观察的同学,在完成校内缓冲隔离区观察2天后,平安返校,将正式融入校园生活。学院党总支书记洪梅、副书记吴晓玲、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石楠第一时间迎接和慰问返校同学。学院党政领导高度关注校外隔离同学的身心健康状况,多次召开学院、各方向线上慰问会、家长会,鼓励大家调整好心态、互相鼓舞互相帮助,争取早日战胜疫情。得知同学们将陆续返校的消息后,学院党总支书记洪梅、常务副院长章俊良、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玲等亲笔为同学们书写祝福卡片。学院留校抗疫教师及辅导员赵桂林、张晓璐、夏友鹏、张锦岳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食品、生活物品等各类物资。同学们纷纷表示,重返春日的校园感觉无比激动和开心;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学校和学院的关心感到非常温暖。近期,在校外健康观察的同学们将陆续返校。希望目前仍在校外的同学们能安心配合隔离点要求,注意休息、做好防护。我们在致远等着大家回家!推荐阅读1、致远人战“疫”纪实
2022年4月10日
其他

“清明雨上”第三届致远传统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

第三届致远学院传统文化艺术节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传统节日,古人在这天结伴去郊外游春、曲水流觞、祈福祛病、祭祀宴饮。虽然当下突发的疫情限制了同学们踏青的脚步,但大家仍然可以线上相聚,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2年4月9日
其他

上海交通大学同心抗“疫”线上课堂系列活动

2022上海交通大学同心抗“疫”线上课堂系列活动为丰富师生疫情期间生活,帮助大家保持良好心态和身体素质,让美育走近师生,校教工民族舞协会联合校少数民族联合会、体育系、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以及致远学院组织开展同心抗“疫”线上课堂系列活动。婉转婀娜的傣族舞组合训练、实用雅致的商务礼仪培训、异域风情的敦煌舞基本训练以及曼妙翩翩的现代舞练习……多类课程缤纷呈现,春光明媚的4月让我们齐聚线上舞蹈课堂,同心抗“疫”、舞动精彩!商务礼仪课程背景:商务礼仪课程——提升专业形象,提供一系列商务活动中的着装必备技巧,它是一个职业发展辅助课程,为职场和即将踏入职场的人士工作发展和整体职业形象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目标:1.学会区分不同场合的着装规格;2.理解商务着装的用色原则;3.在形象塑造中掌握最基本的图形使用技巧。课程时间: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15:00直播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hXeJIyajwQvG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课程直播
2022年4月8日
其他

2022年致远理科荣誉计划校内招生通知(2021级)

致远学院正式成立于2010年初,是集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的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培养特区,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地,同年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之后学校依托“致远”的成功模式面向全校Top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2015年,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又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成为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2016年,致远学院荣获两项全球教育创新奖,此次获奖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界对“致远模式”的进一步肯定。2018年,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评价全优成绩。2020年,致远学院牵头申报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6个学科全部首批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致远荣誉计划”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致远荣誉计划”得到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有力支持。学校也为“致远荣誉计划”内学生提供100%的奖学金保障,鼓励所有优秀学子潜心学习,追求学术卓越。国家和学校的双重支持,确保“致远荣誉计划”的莘莘学子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前进不息。“致远荣誉计划”面向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子实施校内招生,如果你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扎实的数理基础、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激情,那么“致远荣誉计划”将是你未来学术生涯的最佳选择!招生对象上海交通大学一年级在读学生
2022年4月7日
其他

致远人战“疫”纪实 | 涤旧荡新,疫去春来

2022年4月3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致远学院组织开展学生寝室卫生打扫与清洁消杀。同学们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除了日常的地面清洁、垃圾倾倒、桌面收拾,大家还用酒精、消毒水等仔细消杀寝室、楼道、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参与抗击新冠疫情。自3月以来,致远学院始终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大课堂,将落实防控工作与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围绕疫情这堂“大思政课”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三月三,上巳节。自古便有“祓禊”的传统,此时春和景明,人们会走出家门,集于水边,洗去污垢,涤旧荡新。“上巳”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后汉书》中皆有相关记载。此次打扫消杀活动不但是疫情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倡导同学们勤劳动、爱劳动,养成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推荐阅读1、共克时艰、共同守“沪”
2022年4月6日
其他

