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在基层】第九期 王彦琴在四川:将平凡之事做到极致
简介
王彦琴
籍贯:甘肃省平凉市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2017年参加四川省急需紧缺专业选调招考
2017年7月20日正式参加入职
目前在资阳市乐至县民政局工作
初心
我选择选调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人成长求学经历。我的祖籍在甘肃,小学在甘肃、成都读书,中学六年在河南郑州读书,大学来到了上海。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我目睹了我国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各自的发展变化及各间的差异,这让我很受触动。
第二,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曾经面对上海的繁华,我也反复问自己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承认自己已经爱上沪上的国际前沿与便利,但是每当我想起大学期间参与的各种社会实践,目睹的各类社会问题,比如两次在医院实习了解到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就医普遍面临的问题,两次支教兼调研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受教育保障和心理生活状况,暑期对成都某社区居民自治情况的调研了解到基层自治组织的发展状况等等,都会让我陷入沉思。医疗、教育、基层管理都是国家发展关注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保障各类群体的权益、如何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如何将现有政策真正最大程度用之于民,这些都应该是当代青年考虑的问题。我们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很多问题我们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有些问题即便是我们看到了,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然而通过基层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了解到群众最真实的需求,运用自己所学、身体力行和群众一起解决问题,在国家逐渐壮大的过程中留下自己努力的印记。我认为这是一件兼具挑战性和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深入基层用心去看去感受去做实事。这也和我的专业特点不谋而合。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并研究人类需要,致力于满足人类福祉和消除社会问题的事业,有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
作为知名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我愿意也有义务秉承“先忧后乐”的社会使命,走出校门,扎根基层。选调生是一个很合适的机会,我希望可以借此平台发挥自己所学,尽可能地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为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选择四川
我选择四川省作为工作地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求学等原因,我自小便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如今我已长大,家人现在也都生活在成都,我希望可以生活在同一个省,有机会常回家看看。
第二,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整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年,四川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整个西部排名第一。我想和四川和西部一起发展前进,见证四川从一到正无穷的过程,多年以后,在四川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自己曾努力的印记。
关于工作
(一)工作适应期
初入职时,作为外省人,首先面临“语言关”“生活关”“工作关”三方面的困难。为了帮助我快速顺利适应工作,局里尽可能多地给我安排锻炼的机会,比如下乡、外出培训、轮岗训练,尝试撰写简报、总结、讲话材料等,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培养历练,我逐渐熟悉有关工作,且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工作。从小一个人在外求学的经历助我练就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较快克服了“方言”“饮食”等生活方面的困难,从而快速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难忘的经历
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基层自治治理、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社会公众等70余项。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在社会事务股,协助股长负责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依法治村(社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保护、收养登记、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等工作。2018年2月至今,我在社会救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报表和统计工作。
我想和大家分享几则业务上遇到的例子吧,没有最难忘最具有挑战,每一件案例都是特别的,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似平凡,但有句话说“将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一种不平凡。”
