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科学家:不必担心,中国不会只有一个屠呦呦
诺奖的热度这几天持续居高不下,当科学而不是八卦成为一个街头巷议的话题,无论如何是一个进步。
咱们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目前只有屠呦呦一人。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个屠呦呦是不够的,中国会不会有更多的屠呦呦出现呢?中国在培育更多诺贝尔奖科学家方面应该要做哪些工作?
(从左到右依次是:厄温·内尔、兰迪·谢克曼、梅·布莱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
中国需要一点耐心
近日,论坛君通过电邮的方式,采访了四位诺奖得主: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2013年得主兰迪·谢克曼、2014年得主梅·布莱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
梅·布莱特·莫索尔教授认为,诺贝尔奖的竞争非常激烈,任何可能获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必须有突破性,或者是对医学命题的新理解,或者类似于一项技术革命,能在未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国拥有获得更多诺贝尔奖的条件,拥有大量出色的工作态度和聪明的人。此外,中国为教育和科学分配了如此多的资源,这必然增加中国获得更多奖项的机会。
爱德华·莫索尔教授的观点是,中国的科学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中国对科学领域的投资巨大,而且中国拥有大量勤奋和创新型人才。一般情况下,科学家通常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职业生涯快要结束时才获得诺贝尔奖的。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对科学投资的回报。对此,中国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来进一步促进发展,把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不要低估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沟通的重要性。
兰迪·谢克曼教授认为,关于中国获得更多诺贝尔奖的担忧有点为时过早。通常,此类奖项需要数十年才能被认可。中国近年来才大大增加了对基础科学的投资,展望未来,至关重要的是要继续提供这种支持。
厄温·内尔教授也建议,中国需要一些耐心。奖项会随着科学成就而来,可能会有所延迟。诺贝尔奖所奖励的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方面的突破,很少奖励给应用和疗法。因此,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持不宜因为对“转化”的热情而减少。
中国加大基础科研投入
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过分强调科技成果转化,而对基础科研的重视不够。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指出:“基础研究的能力太差,用什么来转化?当一个教授有了成果,那么再基础的发明,只要有应用的前景和转化的可能性,自然会有跨国公司蜂拥找上门来。”他还建议,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耐心,愿意用五年、十年去孕育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花一两年去发一系列文章。
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国家层面对基础科研越来越重视。
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提出了“三步走”发展目标,确定了20项基础科研重点任务,提出“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与数学的发展与进步相关,已成为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药、信息、能源、海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2019年7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
加强国际之间科学合作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爱德华·莫索尔认为,科学需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后,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全球首个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药物“罗沙司他”作为国家1.1类新药已在中国上市。罗沙司他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8年的大规模全国临床研究。就在近期,相关临床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陈楠第一时间对三名诺奖得主表达了热烈祝贺及衷心感谢。
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紫峰教授介绍,通向绿色能源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共同的征程,其中的“接力队伍”已出现领跑的中国研究者,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应用领域的研发与生产,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
国际之间的科学沟通离不开平台,多位诺奖得主都认为,在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就为大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难得的良机。
去年的首届顶尖科学家论坛已经成为“亚洲之最”,今年第二届的科学家阵容将更加璀璨耀眼——约7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与会,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0多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奖和菲尔兹奖等获得者。
这些全球“最强大脑”将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一连串惊喜,也将助推下一个屠呦呦走上舞台。