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首发 l 历史教学中基于主旨与目标的选材例谈

张曦琛 历史教学问题 2022-04-1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历史教学中基于主旨与目标的选材例谈


上海市第二中学 张曦琛

摘要: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基于主旨与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选择,避免了材料的堆砌、教学的随意,做到教学有中心,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实效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旨与目标;选材

史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史料教学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做到取舍恰当,留剔合理呢?上海市中学历史教研员於以传提到:“主旨、目标决定了材料与问题的内容及多寡、深浅、难易等属性。”历史教学中主旨与目标,引领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围绕主旨与目标选择教学素材,既避免了材料的随意堆砌,也使得主旨与目标有了表达的凭借,增强了历史教学的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在历史认识及思维方法上得到提升。笔者结合执教上海市空中课堂高三年级《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依据“单元——课文整体架构法”,《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一课的内容主旨确定为:近代上海文化呈现出中西文化融合、开放宽容和锐意创新的特征,独具个性的城市文化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知道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学会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思想方法;知道民俗学等资料的证史价值,在社会生活风貌中体味近代上海文化的时代特征与影响力。


教学内容与选材


基于本课的主旨与目标,学生要知道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表现等。文化发展是有历史承继性的,本单元的《开埠之前的上海》一课是探寻近代上海文化发展脉络的源头,《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课是探究近代上海文化特征成因的基础。据此可见,已学的相关单元、课文的内容都是本课选材的来源,而且应占据选材的首位。这不是简单的复习旧知识,还是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下合理组织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分析与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活动。


历史现象之间是有联系性的,“百年中国看上海”道出了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文化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更迭,所以对近代上海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必须联系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相关历史背景。作为一堂高三教学课,可以联系的内容是较为丰富的,教学中应该如何选择呢?此时应在准确把握主旨和目标的基础上,选取最能表现内容主旨、达成教学目标的材料,力求做到教学的针对性和一致性。


同时,鉴于空中课堂不同于常规线下教学的授课形式,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必须进行综合考虑。空中课堂的授课时间要少于线下的常规课时,教学对象又是针对全市不同类型的高三学生,加上隔屏教学无法进行直接互动指导等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尽可能做到容量、难度适中,以保证教学要求的达成;还要兼顾选材有一定的新意,以保持听课端学生的学习关注度。


例如,通过“1888年《申报》赠送的月历,上面印有月份、日期,边框上有‘二十四孝图’,1894年英商利华公司印行《八仙上寿》月历牌”的补充材料,体现上海月份牌将西洋画与传统木刻年画技艺作了创新融合,应运而生了新型广告;晚清时期全国新的出版物,上海要占到75%以上。其中,以新学说、新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比例更高”,这是上海在大众传媒领域“开风气之先”的又一体现;民国时期,上海报刊登载一则歌谣:“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歌谣再次以引领时尚的服饰文化表现了当时上海人的求新趋时。


一系列生动的事例,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风貌来体味近代上海文化“开明”“创新”的特性。



史学思想方法与选材


主旨与目标既明确了教学内容,也指出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即在教学过程中应予彰显的史学思想方法。以空中课堂为形式的历史教学课,虽然是隔着荧屏的“教学互动”,但是教学中选取的材料内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样能揭示所选材料与历史认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的形成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习得史学思想方法的示范。


1.集证辨据的思想方法


文化是人类各种精神现象或产物,包括思想境界、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知识学问等。在教学中,笔者适时地引入民俗学资料,为学生创设历史场景,建立过往与现实的联系,着力从证史价值与路径的视角揭示文化史、民俗学材料背后所蕴含的史学思想方法,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以近代上海“孵茶馆”的民间习俗为例,《松江风俗志》中记载:“孵茶馆,即上茶馆喝茶,是松江人最传统的消遣方式。……清代,松江的茶馆已遍及城乡。”“文人雅士在茶馆中吃花茶,谈风月,交流书画,切磋诗词文章。”“民间经济债务、儿女婚姻、邻里纠纷诸事,不愿惊动官府,在茶馆评理调解,茶馆又称‘百口衙门’。”茶馆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流行的社会交往方式,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人来人往的茶馆兼具着信息交换、休闲娱乐、纠纷仲裁等诸多社会功能于一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近代上海市民文化的公共性、开放性和大众性。


又如以上海流行许多地方戏的习俗现象为例,“除去京昆等所谓大剧外,评弹、锡剧、越剧、淮剧、扬剧、甬剧、粤剧、黄梅戏等等,在上海市民中各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不同剧种在上海得以发展与存留,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曾经对应的移民群在上海地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这是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的印证;而上海话中“吃得开”一词也是上海移民文化在语言习俗中的反映。


“吃得开”意为“行得通,受欢迎”,生活中用来形容某人头脑灵活,精明能干,在社会关系上有较广的人脉。那么为何会用“吃得开”来形容某人灵活能干、善于交际呢?


