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人谈:我在会计所当打工人的付出与回报

尹成彦 YCY会计行业观察 2024-03-22



编者按


有什么样的会计所从业经历?

在会计所工作的付出情况如何?(上下班时间、加班等)

在会计所工作得到的回报(经济的、非经济的)如何?

工作投入和回报总体怎么看?

为了真实、客观,不吹不黑的展示会计所从业者的付出和得到回报情况,YCY通过YCY会计行业观察微信群发出了访谈私聊邀约,并得到10多人的响应,最终有12人做了分享,包括8名助理,4名项目经理/经理。他们是:

助理

A1君 某本土八大会计所华北二线城市分所,高级审计员 

A2君,南方沿海二线省会城市八大会计所,审计助理

A3君:某排行前15名内会计所北京分所,审计助理

A4君:华东某省会老牌会计所,审计助理

A5君:前10会计所西南地区某分所,原高级审计员

A6君(女):本土八大会计所西南地区分所,初级审计员

A7君:在本土头部会计所和四大会计所,高级审计员和A2

A8君(女):某本土八大会计所华南一线城市分所,高级审计员


项目经理/经理

B1君:浙江四线城市中等会计所,签报告的项目经理

B2君,一线城市四大会计所,审计经理,做过多种岗位

B3君:本土头部会计所总部,高级项目经理

B4君,高度一体化会计所西南二线城市分所,审计经理


他们是审计助理/审计员、审计项目经理、审计经理,没有合伙人或股东,都是打工人。

他们来自前全国前25的会计所的总所或分所以及地级市的中等规模会计所;

他们来自一线、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他们大部分是在异乡打拼的外地人;

他们是一群从事高强度工作,有所期待的年轻人。

谢谢他们的分享!


2020年度会计所综合前25的会计所名单

私聊访谈是有保密承诺的,本文的公开分享,均经过本人审核确认。分享内容也做了模糊处理,以避免指向性。

文末有调查,欢迎读者看完分享后表达您的看法。

YCY会计行业观察后续会开展会计所合伙人、其他会计人的访谈,欢迎参加!



A1君
某靠前的本土八大会计所二线城市分所,高级审计员


我在一家本土八大会计所的二线城市分所工作,我是外地人,当地人到会计所的人很少。从业务初级做到了业务高级。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关于工作的付出这个城市相对较小,上班距离是5公里左右。出差是每年接近200天。不出差的话,是9点上班,中午吃饭休息时间1个小时,下午规定6点下班,但如果有事的话,会到9点左右。周末看是不是有事,没事能双休。出差的话,一般是8点半去上班,晚上会到9点多下班,出差就1天不休。1年下来完整休息的日子不够80天,只要出差基本都加班,还有在所里出报告和归档的时候也会加班,一年有加班的天数基本得250多天吧。加班没有固定工作,季节性不大,我们是财务尽调、内控咨询等也做,年报审计、资产清查也做,而且会把人借调给其他分所,所以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淡季旺季的区别。加班最厉害的是年审期间的,20天没休,每天最早10点下班,一般是11点半下班,有两天干到2点半下班。在这里总的工作强度为7吧,主要是做财务尽调比较多,所以没有审计那么忙。
——关于工作的付出从会计所的收入是我的基本全部收入,其他收入不稳定,做一部分外包工作。就是做可研报告的一部分。我工作的经济回报主要是工资和差补,加班费很少。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按照当地最低基数缴纳的。去年(2020年)的报税收入是9.6万。我对收入肯定不满意,感觉不公平,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资和我们差不多,但人家比较清闲。1年下来,结余只有2.5万,我的钱主要是还房贷和交房租。因为出差多,所以基本的生活花销,用出差补助再加点就够用了。领导卡工时的情况比较严重,加班很少有加班工时;而且即使有,也不是按实际加班时间派工;加班工资也不高,根据级别来,20-35元/小时。我听闻的高收入是的经理级及以上的,不是项目经理。合伙人大概200万/年左右,经理20万左右,高级经理40万左右。低收入则是刚来的同事,每月工资4000左右,交了房租、吃饭等日常生活后,基本没剩下什么钱了。在工作中的非经济回报就是见了很多行业的财务数据资料等,多行业的财务情况,去过很多地方。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总的看,我得到的回报和工作投入不是太匹配,和预期也不符合。如果要离开会计所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原因、有点害怕影响身体健康被影响。




