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纪录片《中国》02《众声》

纪录片《中国》02 《众声》

12月8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二集《众声》,在芒果TV、湖南卫视播出。《众声》讲述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百家争鸣时期,展示了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盛况。这里有墨家、儒家、道家等不同观念、不同主张的学术流派,质朴而深邃的见解在这里生根发芽、蓬勃律动,为中国文化注入了长久的自信与从容。


墨子:实用主义,“兼爱”“非攻”

出身平民的墨翟,对机械技术和自然科学怀有异于常人的热爱与钻研。他曾是孔子的信徒,却又渐渐成为儒家的批评者。在墨子这里,儒家华而不实的观念并不利于社会发展,能够广泛应用的精巧器械才更能顺应时代需求。


墨子的技术经验派上了用场。当听闻楚国要对宋国发动战争时,墨翟长途跋涉十日来到楚国,凭借一己之力,九次战胜了鲁班的模拟进攻,浇灭了楚王心中的战火,化解了宋国的灭顶之灾。墨子并不是宋国人,是心中坚持的“兼爱”“非攻”的信念,让他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为正义,为苍生,赴汤蹈火,死不回头。而墨家的品德,在后世两千年间,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令人肃然起敬。

 

孟子:犀利好辩,主张“仁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孟轲留下的千古名言,这也是他跌宕人生的真实写照。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中心,孟轲凭借犀利的言辞在这里声名鹊起。作为儒家继承者,他将孔子的 “仁”,发展成“仁政”,认为执政者应该亲民,与民同乐,主张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仁心治理国家。但是,孟轲未曾受到齐威王的启用;循循善诱的道理没有得到魏惠王的肯定;坚持的“仁政”也没有得到齐宣王的推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珍贵理念,在时代背景下显得那样不合时宜。


但孟子从未放弃,反而走上了一条与先师孔子相似的,悲壮且豪迈的道路。赶上了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是孟轲的不幸。然而,他却在世事沉浮中,依旧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的君子之风,成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他与弟子编撰的《孟子》,与《论语》一起,成为后世儒家必修的孔孟之道。他的“仁政”思想,更是为后世的统治者治理天下提供了一条比较完整的道路。


庄子:以“道”悟世,寄情自然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一个人显得尤为不同。他热爱自然,寄情山水,在天地中窥见了自然的奥秘。这个人就是庄子。他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身无长物,却逍遥快乐;他爱与好友惠施辩论,却认为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什么都不说;他推崇人与人之间平淡、质朴的关系,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


如果说,孟子教会了读书人如何在世事沉浮中坚守赤子之心,那庄子则是为失意者开辟了一条心灵的通途。他思想中的智慧与机锋,他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中国人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去猜测,去领悟。庄子的思想与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宗教学、传统戏曲等影响巨大,后人赞:“才华横溢、言辞之美、飘逸洒脱者,莫过于庄周。”


或许那是最坏的时代,是一段征战杀伐,颠沛流离的日子。但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多样的思想波澜起伏,蔚为壮观。各家学派在思辨中创造出精妙绝伦的故事,留下了恒久流传的精神。他们的思想,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几千年的基因;他们的声音,穿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过喧嚣与沉寂,直击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图文来源于芒果TV



*作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视频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非原创作品  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仓央容若  主编:可爱天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