由于近代上海的市民来自于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内外各国,给上海带来了各种饮食风味,包括各国西餐、各地方菜系,又有源自本地的本帮菜系和由各地菜系融合而生的海派新菜等,饮食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吃得开”一词是上海饮食文化开放创新的特质反映,而正是这种特质反映才赋予了这个词其特殊的引申含义。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人和事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们对历史的研究主要基于史料。而民俗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一旦形成后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民俗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往往会从人们过去的生活一直沿袭到当今的现实生活之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历史典籍中也常常记载不少民俗材料,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


民俗资料的选择,不仅是向学生演示了广泛获取证史资料的途径,而且在民俗资料与其他史料的互证过程中,引导学生知晓不同资料的证史价值,以及证据链对于认识历史的作用。不仅如此,贴近学生生活经历的民俗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情境感,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2.诠释评价的思想方法


文化发展既有其历史承继性,又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随之演变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所以说,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现实的反映,也会对经济、政治产生相应的影响。


本课“中西文化的融合”一目,教材文本上虽然已从地缘、经济和人文三个方面表述了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但对学生而言,要较为准确地理解近代上海属于吴越文化圈又处于边缘的地位,近代上海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等这些问题还是颇有困难的。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等视角来分析、理解近代上海文化的特征,学会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比如,联系古代上海以港口兴市、商业立市的城市发展史,帮助学生理解上海作为一个商业城市,在以农耕文明为主要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为何会处于边缘地位。


联系清末民初上海“绅商”出现的历史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上海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镇化发展,使得上海地区传统的“士农工商”观念受到了冲击。清朝文献记载:“子弟弱冠,而不能业儒,即付以小本经营,使知物力艰难。迨其谙练习熟,然后付托亲朋,率之商贩,则子弟迫于饥寒者鲜也。”当时无论是普通平民,还是缙绅士大夫,在业儒还是经商的选择上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弃文从商的士子也多见于江南方志的记载之中。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上海民众的整体文化心理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尤其随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中国被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不断扩大且日益频繁的对外贸易不仅刺激了上海的经济发展,更提升了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人到中国东南沿海考察,在上海就停留了18天。考察报告中记载了对上海地区老百姓的印象:“我们单独行走时从未发生什么意外之事。那些当地百姓极为友好,我们越是单独行走,他们待我们的态度越是热情坦率。”可见,在频繁的对外交往过程中,当时上海民众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也是更趋开明。


教学中引入适合的已学内容,加以分析与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域、经济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又如,结合上海开埠和租界辟设的历史,引导学生理解上海不仅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也由此形成了全国各地文化与西方文化互为碰撞、交汇、渗透的局面。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近代上海成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新思想、新学说在全国的传播基地和思想高地。从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直至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这些历史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青年》在上海的创办、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绝不是历史偶然。


对近代上海文化“既有西方文化的影子,更有江南文化的底色;既有红色文化的创举,更有海派文化的创新”的评述,充分体现了近代上海政治变化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主旨与目标是选材的首要考量,但并不是唯一的考量,诸如授课形式、授课类型、实际学情等也是选材时需考虑的因素。以本课近代上海的石库门建筑文化的解读为例,中西合璧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显著特点,但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并不是理解的难点。依据学情,由石库门建筑风格所透视的当时人们的居住文化则被选为了学习材料。通过对石库门住宅面积使用率高和独门独户居住特点的视角分析,体悟近代上海的建筑创新既符合了中国传统大家庭的族居习俗,也折射出当时上海中产阶层追求经济实惠又要讲究身份体面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紧扣主旨与目标的选材是实现教学有中心的重要前提,综合授课类型、实际学情、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的选材考虑,对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1期

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微信公众号,保留公号二维码

③注释从略,可参见原文


历史教学问题

微信号|历史教学问题

报刊代号:4-326

电话:021-62866552

邮箱:LSJX@history.ecnu.edu.cn

网址:http://lsjx.chinajournal.net.cn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亮在看,共赏佳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