1、第一次跟着领导出差是做收养调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为依据,对收养方(无生育能力)和送养方(无力抚养)的家庭经济、为人处事等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对送养方是否符合送养条件和收养方是否具备收养能力进行评估。送养方家庭主要成员有被送养人(5岁男孩)及其父母、爷爷奶奶、叔父,六人当中至少四人身体状况不佳,被送养人的父母均患有癫痫病,爷爷奶奶均为残疾人,叔父只比他大五岁。被送养人的父母均在成都务工,其余四人均住在村上木头搭建的房子,房屋看似很不牢固,部分屋顶处是用油纸袋铺设而成,卧室旁边就是开放式的猪圈,气味极浓,家里养的狗皮包骨头,家里的冰箱空空如也,家里的人全都赤脚踩在土地上,被送养人一脸天真无邪的笑容。收养方夫妻二人在镇上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以此谋生计。送养方家庭情况很特殊,被送养人暂时还未查出是否患有癫痫。收养方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只能满足生存需求。送养方的家庭是我从未亲眼所见的贫苦家庭,这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由于贫苦疾病导致亲人分离的案例。罗尔斯的“差别平等”原则用在此处大概可以作为解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关于收养登记的后续追踪机制还不够健全,比如民政部门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调查了解被送养人的生活情况。有问题就会有进步的空间,我相信,政策会逐渐趋于完善,儿童的福利会逐渐全方位得到保障。
2、某低保户有精神障碍,存折交易记录显示当月保障金已完成存入和支出,却到单位反复陈述“我从来没有取过,为什么还没有给我打钱”的诉求。遇到这种情况似乎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沟通。我们能做的只有耐心反复地跟他分析存折的交易记录,请他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帮他看存折交易记录。
3、乡镇同事分享“有群众到政府想办低保,二话不说先捞起袖子直言‘我要吃低保,我有艾滋病,不给我办我就放血抹你身上了’”“有群众到政府想办低保,二话不说捞起衣服说‘我有直肠癌,给你看我戴的东西(造口)’”。当我听到这些案例时,不由感慨乡镇和村级组织工作人员的不易,他们需要时常感受触目惊心。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都要以 “有政策的按照政策解决到位,没有政策的做到解释到位”为工作原则,遇到特殊问题但无政策依据的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向领导如实报告,为后续政策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4、和乡镇同事的一段对话。“其实乡镇工作也有很多愉快的事,比如逢场(集市)的时候,人多,办公室很热闹,给群众办了事,看到他们满意地回家,笑着说谢谢,感觉像是吃了糖。不管他们在哪里再遇上时他们会记得你的名字,觉得很自豪的。”“能够帮助到别人真的是很快乐的事情。让老百姓感觉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人和人交往都是以心换心。今天下午在村上,看到老百姓向你问好,当时我觉得很惊喜,希望自己能够为更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有一天自己走在街上,也有老百姓真诚地与我打个招呼,我一定会感到很自豪很受鼓舞和激励。那么我就需要再接再厉为人民服务。”
见得越多,越发觉得自己见的太少做的太少,越想脚踏实地,珍惜在基层工作的机会,希望可以运用自己的所见所学所闻真的做一些事情来解人之难。在遵照政策文件、遵守纪律规矩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尽力发挥现有政策的最大作用。前路漫漫,学习和奋斗无止境。
“关注并研究人类需要,致力于满足人类福祉和消除社会问题,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我想这不仅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和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也是新时代新青年的作为,基层也是新青年可以大展身手、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三)工作前后的感受
我所从事的工作跟我在学校做准确前了解的偏差不是很大,只有一点,基层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远比我想象中大的多。但是我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就是想在基层用心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去做,所以心理上的准备是较为充足的。做总比不做好,比如我希望自己可以为儿童谋求福利,希望可以通过努力让更多乡村里的孩子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将来再来回馈社会。
关于生活
习总书记曾说“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我希望能有机会去乡镇去乡村好好历练。
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刻,我一般会运动(健身房跑步、跳操,周末节假日登山等等)、阅读、练字、和家人视频聊天、和朋友约着打把游戏。
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会尽量先想办法靠自己解决(不愿意过多麻烦他人),如果实在是能力有限,我会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进入社会,应该放下名校光环,具有归零意识,每一位前辈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关于复旦
复旦是一个自由、包容、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我们有多少想做的事情,复旦就会有多少资源提供给我们帮助我们完成心愿。想要做社会调研,我们可以申请经费和导师;想要潜心钻研学术,会有很多非常出色的老师指导我们;想要做实习,前辈会推荐给我们很多名企实习机会;想要做兼职,学校有很多勤工助学的岗位;想出国交流,学校有很多交流项目;想要认识更多的小伙伴,有很多学生组织可以参加。每个人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就,并且也明确了未来的人生方向。
感谢复旦的老师们,有三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毕业典礼时学院教师寄语“我们要体现责任,做精致的利他主义者,推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进步,并在其中追求成功、幸福和价值。”
实习期间导师分享“不要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所以为的,你以为的以为不一定是你所以为的。”
辅导员分享“如果你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要么就多读点书,要么就多赚点钱。因为这两者在将来都会让你获得更大的自由”。
感谢复旦教会我包容、价值中立、勇敢、独立思考,感谢复旦助我选择了一份热爱的事业。
往期回顾
受访人 | 王彦琴
采访 | 张家铭
编辑 | 丁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