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短效、预混、类似物,这么多种胰岛素怎么选?一文学会!
不想错过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选对胰岛素种类,控糖才能事半功倍!
讲者 | 刘军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文 | 玉酱
来源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胰岛素可谓是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上世纪20年代初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糖尿病几乎是绝症,病人只能靠“饥饿疗法”勉强延长几个月的生命,别无他法。从1923年提纯动物胰岛素至今,胰岛素已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效能不断增强。糖尿病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也可获得类似常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01
胰岛素分类
按物种来源
可以分为动物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3类。
按作用时间
可分为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等。
按作用特点
可分为餐时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短效人胰岛素)、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中效人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的特点
人胰岛素以酵母细胞、大肠杆菌等为宿主合成,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一致。它还具有免疫原性低、副反应低、使用剂量少(由动物胰岛素转换为人胰岛素,平均使用剂量减少15%~30%)、安全性高等特点。
图1 正常胰腺的胰岛素释放曲线
人体胰岛素分泌是有明显时相特点的。如图1所示,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先是出现一个低峰(即第一时相分泌),后有一个高峰(即第二时相),再逐渐减少分泌(但始终有分泌),直至下一餐后,循环往复。但现有的人胰岛素制剂并不能很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类似物的发明解决了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问题。
表1 常用胰岛素制剂和作用特点
02
胰岛素的个体化治疗
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选择
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无各种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早期、全面控制血糖长期达标。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控糖目标,不应一刀切处理。
传统T2DM治疗手段是以控制症状为目标,胰岛素治疗启动较晚,血糖控制不理想,现在多不提倡。目前提倡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时机为:T1DM患者发病时即应启动,并持续终生;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和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初发2型糖尿病HbA1c大于等于9%;新发糖尿病与T1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T2DM)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者,均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需要及时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特殊情况
严重慢性并发症:重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严重急性并发症如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和酮症酸中毒以及急性感染,需临时换用胰岛素渡过危险期;
妊娠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肝病等。
胰岛素治疗模式
理想状态下,胰岛素治疗应模拟生理性分泌模式,以便有效控制全天血糖。胰岛素泵可做到这一点,但目前不够普及。维持血糖长期达标的胰岛素治疗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胰岛素治疗路径
常用的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见表2:
表2 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
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可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因此能够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注射次数,平衡疗效与方便性,如图3。
图3 预混胰岛素治疗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预混胰岛素疗法举例:预混人胰岛素如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50R,起始剂量0.4~0.6单位/公斤体重/天,早餐前30分钟剂量约为1/2日或2/3日剂量,晚餐前30分钟剂量约为1/2日或1/3日剂量。
一日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注射方法也有不足之处:
1. 午餐后血糖不好控制。解决方法:午餐时加用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午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2. 晚餐前中效成分过量导致前半夜低血糖,不足导致次日空腹血糖不满意。解决方法:监测睡前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将血糖控制在5~6mmol/L。
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低血糖,须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初诊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差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多次皮下注射(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或餐时+基础胰岛素治疗)或持续皮下输注。
表3 常用的餐时+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注:RI为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剂量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常见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举例:
起始剂量:未应用过胰岛素者,0.5单位/公斤体重/天;
正在应用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者,全天胰岛素总量不变。
剂量分配:
早餐前30min,全天总量的20%;
午餐前30min,全天总量的20%;
晚餐前30min,全天总量的20%;
睡前30min,全天总量的40%。
T2DM患者经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若HbA1c仍未达标(>7%),就应启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通过从起始到强化的个体化方案选择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预混胰岛素同时改善餐时和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良好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一种制剂、一支注射笔,简单方便有效,是理想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胰岛素类似物可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使胰岛素治疗更灵活、丰富。
03
胰岛素的使用障碍
并非所有情况下强化血糖控制都可带来获益。以下情况不建议强化血糖控制,而是应适当放宽控糖标准。
不宜强化治疗的情况
以下情况强化治疗意义不大
终末期癌症、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已有终末期糖尿病并发症,如增殖型视网膜病变、肾功能衰竭等。
以下情况强化治疗危险增加
有严重低血糖病史(不能自理);
1年内低血糖2次以上;
低血糖不能感知;
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
合并用某些药物影响低血糖反应(如β-受体阻滞剂等);
不能行动或独自生活的病人;
有严重低血糖危险的病人,如Addison病、垂体功能低下者等;
酒精中毒和药物成瘾者;
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注:本文整理自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军教授的医生站讲座。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医生站,欢迎观看!
如何收听该课程?
下载“医生站”App,在“视频→内分泌”中可观看,另有其他讲者的更多精彩内容。
如何下载医生站?
按住图中二维码3秒钟,识别二维码后,按提示步骤下载并安装。
如何微信观看讲座?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完-
99%的读者都看了↓↓↓(点击文字或图片均可直接查看)
柳叶刀: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新药保护策略 | 帮你读高分文献
点好看的都会变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