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竟然这么抑郁?还未成年就出现了动脉硬化,真相是……? | 帮你读高分文献
不想错过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肥胖儿童十几岁就开始动脉硬化,明明是个孩子,“心”里却被肥胖催熟了……帮你读高分文献第26期,减肥要从娃娃抓起!
[1]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肥胖儿童青少年十几岁动脉居然就开始硬化
Key Point
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居然能够让动脉在十几岁时就开始硬化!最近的ALSPAC研究纳入了3423名9-17岁的参与者,在他们成长期间详细测定了他们的肥胖相关指标并与17岁时通过颈动脉与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确定了其动脉僵硬度。结果发现,体内的脂肪含量与动脉僵硬度最为相关,较差的代谢状态则会进一步增强这种效应,而僵硬的动脉在成年后可能就会导致冠心病、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不过,好在如果能在青春期恢复正常BMI那么动脉同样有希望恢复正常。这意味着血管的长期健康可能要从青春期抓起!同时发表了评论文章《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和动脉》。
图 1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动脉更僵硬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hi/article/PIIS2352-4642(19)30105-1/fulltex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hi/article/PIIS2352-4642(19)30148-8/fulltext
[2] Cell Metabolism:免疫-微生物群通路调节食物摄入和体重,出乎意料!
Key Point
肠道微生物失调和炎症与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有关,最近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免疫和微生物组成之间的互相影响也能够调节健康动物的代谢稳态。在小鼠中的研究发现,CD11c+骨髓细胞的遗传缺失能够减少食物摄入,减轻体重,却不影响代谢状态。其中,肠道微生物组成具有重要作用,CD11c+细胞的mTORC1信号转导能够特异性地调节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特异的IgA产生,再通过肠道微生物影响代谢。这一研究发现了能够用调节食物摄入和体重的免疫-微生物群通路,出乎人们的意料。
图 2 免疫-微生物通路影响小鼠的体重
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19)30242-6
[3] JCEM:糖尿病患者动起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一样有效
Key Point
2型糖尿病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有关,而经常运动则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不过最近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肌肉对于运动的反应和常人无异,或能成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研究纳入了13名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4名匹配的健康人,在急剧运动1小时之后立即以及休息3小时后分别进行了骨骼肌活检。结果发现,两组之间骨骼肌急剧运动相关的转录因子表达相近,体现了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一样具有“潜力”,能够适应运动,乃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图 3 转录因子表达在运动前后有差异,但组间无差异
https://academic.oup.com/jcem/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210/jc.2018-02679/5498440?redirectedFrom=fulltext
[4] Diabetic Medice:得了2型糖尿病,14.5%的患者“非常不开心”
Key Point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较一般人更为严重,最近的研究就荟萃了26项研究探索了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患病情况。分析共纳入了8项队列研究、10项病例对照研究以及8项横断面研究,研究涉及的样本量在62-778123人不等。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4.5%(95%CI, 7.9%-25.3%),患病风险较普通人明显高出73%(OR 1.73, 95%CI 1.38-2.16)。其中,女性的重度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24.0% vs 15.8%),肥胖患者的患病率也更高(14.7% vs 7.9%)。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抑郁症筛查以及更多治疗干预。
图 4 2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较常人增加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dme.14042
[5] JAOA:多达28%的男性和26%的女性35-50岁就骨量减低
Key Point
鲜有研究关注到骨质疏松在中年女性以及男性中的危险因素,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在35-50岁的人群中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出现了骨量减低,而这正是骨质疏松的前兆。研究共纳入了173名参与者,发现28%的男性和26%的女性DXA测定的股骨颈处骨量出现了减少。研究还发现,运动和骨质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 -0.296, p = 0.01)。研究认为,超过1/4的中年人都有骨质减少,因此应该将骨质疏松的预防提前到中年人群中,防范于未然。
图 5 许多中年人还没老,骨头就不行了
https://jaoa.org/article.aspx?articleid=2735169
[6] Nature Rev ENdocrinol:《作为内分泌组织的血脑屏障》
Key Point