A2君
某南方沿海二线省会城市本土八大会计所分所,审计助理


我在国内八大会计所的沿海某省分所三年,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毕业三年均从事审计行业。现在是审计助理的最后一年。


——关于工作的付出


平日上下班通勤合计是一个半小时,不算久;过去三年每年出差150-180日不等。在会计所坐班的时候是双休,朝九晚五并且有午休2小时。在项目上一般每日工作8-10小时不等。出项目的时候大多数要加班,因为要节约出外勤的天数。加班最多是连续两周维持每天10小时的工作量。各种节假日算上,1年完整的休息日有90天以上。

工作强度打分7分。


——关于工作的回报

从会计所得到的基本是我的全部收入。回报项目固定薪酬、项目提成、加班费、差补都有,关键还是看年薪总数。社保、公积金,助理级是按照或者接近本市最低基数缴纳的。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早到手的现金价值要高于多缴纳的社保、公积金,所以我接受从低缴纳。

过去12个月总收入大概14万元,满意,我觉得公平。结余因人而异哈哈。听说天健杭州总所是高收入案例。

在会计所可以快速提升阅历和社交经验。有一个较好的cpa考试学习环境,认识了很多有能力的同事朋友。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回报和我的工作投入目前来看匹配,符合预期。暂时不考虑因为经济因素而离开会计所。



A3君
某排行前15名内会计所北京分所,审计助理


这是我第一份工作,2020年毕业后在这个全国大所北京分所做审计助理,到现在差不多一年


——关于工作的付出


不出差的话早上可以晚点到,上班时间没有规定,大部分人是10点之前到,下午5点下班,周末双休,通勤差不多40分钟。加班主要是在年审出差期间,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3月份左右,晚上8、9点下班。我们部门业务不算多 。

我的工作强度6分吧,除了出差在所里基本正常上下班。


——关于工作的回报


我的收入全部来自会计所。

收入构成是固定薪酬及出差费。薪酬基本工资4500元/月。工作日的饭补是20元/天,出外勤/出差是补助一天80元。我觉得不满意,不公平。一年一下存不了什么钱,主要花费是租房及吃,交通等。

没觉得有非经济方面的回报。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与我自己工作投入不匹配,总回报不符合预期收入。如果离开会计所,会是因为经济的原因。



A4君
华东某省会老牌会计所,审计助理



我在华东某省会城市的老牌会计所工作,入职3年了。现在是审计助理的最高一级了。我在的团队是IPO业务为主。


——关于工作的付出

我住的较远,上下班通勤单趟一般40分钟左右,但在所里上班时间较少且不考勤,上下班时间很随意。在项目外勤上一般是早八点集合去现场,晚上九点下班,在项目上除了每周六晚上不统一加班之外,周末不休息。

一年出差的时间累计有200天以上。按我的统计,入职以来近60%的日子在出差。今年出差更多,四分之三的日子在出差。

除了法定节假日能保证休息,只要在项目上就要加班。做第一个IPO反馈的时候,每天凌晨1-2点下班,加班最厉害是连续2天通宵通宵后人比较亢奋,反而不觉得困,反馈资料上交之后,睡了一整天。除IPO项目外,每个项目时间安排都很紧张,尤其是每年1月至4月底,每天加班到10点左右,才勉强做完现场的工作。回到所里就很轻松,工作基本就是整底稿,且没有考勤,非常自由。

工作强度,在项目上是9分,在所里是1分。


——关于工作的回报

我个人全部收入都来自会计所工作。

收入的项目包括固定薪酬、年终奖、加班费、差补、旅游费、过节费,除了清明节,传统节日都会有过节费。

社保是按照正常的标准缴纳,公积金是最低标准,所有级别基本都一样,公司和个人一共缴404元,高级经理会多100-200元。

我去年的年收入有14万左右,收入水平一般。对于校招人员来讲,前3年的工资非常低,据说是因为很多人干3年就辞职了。每年出差较多,在项目上正常花销都可以报销,比较能够攒钱,我年结余10万左右。个人花销主要是给家人买东西,其次是房租。不过就我的观察,对比上市公司人员,同样的工作年限,审计的工资还是要高出很多的——如果考虑工作时间,折算为时薪那就很不如了。我对做过的项目的财会人员薪酬统计,江浙沪到手综合月收入,财务经理在1.5万元左右,主管在1万左右,总账在8000元左右,其他财务5000-7000元。

