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首发 l 明史启思、立德树人——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探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明史启思、立德树人
——基于《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探索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徐宁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中需发挥明史启思、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应当基于核心素养,具化方法目标;穿透教材文本,把握内容主旨;倡导叙史见人,设计教学过程。
关键词: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不同寻常的2020年,也是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的一年,中学历史教育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中需发挥明史启思、立德树人的价值功能。
为此,第二届《中外历史纲要》说课比赛在浦东中学隆重举行,旨在引领各位参赛选手,从人类文明多元生活之纵深,知世界历史发展嬗变之趋势;研近代中国百余年求索之历程,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路。作为比赛的主持人,笔者有幸聆听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分享各位选手的个性思考,感触颇深。
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为叙事框架,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展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厘清中外历史进程的发展脉络,大致掌握各个时段的重要史事,基本形成中外历史的整体认识。
然而,新教材纲要的呈现方式,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中学历史教材的窠臼,另一方面也给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学科素养目标诉求与纲要式表述之间难以统合的矛盾、课时限量和单课载荷与体量庞杂之间难以契合的矛盾、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与目标达成度之间难以弥合的矛盾,究竟该如何解决?无论对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还是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
上述矛盾也推动着上海历史教育界的同仁们纷纷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设计思路。以下是笔者基于《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结合比赛成果所进行的一些反思。
一、基于核心素养,具化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的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突出、最重要的新理念便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新目标。因此,我们对于《中外历史纲要》的研读,也应当研究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尤其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并力求将这种要求明细化、操作化。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
如何使学生在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几位参赛选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在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俞颖杰老师提出阅读文史材料,培养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释读材料,示范历史研究方法,是育成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保留了许多经典的诗歌、散文和笔记。这些材料一方面生动鲜活,另一方面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直接证据。
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俞老师围绕本课重点难点,引用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教师示范,初步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艺术作品证史的路径,落实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在设计《人民解放战争》一课时,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的王婷婷老师通过出示重大事件的照片、油画、及战争示意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将已知图片进行排序,并尝试完成时间轴,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上海市浦东中学的戴万成老师,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在空间上以地图为载体梳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主要史事,在时间上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讲解分析,从概念入手到描绘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整体面貌再到具体史事的分析解读,从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华东师范大学三附中的张鑫老师,在构思《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一课时发现,在学习本单元前两课时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消极感,所以在该课的教学中,老师有必要引领学生聚焦文化融合,构建文化自信。
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文化融合为立意,抓住宋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变化,展示宋元时期民族交融下的新气象,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宋元时期物态文化与制度文化的飞跃发展,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在《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一课的教学中,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的钱轶娜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这样小结道:“文明因多彩纷呈,才拥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因多彩纷呈,才拥有平等发展的基础。唯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唯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这一环节,呼应开头,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明,认同交流互鉴。