共克时艰、共同守“沪” | ZY-INS志愿者们在行动...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疫情防控已取得胜利,然而,上海市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持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基础保障行业的工作者们时刻没有停歇。还有一群人,他们平日里在高校教书、育人,如今却奔波在社区抗“疫”一线,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尽己所能、无悔付出,用微光共同守“沪”,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致远学院范文芳“邻居们的鼓励无时不在让我感受到温暖,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近期随着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的党员群众们纷纷积极投身防疫一线,谱写了一曲曲防控疫情、救治病人、维护社会稳定的赞歌。我们小区的广大志愿者组成了每栋楼的专属爱心小组,做好居民们的物资保障、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工作,化身为一个个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冲锋者,全身心为小区乃至全市的抗“疫”战献出自己的力量。由于深受学院坚守在校内抗“疫”一线老师们的影响及感动,我自愿报名担任了所在居民区居住楼宇的民生物资配送志愿者,同时协助楼宇组长合理安排本楼邻居们的核酸检测顺序,并维持排队秩序。志愿者活动虽然需要挥洒汗水、埋头苦干,但却能帮助我快速成长。同时,我在服务邻居的过程中还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叔叔阿姨们的一句“真的感谢你们,志愿者辛苦了!”,邻居们“有你们在,我们放心多了!”的称赞,以及“志愿者们真善良,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的鼓励无时不在让我感到温暖、认可和关爱,也深感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在此次战“疫”中,居民们为捍卫自己的美好家园留下了努力拼搏的脚印和痕迹。我深知,幸福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每个人竭尽全力去争取去维护;我会以实际行动报答国家、学校、学院对自己的培养和关爱,充分发挥螺丝钉精神,扎根在每一个需要我的抗“疫”前沿阵地。我坚信,通过全市党员群众的竭力奋斗,这场战役的胜利必将属于广大人民;我们一定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吹响平安及幸福的号角!致远学院林依洁“远亲不如近邻,共同努力,让社区变得更可爱”自浦西封控以来,我申请作为志愿者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负责运送住户订购的物资,巡视社区确保防疫秩序、保障独居老人日常用餐问题。每次为居民运送物资时,即使隔着一道门也能听到他们亲切感激的“谢谢”;微信楼群内经常看到居民“偷拍”的志愿者工作照片并道声“辛苦”,我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春暖花开必可期,我们的社区愈加可爱。自然科学研究院洪亮“多些理解和包容,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防控工作越来越繁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非常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便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4月2日,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主要负责米、油、菜等生活必备物资的搬运和发放工作。从云南运送过来的支援物资,每箱达20斤以上,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上下楼分发物资的确不轻松。我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基层医疗人员们,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该有多么不易和艰辛!疫情期间,生活和工作有诸多不便,大家或许有些焦躁,希望我们都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相信困难总会过去!自然科学研究院李赫“作为党员,我们应当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3月28日起,我所在的小区开始了更严格的封控,同时因为道路管制的问题,网购团购也变得比较困难。为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我主动报名与同住小区的六位交大老师、同学在招采办陈巍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了分发物资的任务,有条不紊地将大卡车运来的蔬菜、肉、大米等物资卸货、计数并按实际住户人数分车分批次运往每一个居民楼下。经过一下午的劳动,我们共为小区居民运送了蔬菜肉类礼包1600多份,为昨天没有领到主食礼包的居民补发大米1000份,基本解决4月5日之前处于严格封控的沧二居民的生存物资供应问题。当工作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脚步想回去休息时,居委会阿姨主动问了一下我们志愿者家中是否有人,有没有因为下午过来工作没有领到肉的(比如我),让我倍感暖心。上海此次疫情严峻,或许是一场抗疫持久战,作为党员,我们应当时刻准备着为人民服务,尽管不能像医务人员一样战斗在真正的一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致远学院李敏“践行初心使命,做我应该做的”完成学校号召的14天个人健康监测后,我们全家齐上阵,积极响应所在社区号召,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挨家挨户发放抗原检测试剂。发放完成后,在楼下大门处,通过拨通入户电话的方式提醒居民有序下楼提交抗原检测结果及《承诺书》,避免人员过度密集,有序地收集了各用户抗原检测结果。平时在志愿者工作群内,我也积极献计献策,帮忙优化社区抗疫工作。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理应践行初心使命,做我应该做的,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齐心战“疫”!