我听说的会计所高收入的情况是如果IPO项目做成了,那项目的经理、团队收入相对都会比较高一点。

在会计所经济方面的回报主要是专业知识与实务结合的能力。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不考虑薪酬,回报还是很符合预期的,从入所到现在,做的基本都是IPO项目,领导愿意给机会,每一个项目都做不同的部分,也会让自己带队负责组成部分的审计,个人感觉还是成长很多。不过,这行真是夕阳行业,吸引不到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年轻人,97后的年轻人离职率很高。

如果离开事务所主要是性价比太低,出差太多,加班太久,压力太大。



A5君
前10会计所西南地区分所,原高级审计员



我(曾经)在前十的多家会计所工作(过),其中在一家前10本土会计所在西南地区的二线城市分所工作了2年多,是高级审计员2级岗位,做的主要是审计和尽职调查。如下是在这个期间的工作付出和回报体会:


——关于工作的付出

不出外勤的话,上班通勤时间大概30分钟。不过工作是大部分都需要去外地出差,如果个人愿意,都可以全年都在外地出差了。

年审期间要加班到晚上12点左右,非年审期间晚上8、9点,基本一直在项目上。

出项目时候随公司节奏上下班,看项目情况单休或者无休。不出项目时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周末双休。

一年完整休息日我估计一年在60-90天。这个还是看项目多少吧,法定节假日基本都能休息,只要出项目基本就需要加班。加班主要在年审期间,最厉害时候基本每天加班到凌晨2、3点钟。

这里的工作强度打8分吧,相对还是比较忙的会计所。


——关于工作的回报

我全部的收入都来自会计所。经济回报包括底薪、项目提成,主要是项目提成。

社保、公积金缴纳都是按照最低基数来的。

去年收入大概13万左右,在这个二线城市觉得这个收入还可以吧,不过与付出相比偏低的。

一年的结余大概5万左右,我的花费主要是平时花销、聚会、旅游、购物。

听过天健的收入比较高,杭州天健应届生第一年有的部门可以达到13万。

暂时不清楚从会计所得到什么非经济方面的回报。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我觉得回报和工作大体符合预期吧。离开会计所经济回报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A6君(女)
本土八大会计所西南地区分所,初级审计员


我毕业就进入这家国内八大会计所的西南地区二线城市分所,已经两年了。主要从事审计工作,现在是初级审计员。


——关于工作的付出

正常上班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内。出项目的具体通勤时间需要根据客户办公地点而定,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不等。一年出差外地时间累积一百多天,,其中在客户现场的时间占据80%。

正常情况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双休。注册制以后,IPO项目明显增多,正常上下班的日子比较少,多数都需要加班。

年审期间之外的时间,也就是5-12月,除非项目紧急需要加班,否则双休还是能够保证的。年审期间忙碌一些,能保证单休;IPO项目和年审期间均需要加班,加班已成为日常一部分。

加班分为有必要的加班和无必要的加班,有必要的加班是项目本身强度大需要加班做底稿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无必要的加班是遇到喜欢加班的项目经理,不需要加班的情况下也要在客户现场加班,这种时候加班一般在划水。目前遇到的领导都喜欢加班,日常加班已成为趋势,加班最厉害的情况连续四十天(中间休息了两天)加班到凌晨。项目组氛围好,加班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事情。

我本身对是否加班其实不太敏感,能承受的工作强度比较大,所以工作强度打7分。


——关于工作的回报

在会计所的收入是我收入的全部。

收入构成主要是固定工资,出差补贴。

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都是当地最低标准基数,可以忽略不计了,哈哈(原有配音,不是YCYguancha加的)。

去年税前收入九万左右,我对这个收入不满意,也不公平,但是也没别的想法,毕竟暂时没有养家的压力,不需要太考虑工资。

一年有2万左右的结余,主要花费在日常生活上。关于在事务所的高收入,到达一定的职级(10年以上)才有不错的回报,或者遇到比较好的机会跳到甲方,此类案例都在前些年,这些年听闻的越来越少了。

从会计所工作中得到的非经济方面的回报。从专业角度,学习到了实务上的专业知识,见识到了不同的行业;从工作角度,学习到了工作环境不再是象牙塔的环境,事务所再纯粹也毕竟属于工作环境,相对也没有那么理想和单纯。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总体来说,经济上的回报那肯定是不成正比的,但是如果是精神上的,总体还是觉得值得的。

