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你只有网暴了,他才会承认谴责的正当性,如果你只是谴责,他就开始“反转”,甚至倒打一耙。
在你们这些乞食都并不专业的媒体长期规训之下,中国人学会了矫枉过正,譬如想要个90度弯折的钢筋,你若是只折过来90度,一放手它就不会是想要的程度,只有多折一点点,它弹回去才会刚好。要说“炒作流量”还是你们这些媒体厉害,天然就懂得挑动网民的神经,必须要稍微悖逆一点点网民的意愿,但又不能悖逆太多,这样才有人骂你,又不至于惹了众怒,深得网红营销之要义。包括某小报主编胡飞盘,以及你们这些名头响亮水平欠缺的媒体,都是一个德性。以前我总以为飞盘哥那种左右横摇全中国人得罪一个遍的德性,仅仅是出于“叼飞盘”需要,是我错了,是我浅薄了,飞盘哥的手段岂止这么一点。他实际上在做的事情就是刻意的冒犯你,故意在全体大众的广泛态度上或左或右稍微的偏离一点点,专门来恶心你一下子,特意悖逆受众,这样才能永远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慢慢的所有类似于坏球时报这种体量的垃圾媒体都学会了这一套,类似于什么《观察报》啊,什么《周刊》啊一类的半死不活的媒体,既没有那个能力和水平去吸引真正有创作力的作者,又没办法一烂到底搞些下九流的东西,一大帮混事儿的记者和主编又要张嘴吃饭,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下本身也分不到什么流量,于是只好出此下策。你观察,这些传统媒体里面没人养活的,多半都是这个套路。一是摆正了“教化”的位置,一副自恃清高的样子还是有的,并没有丢掉“读书人的体面”,我的长衫子在身、你的长衫子在心,哪怕沦落到要饭人家也是来“教育”你的;二是不容易踩雷,代表谁来“教育”你,这是个大问题,首先就是要“领会首长意图”,充分“吃透领导意思”,当然这个是媒体人的基本素养了,这个都不会也就别混了;三是挑动最广大群众的神经,你要是反着大家的意思来,大家会觉得你有病;你只是悖逆一点点,就扯得大家怒火中烧又觉得还能“挽救”你一下。于是就有了流量,还稳赚不赔,不容易被“上面”拎着打屁股,又赚到了救命的流量。可惜的是他们干这套一点都不专业,包括“始作俑者”胡飞盘本人,飞盘哥作为这一套的开山鼻祖也搞得很烂,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真正有水平的人怎么会吃这种烂饭?你这都臭了,生蛆了,一股泔水味儿的流量,有点脑子也不想吃。老实说吃这种流量的人,水平甚至不如抖音上打擦边球的色情网红,同样都是打擦边球,人家那个大家都喜闻乐见,你这个一股隔夜饭的味道,属实仙人板板长白毛——倒了八辈子的霉。一个舆论热点的大众心理动因是什么?为什么一次简单的插队会掀起滔天巨浪?这副表情的人平日里是如何横行霸道的?我们的社会缺乏什么东西来约束这种人?这次婆孙俩插队事件的背后动因,远可以追溯到南京彭宇案,近可以从身边找到无数的现实例子,“谁弱谁有理”,完全置数千年来大众广泛的认同的公序良德于不顾,一味地和稀泥、不作为、怕麻烦,鼓励犯罪、惩罚公义,不要说插个队这种小事情,即使是拿刀捅了人,看似“弱者”一篇小作文就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反过来捅人者大喇喇要伤者赔钱。长沙“货拉拉案”,各种自己跳车死亡反而要司机坐牢的现实例子摆在面前,由不得人不怕。这老太太虽然一脸狰狞,好在没有就地一趟装心脏病,不然我都不知道阻止她插队的人是个什么下场。倚老卖老、倚小卖小,就是一种耍流氓,甚至动用性别身份搞道德绑架,攫取远超合理范围的特权,早就让大家的愤怒到了一种极限,稍微有一点破口就会倾泻而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人,除了和稀泥的公权力,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这些“媒体”。说白了,你们算什么媒体?你们就是一群什么餐厨废弃物都吃的东西。你们有为真正的受害者站出来说过一次人话吗?你们有真的为维护公序良德用过一丁点心吗?你们想过身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吗?你们有一丁点公道人心吗?敢挑战就得接受挑战的后果,这叫“愿赌服输”,杀人犯被押去刑场枪毙的时候痛哭流涕大小便失禁那个不叫“悔罪”,那是“畏刑”,对于自己干的缺德事哪有半点后悔,有的只是即将降临的厄运的恐惧而已。然而,不是你怕了,就能饶了你的,这个社会不应该这样子,否则要警察干嘛?堂吉诃德去挑战风车,既要承担当场被风车绞死的风险,也必须要承担事后被嘲笑几百年的后果,早知道怕了就别去,就老实待着不好吗?既然敢说“我们不是好惹的”,把浑身的戾气都集中在脸上挤出一个堪比伽椰子、贞子的表情来,你怎么可以指望大家不把你做成表情包呢?
这不科学你知道吗?这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知道吗?都是成年人了,在法律上叫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干什么事情之前应当知道干这事儿的后果,这个“应当”是“默认你知道”的意思,所有人默认你知道这么干的后果。你明知后果还干了,说明你知道也愿意承担这么干的后果,你愿赌服输。到了婆孙俩“服输”的时候了。不服输可以,来打便是。舆论场上打赢了大家,算你真的“不好惹”。打不过就是要承担后果,你来和什么稀泥?这篇文章无故几次发送失败,发出后也可能会被删,读者朋友可以转发支持一下。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