血脑屏障(BBB)能防止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CNS)之间出现物质交换,但BBB也能以类似激素的方式实现CNS与血液中物质的调节,具有许多类似内分泌的特性。本综述阐述了BBB表现出内分泌相关特性的各种方式,包括BBB作为许多功能的激素(如瘦素和胰岛素)的靶标,同时BBB也将物质释放到血液或大脑的间质之中,BBB还选择性地允许经典和非经典激素出入CNS。BBB会受到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参与内分泌疾病,包括与甲状腺激素和肥胖相关的疾病,甚至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激素、细胞因子、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
图 6.1 作为内分泌组织的血脑屏障
图 6.2 瘦素发挥作用需要通过血脑屏障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4-019-0213-7
[7] BMC Endocrine Disorders:患者更担心2型糖尿病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对指标却没那么在意合
Key Point
“我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的管理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最近来自瑞典的研究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访谈,为我们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看法提供了契机。这项研究共对10名过去12个月内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分析谈话内容后发现,大多数患者对于诊断并没有很强烈的反应;患者接受生活方式的干预,但感觉很难实现;患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未来能够能否正常地开车和阅读,也会担忧亲属的患病风险,但对于实验室指标并不十分焦虑。这项研究将有利于医生换位思考,将医患沟通着力在患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上,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建议。
图 7 研究对得知“我得了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访谈
https://bmcendocrdisord.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02-019-0380-5
[8] Diabetes Care:肠道微生物产生的TMAO可以防止减肥期间骨质疏松
Key Point
减肥无疑能为糖尿病患者带来获益,但也可能影响其骨骼健康,最近的研究就发现减肥饮食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变化或将参与这一过程。在POUNDS Lost研究中共有264名超重/肥胖的患者测定了骨密度(BMD)并被随机分配至了饮食方案中。在饮食干预6个月后,患者接受了血液三甲胺N-氧化物(TMAO)及其前体胆碱和左旋肉碱水平的测定。结果发现,TMAO水平下降与6个月及2年时的全身BMD下降有关(p = 0.03, p = 0.02),与脊椎BMD下降更为相关(p = 0,005),但与体重变化无关。研究认为,需要关注TMAO与糖尿病患者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甚至加以干预。
图 8 TMAO最低的T1组患者BMD也最低
http://care.diabetes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9/05/10/dc19-0134
[9] Nature:糖尿病前期可导致微生物变化,作为发病前的分子特征预测疾病
Key Point
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iHMP)由美国国立卫生院自2007年发起,2013年启动第二阶段计划,最近这一项目又了最新的进展,关注到了糖尿病前期对于人体微生物组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健康人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分析转录组、代谢组、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组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组的改变来揭示分子变化、遗传变化和微生物变化,发现了正常人之间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异以及呼吸道感染期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反应,并确定定了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早期个人分子特征,如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激动剂(IL-1RA)和高敏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推进了糖尿病的研究。
图 9.1 健康人肠道微生物之间也有很大不同
图 9.2 2型糖尿病发病前个人分子特征就出现了早期变化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36-x
[10] BMJ:深加工食物摄入与心血管及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Key Point
深加工食品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最近的两项研究评估了深加工食物摄入与心血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一项来自西班牙的SUN研究纳入了近2万名参与者,累积了20万人·年的随访数据后发现,每天增加1份深加工食品的摄入,相应的全因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8%(aHR 1.18, 95%CI 1.05-1.33),每天摄入深加工食品超过4份全因死亡风险将会增加62%;另一项来自法国的NutriNet-Santé研究纳入了超过10.5万名参与者,平均随访5.7年后发现,摄入深加工食品对多的1/4群的冠心病及脑卒中分享将会较摄入最少的1/4人群上升13%和11%。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深加工食品和不良健康结果》指出:肥宅快乐,但真的快乐不了多久……
图 10.1 深加工食品吃越多,越容易和大家说再见
图 10.2 深加工食品摄入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https://www.bmj.com/content/365/bmj.l1949
https://www.bmj.com/content/365/bmj.l1451
https://www.bmj.com/content/365/bmj.l2289
本文首发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 | 鲸鱼
本文责编 | 梁慧楠
白天运动更好还是晚上?不管,反正肥胖会损伤大脑! | 读高分文献
听说,好看的人都点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