如果离开事务所,经济回报不会是主要因素(除非发生大的变动,比如需要养家)。



A7君
在本土头部会计所和四大会计所,高级审计员和A2



我曾在本土靠前的大所(如下简称A所)从事审计工作近2年,做到了高级审计员;今年在某四大会计所北京分所(如下简称B所)从事审计工作,是A2。


——关于工作的付出

在A所的时候上班通勤要一个半小时(地铁),现在B所通勤需要一个小时,也是地铁。

在A所的时候一年出差8到9个月。在B所今年才来,出差时间20天。

在年报期间早上时点(?什么时候)到深夜一点、两点。A所忙季无休息,B所每周都会休一天;A所基本上没有有正常上下班,B所忙季没有正常上下班,淡季看项目情况,有的时候正常上下班。

各种节假日算上,一年下来能完整休息的日子有多少天?这个时间不好算,在A所全年均加班,只要在项目上基本上都需要加班;在B所忙季每周休一天,淡季可以双休。

加班主要是做项目上分配的工作,也有一些项目加班就是为了陪领导加班,并没有实质性工作;在A所基本上全年都在加班,这主要是跟部门主做IPO有关。在B所加班主要是年审+中报期间;加班最厉害的时候是出报告的前一周,每天加班到早上五六点,下午两点上班。

工作强度,忙季在A所8分,在B所7分;淡季A所7分,B所4分。B所年报期间由于人员较少时间紧张,所以强度和A所基本无差,但是每周会有周日休息一天。


——关于工作的回报

从会计所得到的收入基本上是我所有的收入了。

在A所的收入构成是固定薪酬+奖金。在B所包括固定薪酬+加班费+差补+第13薪(今年取消了)。

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标准在A所是最低,在B所是正常的。

我去年在A所,税前收入13万元。我不满意。不满意。

到手基本上9万,平时花销5万,结余4万。花销主要在租房,餐饮,交通和衣服。

在A所的年终奖主要是合伙人决定,听闻有个能力很强的同事在第二年直接从审二跳级到高审二,跳了两级,年终奖发了10万。

从会计所得到的最大的非经济回报就是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大概了解审计公司所处的行业;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投入和产出有较大的差异,其实来事务所也就是想加速成长,尽快考出注会离职。,离开事务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常年熬夜,对身体伤害太大。




A8君
某本土八大会计所华南一线城市分所,高级审计员


A8君(女):某本土八大会计所华南一线分所,高级审计员


我去年去年毕业,在某顶流会计所华南一线城市分所,工作一年了,最初是审计员,现在是高审1。


——关于工作的付出

我租在城中村,从租房到所里骑自行车15分钟。一年主要在出差,没回过所里几次。

出差的通勤时间视项目而定,一般来回一小时以内。比如现在的项目酒店就在旁边,不到十分钟,所以中午可以回去睡觉。

出差期间上班从早9点到晚10点,IPO忙的话下班更晚。在这里没有淡季。

出差期间,一周休1天,休2天的很少,法定节假日正常放假。不出差则可能可以周末休2天。我们还有考试假,三个星期

工作强度很高,8分吧,因为我完成工作比较快,自己可以摸鱼。去年有一个月时间基本在摸鱼中度过。


——关于工作的回报

我全部的收入都来自会计所。我的收入包括底薪(4800元/月)出差补贴(市外150元/天、市内100元/天)、加班费(很少),还有项目提成按系数分的。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是最低标准,一个月的五险一金个人交不到一千元。

去年一年总共从所里收到的钱有10万,不过还有提成没发,应该有一两万。我这一年工作还算幸运的,一来所里就是一个ipo中报项目,现在也是ipo中报项目。我就是普通本科的,所以我对薪资还满意,但是算上加班,性价比就极低了。所内也有很多研究生学历的,他们来这里主要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过我觉得会计专业还是太供过于求了。现在的同事还是海外硕士的,今年回来找不到工作就进了内资所听说做到做到经理的一年收入基本二十三十万。

听闻的高收入的案例就是四大吧,不过我不认识四大的,也对比不出来。低收入的就是DH,有深圳DH的朋友,基本工资差不多,差补一个月就800元。

一年下来有8万存款,在项目上是包吃住了,自己没啥支出。

会计所主要的缺点就是累,除此之外没别的了,而且同事之前没竞争关系,到了年限就升职,也不会歧视女性就业。

会计所工作,主要就是获得工作经验,不过我现在还没有怎么深入收入和成本,只能说了解皮毛。只是现在会关注会计准则和案例了,以前不会看这些的。和一个高级经理搞好了关系,她一直带我做项目,教我很多知识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从工作中得到的总回报当然不匹配啊,每天加班这么多。但是总回报超过我的逾期,因为我之前在别的八大实习过,他们那里的正式员工没这么高。