致远学院王瑶“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疫情之下,小区封闭管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积极报名参加一次政府蔬菜包分发的志愿活动,主要和一名同楼栋邻居一起负责居住楼栋居民的蔬菜领取登记、分发。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跑腿,但是心中却热情满满。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真切体会到一线抗疫人员的辛苦,也见到了他们坚决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为之所作出的努力。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共克时艰。自然科学研究院丁乔乔“我们定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上海此番疫情来势汹汹,近期社区工作量庞大,基层工作人员人手不够,作为一名党员,十分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看到群里正好招募在志愿者,什么都没想就直接报名了。我主要负责所在楼栋的管理工作,包括分发居委送来的保供物资,楼栋快递的领取以及居民核酸的组织。在志愿者工作中发现大家已经很久没出小区了,还是比较焦虑的,我会耐心细致地劝导大家,放平心态,听从安排,共同克服困难。和我一起负责楼栋的两个大叔知道我是一个人居住,要做饭还要工作,非常照顾我的志愿服务时间。我还听微信群里的老师们说,有位志愿者只是临时在这里住了几天,也积极报名了志愿者,她一个人还照顾着两位独居老人。这些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困难面前,邻里之间团结友爱的满满温情。此次的志愿者活动让我理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也让我明白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使命。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定能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自然科学研究院何雨晨“看着大厅满满的来自政府的物资关怀,我们志愿者心中也充满了温暖和成就感”近期新冠肺炎形势在上海市非常严峻,为了尽快切断传染链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海市启动了小区封控管理,而我所在的小区也在其中。为了最小化封闭管理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在小区居委会的号召下,作为党员,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年轻人积极主动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服务。在3月28日深夜10点多,志愿者们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到达小区的邻里中心开始卸下并搬运物资集中存放,有组织地排成了人墙高效完成任务。看着大厅满满的来自政府的物资关怀,我们志愿者的心中也充满了温暖和成就感。第二天6点50,我被安排到小区门口接收和派送外卖快递。当天室外温度只有10多度,但穿着封闭式的防护服来回奔波提送一批又一批的外卖和快递,还是让我大汗淋漓。每当我成功地将外卖或者快递送交给了居民,他们的一句“谢谢您”,“没想到这么快啊,辛苦了”都让我倍受鼓舞。这种在居民和志愿者之间建立起的信任和默契让封闭冷清的小区环境变得温暖了起来。一份肉肠,一袋蔬菜,一包面,一份快递,这些在平日里稀疏平常的物品在这段时间变成了珍宝,而它们凝聚的不仅是党和政府对疫情下人民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也饱含着志愿者们奉献自我的热忱与无畏。作为年轻一代中国共产党党员,我非常自豪能在中国抗疫大战中尽自己所能贡献绵薄之力。我衷心地希望并坚定地相信上海、吉林、香港等地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能够共克难关,向着动态清零的正确目标迈进!致远学院李诗婕“我也想为社区出一点点微薄之力”交大校园,党员师生们勇于担当坚守阵地,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深深鼓舞了我。身处校外,想着也该为社区服务保障出一点点微薄之力,身体力行向党组织靠拢,我主动联系物业加入了小区志愿者群:三月中旬,小区有住户被管控在单位无法回家,我主动承担了其大金毛的喂食和遛弯;3月31日下午,浦西实施足不出户的封控管理之前,我又冒雨帮物业一起把小区门口快递架上未被取走的物件运放到居民家门口;4月1日晚上十点半我参与了临时应援工作,完成了两个楼栋56户居民的抗疫物资配送。致远学院单雪晴“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守护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在这个疫情笼罩的三月,无数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学校师生和后勤人员冲上一线,为抗击疫情无私奉献,我被这些善良的人所感动!当看到浦西要进行封控的消息时,我坚定地报名了志愿者。在这个决胜时刻,我想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4月1日早上6:30我作为社区志愿者在小区广场集合,开始核酸检测辅助工作。穿上白色防护服,成为“大白”的那一瞬间,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比强烈——要全心全力帮助并保护有需要的居民!我的工作内容是为不方便使用健康云的老年人登记个人信息,帮助他们快速完成核酸检测。检测工作持续了6小时,志愿者们登记信息的手机2小时就耗光了电量,不同岗位的志愿者轮岗帮助登记信息,最终完成全部任务。我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同心协力一定能战胜这轮疫情!作为志愿者,我体会到了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辛劳,也感受到了社区各位志愿者的责任感,这些默默付出的人守护了我们美丽的家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保障,真诚地向各位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致敬!供稿
202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