二、穿透教材文本,把握内容主旨
一堂好课应该有中心、有重心、有核心,而非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漫无目的地展开。
《中外历史纲要》采取纲要式编排体例,每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时间跨度较长。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史实中找到一条主线,清晰明了地展示该课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穿透教材文本,把握内容主旨;基于课程内容,加以整体统摄;基于具体学情,进行创造整合。越是学科内容丰富、表达视野开阔的教材,越是需要穿透教材文本、凝聚核心观点。
上海市奉贤中学的郭阿男老师认为文本解读是把握内容主旨的关键。在他看来,文本解读应关注两个对象,一是《课程标准》,二是教材文本,而学术著作或者名家史论是《课程标准》和教材文本的补充。
郭老师认为,文本解读可以循着两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解读文本的“内涵与外延”,即对教材文本的文字表述需要“吃透”;第二层面,解读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对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厘清”。
郭老师对于《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这一课的文本解读,正是基于这“两个对象”和“两个层面”展开的。在此基础上,他将本课的内容主旨归纳为:“有明一代,废丞相、设内阁,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为七下西洋、协和边疆、靖平倭患提供制度保障,助力明朝成为中国古代王朝又一高峰;但中央集权制的强化进一步固化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迟滞了中国对世界潮流的反映。伴随着体制僵化,满族取而代之,中国历史又到了一个新的轮回。”
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定位包括“知真”“求通”“立德”三个层面,而历史教学的“求通”,需要核心观点的统领与支撑。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的构思过程中,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俞颖杰老师勾连纲要线索,确定课程主旨。
《中外历史纲要》的国史部分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即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基于这一认识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俞老师确定以“民族交融”为本课的主线,将本课的内容主旨设定为:“统一三国而立的西晋王朝面对民族新问题未能审时度势,最终在内外纷争中短命而亡。东晋和南朝在北方战乱和民族压迫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十六国、北朝的民族交融曲折前进,为新的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历史教师还需要基于具体学情创造性地统摄课程、整合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课的教学中,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的卫佳琪老师试图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堂灵魂,引导学生基于晚清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加以理解,基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主题展开思考,将“民族觉醒”作为统摄本课的主旨。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由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国民革命这三目组成,如何将三目的内容融贯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有一个核心概念来加以统摄。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炎林老师通过仔细研读课标和教材,认为这个核心概念当非“新民主主义革命”莫属。
三、倡导叙史见人,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核心素养、达成教学立意,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从大处着眼,中学历史教学应当从历史及其课程的本体认识出发;
从小处着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提出既具有前瞻又务实有效的基本教学方法。
(一)
围绕教学之纲,疏通教学之要
高度压缩的教学内容和大跨度的知识结构,不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也会造成新知识的碎片化。
教学主线是教学的基本线索,清晰的教学主线能帮助学生拓展教材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有效串接知识碎片,有序梳理松散的思维,形成学习的基本框架。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课共有三个子目,三个子目之间彼此既独立又相互影响,需要一个明显的线索将它们贯穿起来。而且该课涉及的知识点偏多,教学容量偏大,因此,如何透过一个恰当的“小切口”,形象地呈现新航路开辟后的“大历史”,是提高本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先维老师,依据子目逻辑,设计教学思路,尝试以“甘蔗的世界之旅”为本课的“切口”,以期达到“一粒糖中看世界”的教学效果。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的傅杰老师《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课的设计,实现了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单课教学,注重单元主题统领。
傅老师关注到整个单元主题为“和平与发展”,并以其统领整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当代世界发展的机遇与困境这两个角度展开,阐述解释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打通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主要趋势,回应了单元教学内容。
第二,突破子目设置,利用核心概念统整。
傅老师以“当代世界发展”作为教学的大概念,对三个子目的内容进行统整,有侧重点的呈现当代世界发展特点,同时厘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回应了本课的课题。
不少老师在统编教材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纲要的微言大义,内容繁多,名词密集,深感困惑。梳理思维导图、编写导学案成为部分老师的应对之策。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跨越17至19世纪,涵盖了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后期俄、日、意、德等国多种模式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为了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的姚艺老师依托思维导图,落实方法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具有时空意识的系列思维导图,从“以思想为先导的革命——以理念为奠基的制度——以国情为应对的扩展”三个环节,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资本主义制度内涵、本质及其地域扩展有机组合,开展有效教学。