离开会计所主要是累吧。

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狗屎审计,太累了。



B1君
浙江四线城市中等会计所,签报告的项目经理


我在浙江一个四线城市的中等规模会计所工作,在这里我有房有车有家。

这是我的第三份工作,进事务所之前我已经考了注会部分科目,28岁来到会计所,几年后通过考试并注册。我入职有5年多了,从审计助理开始做,现在是项目经理。2年前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开始签报告。


——关于工作的付出

我上班走路40分钟,骑共享单车20分钟。

工作基本在本市范围内出差,当天自驾往返,累计20-30天。自驾出差可以报销费用。偶有市域范围外出差。

正常情况,上午上班时间8点半上班,下午5点或5点30下班。周末双休,按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

 各种节假日算上,一年下来能完整休息的日子有60天;有加班的日子可能就是305天了——这一项没具体统计过。白天要出外勤,时间主要花在与客户沟通上,所以晚上基本都要加班,加班的主要内容是:完善工作底稿、写审计报告、打印工作底稿。加班有季节性,主要是年报审计期间;一般每年1月1日至5月30日,几乎不太休息,如果很累了会在周末休息一天;这段时间,一般晚上都要工作到23点,偶尔会加班到凌晨2点。加班最厉害的时候是连续2到3周时间,需要同时跟进多个项目。

我的工作强度打8分,我的项目类型比较单一,客户数量也比较少;其他部门的同事项目类型比较多,工作强度比我大多了。


——关于工作的回报

从会计所获得的收入,占你个人全部收入的99%。其他收入是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大约占1%。

从会计所得到的经济回报主要是固定薪酬+项目提成。另外签发审计报告有签字费。我去年的税后收入(含归个人的社保、住房公积金,未分配的分红等)为18万元。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是我市的最低标准。

我对这个收入水平还是满意的。因为不用为了拓展业务而应酬客户,只需要通过电话咨询等方式服务客户就可以了。

一年下来,我的结余大约是5万元,主要花费是:还房贷等生活开支。

就我所在4线城市而言,我听到的百万级别的高收入一般都是事务所的股东。至于国际四大、国内八大,消息来源于各种公众号,我不做评价。

我从会计所工作中得到了非经济方面的回报?主要是①事务所组织的各类培训②事务所提供了平台,通过个人努力获得的荣誉。我主要是参加会计所组织的线上线下的税务培训、审计业务培训。我自己平时还参加其它线上培训,比如视野思享会、知识星球课程、公益直播课等。近几年,税务出了很多新政策、会计准则也更新了,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同时,客户会经常向我咨询税务、会计问题;我如果自己不加强学习,会被客户认为不专业,无法给客户满意的答复。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从会计所得到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回报基本符合我的预期。如果要离开会计所,主要因素会是因为太累了。



B2君
某一线城市四大会计所,审计经理,做过多种岗位


我在一家四大会计所的一线城市分所工作,工作5年,从事审计工作,经理级别。也做过质量标准部、内控咨询和税务咨询,服务过大型国企、民企和上市公司。


——关于工作的付出

我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做经理之前是单程25分钟,现在是55分钟。一年出差的时间做经理之前大概有100天,现在不到20天。

正常情况是9点40左右上班,非忙季6点下班,忙季深夜12点下班。非忙季可以每周休两天,忙季没得休。正常上下班的日子在审计的时候大概只有2个月可以,在质量标准部则有10个月。

各种节假日算上,一年下来能完整休息的日子包括:一半的周末大概50天,节假日除了元旦,或者碰到IPO,基本可以都能休,但也确实大年初四上班过。平常周末多少都是有加班,开个电脑处理点事。

加班主要也是为了完成工作底稿或者财务报告,还有一些审计计划之类的安排。加班有季节性,因为审计计划现在不只是集中在两周,大型项目从7月开始,中型项目从8月开始,每两个月基本有个关键节点,多少都要加个班。另外,IPO申报、反馈阶段,也都会加班,比如反馈意见回复。加班最厉害的就是出报告前或者IPO申报和回复阶段,基本上是晚上两点下班,早上八点半到公司,也有通宵的情况。

