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荒言

Zartbot zartbot 2024-04-15
互联网经济给了每个人一个说话的舞台,当然也造就了一大堆并不那么职业也没完全受过训练的主播人。昨日看到一篇达里奥的澄清文,只是为了怼《马云变成达里奥的梦魇》。通常自媒体和一些快速扩张的传统媒体都喜欢用非常荒诞的手法来搞事情。最后Ray的回复

蚂蚁正在做一些可能会对货币以及中国的信贷风险和机遇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的新尝试,因此监管机构正试图找出最好的监管方法,并且选择谨慎对待。据我理解,中国监管机构的反应主要由于事件的进展快于其预期所致。以我与中国监管机构打交道的亲身经历来说,我认为他们公道合理,始终兼顾处理诸多事宜,并且非常倾向于在学习和监管新的投资工具时谨慎行事。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都面临监管过于严格,或不够严格的风险。例如,我们的监管机构对金融过度方面不够严格,导致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我也奇怪,自己正经写的技术文档没人读,随口吐槽倒是有人看的津津有味。然后还有那种今天xx捧上天,明天就把它揣到地。我只想从几个方面解释,随意的猜测都会引来法律风险,所以接下来的只针对金融科技行业,也故意抹去了原来初稿中的数据。
如果一个公司对于信贷的AI算法牛逼,那么应该来说Expected Loss控制相当出色,同时应该由于EL的出色控制,提供的贷款利率应该显著低于其它机构。是否存在由于互联网模式带来的欺诈交易增多,使得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法本身的性能未得到很好的评估?
如果这个算法仅针对贷前审批,而对于贷后管理没有做好处理,那么由这个模型产生的ABS的平均逾期率应该有显著的上升,特别是购买这些ABS的机构应该可以和自己的贷款质量做对比分析。如果最终逾期率的上升归因到疫情等宏观因素,或者是一些Unknown Unknown因素,那么就证明这个AI算法并不是能够很好的控制UnexpectedLoss。
本质上一些聚类算法可以对一些Unkown Unknown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一些监督学习算法也可以对Known Unknown进行定量。但是这方面搞得定的都自营量化偷偷撸钱去了。
因此对于信贷要求提供黑盒算法方来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也无可厚非,也就是说需要机构提供经济资本覆盖UL损失。而消费贷属于信用债无任何抵押品要求,买房都需要30%的首付,因此要求经营消费贷的公司自由资金配比30%无可厚非。
情绪的宣泄,主观的臆断都是媒体常见的事情,自然引来的司法诉讼在所难免。有人绘声绘色的说:那是一篇某总自己写的稿子,没有给其他人看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公司治理上的风控就是做的不够的,高管的很多针对媒体的资料都是要需要审慎的,这是国外很多企业公关响应慢的原因。当然也有某国总统这样的例外。。
如果说次贷危机的源头来自于MBS(其实就是ABS,资产池来自于Mortgage),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也需要承担一系列责任。而消费贷是否也有大量的次级贷呢?那么使用AI算法的FinTech公司么和当年的评级机构不也一样么?
同样二十年前的安然事件给我们了很多财务欺诈的监管启示,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会有瑞幸犯事,天下没有新鲜事,金融创新的源泉就来自于:“绕监管、上杠杆”,唯一要怪的只是人家拿大数据做生意了,你监管还没有大数据的能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