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张静漪老师,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也通过课前导学案的形式,开放问题,温故知新,导入根源;架构知识、定位时空、培育能力。
比较初高中教材、衔接初高中教学,也是本次说课比赛中的一个亮点。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金梦霞老师,通过比较初高中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详略取舍。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这一课跨度大,三国至隋唐横跨整整七百年;内容杂,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外交流无所不包。针对本课的这些特点,金老师采取了“化繁为简”的策略,比较初、高中教材,进行详略取舍。
金老师发现本课大部分知识初中已经讲过,而且是分三节课讲的,这类学生熟悉且思维含量低的知识略讲;高中新增的内容主要在第一目儒、佛、道三教的发展和互动情况,思维含量高,探究价值大,需要重点讲解。
嘉定一中的赵界老师,同样关注到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在将《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课与初中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的教材内容加以比较后,赵老师发现,本课内容与初中有很多重复之处,高中阶段无需再详细展开介绍,而统编高中教材与初中内容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新增子目——东方主战场,此内容初中教材仅在课后“知识拓展”中有所介绍。
这意味着高中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应有一个提升——即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大背景来认识,增强世界意识,凸显国际视野。
(二)
聚焦教学立意,取舍教学资源
我们经常说:“教材的资源有限,学材的资源无限”,可见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中外历史纲要》高度浓缩的教学内容,会造成教学资源的选择面更加宽泛。我们应该围绕每课之纲,有的放矢,取舍教学资源。
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中,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卫佳琪老师,聚焦立意,精选史料,以1895年英国punch漫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感悟漫画作者对时局的理解,将中国的危局放置于世界变局中来审视,强化学生时空观念意识。同时出示当时山西士绅刘大鹏赴京赶考见闻,两则材料互为补证,投射甲午战败后的社会镜像,帮助学生理解“危局”的紧迫性。
运用典型史料说理论证,这既是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解释的基础。
大同中学的顾博凯老师,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的教学过程中,精选原典著作,跨越学科对话。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原典。浩繁的原典著作,高中生有限的时间以及认知水平,使得挑选合适的原典有较大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着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认识与理解。
立足本课内容,《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必读篇目。顾老师建议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序言。除此之外,他还选取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选段,用最短的篇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多个重要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的周霁也提出,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视角,确定教学立意,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周老师择取了2003年拍摄上映的德国电影《再见,列宁!》作为课堂导入的资源。
周老师通过这部电影引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时空背景,以倒叙法追溯二战后冷战时期苏联、东欧发展改革的历史进程,渗透时空意识。
(三)
依循思维逻辑,设计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有效的教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维能力,梳理教学的主干知识,理清教学的重点难点。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张静漪老师,基于学生认知,串联问题链条。
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课中,根据学生认知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基于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本质是“人”的解放这一教学立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依循逻辑层层设问:
近代欧洲,“人”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不同时空,赋予了“人”不同的内涵?“人”的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华东师大三附中的张鑫老师,在《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问题驱动构建课堂的逻辑,带领学生以解谜者的身份探究宋朝的经济与社会。
从清明上河图中一家酒店门口发生的一幕开始,用学生熟悉的外卖与带有疑惑的运钞车切入本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宋朝人真的点外卖吗?运钞车搬运铜钱的问题可留作悬念,为后面交子的学习铺垫,以解谜的形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由“多省试教”到“各省推行”,学界对于《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的探索也在逐步深入。上海教师在运用统编教材的过程中不但应当发挥引领作用,更应当呈现上海特色、彰显上海智慧、发扬上海经验。
各位参赛选手初步具备了对接课程标准的定位意识、聚焦核心素养的育人意识和整合教材内容的学科意识。能够从大跨度、长时段,驾驭中学课堂;以大视野、大格局,关注中外联动;由读史料、品历史,实现文史互动。
但是,随着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不断深入,亦有更多的困惑与疑问不断涌现。
如何更好地突出主线,平衡主次?
如何更好地辨析概念,把握关联?
如何更好地勾连历史,呼应前后?
如何更好地疏通逻辑,运用史料?
这些具有针对性与学术性的问题,值得笔者与诸位同仁进一步关注与反思、探索与研究。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6期
②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微信公众号,保留公号二维码
③注释从略,可参见原文
历史教学问题
报刊代号:4-326
电话:021-62866552
邮箱:LSJX@history.ecnu.edu.cn
网址:http://lsjx.chinajournal.net.cn
点亮在看,共赏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