工作强度再担任经理之前大概8或9,现在大概6或7。8或9的状态就是,放假的时候休息的时候也都在想工作,而基本没有休息或有时间做其他想做的事。现在的状态是放假可以看看自己想看的书。


——关于工作的回报

从会计所获得的收入,占个人全部收入的95%以上,其他收入主要包括课题报酬、稿费和培训,但都是零星的,别人偶尔找上来。

做经理主要是固定薪酬,四大没有项目提成,加班费和差补主要是5年以下的同事,5年以下的同事能占40%-25%吧,随着级别上升占比下降。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按照本市的最高标准。

我去年的年收入税后大概35万,算上社保公积金大概有40万。我还比较满意这个收入。因为财务岗工作五年除了在字节、网易、央企、大型外企或银行总部,也比较难能拿到这样的薪酬了。这是一个公平的薪酬,大概是一个中基层财务管理岗位的薪酬。

现在大概一年有20万的结余,但工作前三年基本没有结余。主要是衣食住行,没有太多额外花销。不过现在会多一点应酬,大概一个月2000左右。

听闻的在会计所的高收入就是权益合伙人了,大概起步100万。低收入大概就是内资所吧,第一年4000块。

非经济回报在会计师事务所这个行业里已经不再是吸引人的一环了,这个与个人能力和机会高度相关,有的人比较幸运,可以和企业的高管和事务所的高层接触,有很多收获,但有的人一直是和企业的基层和中层财务人员接触,与投行接触的高端、律师合作的深入相比,都是有差异的。另外,由于经济回报与互联网、投行和投资行业相比差异太大,事务所已经吸引不到什么好的人才了,而且前者非经济回报也非常优秀,无论是视野、学习,或者作为外部机构与企业高层的对接。我前段时间和投行的校友吃饭,他们日常对接的只有CFO、董秘和董事长,读了研究生,和我工作年限差不多,但是算上奖金已经是我的一倍还多了。和我同级毕业,关系比较好,在学校里也是比较优秀的,大多去了投行、投资、信托之类的机构了。环顾四周,就我一个在事务所了。不过,在会计所我属于幸运的那一批,很早就被领导赏识,入职的时候做上市项目,也和企业的高管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后来去了质量标准部后,又认识了一些行业内的资深人士。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总的工作投入回报前期有点少于预期,但现在 还是可以的。如果不是碰到特别糟糕的状况,我还会在会计师行业里做个3-5年吧。第一是我确实是比较擅长这个行业,尤其是规则的认识、演化和应用。第二个是,我知道这个行业走到后面不会太差,当然也没有太好,我对钱本身追求不是很高,满足日常所需就可以了,所以更多是想做一些专业的事情,这个让我有成就感,满足精神需求。第三也真的是幸运,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行业,在技术标准方面都有参与感,这种正向反馈应该是很重要。只是这种正向反馈太少了,所以很多人坚持不住就走了。



B3君
某本土头部会计所总部,高级项目经理


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去这家本土头部会计所的总部工作。目前已工作差不多六年了,从实习生一直做到现在的高级项目经理。


——关于工作的付出

上班通勤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在地铁上的时间大概半个小时,从家至地铁口有点远。

一年出差的时间累计在200天出头,我没有具体统计。

我们所采用弹性上班制度。出外勤的时候,上班时间由项目经理决定,一般跟着企业上班时间走。在所里上班,不加班的话是早上打卡7:30至9:15,下班打卡是17:30至18:15。加班的话什么时间下班就不一定了,碰到IPO很可能后半夜下班。所里规定是从11月到第二年4月单休,5至10月双休。但是具体施行还得看项目进度。正常上下班的日子不多。

各种节假日算上,休息的日子大概在80天左右。加班的日子比较多。

加班主要是做底稿回复复核意见等。加班主要集中在忙季1月至5月。其中清明节和五一加班最多,因为着急出报告。加班最厉害的就是在4月底,有家企业急着要出报告,临时找到我们,每天熬夜到三四点,第二天九十点就上班,连续几个星期。审计报告盖章版扫描给企业时,感觉压力一下子下来了。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到五一假期了。在家里躺了两天,慢慢缓过来。

我一直在事务所干,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没有比较。这种强度我觉得打8分吧。我跟身边银行和IT同学相比,他们也很累。有时候我还比他们轻松一点。有这种感觉。忙的时候人家不羡慕我们,闲的时候,我每天九点上班六点下班还有双休。上班没啥事还可以看书。


