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者无域 行者无疆——《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启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思者无域 行者无疆
——《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启示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耿霞
当前,如何运用新编教材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不仅是一道新题,更是一道难题。晚秋时节,在长江江心袖珍小城扬中,华东师范大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特邀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在七年级现场展示了《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一
穿越时空烟云 感受历史真谛
听了李老师这节课,似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来看,《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包括“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三目。
李老师在本课的布局上紧紧围绕“动荡”这一时代特征的点睛之笔与主旨题眼。从教材中“平王东迁”肇始春秋时期的“动荡”为切口,在引导学生定格于“东迁”与“动荡”的时间关系和历史标志的同时,由此及彼地提出了一个看似常规,却意味深长问题:固然,历史学家可以为“动荡”提出一个事件坐标点。但是,当我们回到那个时代和环境下去细细体验,就会发现“动荡”早在西周貌似强盛的时代就已经显露端倪,并不断加剧了。
在理解“动荡”由来和标志的同时,李老师在不经意间盘活和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内存——分封制度的兴废。他通过与学生互动,与学生现场动手搭建“分封制度”天子权威赖以存在的“积木游戏”,非常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一个基本的历史玄机——分封制度的兴废,恰恰是从尊卑有序到礼崩乐坏的关键支点,也是理解“动荡”的逻辑密码。这种历史时空的穿越智慧、贯通教材的精绝手法、直击学生思维的要害妙悟途径,令人难以预见,却又如此令人醍醐灌顶。
在学生理解了“动荡”与分封制的彼此关系后,又出人意料地重新把视线拉回到那场“悲情而幸运”平王登基和“悲壮而无奈”的东迁洛邑的历史镜头。以他那略带嘶哑的声音告诉同学说:“当周平王戴上应得的王冠的时候,他却失去了应有的首都镐京;而当周平王涉险东迁洛邑的时候,他却失去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尊严。”在行云流水的叙事和感叹之余,与接下来的动荡表现——“王室衰微”达成了无痕链接。而在讲述“王室衰微”一目时,李老师独具慧心地设计了下面的课件:
将史料、地图、教材三者游刃有余地有机对接,在史料中有教材的“折射”,在教材中有史料的“投影”,而这种“投影”和“折射”又直观可视地“印照”与地图之中。在“分封制度”的瓦解与“政由方伯”的乱象中,将“王室衰微”的历史内涵和动荡镜像,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讲述“诸侯争霸”时,李老师先引导学生聚焦于“动荡”的核心主旨:“无论是‘王室衰微’还是‘诸侯争霸’,都是春秋时期‘动荡’的表现形式,更是并存关联的同一个交集。”这种在核心主旨统摄下的教材处理,不仅让看似碎片的现象达到了“形散神聚”的整体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动荡”真谛的理解。
在具体讲述“诸侯争霸”的时候,李老师首先用“长镜”手段与学生共同“扫视”“春秋五霸”;又转换“调焦”艺术将视点对准齐桓公,借“砖画”、“葬马坑”等实物史料和管仲改革的故事,诱导学生理解“葵丘会盟”的原因。令人匪夷所思和惊叹叫绝的是李老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教材整合智慧和神韵。看似讲解“动荡”,却在不经意间暗示了一个历史的怪相和悖论——在那群雄并起、战争频仍的春秋动荡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果说,李老师在讲“动荡”时已经“埋伏”了一根经济发展的“暗线”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中,终于为我们揭示出了何以在动荡时期经济却获得发展的“谜底”,玄机就在下面的课件中:
在与同学仔细观察战争装备的同时,不仅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动荡”景象,而且联想其中所透露的金属铸造、抛光等高超的生产技术;从铁制农具、牛耕、漆器、货币等文物中推测在争霸战争中,“富国强兵”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
李老师在整体布局上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立于历史高处洞观大局,尤其是将春秋时期经济发展暗涵于社会动荡之中的布局,周瞻博大、融会贯通的独特匠心和独到的创意让这节课的历史有了通感和通性。
二
神入历史场景 雕凿历史细节
