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榜样 | 2022届优秀毕业生李可逸:不移白首心,不坠青云志
人物白描
李可逸,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生命科学方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高中毕业于浙江省温岭中学。本科阶段先后在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课题组进行科研探索,毕业后将前往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曾任致远学生会学术中心副部长,参与组织致远传承、科研分享等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联劝公益“小小暴走”、上海马拉松、交大迎新和致远招生等多个场合担任志愿者。荣获上海市奖学金、含英咀华奖学金等荣誉。
兴趣作舟,实学造桨
带着对复杂生物现象的好奇,怀揣着了解生命原理、解决健康难题的理想,四年前,李可逸加入了致远学院生命科学方向,开启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目标明确,规划清晰,与时俱进”是李可逸的优点。大一时,她敏锐地从各类讲座和导论课中发现了学科交叉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随后就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制定了Bio × Informatics的学习计划。大学期间,她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专业方向的课程要求,共取得18门满绩、34门A级,保持着专业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还广泛参与Edx、Coursera等国际慕课平台的学科交叉课程,学习计算机编程、基因组学、深度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与世界范围内兴趣相近的同龄人一起开展课题项目,相关能力得到了MIT、Stanford、John Hopkins等学校的认可。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以致用是李可逸的学习态度。大二期间,她利用课外所学技能和生物专业知识,完成了蛋白质聚类、青光眼识别等项目,还建模预测住院时间的模型以最大化利用医疗资源。一个个小项目、一次次小实践为她加入课题组独立开展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试牛刀,前沿探索
凭借着优异的学业表现,大二暑假,李可逸获得了在耶鲁大学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系主任赵宏宇教授的实验室进行暑研的机会,参与“常见突变和罕见突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8周中她进行了5次独立的英文汇报,将自己的想法和查阅到的优秀文献分享给师兄师姐,不仅提高了学术交流能力,也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与学姐学长交流想法,共同完成课题的科研初体验让她进一步明白了科研中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解决问题做出贡献的喜悦也让她坚定了继续科研之路的决心。
大三期间,李可逸向世界范围内的优秀课题组提交申请,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设机会。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海外的修研并未成行,但她对科研的热情从未消退。大三下学期,受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司同教授的邀请,她前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全职参与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交叉的课题研究。在此期间,李可逸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结合自己的生物背景和深度学习方面的知识,独立地为实验建模,为项目的推进做出了可观的贡献,已有一篇论文在投。
在教授的推荐下,她还获得了哈佛大学Hormoz课题组的暑期实习机会。置身于“没有中国人”的课题组,起初的她有不少顾虑,但得益于致远生命的英文授课模式和良好的英语基础,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凭借着对科研的热情和对科研机会的珍惜,刻苦工作,为完善单细胞测序数据的处理流程做出了贡献。李可逸优异的表现赢得了Hormoz教授的赞赏,在申请季中得到了Hormoz教授的强烈推荐。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学业和科研之外,李可逸还广泛参与组织学生会活动和志愿服务。
作为致远学生会学术中心的副部长,李可逸负责了学院的传承项目,曾邀请5个方向、16名优秀的学长学姐,讲述四年的成长经历,传授经验,发扬致远的传承精神。为了帮助一年级新生了解科研,尽快适应致远的生活,她还参与组织实验室参观活动,为大家牵线学术前沿,获取潜在的科研实习机会。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李可逸广泛地参与校内外的志愿活动。在2019年的致远招生和交大迎新的现场,她暖心地解答学弟学妹们初入大学时的困惑与迷茫,以乐观自信的态度鼓励大家享受大学生活、实现科研梦想。关注社会发展,聚焦老龄化问题,李可逸还参与了联劝公益的“小小暴走”活动,帮助低龄儿童理解衰老,呼吁社会关爱老人。
四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致远学院,李可逸获得了学识、心智的成长:从对科研懵懂无知的小白,一步步成长为可以为课题项目做出贡献的优秀成员;从对组织活动一无所知,到成功举办大小活动,为致远的生活添彩。2022年秋季,她将带着在致远的收获,前往耶鲁大学继续追逐科研梦想。她决心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解决人类健康难题做出贡献。
文稿整理 | 陶昱洁
排版 | 卓佳华
责任编辑 | 孙殷彤、吴晓玲
推荐阅读
4.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22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典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