——关于工作的回报

我全部的收入都是来自会计所,我没有其他副业收入。

工作的经济回报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差补、奖金(三次)、零星的特别奖金(比如会计所得奖了)、过节费、生日福利、旅游、通讯费补贴等。各种名义补贴多,但是每次钱不会很多。主要还是靠基本工资和奖金,这个才是大头。我们所没有明面上的项目提成。这个可能是含在奖金里,比如说签字费。只是这个奖金分配细则没有公布。不同部门奖金分配方式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缴纳社保是什么标准我不清楚,好像是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自己承担1100,所里承担1100,合计2200。

去年一年收入大概30万(税后金额、含归个人的社保、住房公积金)。目前对这个收入还算比较满意,虽然身边很多同事对薪酬不满,因为会有比较。

我个人花销比较省,但是我具体结余多少我不知道。可能应该有20万吧,我的花费也就是缴纳房租水电,自己日常开销什么的。

我从会计所工作中得到的非经济方面的回报是个人财务能力的增长,性格的磨练,管理水平的提升。我自己觉得自己成长还是不够快,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去体会琢磨,一直被项目逼着前进。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总回报目前低于预期,主要是个人成长方面。自己需要更加努力。

如果离开事务所,我想还主要是发展机会和闲暇时间,毕竟以后要照顾家庭。




B4君
高度一体化会计所西南二线城市分所,审计经理


我在一家原证券期货资格会计所的西南地区二线城市分所工作,5年以上,现在是项目经理。我曾经在一线城市从事审计工作。


——关于工作的付出

我上下班通勤在半小时到1小时。

一年的出差应该在200天以上。

正常淡季没项目或简单项目可以早九晚五的上班,忙季要早九晚十二了。一年完整休息日有多少天这很难算,50-80天应该有的。

加班,任何常规工作都可能加班。最厉害应该是IPO业务答复问题,预审员当天提问第二天要回答,只有熬夜工作了。

工作强度是7分吧,我觉得自己可以承受8分,我经历过的证券事务所还都不至于累死人。


——关于工作的回报

从会计所获得的收入,几乎占了我100%的个人收入,其他是啃老的理财

收入高低就是看会计所的效益,项目有高低性价比之分,好老板都会给调整的,不可能出现个别人畸高或低。

社保公积金是按照最低标准的。

之前工作30万,现在大概可以20万元以上。我对现在的收入满意,公平的。

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结余。主要花费在房贷和生活开支了。

我从会计所工作中得到的非经济方面的回报是学习财务技术,以及遇见很多有能力的人,以一个相对全面一些的角度了解和理解这个世界


——总的来看工作付出和回报

是匹配的,也是符合预期的。这是因为现在西南地区。

如果在原来工作的地区,30万的年收入也无法承担一套体面一点的房子。由于收入相对低,外面性价比高于事务所的机会相对多,团队较难稳定,有能力的同事短期离职比例更高。

而房价偏低的西南,其他机会也相对偏少,个人感觉同类级别的事务所员工质量会比一线地区好一些,员工稳定性也好一些。

高房价和整个事务所行业收入不高,导致个人觉得事务所应该像一些制造业一样进行转移,到类似西南地区,这不是个一线的好行业,却是个低房价二线的不错出路。





YCY会计行业观察微信群

聚焦讨论泛会计类话题(1群)或会计所话题(2群),无广告、无红包、无拉票。

划分为有入群公益捐款门槛(10元起,自选信任的捐款平台和项目)、实名、不能潜水(1个月内要有发言)、限人数、讨论多的A类群和没有门槛,匿名进入,可以潜水、不限人数、讨论少的B类群。

如下4个群,可选择适合的一个加入,加群微信241322(请告知姓名、机构/学校、岗位/专业、拟加入的群)。

A1群(★★★★):泛会计话题,限100人左右,现99人。国内外的会计本硕博学生、学者、实务工作者、专业机构人员、财审类杂志编辑、行业自媒体博主。

B1群(☆☆☆):泛会计话题,330多人,会计本硕博学生、学者、实务工作者、专业机构人员、财会类杂志编辑。

A2群(★★★★☆):会计所话题,限100人左右,目前约60人,在会计所或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行业自媒体博主。

B2群(★★☆☆☆):会计所话题,330多人,会计所、注协工作人员为主,也有对注会行业感兴趣的其他从业人员或学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