历史是逝去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如何再现那一幕幕并不如烟的往事,对一位中学历史老师来说,不仅是一项专业素养,更体现着老师对历史内心体验和育人诉求。好的历史课既要强调事实的客观性,概念的准确性和体系的周瞻性,更要引领学生神入历史场景去再现往事的来龙去脉。尤其要精心选择和雕凿具有典型性情韵感的历史细节,让静态和平铺的历史教材变得动态和鲜活,从而让历史课堂不仅具有思想的深度理性的厚度,而且具有心灵的温度和情趣的热度。
在《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中,孩子们恰恰就是在一幕幕的历史情境下,透过一个个历史故事去体味历史道理,获得历史启示的。例如:
讲周厉王出生这一情节时,神乎其神地描述《史记》关于“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的不祥之兆。而在讲“国人暴动”时,生动描述镐京大乱,天子蒙难之际,诸侯王居然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周厉王成为孤家寡人,不得不仓皇逃亡,最后在边远荒僻之地孤独终老,忧伤死去!从故事细节中让孩子们感受分封制度的隐患。
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一孩子们的理解,引导学生回到距离“平王东迁”100多年前的西周中期,借助“债台高筑”“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等鲜活生动的成语掌故,让学生从故事中参悟“动态的历史”。并从“历史的流动”中隐隐约约地体会,随着周朝历史的斗转星移,周朝首都空间移动、疆域空间变动与社会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讲“王室衰微”时,不仅将《史记》关于“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的记载通俗化和故事化,而且,通过让学生到讲台前从东周地图中寻找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域和“郑国”的空间方位的活动,把话题引向了“周郑交质”和“射王中肩”两则历史成语故事,从中进一步反哺历史概念,深化历史理解。
讲“诸侯争霸”中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时,运用教材中“葬马坑”考古发掘的照片,引导学生在微型问题驱动下“观察+推测+联想”,从埋葬死马的数量推测齐国养马的数量和规模——从养马所需的饲料联想齐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从春秋时期作战的主力兵种猜想齐国车兵的威力。在细节联想中达成知微见著之效,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运用实物材料解读历史的学科素养。
历史是客观的,也是多彩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走出过于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困境?应该说,李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从历史细节中生发问题、延展思考、领悟方法、深化认识和借史明理。历史老师应该具有史家的情怀和哲人的思辨。真正有历史厚度和教化温度的历史课堂要让学生穿越时空,对历史报以温情与敬畏和同情之理解。只有心领神会的理解古人的心境并倾听历史的回声,才能理解先人的情愫并感悟教学的真谛。正如李老师所说: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让世事沧桑、兴衰沉浮的神韵清晰感人并行云流水地呈现给学生?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用睿智的理性之光去照亮历史的殿堂,用“志於道,游於艺”的笔墨去勾画历史的画卷,用醍醐灌顶的语言去呈现历史的意蕴,在知微见著、沉潜多思的表达中鉴史致知。……从历史细节中折射宏大的历史现象是激活历史“情境化”的需要,也是激活学生“注意”的技巧。
总之,现场感和故事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一种常态。但是,真的要创设历史情境,刻画故事细节不仅需要有技巧——精炼却不失精彩,精彩却不失精深的语言表现力,而且要让情景和故事中充满历史的思考、情感和启示,则需要我们不断在淬炼中完善自己。
三
走进童话世界 激发情理共鸣
一节好的初中历史课,应该是在老师的导引和驱动下,学生在亢奋、活跃、快乐氛围中达成知史明理、学史得法的效果。而一节课的流程布局、素材选择、场境细节有赖于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逻辑严谨的表达,细致入微的描述,文采飞扬的语境,潜心涵泳的刻画,鞭辟入里的辨析。唯此,才可能让学生在情趣陶冶和心智洗礼中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已故历史教育专家赵恒烈先生就课堂教学提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讲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第二境界是表达得活灵活现,使之传神而动听;第三境界是文有限而意无穷,带领学生入其境、见其人、闻其声。”依此反观《动荡的春秋时期》这节课的教学情形,可以说充满了馥郁芳香的瞬间和含蓄幽深的片段。在此仅举三例与大家分享:
【猜字解谜】上课铃声响起前三分钟,老师围绕课件画面与孩子们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猜字游戏。
