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 | 休戚与共“爱情鸟”



 

 “快出来了,快出来了!”7月24日,在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乡正隆村驮押屯的山林里,配备着“长枪短炮”的拍鸟爱好者们守在一处崖壁洞口前,望眼欲穿。


  临近午时,只见洞口不断有泥沙掉落,封洞的黄泥一点点被啄开,一只雌性冠斑犀鸟摇晃着脑袋,反复修正身姿后,用力挤出全部身体,向不远处的树枝飞去。


  雌鸟出巢前,雄鸟在旁边接应,守护安全。韦忠新 摄


  “雌鸟从早上7时开始凿巢,其间凿凿停停,累了,有雄鸟送来食物补充体力。出巢时,她嘴边残留的泥沙清晰可见,眼神略显疲惫,像极了从月子里走出来的产妇。”来自北京的拍鸟爱好者老潘,带着妻子连续蹲守8天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好戏刚开场,精彩在后头。


  雌鸟飞出后,洞里出现两只雏鸟。第一只雏鸟大宝怯生生地将头伸出洞口,向着陌生的世界东张西望。鸟爸爸立在崖壁附近的枝干上,嘴里叼着一只蚂蚱,还不停地鸣叫,边引诱边鼓励,大宝终于鼓起勇气,学着妈妈的样子,奋力扑腾而出。


  雏鸟小宝较为体弱,几次想钻出鸟巢,但又缩了回去。直到次日上午7时许,在双亲的耐心鼓励下,它终于拍着稚嫩的翅膀,勇敢地跃下山崖。


  一夫一妻,休戚与共,祸福相依,冠斑犀鸟因此被誉为“爱情鸟”。

  育雏期间,雄鸟给雌鸟母子送来食物。韦忠新 摄


  “这两天我们亲眼见证了它们一家的相亲相爱,真是名不虚传啊!”老潘夫妇手挽着手,甜蜜满溢。


  “这对冠斑犀鸟夫妇,已是第6年在这个崖洞中繁育后代,目前它们的家庭成员已增长到13口了。”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野生动植物监测员韦忠新,是第一个发现这对鸟夫妇的人。


  2019年3月,韦忠新带队例行巡山时,巧遇一对大嘴鸟在崖壁石洞筑巢。“冠斑犀鸟一般是在高大乔木树洞中筑巢繁殖,选择喀斯特崖壁石洞,这是在保护区首次发现,此前国内也不曾有过记录。”韦忠新说,刚发现时,不敢确定这对大嘴鸟就是冠斑犀鸟,后经专家鉴定,才得以确认,其独特的育雏方式,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冠斑犀鸟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对栖息繁殖环境要求非常高。一对冠斑犀鸟在同一个崖洞里繁育出6窝雏鸟,这在中国极为罕见。


  “恩城保护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石山上以低矮灌木居多,高大乔木很少,这是冠斑犀鸟选择在崖壁石洞筑巢繁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了这一带的生态系统非常健康。”广西大学林学院的鸟类专家蒋爱伍分析。


  从2020年初,韦忠新开始有计划地观察冠斑犀鸟。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3月下旬,他又发现雄鸟故地重游,于是在酷热的山林中观察了90多天,拍下一系列视频和照片,这是中国首次完整拍摄记录到冠斑犀鸟在喀斯特崖壁石洞中筑巢、繁殖成功及破巢而出的全过程。


  8月8日,天高云淡,记者登上冠斑犀鸟筑巢的山崖,俯瞰山谷,满目葱茏,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下,各种植被编织成的一块块“迷彩网”,将石山紧紧地包裹起来。山上林木茂密,山下田园秀美,为鸟类提供了绝佳栖息地。


  不远处的驮押屯内,一所以“鸟咔咔自然学校”命名的研学基地,正迎来一群中小学生。这是由保护区和村屯联合打造的自然学校。


  “因为这种鸟‘咔咔’地叫,所以当地村民称之为‘鸟咔咔’。”恩城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李文华,生动地为孩子们讲述着“爱情鸟”的故事。


  孩子们了解到,这些演绎人类美好情感的“爱情鸟”,在广西已被发现的,仅有200只。


  “随着群众护鸟爱鸟意识增强,冠斑犀鸟的生存环境大为改观,如今它们见到村民和游客,不会惊惶而逃了。”李文华说。


  这时,响亮的“咔咔”鸣叫声从山林中传来,深情而从容。





来源丨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丨陈美静

校对丨黄洲英

责编丨林风眠

总值班丨李华林 宋瑶


往期推荐


广西经济看点 | 交通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国家级名录公布!广西17个农产品上榜


打好财政“组合拳” 保障医改再攻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广西政府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