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曦:三尺讲台育桃李,深耕不辍守初心——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
“以真知言传,用笃行身教”,秉持这一信念,他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仰赖这份坚持,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三尺讲台,成为历届学生交口称赞的好老师;牢记这份坚持,他潜心关爱学生成长,躬行“学在交大、育人神圣”的理念;恪守这份坚持,他全情投身教学改革,见证了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逐梦之旅。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叶曦教授。
名师名片
名师名言
——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本分、答疑解惑是教师的乐趣。
——做一名静心教书、倾心育人、潜心教改、耐心守望的好老师。
——教师如何“授人以渔”,我的做法是,培育学生把学问一词倒着读的习惯——“问学”。问时有“人”能给出答案,就有了学的方向;没“人”能给出答案,就有了做的方向。当能再倒过来用时,就有了做学问的能力。
——登高望远,创建国际一流学术环境,为助力学生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铺路搭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先为良师,再作益友
层台累榭,千里之行
2008年学校筹划组建理科班开始,叶曦老师用他十三年的岁月,始终不变的执着与热爱,见证了交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逐梦之旅。作为致远学院首任教学院长,他精心组织设计了培养方案、创新了教学方法,为我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做出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叶曦老师全情投入,从零开始,组织各学科方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为了方案的合理可行,他不断和各项目主任、任课教师们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斟酌,一遍遍地对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主/副修模式;有效整合课程;注重数理基础;加强导论课程;注重小班研讨;落实导师制,实施个性化培养;注重技术应用和教材建设;注重养成教育,鼓励多方位发展”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提升,为学校、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精心的设计和成功的实践下,其成果荣获了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最高奖,及2016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国际教育评级组织(Q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Reimagine Education 2016”教育创新大会的“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学科类别的 “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奖项。
在营造国际一流学术氛围的过程中,叶曦老师深深体会到语言交流不畅对学生眼界的影响,他积极倡导并提出以致远学院学生为试点对象,以外国语学院为主导,培养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旨的英语教学改革。为此,他多次会同外国语学院就本科拔尖学生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座谈,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建设投入、邀请外教参与等方式,营造了更自然、更有效的英语学习环境, 改革成果之一的《综合英语》课程被纳入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立项课程,其中的重点模块就是以致远学院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的。
叶曦老师还积极寻找恰接教学教育资源。为保证授课教师的质量,形成教学相长和教学科研互长的氛围,他不辞辛苦,奔波于各个学院,寻求最优质的师资。为营造国际一流学术氛围与学科交叉环境,让学生们“转身遇到大师”,他创建了致远学术沙龙。他深知家国情怀对于拔尖人才的重要性,协助学院党总支,推动思政课程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经过数年的努力,致远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在Nature、Cell、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发表290多篇高水平论文,毕业生91%继续深造,56%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们正活跃于海内外名校的殿堂中,其中26位毕业生已获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一流大学教职。
作为常年耕耘在教学、育人第一线的教师,更作为筚路蓝缕的开路人,叶曦老师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坚守着“育人不辍”的初心。
”
转载自:物理与天文学院公众号
推荐阅读
1、新学期高级专业研修课如约而至——品味张杰院士带来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