一场短小的接龙游戏,顿时让处于拘谨紧张状态的孩子们活跃了起来。他们紧紧盯着课件,联想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不仅认出了篆字“春秋”,而且知道了春秋的时代特征是“动荡”;还了解到“春秋”时期的由来与孔子所编写的《春秋》一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让老师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师生之间在猜字解谜的欢声笑语中很快结成了“忘年之交”,也为接下来正式上课做了“热身”准备。
【网络潮语】在回顾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候,调侃周天子“笑傲江湖,怒刷魅力值”;在叙述公元前904年“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和周厉王与灾异同时降临人间的时候,嘲讽他“熊样影响市容”;在学生讲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后,接过话题说:“正因为褒姒颜值爆表导致了周幽王迷恋上了国际玩笑”;讲到“周郑交质”的历史故事时,用“郑庄公怒了,周平王怂了”来形容“王室衰微”。
【积木造型】为了让初一孩子们真正理解“分封制度”这一遥远和艰涩的典章,认识它在维系西周统治和导致东周“王室衰微”中的作用,老师在激励学生在回顾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提炼出诸侯王对周天子“效忠”“纳贡”“保卫”等三项义务后,突发奇想地与学生临时玩了一把“积木造型”。当场拿来学生书桌上的三只文具袋分别代表“效忠”“纳贡”“保卫”三大支柱;然后在上端置放了代表“分封制度”的一个白色粉笔盒;最后在粉笔盒上端又架上了临时写上“周王”二字的红色粉笔盒,以此让同学们理解了“分封制度”与“以藩屏周”之间的关系。而在讲到“王室衰微”时,老师又让孩子们把三只文具袋撤掉,导致积木造型的坍塌,由此说明“釜底抽薪”——“礼崩乐坏”——“王室衰微”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
透过上述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对初中孩子而言,老师需要走进他们的童话世界,用可视、可感、可悟的方式让遥远的历史走进他们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空间。只有这样,老师才可能将不可复制的陈年往事和生僻艰涩的历史概念直观、形象、生动地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呈献给这些天真的孩子们。这些瞬间和片段看似浅显直观和轻松诙谐,其实它需要丰厚的历史积累和社会阅历,也需要具备精炼含蓄、隽永传神的哲思和文彩,更需要有一颗对孩子们的爱心和耐心。
这节课结束前,老师一反常态地为孩子们讲了一段既模糊,又玄妙的话:穿越近300年春秋时期的一个又一个春秋寒暑,我们看到那是一个战乱离合的悲情岁月,也是一个经济勃兴梦华时光。其实,当你继续走进春秋深处的时候,或许你会伫足于一个历史场景——某一天,两位衣袂飘飘的智者翩然相遇,他们寥寥数语,意味隽永的对话激发了后来各种流派的思想碰撞。时间不祥、地点不祥、听众不详。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后的2500余年岁月,我们知晓了它对世界和人类的价值。战乱频仍,诸侯割据的春秋年代,智者的会面别有深意。因为,它包含着对人类精神世界恒常的思辨和警醒。
现场听课时,我有些莫名和困惑。因为我不清楚老师是在讲述故事,还是在倾诉感慨?只觉得这段话很美,很深,也很动人。课后,在仔细研究了老师的课件,并重新研读相关历史著述后,我终于明白了他在本课结束前说出这段话,实际上是在用他特有的语言和心绪在总结这节课的要义,同时借助两位智者的对话暗示孩子们,春秋时期的文化想象与接下来要学习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间的因果关联。我猜想,在这段结束语中或许还承载着老师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历史情愫,那就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畏,以及老师在与历史的超时空对话中所饱含的苍凉与斑驳之感。
这节课已经结束许久。但是,在我的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课堂上一位“老爷爷”与“孩儿们”心心相印的场面感。当我看到在下课铃声响起后,孩子们依依不舍离开的情形时,我便久久思忖: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历史课变得如此精彩?到底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如此动心?细品深思,那就是——只有“思者无域”,方能“行者无疆!”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2期
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微信公众号,保留公号二维码
③注释从略,可参见原文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历史教学问题
报刊代号:4-326
电话:021-62866552
邮箱:LSJX@history.ecnu.edu.cn
网址:http://lsjx.chinajournal.net.cn
· 历史教学问题 ·
点亮在看,共赏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